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http://www.fzskl.com  2007-12-30 11:37:14  来源:福州社科网  
 

福州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福州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提要]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关系到福州市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工程。福州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较大成效,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及文化教育稳步推进。但也面临许多难点:一是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筹措、资本投入难;二是发展不平衡,增加了新农村建设难度;三是农村劳动力“流失”较大,建设新农村所需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缺乏;四是农民增收渠道少,持续快速增收难;五是农民合作组织有待完善。因此,要做好新农村建设这篇大文章,必须因地制宜,从六方面入手,一是调整资金投向,提高新农村建设投入水平;二是拓宽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三是积极调整小城镇布局,加快产业培育,推动农村城镇化;四是实施创业工程,提高农村发展水平;五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造就新型农民;六是健全完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

[关键词]福州  新农村建设  难点  对策建议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惠及当代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民心工程。福州市虽然不是农业大市,但作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新农村建设依然是一项关系到福州市经济全局发展的重要工程,关系到全市148个乡镇、2423个村委会及419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2005年,福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2.0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2388元,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79亿元,居全省第一,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2000年的100家发展到现有175家,销售收入达207.6亿元,增长1倍多,带动农户45万户。农村中小企业加快向市级工业园区和县乡工业集中区集聚。乡镇企业总产值2562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78.6%,农村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城镇化水平达52.3%。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197元,比2000年增长34.7%,实际年均增长达6%5年中共有25.6户、10745人搬迁到生产生活环境较好的地方居住,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中已有80%左右实现脱贫。二是我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86.1%,自来水普及率为60.1%,固定电话、无线电话、宽带网等农村通信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完成了一批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建成了洪水、台风预警报系统,建立健全了市、县、乡分级植保防疫体系和畜禽鱼疫病防治体系。三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及文化教育稳步推进。“十五”期间,一方面我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技创新、乡镇“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我市农村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农民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居”、“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农村社会更加和谐安定。四是统一思想,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为确保“十一五”期间我市新农村建设起好步,开好局。市委、市政府通过市、县、乡三级广泛开展调研活动,依托省、市主流新闻媒体,开展“走进新农村”大型系列宣传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动态和新人新事,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同时,组织力量拟定了《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实施方案》,启动以“百村以上示范、百村以上整治”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向广大农民群众解读新农村建设“以农民为主体,以村级自筹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政策思路,纠正部分农村干部群众的片面认识,消除了基层的疑虑和消极等待的思想,激发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尽管我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面临着许多难点:

难点一:由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因素影响,使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筹措、资本投入难。从财政看,与各个方面要求支持农业的呼声相比,政府因受财力的限制对农业的投入不能满足其需要。2000~2005年,福州市财政收入分别为74.9亿、91.1亿、115.96亿、138.1亿、167.2亿、195.4亿,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但同期市财政对农业支出总额,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增幅十分有限。此外,支农资金使用结构极不合理,绝大部分资金用在了农业生产,而追加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改善、社保、教育方面的则寥寥无几。从金融状况看,支农信贷资金紧缺,难以满足农村信贷需求。农村资金原本不足,每年又有大量的资金不断流向城市,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首先各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吸收的农村资金存款,主要集中投放于城市和中小型企业,每年新增的支农信贷投入几乎为零。二是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全额上存,未回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农村信用社因多项歧视性政策限制,难以筹集到更多的低成本对公存款。四是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规模有限,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农村信贷需求。从政策方面看,市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扶持政策至今尚未出台,县乡两级不同程度地存在等待观望的被动局面,缺乏主动寻找工作突破口和切入点的氛围,个别乡村存在明显的“等靠要”思想,延缓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难点二:发展不够平衡,增加了新农村建设难度。首先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05年,福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197元,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61元,比上年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41,绝对额差7464元。以上数字表明,虽然福州市的城乡差距比相对于全国的3.221和福建的2.771要小一些,但是城乡差距仍十分明显,且农民增收幅度落后于全国(9.6%)、全省(5.8%)。其次是农民群体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特别是纯农户增收更为困难。再次是我市城郊、沿海、山区地理条件和经济基础差距较大,发展水平、客观条件、群众素质等存在落差,山区或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愿望最强烈,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难度最大的地区。四是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比较脆弱,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薄弱,农民医疗,养老社会保障还处在起步阶段。

难点三:农村劳动力“流失”较多,缺乏建设新农村所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加之农业效益低下、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落后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守农村的青壮的劳动力越来越少,留守的多为年老体弱、文化素质低下的劳动力,难以胜任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目前,不仅农村留守劳动力年龄结构加速老化,文化水平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很难得到大面积推广,从而削弱了农业生产发展后劲;而且农村新增劳动力来源堪忧,农村新增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部分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后滋生“厌农”思想,不愿再回到农门,城市失业或下岗人员大多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大学毕业生更愿意留在有较好发展空间的城市,建设新农村缺乏优质的人力资源。

