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

http://www.fzskl.com  2010-11-02 11:07:28  来源:福州社科网  

作者简介:陈沙麦(1949~),女,福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邮编:350002
袁海燕(1981~),女,福州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研究生。邮编:350002


 


 


[提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群体的代表,其婚恋观不仅折射出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且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婚恋观表现出多维度、多元性的特征,由传统保守的婚恋观向开放的婚恋观发展的趋势明显。
[关键词]转型期大学生婚恋观


    婚恋观是人们对婚前择偶、恋爱、婚姻和性爱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它是人们的价值观在择偶、恋爱、婚姻和性问题上的重要体现。二十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生、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往婚姻价值评判体系和婚姻行为的相对稳定性。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群体的代表,其婚恋观不仅折射出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示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婚恋观的问卷调查,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索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和特点,为转型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整合对策研究和高校进行婚恋观教育和引导提供较客观、可靠的实证资料。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的大学生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70份,回收率95 7%。其中有效问卷654份,有效回收率为93 4%。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电脑录入,利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5 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本研究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描述从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与性观念四人方面的内容展开的。
    (一)择偶观
  “择偶观”指个体在挑选配偶过程中所持有的价值判断和态度倾向。笔者将大学生的择偶观分解为择偶标准和择偶方式两大指标进行测量。择偶的标准和择偶的方式因为更能说明社会变迁,总被人们认为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晴雨表”,对社会变迁的解释力更强。
    1 择偶标准
  择偶标准是男女选择结婚对象的条件或要求。它是一个变动着的综合指标,既表现出继承性,即不同时期人们的择偶标准保持某些共同的因素;又表现出差异性,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的择偶标准各有侧重。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列出了16种择偶标准,要求被调查者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三项。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择偶标准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人品(如责任心等)”(72 8%)、“两人之间的感情”(50 9%)、“气质性格”(43 7%)。然后是“志同道合,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力与经历”、“发展前途”等。这说明,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而言,他们对文化水平、家庭背景、年龄、贞节、地域等的要求逐渐淡化,而对未来配偶的人品最为看重,其次是感情和气质性格。
  进一步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基本相同,都侧重于注重对方内在特质,如他们首先看重的是对方的“人品”,均在65%以上;“两人之间的感情、志同道合”,“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气质性格”的注重率也比较高,都在35%以上。但是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择偶标准的设定方面各有侧重。男大学生更注重女方的“气质性格”,比女大学生高出15个百分点;女大学生在“人品”选择上比男大学生高出13个百分点,在两人之间“感情”的选择上,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高出13个百分点。同时女大学生更注重男方的“发展前途”,比男大学生高出15个百分点,而男大学生更注重女方的“身高、相貌”,比女大学生高出11个百分点。通过对择偶标准的性别分析,我们发现,在男女都重视“个人品质”的基础上,女性更关注对方的发展前途和能力,男性更注重对方的生理条件,这显然是择偶“社会交换”理论的现实注脚。
  择偶标准显示的两性差异基本符合交换论者关于择偶的性别偏好理论。男性不看重女性的“才”和“财”,女性不要求男性的“貌”,而高显著度的两性差异提示我们,反之未必成立,即“职业”、“收入”和“住房”等未进入女性最为关注的视野,“容貌”也未纳入男性看重的侧面,“持家/理家能力”仅进入他们较为关切的领域。所以,准确地讲,两性差异确实明显存在,但没有到两极分化到男性只关心女性的外表和持家能力、而女性则只考虑男性的经济实力的地步。扩展的交换理论认为,择偶双方所期望交换的内容未必都是确定的、已有的和外在的资源,还可能是模糊的、预期的、内显的和可转换的。
    2 择偶方式
