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史前文化简论

http://www.fzskl.com  2010-10-28 14:49:49  来源:福州社科网  

作者简介:赵君尧(1953~),男,福州市政协文史学宣委副研究员。邮编:350108


 


 


[提要]“闽在海中”, 福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海边岛屿港湾交叉,陆上沙洲河网如织,山地丘陵连绵纵横。福州远古先民在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中生活,逐渐形成以壳丘头和昙石山文化为代表的具有福州地域海洋特征的史前文化。表现为原始海洋文化的萌生,原始农耕文明的初现,种属族别和社会性质与习俗的形成,原始艺术文化的崭露。福州史前文明的曙光初现在八闽大地。
[关键词]福州史前文化


    在距今约11000年左右,地球进入全新世时期。随着第四世纪冰期的结束,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陆地气候变暖,远古人类开始在简单的海、河捕捞、采集经济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了种植业、家畜饲养业的经济方式。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出现使用磨光石器并开始烧制陶器,原始先民聚居生活村落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年—5000年前)。
    1985年首次发掘壳丘头文化遗址,2004年又进行第二次发掘。该遗址位于福建省第一大岛海坛岛,具体位置在平潭岛平原镇北面的山显美村公路边的一个坡地,北面依山,南面为古代海湾滩涂,海拔约43米,距今约5500-6500年。遗址现存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两次发掘共出土贝壳堆积坑22个、残墓1座、遗物200多件。还发现口径在15-35厘米的小洞100个,以及诸多石器、骨器、陶片等。壳丘头文化遗址可分为A、B、C、D四个文化层,其中A、B两层为近代堆积层,C、D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①
    1954年,闽侯县政府在修筑公路时,首次发现昙石山文化遗址,该遗址坐落在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昙石山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的氏族墓地,由下而上分三个时期,上层以几何印纹硬陶为特征,属青铜器时代,中层以轮制灰黑陶为特征,下层以手制红陶为特征,同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分别为5000年、4000年、3000年左右。已发掘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共出土了60多座墓葬、5座陶窑旧址、2道部落防护濠沟。
    20世纪50年代,在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后,又陆续发现和发掘了闽侯白沙溪头、闽侯庄边山、福清东张、东山大帽山、霞浦黄瓜山等一系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地处江海边的山丘台地,四周地势低洼,在全新世时期常受江水、海水的浸没。“闽在海中”,②福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属亚热带——热带湿潮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海岸线较长,海边岛屿港湾交叉,陆上沙洲河网如织,山地丘陵连绵纵横。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决定了福州远古先民从山林、海洋中获取生活资源,并逐渐形成以壳丘头和昙石山文化为代表的具有福州地域海洋特征的史前文化。
    一、原始海洋文化萌生
    新石器时代,福州沿海地区先民形成一种以捕捞、采集海洋生物的海洋文化。先民们聚居在闽江下游的江海交接处和东部海边岛屿、山丘,他们临江海而居,以海洋生物为食,逐渐形成由海生软体动物贝壳堆积而成的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贝丘文化”,作为闽文化发源地的壳丘头文化、昙石山文化,成为商周以后发展起来的闽越文化的主要渊源,昙石山文化先民则是商周时代闽族人的直系祖先。③
    (一)壳丘头文化的海洋特征
