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文化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

http://www.fzskl.com  2009-03-05 15:39:25  来源:福州社科网  
 

 

 

 

中秋文化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

 ——福州市社科界中秋文化研讨会综述

 

 张兰英

 

 作者简介:张兰英(1971~),女,福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邮编:350004

[提要]“中秋文化与闽都文明”研讨会于2008911日在福州市社科院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三个方面的进行了深入探讨:一、关于传统节日的现代境遇;二、关于闽都的中秋习俗;三、关于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与重塑。

[关键词]传统节日中秋文化生活方式

 

 

  二零零八年农历八月十五,是被国家列为法定传统节假日后的首个中秋节。为充分挖掘中华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在全市倡导“我们的节日”文化主题活动,引导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喜爱、过好传统节日,营造团结统一、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中秋节期间,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市文化局、福州日报社、广电集团等单位联合举办“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主题是:亲情、团圆、和谐、共享。宗旨是: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珍惜美好幸福生活,共建文明和谐城市。由福州市社科联和社科院共同举办的“中秋文化与闽都文明”研讨会就是这一系列活动中的一部分。2008911日上午,来自福州地面上的各党校、高校、科研机构等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立足福州实际,突出闽都地域特色,围绕“实现中秋文化在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和重塑”这一话题,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一、关于传统节日的现代境遇

  近些年来,我们的传统节日面临着各种尴尬,节日氛围越来越淡,商业气息越来越浓;传统节日习俗逐渐走向边缘;年轻人对传统节日日渐生疏。与此同时,各种洋节却搞得红红火火、盛况空前。针对这种状况,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2007121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遭遇这样的境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对传统节日的不够重视。二是西方文化相对势强而东方文化相对势弱。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追赶潮流的年轻一代更易受到强势文化的影响。三是传统节日自身的现代转型还未完成。我国传统节日的形成,大多与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紧密相关,有着深刻的农耕文明的色彩。在生产方式深刻转型、生活方式剧烈变更的今天,尽管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慎终追远、爱国爱土、重情重义的民族精神为民众普遍认同,然而,承载这些精神的许多文化形式却与当今民众的审美心理、接受习惯产生了一定距离。

  多数学者认为,这一决定十分必要。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既是对各界意见和社情民意的积极回应,也体现了政府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上的积极态度。

  还有学者指出,将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无疑为通过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相对于通过行政力量可以完成的节日时间的调整而言,节日文化的重塑才是各界需要面对的更大的挑战。只有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整理与研究,根据现实的需要,加入符合现代公众接受心理和审美需求的节日文化形式,才能使传统节日真正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永恒的精神载体。

  也有学者认为,政府没有必要对民俗进行行政命令式的干预。传统节庆属于民俗,民俗又属于非物质文化范畴,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是我们的责任。民俗的流变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无需有人居高临下地指手画脚。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常常以一己之思代替民众之思,挟一己之好恶为民众之好恶,这种管理模式在对待民俗问题上是很不恰当的。给民众自由的选择权就是对民俗最好的保护。

二、关于闽都的中秋习俗

  中秋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即“拜月”之意。祭月原是帝王的礼制,后来为达官文士所效仿,此风逐渐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民间往往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由女性主持“拜月”仪式。此外,赏月和吃月饼也是流传甚广的中秋习俗。

  从全国来看,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美好的向往。就福州的中秋习俗而言,有学者认为,最主要的是吃月饼和赏月华。吃月饼的习俗源于汉人反抗元朝贵族残酷统治的传说,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借月饼这一实物传递共同起义的信号。后演义为团圆之意。此外,长幼之间互送月饼的礼仪,又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赏月华的习俗也与传说有关,据说,在中秋这天,能够得到“月华”的人,一年都会好运护身、增福添贵。

  也有学者认为,谈到闽都的中秋文化,不能不提到“摆塔”。“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是对福州中秋“摆塔”盛况的生动写照。据说,福州“摆塔”习俗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奉命来闽抗倭,连打几场大胜仗,其中一场正逢中秋节,一些家境富裕的福州人为庆祝胜利,把家里珍藏的古玩等摆在厅堂供人欣赏,福州古时是一座多塔之城,所以摆设品中多为古塔模型,称为“摆塔”。而一般平民则在家门口摆自然景观,因为许多人摆的景观都模仿城内的鳌顶峰,又称“摆鳌山”。将瓦片叠成塔形,寓意添砖加瓦,塔又有步步高升的意思,因此,学者们认为,摆塔的习俗寄托着“老福州”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还有学者指出,“鲤鱼饼”是福州中秋习俗的另一显著特色。“鲤鱼饼”通常是由外公、外婆在中秋节期间送给外孙、外孙女的饼,其形状就像两条鲤鱼并在一起。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做包点,在上面绘上两条鲤鱼,一种是做成两条鲤鱼的形状,里面的馅和月饼一样。“鲤鱼饼”有两种寓意,一种是鲤鱼放生,含义是“放子化三千”,祈求多子多孙,一种是象征鲤鱼跳龙门,指争取将事情做好、做成功,也反映了福建人的一种拼搏精神。

