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节能减排的成效、难点与对策

http://www.fzskl.com  2009-03-05 15:22:15  来源:福州社科网  
 

 

 

福州市节能减排的成效、难点与对策

  陈寿冰   林璧符

 

 

作者简介:陈寿冰(1946~),男,福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邮编:350001

     林璧符(1942~),男,福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福州城市科学》副主编。邮编:350001  

[提要]福州市认真贯彻中央、省有关节能减排文件精神,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重道远,难点不少。福州市必须不断深化节能减排工作。

[关键词]福州市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作为党中央实施科学发展观、构筑和谐社会重要战略部署的提出,对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优化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起到决定性作用。福州市从2006年起先后制定并出台了节能减排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打开新局面;同时也不断探索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本文就福州节能减排工作试作评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任务、成效及主要工作

节能减排顾名思义是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废气废物排放。国务院对“十一五”期间全国节能减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是: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按福建省具体分解指标:福州市节能降耗“十一五”目标是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3%(年均降耗2 75%),即从2005年的万元GDP0 73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万元GDP0 64吨标准煤;减排“十一五”指标是SO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20%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5 1%

2007年执行的情况看,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节能方面,福州市工业增加值万元GDP能耗为0 703吨标准煤,比2006年工业增加值万元GDP0 721吨标准煤能耗下降2 5%;减排方面,福州市COD排放总量5 035万吨,比2005年排放总量5 32万吨下降5 36%SO2总体排放量10 56万吨,虽因新增火力发电等因素影响比2005年反而上升1 89%,但通过关停耗能小厂和治理钢铁企业,非电行业实际比2006年减排0 456万吨。通过初步治理,城市水环境和空气质量得到改善。2008年又在2007年基础上提出SO2COD总排放量分别削减8%0 2%的目标。

  福州市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初步建立起节能减排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

  建立由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为主要负责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组织协调和部署福州市的节能减排总体工作。同时,依托职能部门市经委和市环保局具体抓日常工作,确定工业、环保、交通、建筑、农业、商贸等相关部门为节能减排责任单位;并建立由31个部门参加的节能减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协调解决具体操作问题。从而在组织制度、体制层面保证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有序。2007年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福州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关于印发福州市节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以及由市经委、市统计局、市质监局三家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百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法规上保证了节能减排的实施。

  任务指标总量分解,实行节能减排市、县(市)区两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同时配套建立统计、考核、审查、监测等相应机制。节能方面,2007年市委、市政府将节能工作与节能指标完成情况列为县(市)区领导班子社会与经济发展绩效评价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市里把“十一五”期间及分年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分解到各县(市)区及辖内企业。减排方面,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各县(市)区长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把“十一五”期间和分年度SO2COD减排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各县(市)区,促其组织实施,检查推动;对重点排污企业还通过排污许可证和下达年度计划形式强制落实到减排主体单位。

  为了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推进责任制的落实,市经委、市环保局从技术层面上分别对县(市)区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市经委为29家重点企业(列为省节能重点企业)开展节能审计培训;环保局多次举办减排培训班,讲解减排政策、标准、难点和进行典型示范教育,同时还专门组织交流学习、技术咨询,为企业寻找减排的有效途径。市统计局在缺乏专职编制的情况下,选派人员,加强对节能减排的统计。市经委、环保局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整套监测检查系统,通过对拟建、在建和生产中企业实行从设计论证审查、施工许可证办理、现场监督检查到竣工验收审计等重要环节的严格把关,督促企业改造完成节能减排项目,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环保部门对全市所有火电厂、污水处理厂和重点国控企业的窑炉都要求其安装SO2COD在线监控设备,并与地方环保部门联网,实施全日制在线监控。

  以上措施的不断完善,从制度和机制建设层面上为福州市“十一五”和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对节能减排实行鼓励政策

  福州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十一五”期间扶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的政策,2008年财政预算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较以往年安排1000万元提高了一倍),对凡节能15%以上的项目予以补助30万元以下的资金;同时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经省、市二级审定为清洁生产型的企业以及在循环经济中起示范作用的企业都可以适当奖励,以资鼓励。市里还设立鼓励重点企业脱硫减排的市、县二级政府专项补助基金。每年还从排污费中安排一千多万元污染物减排治理经费。这些财政措施激励了企业的积极性,有力保证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据统计,从2005年到2007年全市重点节能项目75项,补助资金1403万元,政府引导企业投入节能改造资金3亿元,一年可以节能10万吨标准煤。特别是2007年通过对28个重点节能项目的补助,引导企业以119 3的比例自己投入改造资金1 33亿元,预计全年节约能源折标准煤4 7万吨,年节约生产成本3300万元。