  择偶方式是指开始择偶或准备择偶的途径,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或途径结识对方。择偶方式是测量择偶观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择偶方式或准备采取的择偶方式,更多的是“自己找”(92 5%),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希望通过自由恋爱来择偶。同时还可以接受亲朋好友、父母等介绍的方式,如36 4%的大学生选择“同学或朋友介绍”,23 7%选择“父母、亲戚等介绍”。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身处象牙塔,交际面相对狭窄,一些性格较内向的人交际面就更狭小,认识异性的机会更有限,而通过亲朋好友、父母等的介绍,可以扩大他们的交际圈,增大他们认识异性的机会;另一方面,根据心理学的“相近律”,父母、亲友等都是自己比较熟悉和亲近的人,他们比较容易跟由他们所介绍的人产生熟悉感和亲近感,因此恋爱的成功率也比较高,这也是大学生们愿意选择亲朋好友、父母等介绍这一择偶方式的重要原因。
    (二)恋爱观
   恋爱观是人们对恋爱中诸问题所持有的心理评价和态度倾向,主要通过恋爱动机和对失恋的态度等指标进行测量。
    1 恋爱动机
  恋爱动机指恋爱行为发生的原因。笔者列出了9种恋爱动机,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认为最重要的三种。选择比例居于前三位的是“寻找情投意合的伴侣”占68 3%,“排解空虚和寂寞,寻找感情寄托”占64 5%,“纯粹的感情投入”占43 0%,排在第四位是“满足自己生理心理需要”、占30 6%。这说明:
   (1)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以“寻找人生伴侣”为主,但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当问及“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这一问题时,39 6%的学生选择“寻找情投意合的伴侣”,29 9%选择“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6 5%选择“为未来积累经验”,3 5%认为“有人爱可以证明自己的魅力”,还有20 5%的学生选择了其它选项。①
  (2)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不良的恋爱动机,例如,“满足自己生理心理需要”、“排解空虚和寂寞,寻找感情寄托”、“证明自己的价值和魅力”、“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随大流,不落伍”等,这些不良恋爱动机的产生一方面可能是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是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造成的,急需正面教育和引导。
    2 对于失恋的态度
  大学生对于失恋的态度从侧面反映了他们的恋爱观,因此有必要进行考察。调研数据显示,有48 0%的大学生认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让失恋妨碍自己的学业”,16 7%认为“天涯何处无芳草,有机会再找一个”,16 1%认为“应该吸取失败的教训,有利于以后恋爱”,还有18 0%的大学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有1 2%的大学生面对失恋“不能接受现实,纠缠不休甚至报复”。
  可见,失恋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都会带来或大或小的伤害和痛苦,但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客观、理智的对待它,不会让失恋妨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有少部分不能接受失恋的现实,纠缠不休甚至报复。说明这部分大学生把恋爱当成了生活的全部,面对失恋他们无法做到理智,无法及时调整心态来适应这一切。可见在高校进行健康、理性婚恋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三)婚姻观
  婚姻观指人们对婚姻问题及其变异形式的看法和态度。婚姻观是婚恋观中极其重要的维度,它直接反映婚恋观。
    1 对新型婚姻形式的看法
  新型婚姻形式指的是当今社会上出现的、有悖于传统正常婚姻形式和内容的变异婚姻现象,诸如试婚、隐婚、不婚、丁克家庭等,这些婚姻形式是随着社会价值观念转型、人们婚恋自主性提高以及婚姻质量意识增强等因素逐渐产生的。
对这些新型婚姻变异形式的看法和态度可以很好的反映人们的婚恋价值取向,因此是测量婚姻观的一个重要指标。
   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婚姻变异形式更多的是表现出“可以理解,但不提倡”的态度,这一选择占39 9%;还有35 2%的人选择“个人行为,别人无权过问”;18 7%的人对此婚姻变异现象无法理解;还有4 3%的人“很欣赏,自己可能也会尝试”。这说明当代大学生虽然生活在象牙塔中,但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价值取向依然受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制约,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型婚姻家庭形式会表现出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但作为较理性的大学生,在理解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不提倡”的倾向。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成长环境和独生与否的大学生对此问题的看法有显著差异。如表1所示,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比来自乡村、乡镇的大学生较多的选择了“很欣赏,自己可能也会尝试”和“个人行为,别人无权过问”这两项,这种开放、宽容的态度可能与成长于城市的大学生受城市社会现代观念影响更深一些有关;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较多的选择了“很欣赏,自己可能也会尝试” 和“个人行为,别人无权过问”这两项,说明独生子女大学生较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新型婚姻家庭形式更倾向于持“可以理解”的态度,并倾向于认为这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个人生活方式。
表1不同成长环境和独生与否的大学生对新型婚姻家庭形式的看法

