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在第四届中国(福州)船政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

http://www.fzskl.com  2009-12-14 10:07:57  来源:福州社科网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各项任务的重要一年。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海峡两岸逐步实现“三通”的大好形势下,今天,我们在中国船政文化的诞生地—福州马尾,召开第四届中国(福州)船政文化研讨会,深入研究马尾船政与台湾的关系。此次研讨会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台湾“中研院”、华中师范大学、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光明日报》等相关科研机构、高校和媒体的极大关注与支持,也吸引了有关专家学者的踊跃参与。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远道而来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媒体表示热烈的欢迎。 

马尾船政是在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难时刻,由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建议创办的,时任江西巡抚的福州人沈葆桢调任首任船政大臣。马尾船政在其存在的40多年间,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造飞机、办学堂、引进人才、派员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活动,培养和造就了诸多的民族精英和爱国志士,创造了众多的中国第一,在中国近代海军史、工业史、教育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都谱写了重要的篇章。  

马尾船政不仅因其创造的丰富的物质财富而彪炳史册,更因其凝聚的丰富的精神财富而流芳后世。船政精英们办船政、兴洋务、图自强的壮举,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精忠报国的精神。船政文化就其物质内容而言,包括船政学堂和造船厂的建设;就其精神内容而言,是船政精英们向近代中国社会奉献的珍贵精神产品,是他们的爱国情怀、报国志向、“开先”精神、创新意识、勤勉态度和严谨作风。船政文化是近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它的形成与发展,丰富了闽都文化的内涵,为闽都文化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船政精神是福州人民涵泳百年不懈的历史骄傲,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船政文化建设,多年来积极支持与船政文化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有关的各项活动。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对船政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成果不断涌现、影响不断扩大。2003年依托福州市社科院成立船政文化研究会。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充分利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研究力量,通过征文和举办船政文化研讨会等方式,深入挖掘船政文化内涵,大力弘扬船政文化精神,积极扩大船政文化影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目前为此,已出版了《船政文化研究》六辑、图说《百年船政》、《沈葆桢文集》,共收录论文400多篇,图片400多幅。2006年,为纪念马尾船政创立140周年,拍摄了32集电视连续剧《船政风云》,第一次将近代中国海军历史搬上荧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此外,福州市委市政府还高度重视对马尾船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把船政文化和船政精神作为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和旅游资源加以建设开发。市政府投入巨资规划修建船政文化主题公园,分3期完成,第一期主要建设和修缮罗星塔公园、马限山公园、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马江海战纪念馆、船政文化广场等;第二期主要修复马尾造船厂船政遗址、船政衙门等,沿江开通景区间旅游观光专用通道;第三期将沿闽江推进,整合长乐、连江以及闽江口船政文化资源,开发马江海战古战场及船政文化水上旅游项目等。如今,船政文化景点已成为两岸青年学子的第二课堂。许多高校将社会实践课搬到福州马尾中国船政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些高校学生还自发成立船政文化实践小组。船政文化景点也吸引了许多台湾青年学子前来参观,其中包括台湾政法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的学生等。可见,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 

到目前为此,船政文化研讨会已经举办了三届。2003年举办的第一届研讨会,侧重于对船政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船政人物的活动的研究以及对船政史料史迹的梳理。2004年举办的第二届研讨会,适逢纪念中法马江海战120周年和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对马江海战的回顾和对沈葆桢事迹与精神的挖掘缅怀成了当仁不让的主题。2006年,马尾船政创立140周年,“纪念船政精英、弘扬船政精神”是第三届研讨会最大的主题。此次研讨会,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全省人民努力建设“两个先行区”,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大好形势下,以“马尾船政与台湾的关系”为主题,我认为时机得当、定位准确、意义深远。 

从地缘、血缘看,福州与台湾一水之隔,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源远流长。福州马尾距离台湾基隆港149海里,高雄港248海里,船只可以朝发夕至。马尾距离马祖仅36海里,一个半小时航程。2001年“两马直航”以来,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为两岸三通积累了丰富经验。近代以来,福建居民大量移民台湾。17世纪末18世纪初,台湾仅有3万人口,1874年船政大臣沈葆桢巡台后,解除海禁,实行开放,开山抚番,发展经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台湾人口已增至254万。在台湾的汉族同胞占台湾人口的98%,而其中80%来自福建。 

从文缘法缘看,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根在祖国大陆。从旧石器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由华南陆续进入台湾。早在秦汉之际,中华文化就已流入台湾地区,这是公认的事实。汉族同胞与高山族同胞在共同开发和建设台湾中,发展了与祖国大陆血脉相通的文化,共同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船政精英与船政后裔为台湾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1874年,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率马尾船政制造的轮船巡视台湾,抵御日本侵台,迫使日军退出台湾。日军撤离后,沈葆桢又挑起了处理台事善后的重担。沈葆桢在台湾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措施,募兵练勇、开山抚番、大兴招垦、开采媒矿,保卫了台湾海防安全、发展台湾经济,促成了台湾社会的近代化,使台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局面。 

此后不断有马尾船政学员及后裔到台湾任职,特别是“求是堂艺局”培养的各类人才,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台湾各界,尤其是军界。据不完全统计,船政人物及后裔在军界有50多人被授予中将军衔。民国海军绝大部分军官来自马尾船政学堂。至今仍有多人仍在军界任高级职位。在政界有多人入主台湾高层。在工商界更有许多出色企业家。船政后裔们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大陆亲人沟通交往,通过到大陆参加理论研讨会、经贸洽谈会、恳亲会、寻根祭祖等活动,增进了解、增强认同,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当前,文化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日渐凸显。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希望”。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为我们继续深入研究船政文化、弘扬船政精神指明了方向。在此,我就进一步研究宣传好船政文化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把研究宣传船政文化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联系起来。[HT]1874年,日本出兵台南,意图侵占整个台湾,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奉命保台,以马尾船政生产的舰船为主,组成海军舰队驰援台湾,迫使日军退出台湾,维护了国家统一。至今台湾还有不少与福建船政有渊源关系的有识之士,包括船政先贤的后裔、国民党海军老兵等。福建作为服务祖国统一的前沿平台,肩负着特殊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福州—船政文化的发祥地,要把宣传研究船政文化作为榕台交往交流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榕台“五缘”优势,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要把研究宣传船政文化与两个先行区建设联系起来。[HT]长期以来,船政文化以其丰富的积淀、深厚的根基和独特的魅力,鲜明地向世人昭示了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历史渊源。当前,全省人民都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力争把海峡西岸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福州要发挥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就应把研究宣传船政文化作为两个先行区建设的重要平台,弘扬船政文化的精髓,发挥对台的独特优势,争取对台工作取得更明显的成效、实现更大的作为。 

第三,要把研究宣传船政文化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联系起来。[HT]地域文化研究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台是福州的优势,今年以来台海局势有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海协会、海基会签订的四项协议实现了两岸同胞多年祈盼的三通愿望。两岸的经贸交往人员在增加、规模在扩大、层次在提高,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共同的福祉。福州与台湾一水之隔,具有特殊的人文和地缘关系,区位优势独特。船政与台湾的关系是篇大文章,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船政文化研究应紧紧围绕主题,突出重点,不断深入挖掘榕台之间交流合作的领域与空间,为福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第四届中国(福州)船政文化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