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石山文化的亲水特征与福建海洋文化之间关系

http://www.fzskl.com  2009-11-19 16:36:53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昙石山文化有明显的亲水特征,拥有较发达的原始农业与渔业,后期的闽越文化也具有相同的亲水性特征。通过梳理唐宋元清时代以来福建海洋文化即泉州丝绸之路文化、莆田妈祖文化等的发展状况以及阐析近代五口通商开放福州以及马尾船政文化,这表明福建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海洋文化大省,而其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昙石山文化。同时,昙石山文化与闽之蛋民以及樟湖坂蛇文化关系也体现了其亲水性特征文化在闽江流域的延续。
[关键词]福建昙石山文化亲水性海洋文化大省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三面背山,一面临海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的居民很早就谋求向海洋发展。史书记载,福建早期的土著居民是闽越人,这是一个善于使水行舟的族群,后期从中原南下福建的移民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使这里成为中国古代史上出水手与海商最多的地方,为福建省成为海洋文化大省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这里将时间的维度再向前追溯,我们就必须把闽越人之前的“昙石山人”纳入研究的视野,这才能在整个时间链条上厘清闽地文化的意含。“昙石山人”是福建昙石山文化的主人,而昙石山文化一般认为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主要文化之一,其得名来源于因福建省闽侯县昙石山遗址的发现。①我国学术界对昙石山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古学与历史学领域,对它的分期断代以及它在整个文化领域的地位作了相当多的探讨。②有学者亦对昙石山文化与中国其他地域的新石器文化进行了比较,如钟礼强、林清哲等学者。③但是对昙石山文化的亲水性特质的研究以及对其与闽地的整个历史脉络下的文化进行关联性的研究并不多见。也就意味着要考察昙石山文化本身具有什么样的特质?更为关键的在于,这种特质与福建的几千年文化有何种绵延?福建的文化定位能否从昙石山文化以及闽地诸文化的阐析中获得什么启发?笔者试图通过大量的文献调查以及实地调查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一、昙石山文化的亲水性特质
      亲水性本是化学术语,固体物质表面由于带有极性基团的分子,对水有较大的亲和能力,可以吸引水分子,易被水所润湿,这种属性称之为亲水性。④本文转借此术语意指人与海洋河流的亲和与倾向性质。
      昙石山文化遗址位于福建省闽侯县甘蔗镇闽江北岸的坡地上,经历了八次挖掘,考古学家基本理清出了其文化特征及年代问题。昙石山下层文化距今约5000年,相当于中原历史的仰韶文化中后期。⑤相当于昙石山中层的闽侯溪头遗址下文化层,其晚期阶段的两个灰坑出土的陶片,经热释光测定其年代为:4240±BP和4310±190BP。⑥可见,福建先民早在几千年前就于闽江之畔创造了堪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昙石山文化被认定为先秦闽族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我国东南沿海鲜明的古文化特征。它的出现,惊现了不为人知的先秦闽族文化,将福建文明史由原来的3000年向远古大大推进了一步。
      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昙石山文化不仅限于昙石山遗址,闽侯的庄边山遗址以及白沙溪头遗址等同属于昙石山文化范畴。因此,考察这些遗址的遗存来考察其文化特质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来看昙石山遗址。整个遗址的中层几乎都是蛤蜊壳堆积,一般厚约1米左右,最厚达15米。遗址的某些坑内有的全部是蛤蜊壳堆积。⑦很明显,这是属于近海与河海交界的水生物种。庄边山遗址的下层文化层,即第四层,蛤蜊壳夹黄、褐色土堆积,厚约10—40厘米。在此层发现大量蛤蜊壳坑。这里的墓穴也往往利用蛤蜊壳填充,共有70多个蛤蜊壳坑。⑧这些坑内的主要堆积物为蛤蜊壳,学术界称之为“蛤蜊壳坑”。溪头遗址的下文化层同样为贝丘堆积。灰坑共发现32个,有些墓葬往往直接用蛤蜊壳埋葬。⑨从上述情况中可以看出,昙石山文化各个遗址的文化堆积层中充斥着大量的蛤蜊壳,而且在墓穴与灰坑中也堆积着大量蛤蜊壳,可见其数量之巨。另外,遗址还出土的大量动物尸骨化石及陶器、石器、骨器、贝器,经上海博物馆热释光测定,距今4340年左右。贝丘堆积物中除有少量淡水蚬、蚌外,以经常性食物海蛎为主,并有为数极大的鱼骨及海龟、海鳖遗骸。可以看出水生物种在福建先民的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从昙石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工具来看,出现了很多的网坠、鱼镖等捕渔工具,由此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先民具有比较发达的原始渔业。朱维斡先生在其《福建史稿》推断“昙石山人”的生活情景时,也认为当时已有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和渔业。那么,昙石山先民为什么倾向于捕渔活动呢?这个问题的逻辑起点是当时先民具体的生活环境状况。根据地质学家的考察,当年闽江的入海口就在今天的甘蔗白沙一带,出土遗物证实了5000年前昙石山曾是闽江口与海洋交汇地,而如今的闽江口已向东南后退了80余公里。因此,昙石山文化具有亲水性特征是毋庸置疑的。
      二、闽越人的亲水特征及对昙石山文化的继承
