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http://www.fzskl.com  2007-12-30 10:13:03  来源:福州社科网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杨济亮 

作者简介:杨济亮,男(1975~),福州市社会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邮编:350004

 [提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公民文化、建立社会共识、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拓宽社会沟通渠道等6个方面阐述了宣传文化建设对巩固和谐社会精神支撑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精神支撑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固然离不开经济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政治发展提供的制度保障,但更离不开人所独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心理状态等精神力量的支撑。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的运行始终是以文化为内在的支撑力量的。社会的文化结构、文化背景及由此制定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策略等等,常常导致乃至决定社会发展的不同结果。因此,认真审视和谐社会发展中的精神层面,深刻领会和谐社会对精神的诉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精神动力的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文化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植根于当代的伟大实践,又渊源于传统的优秀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科学对待传统文化,可以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文化是人类精神的外化。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必然涉及人与终极存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社会,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以及人之身心之间等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主要内容。具有深厚的思想积淀与数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文化,在其长期的绵延发展中在上述方面均体现出了自身稳定而成熟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主题、思维方式、价值系统乃至言说方式,从而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几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储蕴了丰富的内涵,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过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乃至未来,其积极的内涵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长期熏染,代代传承,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渐趋认同,才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和气度,培养了一种民族的品格和精神,并逐步发展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代代相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社会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从这个意义说,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天然纽带。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有必要对其加以系统的、科学的挖掘和研究,以充分体现其积极的价值。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大同思想对于世界未来的发展就有着积极意义,它们有利于人类社会相互理解,走出一条和平、发展、合作的道路。当然当我们保持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决不能妄自尊大,排斥任何外来文化,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始终不懈地走综合创新之路。因此,在文化领域,我们应立足中国的实际国情,努力创造出既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适应时代潮流的新文化,同时与世界不同文化和谐相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弘扬民族精神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之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有价值的积极的思想汇合并作为最高指导原则激励人们前进,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风貌。民族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于全过程,不断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全体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加强公民文化建设,推动政治和谐发展

构建公民社会是和谐社会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公民社会的内在精神是公民文化。公民文化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政治文化,是指公民以宪法为依据的有关自身权利与义务的意识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公民文化的主要内涵是:()公民意识,即公民以宪法为依据的有关自身权利与义务的意识。它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和前提;()主体精神,这是公民文化的核心,主体精神是现代公民独立政治人格的体现;()法治意识,这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每个公民必须懂法、守法,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民主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政治信仰,指公民对政治体系合法性的信仰。它是政治体系得以维持基本条件,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价值前提。公民文化所体现的是现代公民自主、参与、理性的精神,旨在培育公民成为符合宪政要求的公民。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要让公民参加到社团组织、基层组织、民间组织中学会民主自治,在自治过程中学得民主的规范、程序和政治游戏规则,培养宽容的精神并形成妥协的习惯,掌握讨价还价和处理复杂关系的技巧,以和平合法的方式表达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在民主的初步实践中,公民逐渐习惯以理性的方式对待政治问题,将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结合进公民的人格系统,实现由原民意识、顺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化。李普塞特认为“相对于那些属于组织起来以对付冲突的集团成员而言,无组织的个体更可能成为支持左派和右派的革命,以及极端主义力量的源泉”①。其中一个原因是有组织的谈判、妥协能把冷漠疏远变为努力商谈,并进而把商谈变为认同和成就。它鼓励人们进入政治而不是生闷气、沉溺于冷漠或转向恐惧与革命。因此,要及时扩大和疏通政治参与渠道,以满足公众日益扩大的参政要求,要制订鼓励社会组织建设的改革,提高社会的组织化水平。

公民教育和公民文化的培育必须重视发挥学校和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学校应开设公民教育课程,传播媒介应该将普及公民文化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责任。一方面,要使我国国民克服“权威崇拜”、“清官思想”与“与世无争”等复杂的以小农意识为主体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另一方面,要使公民树立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仰,培育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的主体精神和参政意识,从而实现对传统公民文化的扬弃和超越。

