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农村文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

http://www.fzskl.com  2009-12-17 15:38:22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  要]  实施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众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当前,因文化落后而导致观念陈旧,是部分农民贫困的一个重要根源。本文在分析福州市农村文化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对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福州市  农村文化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已成为关注热点。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先进文化建设及其发展是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大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前提和文化基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福州市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

农村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及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观念、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放程度。随着福州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农村文化也有了长足发展,农村文化已成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1、对文化的需求更强烈

随着福州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群众依靠知识摆脱贫穷和愚昧、追求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近年来,福州市各区县、乡镇都加强了对文化的投入,在福州市的149乡镇中已有135个设立了文化站;福州市委宣传部每年一次的“三下乡”活动以及各乡镇政府举办的各种科技文化教育培训都受到了农村群众的欢迎。其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农业科技类文化。目前福州农村文化的供给渠道主要有三种:政府组织的“三下乡”活动、社会组织开展的公益性活动(包括一些企业的营销宣传中的文化活动)、农民自己组织的传统文化活动。从笔者近年来的调研情况看,农村群众特别是偏远乡村的更强烈希望政府和社会组织每年能多组织一些象“文化三下乡”活动这一类的公益活动,以满足他们对文化的渴求。

2、农村文化的内容更丰富

农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也是一种大文化,教育,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科技辅导、法制讲座、旅游观光、时事宣传等都在此列。近年来,福州市农村文化活动内容日渐丰富,节庆、集市活动近年来在农村更是红火热闹。而文化活动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季节性与常年性相结合,传统形式与现代形式相结合的特征,有些乡镇的文化活动已初步形成地域特色。在长乐市、福清市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闽剧,歌舞、各种体育活动已成为了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福清市较为健全的老年大学、老体协网络更是丰富了老年的的文化生活。只有农村文化内容丰富了,才会逐渐吸引老百姓的兴趣,才会提高农村文化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农村文化由小文化向大文化发展,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决定的。

3、自发的民间文化活动更加活跃

近年来。福州市农村自发的民间文化活动更加活跃,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民间文化团体蓬勃兴起。各种民间舞蹈队、管铜乐队、舞狮舞龙队、闽剧团等已成为了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二是民间文化活动有声有色。以笔者的家乡为例;近年来,每年正月十五的祭祀祖先、端午节的划龙舟等文化活动都会吸引众多在外地谋生的人回老家参加,其热闹程度不逊色于春节。三是民间传统文化挖掘整理有了良好开端。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农村文化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一些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重视和必要的经济投入,普遍存在只重物质文明建设的硬指标,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软指标;只重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只抓经济建设,忽视文化建设对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的功能,导致农村文化工作出现滑坡,大大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许多乡(镇)文化站及文化活动场所出现萎缩、闲置和被挤占的现象。

 2、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多年来,由于县乡级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永泰、罗源、闽清这样相对其他经济发达的县区市,文化经费一直比较短缺。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级财政比较困难,财政收入和各级转移支付仅能维持县乡干部职工及教师等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发放和机关事业单位日常运转,村级文化室建设、农村文化汇演等项工作所需的资金筹措极其困难。由于缺乏资金和人员,导致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不够。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也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笔者调查过程中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农村文化的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又引不进来,传统文化对现在的年青人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对传统农村文化的挖掘整理有心无力,一些民间老艺人传统手工艺技术因后继无人而近于失传。

3、文化发展不平衡

受经济状况和地区文化特点的影响,福州市农村文化的发展比较不平衡。有些地方发展较快,有些地方发展较慢。农村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县(市、区)级间发展的不平衡。福清市、长乐市的经济比较发达,地方财政收入比较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经费相对也多。而罗源、永泰、闽清和平潭县的情况刚好相反。从福清市和罗源县的对比看,这种不平衡就体现的比较明显。福清市共有21个街镇文化服务中心,实有面积11318平方米,平均每个中心为534平方米。而罗源县11个乡镇中仅有4个有文化站站址。二是同一个县(市、区)内各乡镇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从福清市的情况看,在经济发达的龙田、金峰等乡镇,对文化的投入就比较多,特别是民间团体对文化建设的热情比较高,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较多。而福清一都镇文化建设的情况不容乐观,村民忙于生计的时间比较多,一般只在传统的节日才有开展大型的文化活动。

4、农村文化的内容还比较单一。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有了新的要求。一是随着新一代农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多元化、高层次文化对外出打工农村村民的潜移默化作用,农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层次提高了。二是农民富裕后,有能力进行文化产品的消费。但目前农村文化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乡村,农民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仍停留在一二十年前的水平上,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变化、增长的文化需求。另外,农村文化的形式过于单一,看电视往往是农民最主要的业余文化生活,其他形式的文化生活极为贫乏,由于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劳作之余,农民除看电视之外,最主要的消遣活动是串门、聚众喝酒、打麻将、打牌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一些娱乐项目是“带彩”的,许多农民对输赢几个小钱来消遣时间可以接受,但农闲时节,赌博现象比比皆是。