      春秋至秦汉时期,大陆东南沿海聚居着“百越”土著民族,居住在福建境内的越人称“闽越”,其最重要的文化标志是以蛇为图腾和断发纹身。《说文·虫部》曰:“闽,东南越,蛇种。”《汉书·严助传》说:“(闽)越,方外之地,劗发纹身之民也。”另外对闽还有“习于水斗,便于用舟”、“信巫鬼,重淫祀”的描述。西汉元封十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兵灭亡了闽越国,并把闽越族的贵族、官吏、军队以及部分百姓强制迁往江淮一带,以绝后患,“东越地遂虚。”闽越族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不复存在,但尚有部分闽越人隐遁于山泽湖泊之间。从西晋至五代,中原汉族不断向东南沿海迁徙,数以万计的汉人迁入福建,其间还出现了三次移民入闽的高潮,分别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唐中期、唐末。随着汉人的大批入闽,汉文化在福建自北向南迅速传播,至此,福建形成一个以汉文化为主导的地方社会。
      我们从闽越人的生活方式着手进行研究。从前文可知,闽越人善于使楫驾舟,这其中蕴育着现代福建区域的海洋人文特征。当时福建除了高山就是丘陵,平地极少,闽越人陆路交通极为不便,必须依仗水路交通,而福建十分发育的陆地水系和临海的天然地理条件恰恰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闽越人多散居在沿江河的河谷盆地和东部海滨,“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止”,其善于使楫驾舟的生活特征尤为明显。另外,从考古学家发现的3000多年前武夷山船棺到2000多年前的连江战国独木舟等遗物来看,无论山区、沿海,也无论生活、死葬,闽越人都离不开舟楫之用。他们是一支善于造船和水上交通的族群,所制造和使用的船主要有独木舟、船、方舟、戈舟、楼船等,实开东南区域海洋人文之先河。
      虽然没有明确资料说明闽越人就是“昙石山人”的后代,但从二者亲水性特征来看,闽越人文化显然是对昙石山文化的一种继承。
      三、两宋以来福建海洋文化发展状况
      在历史的序列之上,我们有必要把目光移向福建的近几百年,这样才更清晰地明了闽文化的特质。不过,这里需要对海洋性文化进行阐述以利下文的探讨。正如文化此词在学术解的多义一样,对海洋文化这个术语的阐释也是纷繁多样。但对此进行框架性的学术意义上的概括无疑是必要的。笔者倾向于这个见解,即海洋文化就是有关海洋的文化,是人类缘于海洋而生成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化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其具有涉海性、交流性、开放性等特性。
      (一)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宋元时期,泉州港是全国最大的港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贸易已经比较发达,这个港口贸易的发展,使得外来文化与闽南地区的文化得到了融合。因此可以这么认为,从宋元开始,闽南地区就是一个广泛接受外来文化的区域。而这个可能性之所以可以实现,与它的亲水性是分不开的。由于接近水域,所以内蕴着一种开放性。我们以宗教这个维度进行考究。宗教是比较缺乏宽容的,但我们从宗教的存留考察中可以发表面上看现,许多宗教在福建地区存留了下来。如从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而来的伊斯兰教等。我国现存的唯一的摩尼教遗址就在福建。同样是具有亲水性特征,海上丝绸之路并没有闭绝,而是接受了外面阿拉伯文化与西方文化等。这些文化与闽文化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二)妈祖文化
      妈祖,据《天妃显圣录》记载:姓林,名默,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福建莆田湄洲湾的一个渔夫家庭。太宗雍熙四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去世。关于妈祖的神话传说有很多。主要是描述妈祖在大海中的救急扶危之举,她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一生未嫁,以慈悲为怀,以行善济世为己任。妈祖文化同样与亲水性以及海洋性文化有着很强的关联。妈祖数次加封与其在海洋上的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如宋徽宗宣和四年壬寅给事中略允迪出使高丽,值大风,八舟七溺,独其舟危荡未覆。急祝天庇,见一女神在桅杆上现身,忙叩头求庇佑。须臾,风平浪静,舟楫安然无恙,顺利至高丽后回返。使官回朝将女神显灵平息波浪之事奏于皇帝,御赐“顺济”庙额,在江口立庙,封妈祖为顺济夫人。元朝重视海运,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封妈祖为“护国明著天妃”。在明代,郑和每次出航都祭祀妈祖,祈求海上的保佑。明末清初时,郑成功在打败荷兰入侵者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据说得到妈祖的保佑,后来康熙得知此事,加封妈祖为“昭灵显应仁慈天后”。如今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妈祖诞辰,莆田的湄洲岛上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香客携带着各种祭品来祭祀妈祖,人数多达数十万人。其文化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无论是从其信奉的起兴以及历朝历代加封的由来都可以看出这种影响力的来源与其海洋性文化特征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三)福州五口通商以及船政文化
      这里将历史的视野转向近代。1842年,英国政府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时,把福州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844年6月,福州开埠。在19世纪整个60年代,福州的茶叶出口占全国各通商口岸的第一位,福州成为驰名世界之茶叶集中地。随着茶叶贸易的兴盛,其他贸易也被带动起来,进口商品中有洋布、杂货、金属等,出口的有凉席、木材等,时人称福州为南洋之第一要冲。由此可见闽地历史上的开放性程度。而这种开放性同样与其地理位置以及从文化中绵延下来的亲水性是分不开的。
