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打“侨牌”引“侨资”促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http://www.fzskl.com  2009-01-13 11:09:14  来源:福州社科网  
 

 

 

 

福清打“侨牌”引“侨资”促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黄金煌

 

 作者简介:黄金煌(1962~),男,福清市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邮编:350000

[提要]福清是个著名的侨乡,华侨华人众多,“侨资”实力雄厚,福清华侨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侨牌”是福清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福清根据不同时期华侨的不同特点,打出几张不同的“侨牌”,取得良好的效果。福清的实践告诉人们:发挥比较优势是发展经济的关键;创新是一个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立足本地实际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培育“造血”功能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福清侨牌侨资促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福清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7年,福清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省64个县()中,排名倒数第三,一直是福建有名的贫困县(1990年撤县建市,以下统称福清市)2007年,福清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79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35亿元,经济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百强县()17名,自主创新综合评价指标跻身全国县级城市第11名,经济总量位居福建所有县()第二名。①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辉煌成就的取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委市政府打好了“侨牌”,引进了“侨资”,从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福清打“侨牌”引“侨资”促发展的经验

区域竞争力取决于优势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取决于区域比较优势。在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最终能崭露头角、脱颖而出的,往往是那些善于发现优势、挖掘优势、发挥优势,将比较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的地区。②福清是个著名的侨乡,华侨华人众多,“侨资”实力雄厚,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侨牌”无疑是福清独一无二的比较优势。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这个比较优势,在不同的时期,根据福清华侨的不同特点,打出几张不同的“侨牌”,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侨牌”一:发挥优势,打出“爱国爱乡”牌,解决福清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

市委市政府为何首先想到的是打好“爱国爱乡”牌,解决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落后问题?这是因为福清华侨素有“爱国爱乡”,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这也是福清华侨的第一个特点。在改革开放前,福清华侨无论是投资还是捐资,均位居全省各县前茅。有资料显示,1952年到1962年,华侨共投资捐资1540万元,新建3所医院,新建扩建中小学70所,新建两个工厂(糖厂和油厂),4个农林果厂,以及华侨大厦等。③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国内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政府与华侨华人之间的关系曾经一度有过紧张,使得福清华侨的捐赠热情有所减弱。但在民间之间的捐赠仍然没有间断过。改革开放后,随着华侨华人与其家乡的联系得到恢复,地方政府与海外华侨华人的互动关系逐渐增多。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个绝好机遇。因而适时地打出“爱国爱乡”牌,以吸引“侨资”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做贡献。

为了打好“爱国爱乡”牌,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以“乡情”为纽带,利用每年海外华侨回乡探亲谒祖、旅游考察、捐办公益、参加庆典等正式和非正式场合加深与他们的互动。二是通过一些中介群体(如归侨侨眷、宗亲会、同乡会、校友会、校董会等)间接地广泛接触海外华侨华人。三是规定凡是在家乡捐资做贡献的,都给予树碑立传或是给予冠名权,以资激励。四是全面落实党的侨务政策,积极维护侨益,为侨服务,温暖侨心。正是这四项有力的措施,使得福清获得了大量的“侨资”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华侨华人用于文教卫生体育科技等公益事业的捐资总额累计近6亿元。④

随着福清公益事业的逐步完善,市委市政府就有意识地将“侨资”捐赠方向引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因为建国后的福清,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数十年来未投入,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到1985年,全县还没有接通自来水,没有铁路,也没有一条水泥公路和一部程控电话,虽紧靠海洋,却无港口。这种局面如果不改变,经济发展将无从谈起。从此,“以项目引侨资”的活动接连不断。其时,“侨领”林绍良和林文镜联合数百位融籍华侨企业家,也在香港成立了福清海外华侨基金会,所筹集的基金,专门用于扶持福清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金会所提供的大量资金,大大推动了福清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这些资金不仅帮当地建起了公路、码头、程控电话、自来水等大量基础设施,还投资2亿元于2003年完成的闽江调水工程。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华侨华人为福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捐赠了近8亿元的资金。这些资金极大地改变了福清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为后来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⑤