三、关于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与重塑

  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意见》提出“社科研究机构、高等学校要组织力量,对传统节日禁忌、祭祀、庆祝、娱乐等民风民俗,进行认真研究和系统整理,科学分析传统节日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面对传统节日的现代境遇,在首个可以放假的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来自福州社科界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与重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1、思维上进行转换。有学者指出,在节庆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重塑上,我们应该解放思想。东西方节庆文化有着不同的学术话语。中国与世界整体格局中的文化交往与文明对话,必然要求节庆文化深刻把握中国的现实问题并以中国的方式来表达,进而通过中国全面复兴的历史文化事实,确立世界文明体系中的文化形象。在社会发展的意义上,照搬西方节庆文化的发展模式,是一种思维简单化的表现,因为它回避了或远离了中国的真正问题和产生问题的真正根源。解放思想,就是要从旧有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要从对西方节日文化的盲目崇拜中解放出来,真正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节庆文化的“软实力”,在被称为“软实力”的文化竞争中发展中国特色的节庆文化。

2、内涵上进行丰富。与会学者认为,民族传统节日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它积淀着民族的信仰、伦理、情感等诸多内容。它像语言一样,是族群传承文化、交流感情、凝聚人心的重要方式。每一个节日都有丰富的内容,而且都能创造和表现出中华民族那种文雅、雍容、浪漫的气质。就中秋而言,它的文化底蕴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秋文化是诗:中秋节强调秋天过半,丰收之日,月圆之时,正好给这一年做一个总结,是一个回忆与团圆的日子,也是表达对来年美好愿景的一个日子。节日里,既弥漫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又充满了哲学诗意的惆怅。中秋节,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翻开中国文学史,随处都能与皎洁的月色相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月亮最华美的登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月亮最壮观的表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诗意的相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永恒的祝愿。中秋月夜因了这些诗情画意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秋文化是情:“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思念他人,亦被他人思念,祝福他人,亦被他人祝福。谁都在“仰头看明月”,谁都在“寄情千里光”。一轮明月寄托了亲情、友情、乡情,寄托了民族之情以及思古追今之情。千古共此一轮明月,千古同此一种乡愁。这绵绵的情感,如月光一样,穿透了悠长的岁月,洒在每个中国人心上。

  中秋文化是“和”:无论是先民对月亮的崇拜,还是嫦娥奔月的民间传说,从赏月的风雅到思念的苦涩,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观赏明月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寄情明月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虔诚“拜”月祈祷的是四海升平、五谷丰登,是对一个阖家团圆、花好月圆的美好世界的憧憬。无论身在何处,都一同欣赏天上的明月,一同品味人间的团圆,一同思念远方的亲人,月光下的中秋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特定的沟通方式,纵使远隔天涯,头上的明月也能传递着彼此的思念。

3、功能上进行转变。学者们认为,情感价值是节日文化价值的核心,人们对节日的需求最主要的就是精神和情感的需求。如果一些传统民俗节日仍然单纯地停留在吃喝、穿戴等物质消费层面上,缺乏精神和娱乐内容,不具有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就满足不了人们放松和释放情绪的心理需求,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从而蜕变成了没有文化的节日,就只能消亡、被历史淘汰。文化的本质是流变,只有具有“吐故纳新”精神的文化,才能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中秋节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代表着诗意的惆怅;作为一种文化心理,表达着和谐安康的愿望;作为一种文化源泉,汹涌着花好月圆的精神内核。中秋节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4、活动上进行拓展。学者们认为,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人际交往、伦理教化,二是多为在家庭、家族范围内进行的私人领域内的活动。相对而言,轻松浪漫的娱乐活动、在公共场所举行的大型庆贺活动就比较少。这些特点当然使我们的节日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和长处,但是在现代社会,它们也造成了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局限性。现在许多青少年觉得传统节日太缺少浪漫色彩了,太不热闹好玩了等等。这就是由于我们过于注重传统节日的传承,而没有根据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做一些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创新,不仅没有将老祖宗传给我们的节日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反而使传统节日越来越衰弱。这就需要我们在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方面进行拓展。就中秋而言,当下的中秋节不能仅仅局限于家庭团聚和吃月饼等单调的局面,应更多地融入浪漫的格调与狂欢的精神,将节日的活动空间从家庭、家族内部拓展到公共场所。

  学者们提到,在香港、台湾、新加坡,中秋节过得很热闹,有很多公共场合的庆祝、娱乐活动。因此,学者们认为,我们的中秋节要摆脱萧条、单调的局面,应该借鉴海外的过节方式,在公共场所举办多种欢庆游艺活动,才能过得有声有色并富于现代气息。

  总之,中秋活动应该植根于传统的沃土之中,更应该有新的时代内涵。因为民众是节日的主体,没有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就不能广泛地吸引民众。没有来源于民众的热情,中秋申遗也好,文化复兴也罢,都只能是一场过眼云烟式的表演。

  我们生活在一个波澜壮阔的变革时代,享受变革所带来进步的同时就必须承受变革所带来的阵痛。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又是文明的传承者。当一轮圆月挂在天穹的时候,我们不妨全家牵手,走进皎洁的月光里,虔诚地拜一拜月亮,感恩天地,祝福苍生。同一轮明月下,千千万万个真诚仰望和祝祷的“小我”,汇成的就是民族的群像,传承的是民族文化的未来与希望!

  

(责任编辑:张忠松)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