    1、四周环海的地理地貌。壳丘头文化遗址位于闽江口以南的平潭岛,平潭岛位于闽东南沿海变质带,西邻闽东火山断拗带,东近滨海断陷带,属中国东南沿海华夏古陆地质区域的一部分。平潭岛又称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由岛屿相连接形成的岛连岛,东濒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市、福清市相望,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9公里,面积2514平方公里,四周环海港湾遍布,周围海洋生态环境优越,海产资源丰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④壳丘头文化遗址在平潭岛平原乡,属平潭县,东南距平潭县城15公里,东北距海约5公里。在临岛湾海岸山麓上,约有面积4000平方米。1985年秋至1986年春,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在此进行了历时4个月的发掘,在772平方米面积内,根据发现的新石器时代21个贝壳堆积坑、1座残墓葬和200多件出土的石器、骨器、玉器、贝器、陶器等文化遗物,⑤测定出距今5500-6500年间的壳丘头文化的某些元素,与较之稍晚的昙石山文化有传承的关系。⑥因为在距今6300-4800年前正处于最大海侵时期,最高海平面虽高出今海平面数米以上,海水一度侵入福州盆地,这时福州盆地和长乐、福清以及福建沿海的所有小平原都没入海水之中,在海水中平潭岛只露出君山和一些较高的山包,此时的壳丘头遗址已不适宜人类和陆地动物的居住,而地处闽江入海口的昙石山当属最佳居住地,在漫长岁月中,壳丘头先民可能逐渐迁徙至昙石山地区。而金门富国墩遗址、金龟山遗址也应当属于壳丘头文化范畴。⑦
    2、海洋捕捞和狩猎为主的生活形态。壳丘头遗址是福建沿海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⑧新石器时代,生活在闽江下游东海之滨的福州海湾、海岛上的先民,背靠山丘茂林,面对大江大海,过着渔猎、采集、捕捞的原始生活。丰富的山海动植物成为壳丘头先民生活的主要来源,他们采集的海贝有19种之多,其中绝大部分为丽文蛤,其次为褶牡蛎和泥蚶。⑨他们食余的海生软体动物的贝壳堆积成山。壳丘头先民食余的海洋鱼类的骨胳数量也较多,如发现有海龟、鲸鱼的骨胳。在壳丘头遗址发现有厚5-65厘米、深55-185厘米的贝壳层,以及大小不一的21个贝壳堆积坑,其中14个坑还埋放兽骨及鹿角、鹿牙等动物遗骸。壳丘头先民狩猎的主要动物是鹿类动物,如小鹿、梅花鹿、赤鹿等。
    壳丘头先民已能用不同材质的材料制造渔猎、采集等生产工具。如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磨制石器有石锛、穿孔石刀、穿孔石斧及石杵、石臼、石球。还有用动物肢骨、胯骨制作的凿、匕、锥、镞、笄。用牡蛎壳加工制作的劳动工具“贝耜”。说明壳丘头先民不仅懂得海陆动物可以食用,而且还懂得可以利用来制作生产工具。
    (二)昙石山文化的海洋特征
    1、以“贝丘文化”为特征的地域分布。昙石山文化遗址位于闽江下游闽侯县恒心乡,南距闽江约200米,是闽江台地上一个高出江面20多米的长条形小土岗,周围是闽江冲积平原。据考古材料表明,在全新世的一次海侵中,海水淹没福州盆地,直至昙石山附近。今闽侯南屿、上街、荆溪一带出现大片海滩,福州盆地沉积下厚厚的淤泥。今琅岐经长乐至福清沿海一带大都没于海中,仅现一些小孤岛,昙石山人居住在以闽江入海口昙石山为中心的沿海各海湾、台地、岛屿、山包。在距今5000年左右,以闽侯甘蔗恒心乡为中心区域,曾生活着一支史前文化居民。从1954-1974年,先后对昙石山文化遗址进行7次的发掘,全面揭示以“贝丘文化”为特征的昙石山遗址的文化面貌。昙石山文化遗址有3个文化层,上层属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而中、下层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昙石山文化遗址除了闽侯甘蔗昙石山外,其分布区域还有闽侯白沙溪头、闽侯庄边山、福清东张等处。⑩由于昙石山文化分布在沿海地带,贝类是当时先民的重要食物来源,而食后的贝壳长年堆积,形成沿海独特的“贝丘文化”。昙石山先民还把食后的一些个体较大的贝壳,特别是牡蛎,加工成各种贝器。目前出土的贝器有贝刀、贝铲、贝耜等,这些贝制生产工具构成昙石山文化中海边滩涂作业和农业劳作的一个独特风格。
    2、以海洋为资源的生产生活。“东越海蛤,瓯人蝉蛇……且瓯文蜃,其人玄贝,海阳大蟹。”新石器时代,福州盆地依山面海的地貌特征,为昙石山文化先民的渔猎、捕捞、采集经济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当年闽江口入海处就在今天的甘蔗、白沙一带,因为这些地方地下发现有蛤蜊层,证明当时海水曾经到达这里。昙石山文化诸遗址大都属于贝丘遗址,在这些遗址地层中基本都存在较厚的贝壳堆积,据古生物学家的鉴定,这些贝壳的品种主要有蚬、牡蛎、魁蛤等,均产于咸水环境,还有为数极多的海鱼骨及海龟、海鳖遗骸。这些遗物证实5000年前昙石山曾是闽江口与海洋交汇处。如今闽江口已向东南后退80多公里。昙石山文化遗址发掘的石器质料为硅质岩、页岩、燧石、叶蜡石等,打制石器极少,多为磨制,但精磨的也少。器形有锛、斧、凿、铲、刀、镞、钺等,其中横剖面呈三角形的石锛是昙石山文化地方特征的工具。还出土一种海产长牡蛎壳(又称“草鞋蛎”)经过加工磨制穿孔而成的“贝器”,有单孔、双孔和四孔,形状有刀、铲、斧等,一般长12厘米、宽81厘米,既可以装柄,也可以用绳子套在手腕上使用,是一种适用于浅海滩涂采集贝类作业的挖掘工具。昙石山遗址贝丘层有的厚达3米多,说明贝类已成为该遗址居民重要食物来源,遗址出土的贝类主要有蚬、魁蛤、耳螺、牡蛎、小耳螺等。此外,还出土了骨鱼镖、陶网坠、陶纺纶等生产工具。
