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福州科技服务业发展

http://www.fzskl.com  2009-03-05 15:32:54  来源:福州社科网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福州科技服务业发展

 

李勇  林政

 

 

作者简介:李勇(1963~),男,福州市科学技术情报所副研究员。邮编:350014

林政(1978~),男 ,福州市科学技术情报所工程师。邮编:350014

[提要]科技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福州市科技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还很小,存在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影响力不强,社会认同度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门类不够齐全、管理体制滞后,服务队伍规模偏小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受到思想观念、体制、组织管理水平、法规政策、人才队伍、技术条件等方面因素制约。因此,要加大对科技服务业的政策扶持,采取积极措施,做大做强一批骨干机构,搭建市场化的科技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科技行业协会的作用,推进科技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福州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业科技创新

 

 

  当前,科技和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加速向服务业渗透,并衍生出全新的现代服务业,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和活力的战略性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作为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的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效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我国整体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为代表的我国科技中介机构迅速发展,成为转移、扩散技术成果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为科技服务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福州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福州市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增多,科技中介服务业在组织结构、服务内容、中介手段和经营规模上得到了较大提升,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近年来,福州市注重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计划、经贸、教育、农业、工商、税务、科研机构通力合作,共同开展了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试点、创建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和各类企业孵化器、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科技服务机构活动。目前,已基本建立起市、县、区逐级分布、种类齐全的各种科技服务机构。形成了国有、民营、股份制、外企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已达220余家,从业人员有3000多人。其中市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县(区)级10家,有1家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方面,福州市已成为全省技术交易的重要集散地,经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登记的技术交易合同交易额已连续三年居全省首位,2007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项目数达1264项,成交额达3 34亿元。目前,在福州、福清等地都建立了技术交易市场,在闽侯县、闽清县建立了农村技术市场。福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工作,将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建设经济强市的一种手段,相继出台了《福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等文件及政策,加快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步伐,使我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有了较大发展,福州市属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是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福州金山科技企业孵化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火炬高新技术创业园、福州高校科技孵化园、福州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共有孵化面积 12 5 万平方米,在孵企业 382家,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3 3  亿元,利税 1 8亿元,就业人数 4780人。

二、福州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面临主要问题

  福州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为推动福州的创新、创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总的看来,福州市科技中介服务作为创新创业的支撑系统,其影响力还不强,社会认同度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门类不够齐全、管理体制滞后,服务队伍规模偏小等问题;作为新兴产业,目前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还很小;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其经营运作还不规范,市场竞争力还很弱。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受到思想认识观念、体制、组织管理水平、法规政策、人才队伍、技术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来衡量仍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1、服务水平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据了解,一些科技中介机构虽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但运行方式上遗留着行政机关的烙印,机制不活、人浮于事,相当一部分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质量和人员素质偏低。一些机构缺乏清晰的业务定位和核心竞争力,专业化水平低,无法满足客户的综合要求;多数科技中介机构尚未创出品牌,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和网络化协作的服务体系。如此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市科技中介产业的健康发展。

2、条件较差。科技中介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一些必要的设备条件和技术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许多科技中介机构效益不好,依附母体支持,工作条件较差,搞咨询的没有数据库,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和案例积累,搞服务的没有社会专家网络储备和相关的网络联系,科技中介难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人员的素质不高。科技咨询、技术市场等中介机构中,主要的业务人员往往都是科技人员出身,虽然有一定科学技术方面的背景和知识,但是科技中介是一种与市场打交道的经济组织,需要掌握市场运营规律,在这方面有许多从业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加上没有上岗许可的政策规定,致使整个队伍良莠不齐,导致不少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不高。

4、独立性差。当前科技中介业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行业,研究机构或大学办的技术服务部和技术咨询部等,由于主客观原因其独立性、公正性较差。另外,福州市大多数的中介机构对国际惯例不熟悉,在自己的业务领域中难以与国际接轨,也不可能与国际同行形成有效的竞争。

  因此,尽快做大做强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骨干科技服务机构,成为我市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三、加快福州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科技服务业的宏观指导

  1.制定非营利科技服务机构的管理办法,形成按营利机构和非营利机构进行规范管理的分类管理格局。

  2.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府对科技服务的采购。政府各部门科技服务采购应面向全社会,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化操作。

  3.大力推动和扶持科技咨询业协会、技术经纪人协会、生产力促进协会、企业孵化器协会、科技风险投资协会、专利代理行业协会等协会的建立和发展,重视行业协会的规范化建设。

  4.进一步下放政府职能,特别是一些服务性和事务性的业务,如科技项目评审、项目监理、项目验收等下放给科技服务机构,扩展其发展空间。

  5.加强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破部门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垄断,降低科技服务机构获取公共性信息资源的成本。

  6.加强对科技服务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普及科技服务和科技创新知识,使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充分认同科技服务的价值。

(二)加大对科技服务业的政策扶持

  1.积极利用服务业的政府引导资金,主要用于:① 重大科技服务机构建设项目的拨款、贷款贴息;② 为本市中小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项目费的补贴;③ 科技服务人才的培训及聘请国外咨询专家费用。