(三)选择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区域作为节能减排的突破口和主战场

  由于历史上已经形成现有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不合理,技术层次较低的企业群体分布广泛,不可能在短期内把每个企业(规模以上2600家,规模以下上万家)均改造成耗能排污达标企业。这从保持经济稳定和资金技术角度讲是不现实,也不可能。所以必须从抓重点抓大户入手节能减排。工业口一方面加快淘汰“两高一低”(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产能企业,2007年对明达燃油电厂、2家合成氨厂、6家小轧钢厂、11家小建陶小造纸小印染企业实行关闭、转产,总计年可节约能耗3 2万吨标准煤;另一方面抓“六大行业”、“百家重点企业”和“30个重点锅炉改造项目”。“六大行业”耗能比较突出,都分别制订出行业节能方案,抓治理的重点分别是:治金行业主要抓高压电机节能改造;电力行业主要抓加快电网改造,降低线损;医药化工行业主要抓推进锅炉余热余压节能技改;轻纺行业主要抓动力系统变频改造;塑胶行业主要抓注塑机变频调速,降低吨产量电耗;陶瓷行业主要抓高耗低产的窑炉改造,加大余热利用,粉尘回收。市里统一部署100家规模以上耗能企业分别与市、县(市)区政府签订“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书,督促企业内部加强能源管理,完善节能机构,编制节能规划,加大节能投入,优化产品结构。通过抓重点节能取得成效,塑胶全行业节电20%以上,闽清28家淘瓷业能耗下降11%,电力行业2007年抓电网降损节电2000多万千瓦时,医药化工行业仅福药厂年节电成本就节约2500万元,轻纺行业金纶石化等重点化纤企业改造节电25%。此外,工交口直接督促推进华映光电“锅炉燃烧系统节能改造”等30个重点节能工程也取得初步成效。

  环保系统开展“三江四行业”(即闽江、敖江、龙江和纺织印染、石板材、建陶、畜禽养殖行业)COD减排综合整治,重点抓好24家长乐印染企业和福抗药业、雄丰纸业、百事可乐等企业废水治理。SO2减排重点抓长乐、闽清、罗源、福清等县(市)的电力、钢铁、建陶、玻璃四大行业的烟气脱硫改造,把减排控制总量指标落实到区域、企业、明确减排项目和时限。

  政府鼓励重点企业积极主动依靠银行贷款和技改外包形式解决自身投入不足问题。已经有一批企业与相关中介机构签订节能改造合同,先由中介机构为企业垫资改造现有设备,后从企业节能效益中分年度支付垫款本息。一些有前瞻性的金融组织也介入帮助企业节能改造。兴业银行福州分行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开设能源效率项目贷款,为福州市中小企业节能改造提供5年以内的中长期贷款,适度解决企业投资难题。

(四)依靠科技进步支撑节能,发展新兴工业

       政府鼓励高效益、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电子信息、软件、光电、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工业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技术、节能产品、节能设备、节能工艺。财政每年安排的企业技改、创新基金都支持这些项目建设,特别是各个高科技园区和软件园在财政税收、融资担保、土地房产、人才引进等方面都有比较稳定的扶持政策,促使这些新兴工业较快发展,全市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值的比重达1/3以上,节能降耗已逐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从而较大提升了工业能源利用效率。

为了给节能减排以技术支撑,环保部门相继对烧结机脱硫,印染业大于10蒸吨锅炉脱硫,建陶业硫平衡等问题组织专门研究,同时与先进地区交流技改问题,为企业SO2减排改造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对废水、废气减排,许多企业能按照“谁污染谁处理”的要求,主动制定减排目标和工作方案,同时寻求技术援助。在节能减排的驱动下,对新上项目,环保部门都进行总量平衡测算,实行“点对点”排量调剂;对老项目改造,严把环保关,以最大化减污为目标,实现“增产减污”或“增产不增污”。