    (三)原始航海与文化传播
    福州位于福建东部沿海地带,壳丘头文化和昙石山文化都带有显著的海洋文化特征。先民们懂得利用海洋资源为生,进行诸如捕捞鱼类和贝类的生产活动。由于受到多山地理环境的制约,他们无法与内陆其他新石器时代区域进行文化交流,但他们运用当时所掌握的航海技术,将其文化向台湾岛和东南亚地区及更广阔的海洋区域传播。
    1、南岛语族的种族起源。新石器时代,远古先民驾驶独木舟,持续不断地沿东南沿海直至广阔的太平洋区域迁徙移民,到公元5000年前后形成了南岛语族。南岛语族的起源地应该“位于台湾、澎湖群岛和大陆东南沿海一带”,这在台湾已经找到较确切的证据。2002年由福建省博物馆与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组成的考古队,在距台湾海峡最近的福建东山岛大帽山贝丘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一些石器、陶器、贝壳及海豚、鲨鱼骨等,年代距今4000-6000年。这些出土器物与台湾大坌坑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物相似,证明闽台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同根同源,表明南岛语族发源地可能就在东南沿海一带。如果台湾大坌坑文化源于壳丘头文化,那么壳丘头文化就是南岛语族的源头。昙石山文化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一片发掘自霞浦黄瓜山遗址的彩陶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当时水上航行的描绘,其年代距今约3500-4000年。据考古材料表明,这一时期台湾西海岸也出现较为繁荣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虽然至今尚未在昙石山文化诸遗址中发现诸如史前独木舟或其他航海器的遗存,但是考古发现的其他种种迹象从侧面证实当时人的航海能力,如在台湾西南部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玄武岩质的石器,其材质主要都是来自位于海峡中的澎湖列岛上的七美岛。由于海坛岛四周环海,福州盆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理环境,限制了壳丘头文化和昙石山文化与内陆其他新石器时代地区的文化交流,地处沿海的壳丘头文化和昙石山文化先民只能选择向海洋发展。近年来,对南岛语族起源的研究表明,广泛分布在南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南岛语族的祖先,很可能是新石器时代中国东部及南部的沿海地区的先民。而壳丘头文化作为目前福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昙石山文化作为这一地区的典型文化之一,无疑是研究南岛语族起源和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
    2、南岛语族的文化渊源。南岛语族分布在广阔的太平洋区域:北自夏威夷、南至新西兰、西自马达加斯加、东至马克萨斯群岛。南岛语系即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包括高山语、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爪哇语等,使用的人数在一亿以上。南岛语族原始文化特征是有段石锛和几何印陶纹。这也是壳丘头文化和昙石山文化的特征,因为在壳丘头文化和昙石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均发现磨制的有段石锛和几何印纹陶器皿。由于考古材料有限,目前还难以得知壳丘头文化确切的分布范围,但张光直先生曾将壳丘头遗址的文化内涵与台湾大坌坑遗址相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性非常大,认为它们都是南岛语族的祖先文化。壳丘头文化很可能是大坌坑文化的源头或源头之一,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是文化的传承关系。再从历史文献来看,《山海经》的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记载的“海外三十六国”,其中就可以看出新石器时代,东南沿海大陆部分及沿海岛屿上生活着的南亚人,如“黑齿国在其北,为黑人,食稻啖蛇。”“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龟。”南岛语族善于航海,上古的太昊就是南岛语族的始祖之一。凌纯声先生认为波利尼西亚人的海神——Taaroa,即太昊。《淮南子》记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就是说东到日出的海上,在茫茫辽阔的东方海上之扶桑国,在青丘山壑森林之原野,有一万二千里的面积是太昊、句芒治理的区域。这也可以从侧面印证南岛语族的文化渊源。