“侨牌”二:发现优势,打出“侨领”牌,解决福清工业发展落后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福建被中央确定为改革开放试验区。目的在于吸引“台资”和“侨资”来参与福建的现代化建设。但在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吸引“台资”暂有困难,吸引“侨资”成为重点。为此,省委要求福州在吸引“侨资”方面要走在全省的前头,福州要求福清要走在福州的前头。那么福清怎么办?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分析,认为福清华侨第二个特点是侨团多,能人多,财力厚,影响大。这也是福清吸引“侨资”的最大优势。最终决定打“侨领”牌,以期打开局面。所谓“侨领”是指在侨团中有担任一定职务的,在当地主流社会有一定影响力的,经济基础比较坚实的,乐于无私奉献的华侨。林绍良和林文镜无疑是“侨领”,因而成为福清侨务工作的重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侨领”林绍良和林文镜决定在福清创建一个“侨办”开发区——融侨开发区。开发区的模式是“以项目带开发”。之所以采取这种模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这种模式回避了福清一时无力实施“筑巢引凤”的常规策略。二是这种模式在前期捐建福清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三是吸取了80年代初捐建清华糖厂和华侨罐头厂时,由于体制、机制及品种不良、耕作管理落后等原因最终导致失败的教训的结果。这个模式最终取得巨大成功。1994年国家主席江泽民莅融视察,赞誉融侨开发区为“不是特区的特区”。那么,融侨开发区“特”在何处?⑥

一是走出一条独特的开发区之路——“侨办”开发区。全国有五十多个开发区,有“官办”,也有“民办”的,唯独福清的开发区是“侨办”的。所谓“侨办”就是以“侨领”为主,带领一批爱国爱乡的华侨华人共同投资兴建的开发区。特点是通过“侨领”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独自承担招商引资任务。最后形成了“以侨引侨,以侨引台,以侨引外”的招商引资新模式。

二是创出一种“以项目带开发”的办开发区的新模式。全国其它地方的开发区,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出口加工区”,都是开发在前,即先圈好地,做好基础设施,设立好服务机构,基本具备硬软两个方面的投资环境,然后才开始招商引资,即“筑巢引凤”。“以项目带开发”却是倒过来做,招商引资在前,首先让项目在设定的区域内落地,带动工业区开发。这样就避免了开发区在开发初期盲目圈地和盲目开发的现象,也可避免开发初期出现的“项目饥渴症”。

三是打造出“贴身管家”式服务模式,极大改善了投资软环境。“贴身管家”是国际五星级酒店接待贵宾的服务生,他们对客人的服务要求尽善尽美,不能对客人说“不”,不能拒绝客人的一切要求(只要客人的要求不违法),客人永远是对的。当时市委市政府提出:“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所以融侨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后来的元洪投资区管委会自成立的那一天起,对每一个成员就定位为“贴身管家”,他们最主要的职能就是服务。实行项目审批“限时全程代理”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项目投产后“全天候”服务。这种服务模式成为开发区所有企业能够引的进、留的住、能发展的关键。⑦

四是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扩大投资者的赢利机会,是“侨办”开发区发展壮大的秘密绝招。在创办开发区之前,林氏集团在香港成立了冠天公司。冠天公司后来在引进“台资”企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公司的运作方式是,对投资福清的“台资”项目以冠天公司名义投资,并可在对方自愿基础上由冠天公司及“侨资”企业实施资金入股,亏了由冠天公司承担,赚了归“台商”。这样既可降低对方进入的难度,又可降低对方的投资风险,还可解决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由此,福清的“三资”企业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侨牌”三:培育优势,打出“侨企”牌,解决福清经济发展的吸引力问题。

“侨办”开发区的主力是“侨领”和一批“爱国爱乡”的华侨,可是当这个主力发生问题时,对开发区的发展就是致命的打击。福清的融侨开发区、元洪投资区就面临过这种尴尬的局面。1997年,正当福清工业进入巅峰时刻,亚洲金融风暴突然爆发,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福清工业受到沉重打击,福清一贯所倚重的融籍华侨也在所难免。在此背景下,不仅福清那套“以侨引台、以侨促台、侨台港外联合开发”的引资模式失去作用,保住现有企业也成了一个难题。福清工业进入了艰难调整期。面对这一情况,市委市政府决定要培育新优势,打好“侨企”牌。所谓“侨企”(侨资企业),是指华侨华人、港澳同胞资本占投资总额25%以上的外资企业。⑧按此标准,福清绝大多数的“三资”企业都是属于“侨企”。认为只要将现在福清的“侨企”做大做强,必然会增强福清经济发展的吸引力。