(五)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探讨清洁能源开发

  国电2台超临界高效60万千瓦机组已经投产;平潭长江澳风力发电二期10万千瓦机组2007年底投入运行;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2台发电机组已转入商业运营,垃圾填埋气体发电机组也已试产。与此同时,鼓励环天燃料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的能源项目加快开发。城市个别社区已开始节能灯使用试点。

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福州市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瞩目成就,但也为此付出了较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这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重而道远。我们所做的一切已有一个较好的开端,但从实际看,形势严峻,难点不少。

  (一)原有基数偏低,制约了总量调剂空间

  福建省下达福州市工业能耗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均以2005年统计为基数,以此确定“十一五”和各年度的节能减排降幅考核比例。而2005年福州市还是轻型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这个结构对于一个发展中的沿海城市不尽合理,但工业能耗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均以此年而定,实属偏低。以工业能耗为例,2005年万元GDP能耗为0 73吨标准煤(当年全省万元GDP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 95吨标准煤,但不以此为基数),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8%,仅略高于工业基础薄弱的宁德和轻型结构为主的海滨城市厦门0 080 18吨标准煤,远低于有的市1 45吨标准煤。由于福州市总量基数偏低,并还要逐年递减,造成节能调剂空间极其有限;再加上福州市工业根据做大做强和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的需要,以及向沿海南北两翼拓展石化、电力、冶金工业布局的要求,客观上已从劳动密集型的轻型结构转向重型为主的结构,还不包括在建和未投产的一些重工大项目。目前为止福州市轻重工业比重是40 359 7,这个比例还有拉大的趋势。新的重工业不存在2005年的基数,只能增加耗能排污的总量,必然给节能减排总量控制带来巨大压力。SO2排放方面,也由于新增了许多电力、钢铁等重型项目,新增排放量也只能在2005年的总量基数内调剂。存量减压不多新增多,造成全市的降耗治污工作赶不上能耗排污量的新增速度。

  在此情形下,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万元GDP能耗虽然比降2 5%,但实际无法完成年度计划降耗2 75%要求(原因新增2家电厂,净增230万吨标准煤)。环保减排方面也是如此,完不成计划指标。

(二)考核范围偏小,不利于全社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目前的考核节能指标由于各设区市CDP能耗数据采集有困难,改用实际只考核工业增加值部分的能耗。这就意味着两类企业群没列入节能范围:一类是存量内的大多数规模企业,只要工业产值没什么增加(或没什么新项目上马),其节能就不在监督考核之列,即使能耗增加了,也反映不出整体的节能情况,这类企业不属百家重点跟踪对象;另一类是社会上所谓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非规模企业,这类企业如繁星分布,多为低产能企业,数量相当多,汇集耗能排污总量不可小觑。我们说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指的是企业不论大小优差每个企业都有责任。因此除了有必要对重点企业下达指标考核外,也要加强对其他企业节能减排问题的研究,督促其自觉节能减排。     

  现在人们意识到节能减排不光是工业、交通、建设、商业等经济实体的事,也应是全社会和每个公民的事,因为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居住环境能否得到改善的关键,也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人们测算过生活中一些简单易行的节能改变,就会减少能源的消耗。现德国总理计算德国所有家庭换上耗电只有白炽灯20%的节能灯,全国每年会减少6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现在我国在河北保定市已开始进行太阳能全市综合应用试点,已涉及人们全部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从这点看,福州市还是空白点,还未唤起全社会全民节能减排的足够重视。

(三)工作机制初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目前不足之处:一是节能方面统计、评审、监控、考核、管理系统未健全,功能未充分发挥。统计局还未设置能源统计专司岗位,缺乏能源指标统计分析体系;负责重点行业、重点百家企业能源审计、节能规划、节能统计、能效对标、技术指导、在线监控的市级节能监测机构还未成立;总量减排专司机构也未到位。现有节能减排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靠临时抽调人员或兼职,影响了工作质量。二是缺乏为企业为社会节能减排服务的中介机构或服务中心(也可以通过强化监测中心的服务功能来实现)。这个机构应当可以提供节能减排政策咨询、策划设计、技术信息、产品推介、牵搭合作伙伴、寻找融资渠道等各项有偿服务。