    二、原始农耕文明初现
    (一)农具产生
    优越的海洋地理和气候环境,既为壳丘头文化和昙石山文化先民提供相对容易获取的海洋食物,也抑制了先民们的主观创造性,阻碍了这一区域新石器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根据考古材料研究,渔猎、捕捞、采集是壳丘头文化先民主要劳动方式,曾也发现少量用牡蛎壳加工制作的工具“贝耜”,这种原始工具既可以用于海滩作业,也可以用于山地除草,但农耕的痕迹还是微乎其微,壳丘头文化的农业仍徘徊在原始最初级的阶段,而昙石山文化虽然已出现了农业,但其发展水平与浙江河姆渡文化相比还显得处于较低的水平。
    在昙石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横剖面呈梯形、三角形、长方形的石锛,以及石斧、石镰、石铲和大型牡蛎壳制作 的“贝器”等,尤其是在昙石山文化遗址中下层出土的一种剖面呈三角形的石锄,一面扁平,一面有条“人”字形纵脊,器身厚重。这些工具可以用来砍伐树林,清除杂草,开垦土地。在发掘出的“贝器”中,发现用一种俗称“草鞋蛎”的海产长牡蛎壳制作的“贝耜”,是典型的原始农耕工具。《说文解字》记载:“耒”是“手耕曲木”,而“耜”是从“耒”演变发展而来的,原始的“耜”是用石、木或骨制作的,人们在昙石山文化遗址发现有木耜掘土留下的痕迹。但由于福州临海,昙石山常受海水淹没,易于腐烂的竹、木农具难以保存至今,所以遗址就没有发现竹、木制作的原始农具。在福清东张新石器时代遗址还出土了一些石制研磨器,石磨盘为细砂岩质,形状大小不一,其磨棒为椭圆形。这些磨盘显然是加工谷物的工具。由此推断,昙石山文化先民虽仍以渔猎、捕捞、采集为主要劳动方式,但与壳丘头文化比较,昙石山文化中的原始农业已有明显发展。在福清东张遗址下层发现经火烧过的草拌泥地面、墙壁中,有许多稻草碎屑,表明当时已种植稻谷类粮食作物。尤其是2004年昙石山遗址第9次发掘中发现了炭化的稻谷颗粒,虽然尚无科学鉴定证明它是人工栽培还是野生水稻,但是这些谷粒出土于遗址之中,说明稻谷在当时已经是昙石山先民食物来源之一。
    (二)家畜饲养
    家畜饲养的出现,表明人类对自然环境中动物资源的自觉利用和改造。在壳丘头文化遗址虽然发现了猪的骨骼,但尚不清楚是野猪还是家猪。昙石山文化当时所处的地理环境中,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目前考古发现的动物品种就有虎、棕熊、水鹿、梅花鹿、水牛、印度象、猪、狗以及禽鸟类、啮齿类等十多种,这些为昙石山文化先民的家畜饲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昙石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来看,发现猪和狗的骨骼所占的比例最多,此外就是水牛。经科学鉴定,其中家畜的骨骼要多于野生动物的骨骼。在昙石山文化遗址出土大量家狗和家猪的遗骸,反映出昙石山先民已有饲养家畜的习俗。一般来说家猪的饲养需要大量的饲料,这只能在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情况下才能实现。所以说,昙石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家狗、家猪遗骸,证明当时先民的农耕经济已进入一定的发展水平。
    (三)居有定所
    靠近水源择地而居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普遍特征,表明新石器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利用和改造水平的提高。壳丘头文化先民和昙石山文化先民的居住地主要分布在靠近江海的台地山岗和山丘上。如平潭壳丘头遗址、东山大帽山遗址、霞浦黄瓜山遗址,这些遗址位于海岛或沿海的山丘上,闽侯昙石山遗址、闽侯庄边山遗址、闽侯白沙溪头遗址则分布在闽江下游入海处及沿岸山岗台地。从目前考古发现的住宅遗迹看,早期的昙石山文化先民经历了从半地穴式住宅向干栏式建筑演变的过程,如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掘曾发现半地穴式房屋的一段墙基的遗迹。还有属于昙石山文化中层类型的福清东张遗址发现椭圆形半地穴式屋基,直径25至36米,面积约7平方米,房基底铺一层厚05米左右的灰白色硬土,房屋呈东西朝向,门道底铺有约06米宽的石块,进门相对的靠西壁有一个四周垒有石块的灶堂且内有烟熏的痕迹。而到昙石山文化晚期就出现了干栏式建筑,如黄瓜山遗址东区南段缓坡地带发现的两组柱洞遗迹,其排列规律大体上由纵向和横向的各四排组成,柱洞间距纵向多为15-2米,横向多为2-3米,因而这些柱洞所构成的建筑当呈长方形。这说明昙石山文化先民已从逐海产、捕鱼类、猎山禽、采果实、居无定所向以农耕畜牧为主的定居生活过渡。