那么“侨企”牌到底怎么打呢?市委市政府决定“两手抓”:一手抓“扶持”。即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向那些具有市场前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与企业倾斜,使之获得更多资源,促使迅速发展壮大。由此,那些优势产业和企业得以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了电子、塑胶、食品、汽车玻璃、医药等产业集群。并培育了冠捷电子、福耀玻璃、福抗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1992年引进的冠捷公司只是一个年产16万台普通显示器的中小企业,2007年,该公司发展成一个年产3000万台液晶显示器的大型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4亿美元,首次超过韩国三星,成为世界最大的液晶显示器生产企业。福耀公司也从当初一个年产值仅数十万元的小企业,成长为年产值近百亿元的企业“航母”,去年,福耀公司已是全国第一、世界第四大汽车玻璃生产企业,占到国内60%以上市场份额。通过“扶持”,2007年时的工业企业数量虽然并不比1997年时多,但工业规模却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工业产值是1997年的3倍多。⑨一手抓“引进”。这时引进的重点,不是工业企业,而是农业企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金融危机对资本密集型的工业企业影响比较大,而对农业的影响却较小。台湾在农业上具有品种、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农业效益也比福清好。大力引进台湾的农业企业落户气候相近的福清,可行性极高。另一方面,福清的农业虽然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第10名,主要是水产养殖和禽畜业比较发达,但在种植业方面却比较落后。因而,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洪宽工业村划出3000亩耕地作为农业示范基地,并给予优惠条件,鼓励“侨领”林文镜利用与台商关系密切的优势,成立了福清洪宽海峡农业实验有限公司。主要是引进台湾的高优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经过实践取得巨大成功,成为福建两大海峡高优农业示范区之一。此后福清高优特农业(如江镜镇的万亩农业示范园,海口镇的万亩农业试验园,以及新厝镇的天生林艺园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福清实现了工业与农业比翼齐飞。

“侨企”的发展壮大,体现了两大作用。一是示范作用,即在亚洲发生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些“侨企”不仅不受影响,而且不断发展壮大,说明福清的投资环境良好。为后来大批的“台资”、“侨资”企业入住,奠定了软环境方面的基础。二是吸引作用,由于“侨企”不断发展壮大,纷纷成为龙头企业,自然而然地吸引了许多配套企业前来福清落地,单是洪宽工业村就吸引了70家“台资”企业前来积聚,因而被称为福建的“台湾村”。

“侨牌”四:挖掘优势,打出“新侨”牌,解决福清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问题。

随着福清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发展的基数也在逐渐增大。如何在高位平台上实现新的跃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关键。市委市政府通过挖掘发现,福清还有两大比较优势。一是港口资源优势。港口资源是福清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其深水岸线资源丰富,可建330万吨泊位30多个,是“福建一流,全国少有”的港口资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促使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发江阴半岛。开发江阴半岛目标有三:第一,要使江阴半岛的开发,成为推动福清、福州甚至福建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增长点。第二,要把江阴半岛建设成一个国际性的营运中心、洲际贸易中心和临海重工业基地。因为江阴深水港区最近处距国际集装箱环球主航线仅13海里,有这个可能。第三,要把江阴半岛建设成连结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发展,推动海峡两岸“三通”和祖国早日统一的重要基地。因为江阴距台中100海里、基隆150海里、高雄180海里。台湾只有高雄有一个10万吨级的港口,但没有腹地,已不能满足台湾企业的需要,台湾企业必然要借重江阴港。⑩二是“新侨”众多优势。“新侨”是指改革开放后出国的华侨。这批“新侨”的力量不容小覷。据统计,福清“新侨”大约有30万人,若每人每年寄回侨资1万美元,则有30亿美元,这是一支庞大的社会资本,必须很好地加以使用。而平时侨属是如何使用侨资呢?表面看来,似乎用在建新房、修坟地、修祠堂等方面比较多,而用于生产投资比较少。但通过深入了解,可以发现更多的侨资是流向民间信贷方面,实际上是简接用在生产投资。他们觉得放在国有银行利息较低,自己也没有什么投资经验能力,将钱借给一个可靠的人,钱能生钱更好。但市委市政府认为这样使用“新侨”侨资不够安全,效益也不够高。因而决定将“新侨”“侨资”引入到江阴半岛开发,发挥更大作用。