难点四:农民增收渠道少,农村持续快速增收难。受耕地资源减少、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以及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落后的制约,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很难实现新的突破。目前,农民要增加收入,最有效的出路就是外出打工。根据福州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3年非农业就业劳动力比重为60%2003年福州市外出劳动力从事打工的人均总收入约17800元,而在本地从事林牧渔业劳动人均总收入约4440元,外出从事打工的人均收入比在当地从事一产的劳动力高出三倍之多。同时当年外出务工劳动力寄回带回现金人均9175元,而在本地从事林牧渔业劳动人均现金收入仅3722元,仅为外出务工的40%。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外出务工劳动者劳动增收难度加大。一是作为每年吸收农业劳动力近50万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渠道的乡镇企业已向资金密集、劳动科技含量高发展,农村低文化素质的劳动力不被看重;即使是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首选的也是外省来的劳动力价格低的打工者。因此,不论乡镇的制衣制鞋业及石材加工业,还是电子机械等高新技术企业,来自我市本地农村的劳动力所占比重都极低。二是从国际环境看,恐怖主义活动、局部地区动荡仍然存在,加之受到我市一些出国务工农民在海外意外丧身事件影响,本地农民出国务工积极性减弱。三是财政难以在较高基础上继续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民靠政策补贴增收受限。

难点五:完善农民合作组织存在较大难度。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数量相对较少,覆盖面低、规模不大,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差距还很大。表现为:一是大部分组织起步晚,起点低,商业规模小。现存的农村合作组织大多为地方农技推广部门和村委会发起设立的组织,其经营农业商务的实力有限。按目前平均每个组织不足200()的规模,还很难发挥出专业合作和开展商业经营的规模效益。二是带动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市农民合作组织以松散型为主的多,而成员之间产生产权关系、结成经济实体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合作社少。在合作内容上局限于技术、信息等服务方面的多,属于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合作社以及新一代投资型合作社还比较少。三是组织结构较为简单,合作水平低。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基本都属于孤立的基层组织,区域性的合作联盟较为少见,严重制约合作经济组织对政府决策的整体影响力。四是存在多头管理。现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分别挂靠在农业、畜牧、水产、农机、水利、林业、粮食等10多个系统,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所有制发展。五是法律支持的滞后。除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目前我市对其他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尚无法律规定。农村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影响了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完善农民合作组织难度较大。

福州各县()区各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差异较大。而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以及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难点,要做好新农村建设这篇大文章,必须因地制宜,把握好切入点和着力点,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1.调整资金投向,着力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水平

一是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切实增加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运行机制。引导农发行、国家开发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资,推进金融服务新农村。三是着力提高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助、贴息、以物代贷、先进后补、奖补结合等手段,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新农村发展产业和社会事业。四是鼓励华侨资金回村建设新农村。福州市华侨众多,每年从国外汇回的资金就有数亿元。但他们汇回的资金多数热衷建祠堂、修坟墓和盖房屋,造成资金很大的浪费,有的人房屋盖五六层却无人居住。因此,要广泛宣传,采用必要的手段鼓励这些华侨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建设等等。

2.拓宽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建设新农村,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第一目标,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有力的措施,广辟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切实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直接补贴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取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二是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科技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三是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积极扶持和发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食品、皮革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3.积极调整小城镇布局,加快产业培育,着力推动农村城镇化

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就是要不断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这也是国外先进国家解决农村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一要制定积极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对小城镇道路、供排水、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议福州市要设立小城镇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二要加快小城镇撤乡并镇的步伐,扩大小城镇规模。据研究,小城镇人口达到3万人以后,其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供水、供暖、供电、供气等)才能实现合理配给和经营性运作。三要以乡镇企业为主体,以第三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四要建立和健全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要把养老和医疗保险事业作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提供就是保障,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劳动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4.实施创业工程,着力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

建设新农村,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劳动力转移一方面是鼓励走出去,进入大中城市,但更重要的是留在家乡,建设好自己的家园。打工经济固然能在一定时期内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光靠打工来增加农民收入,“生产”不可能充分“发展”。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全民创业作为建设新农村的第一动力,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务工经商,特别是吸引有一定市场经验、技术、资金积累的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手工业和特色旅游业,让农民在农忙季节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到本地企业打工,这样,既能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壮大农村经济,也能降低打工成本。要积极优化创业环境,为创业人员搭建宽松的创业平台,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回乡创业人员,给予奖励,扩大示范效应,以激发农民创业热情,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另外,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选派德才兼备、熟悉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到基层支农、支教、支医;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创业,加大城市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

5.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造就一支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首先是更新观念,使广大农民摆脱封闭陈旧思想和落后观念的束缚,改变精神面貌,激发内在动力。其次是加快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并让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年农民扎根农村。第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能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村青年大部分初中毕业即进入劳动力市场,缺乏应有的职业技能。当前,应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以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总之,要让留在农村的农民掌握先进的适用农业技术,形成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让走出农村的农民具备较强的务工技能,适应现代城市和工业文明,最终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6.健全完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

一是加快立法,界定、规范和创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正常发展的范围和方式。二是抓好发展工作,扩大合作社对优势产业和基地农户的覆盖面。围绕优势产业的壮大加快培育发展。制定统一规划,把合作组织发展作为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支持合作组织跨区域发展,扶持其中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做大做强。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依法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重点资助一些有一定产业基础、群众欢迎、带动性强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他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事农产品的整理、储存、保鲜和加工,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支持他们拓宽服务领域和增强营销能力。四是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和外部环境。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协调、指导和帮助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完善章程、完善退出机制、制定发展规划等。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提供支持服务。

课题组指导:孙占秋

课题组成员:陈晖黄尚斌

郑晓鹏薛晴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