 成长环境(%)独生与否(%)对新型婚姻家庭形式的看法乡村乡镇县级小城市大中城市独生非独生很欣赏,自己可能也会尝试3 53 35 86 26 83 5可以理解,但不提倡43 340 539 229 934 241 5不能理解25 018 314 26 27 521 9个人行为,别人无权过问26 136 637 556 749 331 1其它2 11 33 31 02 12 0总计n28415312097146508X2=27 565,df=4,p<0 05X2=42 745,df=12,
p<0 05
    2 对离婚的看法
  65 4%的大学生认为应“慎重考虑之后再做决定”,22 9%认为“婚姻应以幸福为标准,如果婚后不幸福就应义无反顾地离婚”,7 6%认为“说不清,清官难断家务事”,只有4%的大学生认为“即使婚姻不幸福也应尽力维持”。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对离婚的态度上,大学生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很慎重的态度,在经过理性思考和对自身进行反思之后才会做出决定,这是大学生作为知识群体所具有的理性的一面。同时,也有较多学生认为婚姻应以幸福为标准,婚后不幸福就应离婚,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幸福、美满婚姻的追求,对婚姻质量的重视,他们不愿意维持没有爱情的婚姻,这是社会文明和时代进步的表现。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对离婚的看法上有显著差异。比例相当的男女大学生认为“婚姻应以幸福为标准,如果婚后不幸福就应义无反顾地离婚”。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较多的选择了“慎重考虑之后再做决定”,这可能与女性感情细腻、考虑周全、对婚姻家庭有较强依赖性等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有6 1%的男大学生认为即使婚姻不幸福也应尽力维持,说明他们受传统婚姻家庭观念影响较深。
    (四)性爱观
  “性爱观”指人们对与性有关的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本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对恋人以前性经历的看法两个维度来考察。
    1 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婚前性行为指作为行为主体的未婚者与异性发生的性行为,它是反映性观念发展变化的重要指标。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婚前性行为,26 9%的大学生“赞成,只要基于真心相爱、双方愿意即可”,36 4%的大学生认为“可以理解,但自己不会实施”,两者相加为63 3%,也就是大部分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和开放的态度。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传统性观念被打破,在性问题上采取轻率态度者增多,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的比率呈上升态势,当前大学生的性意识、性道德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与以往众多研究结果相一致。还有19 9%的大学生不赞成婚前性行为,认为这很不道德,性应以婚姻为基础,说明他们对待婚前性行为很谨慎、很保守。另还有16 8%的大学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在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上有显著差异。39 6%的男大学生、14 3%的女大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只要是基于真心相爱、双方愿意即可,43 3%的女大学生、29 4%的男大学生可以理解婚前性行为,但不会实施,还有24 7%的女大学生、15 0%的男大学生不赞成婚前性行为,认为这是不道德的。通过上面数据可以看出,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在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上更为开放、更为轻率。
    2 大学生对恋人以前性经历的看法
     当问到“您是否接受(在乎)今后的伴侣在婚前与他人有过性行为?”,调查结果发现,23 2%的大学生“很在乎,不能接受”,显示出大学生对性行为保守和谨慎的一面,47 4%的大学生“虽然在乎,但还能接受”,另有10 9%的大学生“不在乎,只要婚后幸福就好”,两者加起来,显示出较大多数大学生对今后伴侣的性经历持较宽容的态度,对童贞性这一人的非本质特征逐渐弱化,这是时代进步和理性思考的必然结果。
     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对恋人以前性经历的看法上有显著差异。36 4%的男大学生、20 1%的女大学生很在乎,不能接受今后伴侣在婚前与他人有过性行为,28 5%的女大学生、13 2%的男大学生不在乎今后伴侣与他人的性经历,认为只要婚后幸福就好。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男生更为看重女生的童贞性,而女生对男生是否保持童贞较为宽容。
    三、分析与结论
   研究表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着多维度、多元性的特征,由传统保守的婚恋观向开放的婚恋观的发展趋势明显,表现出如下特点。
    1 择偶观念现代化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婚恋观的突出特点是择偶观念的现代化,表现在择偶标准上更注重人品、性格等内在特质,择偶方式上主要是通过自由恋爱。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择偶观念最突出的特征是择偶标准更加注重对方的人品、性格等内在特质。以往众多研究也发现大学生在择偶标准上更为理性,他们更看重对方的人品、性格、道德水平,即他们更在乎的是对方本身所具有的特质,而不是很看重对方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等因素。有研究指出,大学生择偶标准以“人品”和“性格”为重 。其中男生和女生排在第一的都是人品,分别占 50 2 %和70 6 %,排在第二的男生选性格,占32 8%,女生选才能,占37 8%,排在第三的男生选外貌,占 27 2%,女生选性格,占27 3 %。②大学生择偶注重人品、性格等内在精神因素,这是进步的思想倾向。但是,也有很多大学生追求金钱、地位,把择偶作为改变身份的手段。在当今就业竞争压力之下,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傍大款”等思想和行为不断出现。这种不良倾向急需加以正确引导和纠正。