(四)相关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优化配套,讲求效果

  现有鼓励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已经起到引导推动作用,但从效果看,一是有待进一步用足用好。福州市每年用于工业经济发展的财政预算有七八千万元,除了明确专项用于节能的二千万元外,实际上其余资金的使用都和企业的项目开发、技术改造、产品研发有关,但在申请条件时只注意到技术层面的评价,没有把节能减排的指标要求作为准入条件,使得大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和创新企业没有体现政府对节能减排的约束。工业口的这些扶持资金,要防止“撒糊椒面”,对那些影响大、税收贡献大、治理任务重的重点行业或企业可以重点倾斜,并加强监管,审查资金使用效率。二是给污染减排企业适当政策倾斜不够。因为SO2COD的减排治理受限于现有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其投入改造成本要大于排污成本,又不象工业节能那样可取得降耗效益,因此企业积极性不高。还是要考虑出台对减排达标的予以适当补助或奖励。这些资金可以从环保专项中调剂,以资鼓励。三是对那些能耗大又不进行改造的企业,目前还没有什么手段约束;对那些排污超标的又不进行治理的企业,目前也只能靠强制关停。因此对这些企业要研究个经济手段加以惩罚。比如:关系节能的不节能加收能源费,关系减排不减排的加收超标排污费等等。总之,还应研究适当的配套经济惩罚办法,推动企业改造。

(五)三个薄弱环节有待加大推进力度

  一是在节能减排策略上我们遵循“上大压小”,“扶优汰劣”,但在实际工作中有“重前轻后”问题,“压小”和“汰劣”还有较大空间可以运作。那些“两高一低”的小企业往往与县、乡、村三级有一定经济利益上的关联,较难治理。所以有待制定淘汰标准,实行逐项责任制和问责制,限期坚决关停或转产。

  二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产业的开发相对缓慢,即使有一点规模也偏小,原因是研发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特别在探讨太阳能利用、生物质燃料发电、节能灯推广等方面要有更好的途径、办法和扶持政策。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跨产业生态群,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等方面还未迈出实质性步伐。

三、深化节能减排的思考

  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个人。重点在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保障公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益;战略上必须是政府组织,政策引导,企业主体,科技支撑,社会互动。针对当前面临问题,福州市必须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深化节能减排工作。

  (一)“缩小”与“加大”并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是关键。福州城市向沿海两翼拓展,发展临港工业必不可少是冶金、电力、化工为主的产业支撑。电力方面,福州是福建省的能源基地,也是华东地区的负荷中心,大型火电厂接踵而建。一次能源转化为二次能源,单位GDP能耗为其它工业平均增加值的15倍。现有几座大电厂年耗煤量约占全市的42%。又如冶金,一家年产120万吨钢的冶炼厂,需耗标准煤75万吨,必然有大量SO2产生。面对节能减排严峻形势,不是不发展,也不是放慢发展,而是要科学发展。要在控制能耗和排污总量,缩小分子的同时,千方百计做大GDP,加大分母。“缩小”与“加大”异曲同工,就是要把GDP单位能耗和排污量降下来。这也是解决福州市“基数偏低,调剂空间小”的关键。

  缩小分子包括压缩能耗污染存量,限制增量。必须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利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的高耗能企业和生产设备。要加快搬迁、治理城区内那些污染严重,市民反映强烈的企业,通过搬迁改造促进节能减排。坚决取缔国家明令淘汰的“旧五小”,“新五小”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把产业项目准入关,切实有效控制能耗和污染物增量。化学需氧量COD减排,要通过推行清洁生产,改善污水处理设施和完善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节约用水,循环利用等措施加大污染控制力度。