      接下来笔者对船政文化进行论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技术,开始兴办军用与民用的工业。马尾船政,又称福州船政、福建船政就是这一背景之下的产物。船政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支新式的海军,而海军的建设又离不开船舰的建设,因此,马尾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重任。当时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在马尾就建设起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型造船厂。闽地之马尾成为了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可以这么认为,西方的工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透过这个窗口而传播进来的。船政自清同治七年(1868年)开工制造万年清号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江船号试洋,40年间,共造轮船40艘,总吨位47万余吨,占当时全国造船总吨位的74%。船政所造船舰和所培养的造船、驾驶技术人才,是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始基。船政轮船、舰队是中国最早组建的近代海军舰队。可以看见,船政文化同样与海洋性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
      四、昙石山文化与当代闽之蛋民、樟湖坂蛇文化关系
      考察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文化痕迹来追溯其中的文化源流是很有必要的。在文化的脉络中可以发现其中关键特质的绵延与关联性。笔者这里考察昙石山文化与闽之蛋民以及樟湖坂蛇文化关系,来进一步审视闽文化的特质。蛋民,又称疍民,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蛋民生活在水上,以渔为业,住在船上,可以这样说,他们的生活秩序是围绕着船与水的。史料中对这个群体有这样的记载:时南海先有五六百家居水,为亡命,号称游艇子。这里所意指的“五六百家居水”,就是蛋民。由此可见蛋民的历史是很久远的。那么,蛋民与昙石山的先民有无渊源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值得考究。从族群特征上来看,蛋民生活在水上,其亲水性特征与前文所探讨的昙石山文化的亲水性有很强的相似性。但是同样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其中的时间的绵延性,两者的文化在时间上有比较大的落差,而其中的落差笔者认为必须放在文化的脉络中来理解。首先,必须了解昙石山文化的流向。学术界一般认为,昙石山文化是处在闽地的先越文化。而越是古代我国境内的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区。越人是在继承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昙石山的部落集团往后发展成为古越族群体。再后来,由于历史上的战争,有一些越人不肯归顺当时的统治秩序,躲避到江海之上,成为了我们所说的蛋民。这里的躲避方式显现了闽文化的亲水特征。漂泊海上生存之何以可能并没有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之前闽越人就具备亲水特质,其在一定程度上显明了其中的关联性。
      接下来笔者考察在樟湖坂的蛇文化与昙石山文化之关系。南平市延平区樟湖坂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都会过“蛇王节”,而且还保留着真蛇坐轿出巡迎以及赛活蛇的传统习俗。这里的习俗的源流值得探究。福建闽越人图腾蛇。因此,这种崇拜延续至今,到今天福建还有很多地方保留着蛇王庙,如长汀县的蛇王宫以及蛇腾寺,福清与莆田等地的蛇王庙等。当然,以樟湖坂的崇蛇习俗最为隆重。而正如前文所论述,闽越族是在当地原始部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此,闽越族蛇崇拜在很大可能上是起源于昙石山文化。如在昙石山遗址的陶器上,有一些曲折纹与方格纹与菱形纹等,曲折纹可能是眼镜蛇身上黄白色横带纹的简化,方格纹与菱形纹也可能是五步蛇身上花纹的简化与演变。但是,对樟湖坂的蛇文化与昙石山的考察不能仅限于此。笔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在樟湖坂被用来进行游蛇活动的蛇在活动结束后,都会被送到闽江放生。那么为什么不是放到山林去而是放到闽江呢?对此可以看出其亲水性特征在这里得到了延续。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昙石山文化的文献研究与实地研究,在文化的视野下对昙石山文化的特质做了阐析,并对闽地历时数千年的文化进行了梳理,对昙石山文化与闽之蛋民以及樟湖坂蛇文化关系作了探讨,并对唐宋元明清时代包括近代以来之福建海洋文化发展状况做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昙石山文化具有亲水性特质,这种特质与海洋性文化具有内在的亲和性。这种特质与后来的蛋民有一定的关联。蛋民在海上漂泊生存并没有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之前闽越人就具备亲水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显明了其中的关联性。樟湖坂崇蛇习俗可以追溯到昙石山文化,其放蛇到闽江亦显示出一定的相关性,其亲水性特征在闽地得到了延续。
