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家、藏书家曹学佺

http://www.fzskl.com  2007-12-30 09:58:37  来源:福州社科网  
 

明代文学家、藏书家曹学佺 

王长英 

作者简介:王长英,女(1955~),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福建作协会员,邮编:350007

 [提要]本文简述了曹学佺的人生经历,论述了其作为文学家曾与徐火勃主闽中词坛,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使福建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并通过许多名人对其著述的评价,说明其著作的重要作用。同时还阐述了其在藏书、刻书极其藏书理论以及好善举等方面的所作所为,使人们对这位对中国文坛、书史均做出贡献的明代福建名人心生敬意。

[关键词]文学家藏书家曹学佺 

曹学佺是明末福建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备受王士祯、钱谦益等人之推崇,其诗得六朝、初唐之格,以浅淡情至为工,善于抒情写景,颇受人们喜爱。他曾与徐火勃共主闽中词坛,为明末福建诗歌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福建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曹学佺又是一位藏书家,其一生收藏了数万卷图书,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此外,他还是一位闽剧的创始人及关注乡邦福利的慈善家,他曾在自己的园林中组织人员排演节目,为繁荣福建戏剧艺术做出了贡献;他关心当地乡民疾苦,深得民众的喜爱。

曹学佺,字能始,一字尊生,号石仓,又号大理,别号雁泽,晚年自号西峰居士,明代福建侯官(今福州)洪塘人,生于明万历二年(1574),卒于清顺治三年(1646)。生长于一个小商贩家庭,母亲早逝,靠父亲平日卖饼为生。曹学佺自幼聪颖,勤学好古,曾在长乐受业。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中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即著《十三经注疏》,名震京城。后曾历官南京添注大理左寺正、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右参政、按察使、广西右参议、陕西副布政使等职。后因著《野史纪略》被人诬告私撰国史诽谤先帝遭劾归里。居家二十余年间,他在家乡洪塘东歧岭下状元街北,营建了石仓园,内有亭台楼阁、池馆林木之胜,还有藏书楼,琴书社等。曹学佺与诗人骚客雅集于此,吟诗唱和,写下了大量诗歌;他还组织“儒家班”表演,对福州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功劳。后他迁居西峰里,此园鬻于别人。崇祯初,曹学佺两次被起用为广西副使,但他力辞不就,依然热心为乡民谋福利。曹学佺忠于明朝,明崇祯十七年(1644)他得知清兵攻陷北京城,就投池自杀,被家人救起不死。清顺治三年(1646)九月,在福州城被清军占领的第二天,他自缢于西峰宅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忠君报国的誓言。清乾隆十一年(1746),在曹学佺逝世百年时,清政府追谥他为“忠节”,因而后人也称其为“曹忠节公”。后来《明史》还为曹学佺立传,将其列入《文苑传》。

喜诗词乐著述

曹学佺博识洽闻,一生“好学弥笃,丹铅黑椠,终日随生,湘帙缥囊,无时去手。”①因此,他于文学、诗词、地理诸方面研究均卓有成就,尤以诗词为胜,其诗朴茂深远,善于写景抒情。他曾与徐火勃、邓原岳等七人在福州东郊竹屿乡结社吟咏,留下许多诗篇,被世人称为“竹林后七贤”,为振兴福建诗坛起了一定的作用,人们对其诗的评价历来很高。钱虞山评价他的诗是“以清丽为宗。”王鸿绪在《明史·曹学佺》中说:“闽中之风,明初为盛,至万历中再盛,自学佺倡之。”叶向高评价道:“大理诗刻意三百篇,取材汉魏,下及王右丞、韦苏州,其文则如韩昌黎,所谓‘凿凿乎陈言之是去’者。故其旨沉以洁,其节纡以婉,其辞清冷而横绝。”②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则曰:“明万历中年以后迄启桢间无诗,惟侯官曹能始宗伯诗得六朝初唐之格,一时名士如吴兆、徐桂、林古度辈皆附之,然海内宗之者尚少。钱牧斋折服,惟临川汤先生仍与先生二人而已。”王士祯不仅佩服他的诗才,更佩服他的爱国气节,赞其晚年大节,如江万里,尤不可及。曹学佺作为一代忠烈诗人,的确是为乡邦争光的名士。