  做大分母包括大力发展一、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低能耗、少排污的工业项目。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种植业,不仅能耗低,单位产值能耗不及工业产业的1/20,而且还能改善生态环境。福州应该进一步扩大与台湾的农业交流,引进台湾农业良种、技术设备,发展福州市高优农业;耕海牧鱼,发展海洋经济;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做大第一产业GDP。如连江官坞村,以科技为先导,海带育苗、养殖、加工、营销一条龙,产业越做越大,成为“中国海带第一村”、“中国十大魅力乡村”之一。第三产业方面,目前福州还有许多缺项和短腿,不能还停留在小商小贩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上。必须大力发展包括各种中介组织等现代服务业,如“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三方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以设计创新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人为本、观光休闲为主的现代旅游业;发展与临港工业相配套的各种服务业等等,提升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第二产业结构重点是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如IC、光电、先进高端制造业等;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拉长产业链,如纺织业向服装业延伸,石化工业向各种精细化工延伸,综合利用,物尽其用;发展冶金工业重在深加工,如现有的宇星彩涂板,瑞铝的下游产品涂层铝板带、铝塑复合板、包装箔等,不仅能耗低而且产值高;发展清洁能源,如水电、核电、风能发电、海潮发电、地热开发利用、太阳能产业等。要鼓励拥有自主产权和核心技术的节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对于福州市已有规模的低能耗传统产业也要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重点与一般并举,节能减排不留死角

  福州市落实节能减排任务指标,从一开始就突出抓重点,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今后还要继续加强,紧抓不放。二氧化硫减排方面,重点区域仍然为长乐、闽清、福清、罗源、连江等市县;重点行业为电力、钢铁、建陶、玻璃“四大行业”。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所有燃煤电厂,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等SO2减排重点项目如期完成,确保已建成治污设施的运行率和减排效果。在化学需氧量减排方面,仍然要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水源水质污染问题。继续深化闽江、敖江、龙江等“三江流域”和纺织印染、石板材、建筑陶瓷、畜禽养殖等“四个行业”的污染治理。进一步完善流域综合整治的规划和措施,以规模带项目,以项目带指标,全面加强减排治理工程建设,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要进一步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配套滞后和进水浓度低的问题,切实发挥已建污水处理厂的减排功能。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化,不能不看到福州市除了上规模企业外,还有星罗棋布的“旧五小”,“新五小”等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的小企业存在,污染排放物积少成多。因此,在继续抓好重点的同时,还应把面上一般企业的节能减排和清理陶汰高污染低效能企业摆上工作日程,按地域分门别类逐片逐个排查,逐级建立责任制,实行问责制。特别是那些混杂在居民区中,直接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的扰民企业,都应列为排查和取缔对象。污染排查也不能局限于SO2COD,包括噪音扰民以及粉尘、臭气、油烟污染等等,不可偏废。要加强农村环保,深化生态保护工作,包括加强对规模化禽畜养殖场的污水处理,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加强农村工业污染防治,严控重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

(三)节约与开发并举,重在节约能源资源

  要突出抓好汽车、锅炉、电机系统、空调、照明、用水等涉及面广、潜力大、见效快的关键领域,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建筑设计、建设、施工等单位要推广使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限制或禁止使用高能耗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福建仁文建设有限公司开发的生态、节能、智能型“大儒世家”康居示范工程,采用环保硬质新型墙材,既节约材料,节省造价,保温效果是普通砖的10倍;采用中空玻璃替代单层玻璃,断桥型彩色铝合金框代替普通框,热传导比降50%;采用通力高速无机房环保型电梯,使用的是同步永磁轴向电机,配以无齿轮转动,节电比降60%;照明使用延时及声控开关和节能灯,节能效果明显;室外草坪灯采用太阳能发电技术,降低公共场所用电。诸如此类,应进一步推广。

  要大力开发节能产品,如福州日禹电子有限公司研发新一代绿色环保节能灯具——LED灯具系列,获国家多项专利。用LED灯具替代传统光源,耗电量仅为普通白炽灯的1/10,且产生热量少,有良好的显色性,产品使用寿命长达10万小时。福州智恒电子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节能水表,以线网代替管网,实时监控流量数据,通过户外显示器直观明了当月用量和累计用量,节约大量管材和费用,列为省技术成果推广项目。要综合利用城市建筑废弃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煤矸石、废料、废气、余热、余压等,推进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联动。

(四)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撑并举,激发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

  节能减排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强,难度大的工作,仅仅依靠行政命令而缺乏相关的技术和政策支持是难以凑效的。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节能减排技术进步。通过举办培训班,加强对县区和企业的指导;加强对专项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寻找有效的节能减排途径;吸收国内外先进专业技术和经验,寻求创新和突破。开展以节能降耗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大力开发和推进节能技术、节能产品、节能设备、节能工艺。实施节能技术示范项目,鼓励优先发展热、电、冷联产和综合利用技术、建筑节能关键技术、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建筑节能设备与产品;生物质能源和低成本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太阳能综合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及太阳能光电产品;工业窑炉清洁燃烧技术,脱硫脱氮技术等。