三、建立社会共识,形成共同理想,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激励人们奋发创业的精神动力是共同理想,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在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有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它是实现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总之,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社会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之所系,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根本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形成共同理想信念是增进社会认同感的要求,而社会认同感包括社会公众对人大、对党以及国家的认同感;工人农民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对政治的认同感。社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已经出现的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人们个人境遇和命运的差异性、多样性、偶然性明显增强,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也明显增强,更加关注于实现个人的奋斗目标,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理想的关注,改革使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不同利益群体差异的扩大已经对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提出挑战。而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正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利用和挑战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以削弱、动摇共同理想信念,加紧进行渗透、破坏、颠覆活动。面对国际国内种种矛盾、困难和挑战,我们能否始终坚定全体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重大考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全面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着力回答现实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明力、感染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全体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要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除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造大量的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的展开,“和谐”是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在内的全面的发展,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身心和谐。因此,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动力和标志。同时,生产力发展也离不开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和人们崇高精神的培育。可以说,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因此,要注重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提高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让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面向基层,贴近群众。随着经济浪潮的滚滚而来,全球化竞争对人力资源的能力需求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把世界变成了网络型的“地球村”,人们对于教育、培训、休闲、传播、娱乐等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据内部材料,2005年中国文化产品潜在消费能力将达到5500亿元,而一些新兴领域的消费潜力更为巨大(如网络);但是另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存在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偏低,总体结构偏低,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等种种问题。因此,必须从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高度,加大公共文化支出,推动公益性和产业性的文化不断发展,才能适应产业结构和人民消费结构的调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从市民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建设城市文化,大力发展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与文化品位,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具体来说就是要鼓励文化原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要以政府为主导,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元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构建覆盖全社会、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重心下移,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千方百计服务基层、服务农民、服务困难群体,多提供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消费层次群众的文化服务,特别是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要用优秀文化产品抚慰大众的心理,提升人民的道德素质,提供社会清凉剂。

五、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胡锦涛同志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有着不可低估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科工作者要理论联系实际,要选择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主攻,多出有深度、有份量、有说服力的成果,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服务。社科研究是党理论创新的重要动力,社科研究要深入探索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为加快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我国的改革开放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凝聚人心,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功能,给主导意识形态输送补充足够的符号资源,包括新的实践经验和新思想的功能。社会科学的发达程度也是一个社会制度创新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越来越取决于该社会的知识供给能力,后者取决于该社会的制度供给能力,而一个社会的制度供给能力,又是以人文知识的研究水平和社会化程度来保障的。开发应用社会科学及其应用功能,用以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是现代国家保障稳定和巩固政权地位的双重需要,有利于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预警能力和决策能力。在重大决策过程中,社会科学家的参与可以使决策尽可能地民主化、科学化;在全社会普及社会科学,还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政治素质,提高和谐社会的政治文明程度;社会科学能够为人们创建健康理性的心理家园,为人们提供科学的、先进的价值观和高品质的人文关怀,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养成现代政治文明所要求的政治文明所要求的行为能力。总之社会科学发达,才意味民族的强盛和发达。

六、传媒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拓宽社会沟通渠道

要疏导排解民意,反映百姓疾苦,谴责各种腐败犯罪行为,批判各种社会不良歪风邪气、低俗风,要使传媒成为政府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的沟通渠道之一,成为人亿实现对政府官员监督的重要载体,成为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平台、参与重大决策的平台、获取政务信息的平台。拓宽社会沟通渠道,发挥媒体的表达作用,特别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增进社会各阶层成员之间的认同,增进公众对政府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为和谐社会提供牢固的思想基础。和谐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在于全社会对理想目标的认同和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事务全面积极地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功能,既要承认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特殊利益要求,更要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利益要求与国家、民族和人类的总体发展要求协调起来,在服从后者的过程中得到实现,使它们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兼顾,形成优势互补。传媒要为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协调能力,并且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以发展为导向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总之,宣传文化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社会。这既是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文化自身的重要功能。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达成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协调一致。

 注释:

①[美]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