  2.通过财政注入资金,保障技术产权市场和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的运营,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

  3.增加科技风险投资资金,作为引导和推动我市风险投资起步的“种子”资金,用于扶持风险投资机构及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培育我市风险投资体系。

  4.放宽对科技服务类企业注册的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设立科技服务类机构。对从事咨询、信息服务的企业或经营单位,适当减免所得税。

(三)做大做强一批骨干机构

   1.创业孵化机构。重点支持福州市工业设计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创意产业园、专业孵化器等专业性科技创业服务机构。

   2.做大做强科技综合性服务机构。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结合不同服务业务的特点,探索有效的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做强常规业务培育特色业务,并将其作为自身发展的中心环节。

   3.技术检验检测机构。重点支持食品安全测试中心等专业性机构,支持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计量检测或认证中心建设。

   4.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依托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福州市科技文献、科技数据、科研仪器协作共用网、科技信息网等综合性和专业性科技信息服务中心,要着眼于提高科技信息的采集、分析和综合加工能力,努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服务。

   5.技术贸易机构。重点扶持面向国内国际的技术贸易、技术转移、技术产权交易机构。

   6.科技咨询业机构。培育并做大若干管理咨询和工程咨询企业。同时结合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培育,使科技评估与咨询成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业务发展的基础;加强科技培训业务,要在现有计算机、软件等常规培训业务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技术创新管理、企业管理培训的方法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形成有别于正规学校教育的培训体系和能力。

   7.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以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龙头,重点培育我市专利服务代理机构。

   8.科技风险投融资机构,重点扶持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科技融资担保公司,完善运行机制,规避风险。

(四)深化科技服务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1.以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为原则,着重推进科技服务机构的市场化、产业化。深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建立非营利科技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引导非营利服务机构建立企业化管理机制,面向市场提供社会化服务。以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为重点,积极推进机构内部各项制度建设。建立项目责任制度,实行全员竞争上岗,拉开分配档次。对项目执行好、业绩突出的机构人员,要根据业绩提高报酬。科技行政部门要支持和维护科技服务机构在内部分配方面的自主权,在建立严格考核和责任制度的前提下,以调动其积极性。

  2.引导科技咨询等服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建立适应知识型科技服务企业的合伙制,以制度创新吸引知识型人才。

  3.深化公益型科研院所改革和科技服务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改变科技服务机构小、散、弱的局面,通过资源重组和整合,做大做强一批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科技服务机构,促进科技服务业向集团化、规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创建服务品牌,尽快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五)加强科技服务业的人才培养

  1.鼓励高层次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从事科技服务工作或创办各类科技科技服务企业,放宽其人力资本入股的限制。通过政府多边、双边及民间合作等多种途径,鼓励与国外知名中介机构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市科技服务机构尽快与国际服务规范接轨。

  2.实施人才战略,制定向科技服务专业人才倾斜的政策措施,增强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按照“分级培训、全面提高”的原则,以在职培训和资质培训为主要内容,突出抓好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大员工内部培训,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岗位职业培训,资助此类机构选派优秀的从业人员出国培训,努力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科技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科技咨询师、项目管理师、质量认证师、技术经济人等职业培训和资格认定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法律保护和行为监督,在法律的规范下,使科技服务的智力劳动在市场经营中获得社会承认,获得相应报酬。

(六)加快科技服务业的对内对外开放

  1.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趋势,吸引国际知名科技服务企业来我市投资。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吸引国外投资,以合资、合作方式引进国外科技服务机构,加快培育行业内名牌科技服务机构,带动科技服务业发展。

  2.给予外国投资者优惠政策和科技服务业地方性产业倾斜政策。为了加强区域的竞争优势,向这些外资机构提供比其它地区更优越的政策措施。

  3.积极发展国际技术贸易,重新审查现有法规条例中不利或限制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涉外技术咨询、技术贸易的条款,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支持技术中介机构开展国际技术贸易服务。

  4.支持有条件的科技服务企业“走出去”拓展我市有比较优势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空间。培育民间投资经营主体,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科技服务业企业的改组改造,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发展一批以品牌为龙头、资本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的现代科技服务企业集团。

(七)充分发挥科技行业协会的作用

   把科技行业协会纳入全市科技服务机构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加强工作联系和指导。强化行业协会的功能,依托行业协会探索建立科技服机构的信誉评价体系和科技服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规范科技服务业的执业行为。同时,建立信誉评价信息发布和查询制度,推动信誉监督管理社会化。依托行业协会推进行业自律。创造条件,支持行业协会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制定和实施行业行为规范、服务标准、执行操守、违规惩罚、资质认证等行业管理制度,并督促本行业的科技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共同维护,形成重合同、守信用、诚信经营的行业风尚,使行业发展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八)健全、规范统计工作制度

    建立科技服务业地方统计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适当增加反映科技服务业发展质量、速度、效益的统计指标,编制科技服务业机构生产季报和年报;建立上下衔接的统计网络,使统计数据真实地反映福州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实行规范的科技服务业统计信息发布制度和重大信息披露制度,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努力为促进我市科技服务业的更快发展提供科技依据。

 

(责任编辑:朱剑修)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