    三、种属族别和社会性质与习俗
    (一)蒙古人种与尼格罗人种混合的闽族祖先
    据人类学工作者韩康信、张振标等人对昙石山文化遗址墓地出土的29具人类遗骸中3男6女的骸骨进行研究,提出昙石山新石器时代人的种属和体态特征。他们认为昙石山人的头骨多呈卵圆形,颅顶缝较简单,在一些个体中存在矢状嵴,面部较扁平,颧骨较大而前突,在转角处欠圆钝,鼻梁很浅且凹陷,鼻前棘低矮,眶角较圆钝,梨状孔下缘多鼻前窝型,犬齿窝很浅,较多出现高铲形门齿等,这些都表明昙石山人较接近于蒙古人种中的南亚类型。再看昙石山人较长的头型、外突的颧弓、顶结节位置较高、有的眶形较矮,梨状孔下缘近似心形等特点,可见昙石山人也具有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的某些特征。昙石山人男性身高为1635厘米左右,低于我国其他新石器时代(如黄河流域半坡、华县、大汶口、西夏侯等地居民)的平均身高,较接近于广东南海河岩西樵山文化居民的身高。由此推测,从体质人类学来看,昙石山人应同时具有南亚类型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的某些特征,是闽族人的远古祖先。
    (二)父权制确立和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性质
    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昙石山文化,从其墓葬的葬仪和随葬物品的多寡,可以看出其社会的性质和贫富两极的分化。
    1、父权确立。闽侯白沙溪头墓地发现男女合葬墓例,男子仰身直肢,面部向上,其旁一女子侧身屈肢,面朝向男子。 这种葬仪已明显透露出昙石山文化中男尊女卑的信息,反映出昙石山文化的社会,已从原始母权制社会过渡到父权制社会的性质。
2、贫富分化。昙石山文化遗址墓葬一般都有随葬品,以日用生活陶器为主,常见的有釜、豆、簋、壶等,也有少量的生产工具,如石锛、石镞、陶纺轮等。由于昙石山文化先民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墓地随葬品数量较少,到了晚期墓地随葬品才有所增加,随葬品最多的要数闽侯白沙溪头第18号墓,坑长24米、宽135米,随葬品达22件,有陶釜9件、陶豆2件、陶壶4件、陶簋1件、陶尊1件、碗2件、杯2件、石锛1件。从总体上看,昙石山随葬品丰富的墓还是少数,多数死者仅随葬1-4件生活用品,反映出昙石山先民之间的贫富分化已经开始出现。
    (三)社会习俗
    昙石山文化遗址发现的大面积氏族公共墓地,从中可以看出昙石山先民的社会习俗。
    1、割体葬仪。昙石山墓地发掘出12座小孩墓葬,均发现无手指骨的现象,这在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墓葬也曾发现的现象,被认为是“割体葬仪”一种埋葬习俗。这种常见于我国北方的仰韵文化的半坡和王湾等遗址的远古先民墓葬习俗,也出现在昙石山墓葬文化中,为我们研究东南沿海氏族文化习俗的演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这种习俗说明昙石山先民不仅有了灵魂的观念,而且产生了利用巫术控制亡灵的信仰。
    2、拔牙凿齿。昙石山墓地发现一具50岁左右的男性遗骸,其头骨上颌两个侧门齿生前缺失,齿槽萎缩后凹入较深,这与曾出现于江苏大墩子、山东大汶口和西夏侯等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先民拔除上侧门齿的习俗十分相似。这种习俗在台湾古代先民也普遍流行,据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志》记载,夷洲(台湾)先民有拔牙习俗。这种习俗在昙石山先民中盛行,但仅限于男性,以拔牙作为成年的标志,这既是对生理成长现象的认识,也是对成年男性即将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一种考验。拔牙凿齿习俗反映出新石器时代我国东部与东南部沿海地区及台湾等岛屿的远古先民之间有着共同的文化习俗。
    四、原始艺术文化崭露
    原始艺术应最早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人类对所制造石器工具造型的修整磨平,这种下意识的艺术创作到新石器时代,已经发展成为有意识地对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上的美的追求。壳丘头文化时期的陶器在造型和纹饰上虽然还显得粗糙、原始、单一,到昙石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已能制造出多种用途、类型复杂、形制优美的日常生活器皿,体现出匀称、和谐、合乎比例的最原始的造型艺术美学原理。