      第二,闽地之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妈祖文化以及船政文化等同样具有着亲水性与海洋性特征。闽文化在其本质上是具有亲水性与海洋性特质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具有开放性与交流性,接受了外面的阿拉伯文化与西方文化。而妈祖文化无论是从其信奉的起兴以及历朝历代加封的由来都可以看出这种影响力的来源与其海洋性文化特征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其具有涉海性这一关键特征。从福州成为通商口岸以及闽地之马尾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这一维度来检视,闽地文化同样与海洋性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
      第三,闽地文化具有亲水性与海洋性特征,这一特质在历经数千年的进程中并没有灭绝,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加强。因此,福建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发,发扬自身内蕴的特质以及从这一特质中更好地应对今天世界的开放性格局。因为亲水性与海洋性如前文所论述是具有很大的亲和性。福建在这一点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着力构建成为海洋性文化大省,以具有开放性与交流性的特质的文化为促力,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与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

注释:
①吴绵吉:《试论昙石山遗址的文化性质及其文化命名》,《厦门大学学报》1979年第2期。
②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林忠干:《昙石山文化的再研究》,《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钟礼强:《略论昙石山文化内涵》,《南方文物》1991年第1期。福建博物馆在《考古》以及《考古学报》的一系列研究文章。
③钟礼强:《略论昙石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关系》,《东南文化》2005年第6期。林清哲:《昙石山文化与周邻新石器文化比较研究》,《南方文物》2004年第3期。
④顾翼东主编:《化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675页。
⑤吴春明、林果著:《闽越国都城考古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4页。
⑥福建省博物馆:《闽侯溪头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4期。
⑦福建省博物馆:《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⑧林公务:《闽侯庄边山遗址1982—1983年考古发掘简报》,《福建文博》1984年第2期。
⑨福建省博物馆:《闽侯溪头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4期。
朱维斡:《福建史稿》(上),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
林汀水:《福建地区水陆变迁初探》,《福建文博》,1986年第1期。
[汉]许慎:《说文解字》,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年,第165页。
[汉]班固:《汉书》,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62页。
何绵山:《闽文化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70页。
[汉]班固:《汉书》,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98页。
[东汉]袁康、吴平辑录:《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8页。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编:《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第一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第9—11页。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天妃显圣录》,台湾银行,1960年,第2—85页。
陈国明:《海峡女神妈祖》,《中国道教》1987年第2期。
文刀:《妈祖——海峡两岸和平女神》,《中国道教》2001年第3期。
(清)郭柏苍著,胡枫泽校点:《闽产录异》,岳麓书社,1986年,第52页。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 福建省志·教育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709页。
(唐)李延寿撰:《北史》之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中华书局,1974年,第1510页。
吴绵吉:《越人文化特征及其形成的条件》,《百越民族史论丛》,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6页。
何绵山:《闽文化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页。
钟礼强:《昙石山文化研究》,岳麓书社,2005年,第331页。

 

作者简介:甘满堂(1969~),男,福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邮编:350018
王敦辉(1986~),男,福州大学社会学系07级硕士研究生。邮编:350018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