  公共财政与税收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节能减排中应当发挥强有力的导向作用。财政方面要逐年提高节能减排投资占财政预算内投资的比重;预算内节能投资要更多地利用贴息贷款方式。福州市近年来通过专项资金扶持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拉动企业出大头,取得明显成效,还应逐年加大投放力度。税收政策方面,建议所得税加大对节能设备和产品研发费用的税后抵扣比例,实行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增值税可比照国家支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相关政策,对节能效果特别明显的产品在一定期限内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以增加企业发展后动。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还应体现在产品的进出口上,如对重大节能生产设备免除进口关税;对鼓励出口产品提高退税率等。

  加快实施新建项目节能减排的准入制度。制定出台福州市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明确重点用能产品及主要用能设备的能耗限额指标。对资源能源消耗高于行业平均值和主要设备能耗限额超标的投资项目不予审批。要建立政府职能部门挂牌帮扶制度,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改贴息,组建开发中心,以及人才引进、基地建设、品牌打造、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帮助企业排优解难。

  严格执行产业政策,扶优汰劣,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如落实脱硫电价政策,对脱硫设施通过验收的燃煤发电机组,执行脱硫标杆上网电价或脱硫加价,未经验收的不予享受;对未按照规定完成脱硫设施建设的,依法予以限产、关停,并处罚款。

(五)机制与法治并举,确保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到位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机制、法治是保证。要继续强化福州市业已建立并形成制度的工作机制,包括市县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负总责;经委、环保局等政府职能部门抓落实;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解决重要事项;将节能减排责任和成效列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目标责任制,以及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中,这些已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最近,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增设环境监测、总量、宣教等三个司局,加强环境监测与公众参与。建议福州市也要加强这方面工作,相应增加人员编制,组建福州市节能减排监测、监察中心,做到人员落实、资金落实、工作任务落实。加强队伍建设,重在提高执法装备水平,提升人员素质。

  强化对企业污染设施的监督管理,一方面要加快在线设备建设,落实所有电厂、污水处理厂和重点国控企业,10蒸吨以上燃煤脱硫锅炉都安置SO2COD在线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省环保局和地方环保部门联网,实施在线监控;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所有治理设施高效稳定运行。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污染者付费”原则,在利用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将污染成本内部化的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环境执法监督办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举报和处理机制,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作用。在现有法律法规下,按高额处罚原则,对违法排污企业实行经济处罚;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例公开曝光。通过强化执法,促进节能减排。

(六)政府推动与媒体鼓动并举,使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持之以恒

  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全体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节能减排覆盖面应包括企业行动、学校行动、青少年行动、社区行动、家庭行动、政府机构行动、科技行动、科普行动、媒体行动等等。它不单是一时的行动,而应当是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行动。

  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据有关资料,我国一方面是能源资源相对贫乏,另一方面是浪费严重。能源利用总效率不及32%,单位GDP能耗比先进国家高出3倍多,生产单位产品的能耗为国外的1 52倍。能源高度消耗造成的环境问题更是令人忧虑,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空气、土壤三要素遭破坏。水污染态势进一步加剧,约有2/3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1/3的国土已被酸雨污染,固体废弃物堆存和毁坏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经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福州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攸关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每个公民尤其各级领导干部绝不能等闲视之。

  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需要政府的倡导、引导和推动。一是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倡导社会公民履行环境责任,环境责任是法律与道德责任的统一。二是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持续有序。三要适时研究出台相关整治规划,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以及相关法律规章,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四是要层层落实责任制,表彰先进,奖优罚劣。再就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要带头行动,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落实节能减排全民行动需要媒体密切配合,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鼓动、造势,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环境与氛围。为此,媒体要大力宣传福州市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重要意义,提升公众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突出宣传福州市各行业重视节能减排的措施,推广节能减排新办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理念;推进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果和先进做法;宣传节能减排的相关知识和福州市各阶段的工作目标,调动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宣传绿色消费,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宣传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引导广大市民树立节能减排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自觉从自己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大力节约资源能源,努力建设福州市宜居生态环境,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朱剑修)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