  一般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青年人恋爱的方式也会随着社会交往模式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从几千年封建社会时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新中国前后的革命年代的“红色恋人”、“爱人同志”,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广告征婚”、“婚介热线”,一直到当前网络时代的“网络恋爱”。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现代社会的自由恋爱的转变,体现了青年婚恋模式的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③
    2 恋爱动机多元化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婚恋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恋爱动机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主要仍是以寻找人生伴侣为主,但是日益趋向多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经济的多元化趋势也不断增强,价值判断多元化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以往的婚恋价值评判体系,加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恋爱动机。对于恋爱动机,过去大学生谈恋爱的直接目的就是婚姻,很慎重,现在很多学生把恋爱和婚姻分开,恋爱不一定要结婚,有的人谈恋爱纯粹是排遣精神寂寞;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传统和现代观念并存,既有出于真正的爱情而恋爱的,也有出于非爱情因素而恋爱的。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日益呈现多元化特征,并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恋爱动机倾向。
    3 婚姻观念自主化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很强的现代特质,体现在婚姻观上就是大学生更加看重和强调婚姻自主和婚后个人的幸福。在婚姻自主方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全国性调查表明,在“婚姻问题上你倾向于听谁的意见”,选择“听自己意见”的城市和农村青年都占到了3/4的比例,但是选择“听父母的意见”的比例却很小,这表明青年在婚姻问题上自主性很强。同样,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在婚姻观上更强调婚后个人的幸福,绝大部分大学生把爱情与婚姻结合在一起。本研究结果证明,在对离婚的态度、对结婚动机的看法、对婚姻基础的认识、对社会上一些婚姻变异形式的态度等方面都体现了大学生对婚姻质量和婚姻幸福的强调。有调查指出,50 8%的人主张婚后不幸福就义无返顾地离婚, 58 9%的人认为第三者的存在是个人私事,52 9%的人回答如果有机会会在婚外找情人,其中男大学生达到 75 0%。④这表明大学生比较重视婚姻的自然属性,以个人的感觉为主,忽视或谈化了婚姻的社会属性。对婚姻质量和婚姻幸福的注重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大学生婚姻观念自主性的提高。
    4 性观念走向深层开放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的性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逐步走向深层开放化。传统的贞操观在当代大学生中遭到了巨大的挑战。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和开放的态度。另有研究指出,在“如果有爱情,您认为恋爱中的双方可以发生性行为吗?”中,选择“当然可以”的占8 65%;选择“双方愿意就可以”的占49 44%;选择“无所谓,爱与性完全是两码事”的占8 35%;选择“不可以,这是不道德的”的仅占22 42%,选择“其他”的占11 14%。⑤叶丽红2000年对大学生所作的性观念调查结论也认为,大学生对性的态度更为开放和宽容,尤其是对同居、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恋的宽容度呈逐步增长的趋势,大学生认为“性”是个人化活动,不应以道德和法律来衡量,如对婚前性行为认为“基于爱情”(35 3%)和“双方愿意”(39 1%)就可以。⑥但是,大学生在性观念上又体现出保守和谨慎的态度,这体现在他们对今后伴侣性经历的要求、对婚前性行为对婚后幸福影响的认识上。可见,大学生在性观念上是持双重标准的,对婚前性行为表现出宽容和开放的态度,但是一旦与自己有关,他们大多还是不能接受恋人以前的性经历并认为婚前性行为对婚后幸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廖海华:《大学生恋爱观的分析及正确引导》,《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②董晓璐:《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茂名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③万希平:《论网络婚恋及其对青年现实婚恋的负面影响》,《青年探索》,2007年第2期。
④刘亚丽:《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引导》,《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⑤杨南丽:《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看高校婚恋观教育——以对云南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为例》,《昆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⑥廖沙沙:《青年爱情价值观的横断与纵向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