曹学佺的著述颇富,据《福建通志》载,有二十余种之多,有学者称,曹学佺的著述有三十余种之多。主要有《天下名胜志》又名《大明一统名胜志》或《海内名胜志》、《石仓十二代诗选》、《金陵初稿》、《西峰字说》、《春秋阐义》、《贵州名胜志》、《易经通论》、《石仓历代诗文选》、《皇明文选》、《蜀中文记》、《石仓诗稿》、《桂林集》、《五经注解》等,总称《石仓全集》,共有千数十卷,皆盛行于世。此外,他还参加纂修《崇祯实录》。遗憾的是,曹学佺的著作曾被清庭列为禁书,后遭禁毁多散失。清雍正年间,其曾孙曹岱华多方搜罗其文成帙,并刻印传世,然今所见已不多。曹学佺的《天下名胜志》,是他纂写的第一部地理著作。杨守敬认为此书“其采摭郡县方志甚备,且多秘文坠册。自《提要》有‘颇无伦次,时亦舛讹,不著出典’之诮,附于存目之中,其声称遂微。自金谢山、赵一清校《水经注》、孙渊如篡《续如文艺》多所资取,好古者始稍稍重重。”郑振铎认为他的“《石仓历代文选》卷十九程本立文,多有关滇南史地,于研究边疆少数民族文献之人颇有用。”③对于《石仓历代诗选》,《四库全书目》评价亦高:“所选虽卷帙浩博,不免伤于糅杂,然上下二千年间作者皆略存梗概。又学佺本自工诗,故所去亦大都不乖风雅之旨,固犹胜贫。”他编的《石仓历代诗选》,又名《石仓十二代诗选》,是其收录上古至明代的诗歌,将其编辑为一部较为完备的诗歌集,在当时颇为流传。曹学佺的诗文,对研究当时的历史、人物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所著《蜀中名胜记》1984年由重庆出版社重版,此书字数达三十四万七千余字,足见其文化功力。其任职南京时曾与利玛窦交游过,并留下诗作,这对了解与研究利玛窦也有一定的价值。曹学佺学识渊博,他不仅工于文学诗词,他还精研五经,旁通天文、禅理、诸子百家之学。

嗜藏书好善举

曹学佺一生至老好学不倦,喜好搜藏各类图书,并博览群籍。曹学佺的搜书与治学精神是很感人的,这里列举徐火勃之子徐延寿所作诗为证。“朝朝亲简册,日日弄雌黄。灯案三冬足,书橱两脚藏。……赋掷声金石,签分色缥缃。素书搜二酉,丘索考三皇。……好读神逾健……日诵几千行。”④徐火勃则曰其藏书“丹铅满卷,枕籍沈酣”。曹学佺一生历官北京、南京、四川、广西、陕西等地,常注意购买中意之书。他曾于北京琉璃厂书肆购得《二十一史》和《汉魏六朝诗集》两种大部古籍。有时还为好友徐火勃选购福州买不到的书籍。他在四川为徐火勃买的书有:《蜀中画苑》、《峨嵋记》、《蜀中诗话》、《蜀草》等。他购书常常诸子百家俱有采辑,故其藏书极富,晚年时藏书达数万卷之多。他每日以藏书、校书为乐,故其所藏之书均“眉批夹注,丹铅满卷”。他还与藏书家钱谦益、徐火勃、林古度等人交往,切磋,交流藏书经验。他与徐火勃最为友善,常在一起饮酒吟诗,日夕讨论经史疑义,并将所藏秘籍,相与校雠。当时徐火勃的藏书很多,但无力建造书楼,曹学佺就帮助他构筑了“宛羽楼”用以庋藏书籍。为此,徐火勃还作诗纪之,并给友人陈宗九写信曰:“不屑世居鳌峰之麓,积书颇多,无处堪藏,近能始捐资为弟构一危楼,题曰:宛羽,取宛委羽陵之义。”“宛羽楼”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徐火勃藏书存放的难题,同时又为文友宴集或是举行诗社活动等,提供了又一极佳场所。