    (一)原始美学观念的创新
    昙石山中晚期文化陶器群中常见的有釜、豆、簋、壶、杯等,从这些陶器的外形来看,当时的人们已懂得在早期陶器造型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器形,通过改变器物的口沿、颈腹、底足等造型,使器物外形更加美观,更加多变。如第6次在中层发掘出土的10件泥质圈足杯中,就有5种的不同款式,有直壁筒形、大口斜腹形、长颈折腹形、小口折腹形和敛口形。又如在昙石山和白沙溪头墓葬都发现的一种单把杯,其形状为直口、弧腹,杯身如小碗,腹部连接炬状把手,把的上端高出杯沿,镂孔,中间外凸,刻划菱格纹,口径107厘米、高85厘米,整个杯子显示出很强的装饰性。原始陶艺美学观念在昙石山出土的陶器群中随处可见,如昙石山出土的一种壶形器上的羊角纽,以及其他器物圈足上的镂孔装饰等。尤其是陶器表面众多几何形纹饰的产生,这种陶器装饰艺术再现了昙石山文化先民生产和生活的实践,真实而抽象地表现出当时社会和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由于昙石山文化处于沿江沿海的地理环境,其陶器的纹饰中出现大量的齿纹、水波纹、漩涡纹、波浪纹等,因为江海渔猎在昙石山文化先民的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上述的纹饰应当是对鱼类身上的齿、鳞及江海之浪涛、水流等高度概括和模拟,以原始的艺术形态展示出数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昙石山文化先民的生产生活、生活习俗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二)原始造型艺术和实用的完美结合
    昙石山文化遗址第125号墓葬中,墓主人头顶放一件陶器,通高286厘米,腹径15厘米,为泥质灰陶,表面残存黑色陶衣,下半部为壶形,上半部为圆锥形柄,柄与壶交接处有一个椭圆形的孔。这种陶器被称为“灯”,其手握柄部可以自由挪动,灯孔朝里可挡一面来风,灯油倒入浅盘可自动熄灭,造型美观,设计合理,实用性强。4000年前的昙石山文化先民创造出如此精美、实用的陶灯,令人叹为观止。
    昙石山文化遗址第131号夫妻合葬墓中出土11件陶簋,陶簋是古代盛饭用的器皿,其中1件造型奇特。该器皿为泥质灰陶,敛口外有一侈口口沿,沿边有3组扉棱纹,沿上有3组小圆孔,每组有6个小孔,显然是用来系提线,整个器皿造型如同农妇为田里劳作的农夫送饭用的提线陶簋。
    在131号夫妻合葬墓下方的另一座墓中,出土陪葬器29件,其中18件是陶釜。陶釜类似今人用的砂锅。由于昙石山先民居于江海之处,主要食物是河鲜和海鲜,均以陶釜盛之用清水炖煮,故而有可口的河鲜汤和海鲜汤。这种适宜福州地理环境气候潮湿需要多喝热汤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天福州人的饮食文化之中。
    (三)青铜陶纹艺术的发端
    昙石山文化先民的渔猎、捕捞、采集等生产实践活动,成为他们原始艺术创作的源泉。昙石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各种陶器,其表面刻绘着丰富多彩、富有地域特色的各类纹饰,从这些纹饰可以清楚看到昙石山先民把自然景物、自然现象、人类劳动、生活场景等实践活动溶入到陶器艺术创作中去,如圆圈纹(水波纹)、曲折纹、叶脉纹表现的是山海自然景观;绳纹、篮纹、席纹表现的是劳动工具;而贝齿纹则表现渔猎捕捞到的鱼类。 这些纹饰的内容反映昙石山先民对生产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物的认识,以及由此萌生的原始审美观念。
    昙石山文化陶器表面上彩色图案纹样主要有宽带纹和卵点纹两种,图案结构虽然简单,但对器物刻划什么图案、在哪些部位着彩、配绘什么色调等已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效果。如昙石山10号墓出土的2件壶形器皿,其中1件器皿表面绘饰卵点纹,口沿内壁绘竖条纹;另1件器皿的上腹及颈部绘条纹,下腹绘卵点纹。这些纹饰虽然是由简单的点和线构成,但却起到美化器物与实物形体相统一相和谐的艺术效果。昙石山文化先民创造出的“几何印纹陶为主的文化”艺术,奠定了福建青铜时代几何印纹陶文化艺术的坚实基础。
福州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材料说明,远在距今7000-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闽江下游和东海之滨的先民,他们生存并适应依山面海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创造出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壳丘头文化和昙石山文化,福州史前文明的曙光初现在八闽大地。

注释:
①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7期。