江阴半岛经过多年的开发,已初具规模。截至2007年,江阴港五万吨级的1号泊位峻工,十万吨级的23号泊位和7万吨的媒电专用码头已建成投产。今年,45号泊位即将投产,同时全面启动化工专用码头和6——8号码头建设。在大规模投资江阴半岛开发的过程中,“新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新侨”在江阴码头已建或在建的10个码头中,有4个是由“新侨”投资的,投资金额近16亿元,同时在江阴工业集中区里投资或参股投资的企业也有十几个。随着马尾集装箱码头下移福清江阴,港口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由此可见,引进“新侨”“侨资”开发江阴半岛的决策,基本上是成功的。

二、福清打“侨牌”引“侨资”促发展的启示

启示一:发挥比较优势是发展经济的关键。比较优势,关键就在“比较”二字。任何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但只有那些将眼光放在越大范围、越广领域进行“比较”的地区,才能更好地发现并用好自己的比较优势。资源贫乏的福清能培育出自己的现代工业,关键在于福清能够跳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找到了自己的最大比较优势——丰富的华侨资源。但比较优势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竞争优势。对任何一个地区而言,其所能够拥有的比较优势只是潜在的竞争优势,只有将比较优势转变为优势产业,才能形成现实的经济竞争优势。同时,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有意识地培植,也能打造出新的比较优势。福清通过培植产业集群,就创造出了新的竟争优势。当然发挥比较优势也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不成熟或不具备,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福清的港口资源是个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只有到了经济实力许可时才能开发,才能取得成效。

启示二:创新是一个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所谓创新,通俗地讲,就是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想别人没有想过的东西。就政府工作而言,要有新思路,要有新措施。福清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关键在于市委市政府有新思路新举措。在创办开发区方面,走出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侨办”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突破别人常用的“筑巢引凤”做法,实行“以项目带开发”的新模式。在提供服务方面,率先实行“贴身管家”式的优质服务。当然,创新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劳永逸,只有不断创新,才有不竭动力。福清打“侨牌”引“侨资”促发展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市委市政府不断地创新不同的打法,最终才打出一片新天地。

启示三:只有立足本地实际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一个地区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看该地区能否立足实际,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福清的实际是人多地少,资源贫乏。这是福清最大的劣势。怎样才能克服劣势谋求发展呢?一切只能从福清的实际出发。由于缺少水资源,所以只能引进那些耗水量小的电子、玻璃、塑胶、食品、医药等节水型的企业。由于缺乏矿产资源,所以只能走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之路。这些措施是被逼上“梁山”,出于无奈之举。但正是这无奈之举,逼着福清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发展之路。由于缺水,所以发展耗水量小的企业,其污染的程度就小,由于缺少矿产资源,只好发展节能型的企业,无形中实现了节能降耗。

启示四:培育“造血”功能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一个地区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关键是看该地区是否做到自我发展。而要做到自我发展,培育“造血”功能是前提。改革开放初,福清在侨汇收入居全省前列(当时福建省又居全国前列)的条件下,为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很低,位居全省倒数第三位?这是因为单靠融籍华侨华人为家乡捐资赠物的“输血”是无法改变福清的落后面貌的。只有培育“造血”功能才能促进福清的持续发展。只有华侨华人改捐资为投资,大力兴办工业企业发展经济,福清才有今天的发展成就。

 

参考文献:

①《福清市委2007年工作总结》

②⑨《福清:“地瓜县”上造出工业“航母”》作者:周雨,《重庆长寿政府门户网》,2008616日。

③《侨乡纪事》上篇,作者:郑敬平,《福清时报》19978月。

④⑤《历程》福清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2006年11月。第110页。

⑥《今朝辉煌》主编林文芳,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第5页。

⑦《长路当歌》作者:郑敬平,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月。第278页。

⑧《侨资是中华民族的经济血脉》作者:刘东平,《今日视点》200311月。

⑩《林文镜打造福清模式》作者:刘利君,《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第一期。

《新侨余资的引导人—融侨集团董事长林文镜先生》《福州晚报》200511月。

《福清市侨联2007年工作总结》

(责任编辑:张兰英)党建研究


视频专题更多>
  • 第五届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