清军攻入福州,曹学佺自杀身亡后,家园被抄,儿孙也遭牢狱之灾,“石仓园”藏书全部被清兵洗劫一空。曹学佺苦心经营数十年的闽中著名藏书楼,一时化为乌有。

曹学佺还是我国第一个提出建立“儒藏”的藏书家,他曾花了十七年时间搜集群书,想建立儒藏,后因其去世无法实现。他的“儒藏”学说具体构想,由于他的身亡后人不得而知,但我们从他的著作《石仓文稿·建阳斗峰寺清藏碑文》中还能领会其一、二。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释道有藏,吾儒独无藏,释藏南北二京皆有版,道藏惟北京有版,以此见释教之传布者广,而奉释者为教之念公也。《隋唐经籍志》以经史子集分为四库,宋《崇文总目》亦然,《文献通考》,郑夹祭《十二略》皆因之循名,责实未尝不与二藏相颉顽,惟是藏书家馆阁自馆阁,私塾自私塾,未尝流通,故其积之不久,或遇水火盗贼之灾,易姓播迁之事,率无有存者。……天下之物公则久,私则不能久”。这里,曹学佺虽然没有明确应该把书藏在何处,但点出了藏书应当“传布”、“流通”。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历来藏书旋聚旋散,聚散无常的局面。他的所谓“天下之物公则久,私则不能久”的理论,实际是主张建立公共图书馆思想的早期萌芽。在这之前,历史上没有一位藏书家有此之议。他的“儒藏”思想启发了后代藏书家,广东琼山藏书家邱浚提出藏书应分藏三处;陆桴亭则指出,藏书应藏于“圣人之乡”——邹鲁,以孔子后裔执掌其事,都是续倡“儒藏”而未尽其说者,后来山东藏书家周永年发展和完善了这一学说。因此,可以说曹学佺在文献学史和藏书史上是占有一定地位的,是一位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

曹学佺博学多才,具有文学艺术多方面的才能,他不仅嗜好藏书,还热衷于刻印并出版图书,徐延寿誉道:“公所刊书充栋”。他在“石仓园”中刻梓出版家乡前辈文集,传播乡贤著作,弘扬乡邦文化。如刻印了《唐黄御史集》8卷、附录1(万历间刻),《五灯会元》20卷《崇祯间刻)。他同时还刊刻印行了自己编撰的两大部书,一是《大明一统名胜志》207卷,二是《石仓历代诗文集》1263卷,为中国文化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在读书、藏书、刻印图书之余,他还喜欢练习书法,善长于草书。此外,他也喜好收藏古今碑刻等。

曹学佺对音律深有造诣,曾和一些对声律、曲调深有研究的挚友创研新腔,并尝试伴奏乐器的创新。他在石仓园中招来许多歌伎,创办了“儒林班”,并招收洪塘及附近各乡子弟参加排演戏曲。新年佳节或是洪塘乡普渡,都有演出活动,被称为福州的“第一代儒林”。

曹学佺在里居二十年间,为当乡民谋福利,做了大量的善事。他倡浚西湖,疏通城内外河道,使农田得以灌溉。他出资救济贫困的乡民;还资助贫苦子弟入学。他还筹资修建了洪山、万安、桐口三桥,使交通便捷。乡民为了感谢其恩德,曾在洪山桥上为其塑像,并在潘渡桥头为他建立生祠。曹学佺一生所做的善事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他不愧为福州历史人物中的佼佼者,其对福建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

 注释:

①徐火勃《红雨楼文集·曹能始石仓集序》

②叶向高《曹学佺集叙》

③见《西谛书目·题跋》

④见《尺木堂集》

视频专题更多>
  • 第五届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