健康的文化活动不开展,低俗的东西必然乘虚而入,求神拜佛等封建活动大行其道,一些农民在封建迷信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耗费不少钱财,脏、乱、差的环境卫生面貌得不到改观,等等这些,不仅影响人们文明思想观念的形成,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村增添了不安定的因素。

5、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基层文化体育干部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表现在从事农村文化工作的干部队伍不稳定,文化站人员偏少,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工作人员兼职过多,精力分散,有些乡镇仅有的工作人员也是兼职的,文化站编制名存实亡。二是乡镇文化站队伍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甚至有的工作人员从未参加过各项培训,工作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难以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在农村文化人才后继乏人。如今活跃于农村文化活动的人才,大部分以中老年人和原农村的文宣队员为主,会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一技之长的、热心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年轻人极少。四是在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干部配置不强,人员缺位。文化干部的职责不到位,打杂兼职、不务正业、工作不集中的情况比较普遍,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镇域面积的扩大,他们很难做到下基层农村进行经常性的文化辅导工作。

三、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创新经费投入体制机制,拓宽投资渠道

农村文化建设是政府所应承担的公共责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要建立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镇两级要将有限的财力向农村文化事业倾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具体地说,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支出逐年增长,力争使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要保证有影响的重大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对乡村文化站(室)的日常活动提供经费保障;逐步加大对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备及其维修、文化信息网络建设、文化队伍教育培训等经费的投入。同时,要积极鼓励、引导、帮助、扶持农民经营“文化休闲农庄”等文化产业,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二)完善文化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好文化宣传基地

针对农村特点,将重点放在文艺、教育、医疗、科技信息和实用技术培养上,为农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报难、看电影难等问题。定期组织城市的一些专业演出队编演些反映当前农民生活的节目下乡服务,更多地组织电影放映队为农民提供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观赏性的好片子。新型农村文化宣传基地应有针对性,不能搞小而全,天女散花,村村都有。应在人口居住集中的地方,重点建好示范基地。根据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立娱乐场所、农民图书室,向农民提供种植养殖方面的资料,推动农村科技化进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应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为目的,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激发农民群众快速致富的信心和积极性。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完善文化网络建设

农村文化是农村发展较薄弱的环节。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向农村适当倾斜,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农村文化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满足农民对文化娱乐日益增长的需求,逐步完善三个文化网络。一是广播电视网络,应普及到所有村组、农户,发挥广播电视快捷、信息量大的作用。二是文化科技网络,以农村文化站为主体,宣传科技文化知识,组织辅导各类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巩固和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三是计算机网络建设,当前应把现代信息文化工作的重点向农村转移,尽快在农村普及网络信息技术,开拓农村市场,实现现代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广泛共享。

(四)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

农村文化活动要着眼于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首先各级政府“送文化下乡”工作应结合节日庆典和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开展各种形式的广场文化和老年文化活动,以及以文化活动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宣传计划生育、开展文体活动等。同时,乡镇这一级政府的文化工作也要立足愉悦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抓“特色文化村”建设作为工作新的切入点,根据农村各村落不同的文化艺术特色,如有的村落喜书画,有的喜歌舞,有的喜戏剧,有的喜摄影等,扶持一批各具艺术特色的文化村,引导其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在特色文化村的带动下,形成村村都有特色文化,文化工作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多年的实践证明,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不是靠政府建设也不是靠城里人下乡建设,其建设的主体只能是农民自己,他们才是农村先进文化的享受者和建设者。有了内生力的驱动,农村文化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政府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要从“送文化”转移到“种文化”上面来,要让农村群众来“种”自己喜欢的文化。广阔的农村是他们“种”文化最好的阵地,通过支持农村群众开展民间歌舞大赛,民间工艺大赛,花卉、盆景栽培大赛,禽类饲养或生产技能大赛等这些农民喜闻乐见的趣味文化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农民既增加了收入,又活跃了文化生活,同时还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农村的社会稳定。

(五)立足长远,抓好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加强农村文化工作队伍建设。一要提高文化干部素质。积极推进岗位培训,新形势下的文化干部应具备五种本领:会管理、会公关、会辅导、会组织、会经营。二要着力培育本土文艺人才和文艺骨干。面向社会吸纳一批文学艺术创作、表演人才,并广泛开展对民间文艺团队和民间艺人的培养和扶持,使农村文化建设后继有人。要广泛动员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有一定文艺专长,热心农村文化工作,并对农民怀有深厚感情的青年学生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持证上岗,严把进入关,对进入农村文化站(室)工作的人员要有严格的素质要求。三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氛围。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村文化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先进事迹。  

 

  作者简介:    张宗柯(1976~  ),男,福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实习员。邮编:350004   

  

 

视频专题更多>
  • 第五届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