福建博物院:《2004年平潭壳丘头遗址发掘报告》,《福建文博》2009年第1期。
②袁柯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67页。
③卢美松、陈龙著:《闽台先民文化探源》,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0页。
④《福州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219页。
⑤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7期。 
⑥卢美松、陈龙著:《闽台先民文化探源》,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5页。 
⑦福建省博物院:《2004年平潭壳丘头遗址发掘报告》,《福建文博》2009年第1期。
⑧焦天龙、范雪春、罗莱:《壳丘头遗址与台湾海峡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福建文博》2009年第2期。
⑨焦天龙、范雪春、罗莱:《壳丘头遗址与台湾海峡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福建文博》2009年第2期。
华东文物工作队福建组、福建文物管理委员会:《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第10册。
福建文物管理委员会:《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四次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2期。
福建文物管理委员会:《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五次发掘报告》,《考古》1964年第2期。
福建文物管理委员会:《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考古》1971年第1期。
福建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新收获》,《考古》1983年第12期。
张懋镕等:《逸周书汇校集注·王会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林汀水:《福州地区水陆变迁初探》,《福建文博》1986年第1期。
林汀水:《福州地区水陆变迁初探》,《福建文博》1986年第1期。 
参阅《福州晚报》2002年12月29日。
林公务:《福建黄瓜山遗址与台湾海峡两岸史前文化的交流》,《福建文博》2003年第1期。 
Barry  Rolett.焦天龙.林公务.航海术:《新石器时代台湾海峡的交流与南岛语族的起源》,《福建文博》2002年第1期。
《辞海·语言文字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年,第62页。
焦天龙、范雪春、罗莱:《壳丘头遗址与台湾海峡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福建文博》2009年第2期。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59页。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63页。
[汉]刘安:《淮南子·时则训》,《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影印,1986年,第84页。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93页。
吴卫、林伟杨:《昙石山文化中的人地关系初探》,《福建文博》2008年第4期。
福建省博物馆:《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东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65年第2期。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霞浦黄瓜山遗址发掘报告》,《福建文博》1994年第1期。
韩康信等:《闽侯昙石山遗址的人骨》,《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卢美松、陈龙著:《闽台先民文化探源》,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6页。
[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志》,《张崇根.临海水土异物志辑校》,农业出版社,1988年。
曾昭燏、尹焕章:《江苏古代历史上的两个问题》,《江苏省出土文物选集》,文物出版社,1963年。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