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农村60年发展历程、成就与经验

http://www.fzskl.com  2010-02-22 08:54:46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建国60年,福州农村走过了一段曲折漫长而又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观其发展,有七条基本经验:1、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益,是农村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是农村发展的推动力量;3、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是农村发展的动力;4、科学制定农村发展目标,是农村发展的基础;5、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是推进农村发展的动力;6、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业投入,是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物质保证;7、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这些宝贵历史经验对于指导我们今天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福州农村发展经验意义

 

物换星移,沧桑巨变,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壮大,福州农村走过了60年曲折漫长而又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

建国前,由于反动统治阶级腐败无能、残酷剥削。福州农业生产十分落后,旱季田园荒芜,雨季一片汪洋,农村经济萧条,农民生活穷困。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只有0 79亿元。建国后,福州农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60年建设,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在改革开放中,福州农村不仅彻底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有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福州农村60年发展历程

回顾福州农村60年的发展道路和艰苦奋斗的足迹,可分为三个时期。

1 1949-1957年,福州农村恢复发展时期

建国初,福州农村从贫困落后困境中起步。从1950年开始,全面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广大农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土地。获得土地的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他们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修复兴修水利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并发展起来。在1950年至1952年经济恢复时期中,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6 2%;粮食平均增长49%,主要经济作物和林、牧、渔的增长速度也很快。与此同时,福州市在农村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三大原则,从临时互助组到常年互助组,再到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过渡形式。1956年底,福州地区参加高级社的农民达到85%。当时,党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村政策,客观地反映了获得土地的农民要求互助合作发展生产的要求,又适应了国家建设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尽管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主要是在发展农业高级合作社阶段中,出现过一些失误,但从整体来说,是成功的,因而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在“一五”时期,即从1953年至1957年,福州市农业总产值以年平均增长4.8%的速度持续增长,农、林、牧、副、渔分别增长24%、17%、6.1%、11.6%和39.3%。

2 1958-1977年,福州农村在曲折道路上徘徊发展时期

这一历史时期,福州农村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的两次重大挫折。1958年的农村人民公社,由于主观地对生产关系实行了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大变革,以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浮夸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加上自然灾害等原因,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整个“二五”期间,福州市农业生产值降低22.1 8%,农、林、牧、副、渔年平均分别下降6.9%、3.4%、2.9%、1.5%和2.1%。面临这一严峻形势,从1961年开始,福州市和全国一样,根据党中央的部署,着手纠正“二五”时期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采取了一系列整顿措施,调整过高的农业生产计划,缩短了过长的农田基本建设战线,使农业生产逐步稳定和恢复。农村各种矛盾开始缓和,农村经济呈现稳定发展好势头。1965年,农业总产值达2.47亿元,年递增13.48%。但是好景不长,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又使全市农村陷入了长达十年的动乱。在调整时期得到部份纠正的“左”的错误,重新日益严重地发展起来。在全民所有制上搞“一大二公”、“穷过渡”,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在生产上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备战夺粮”处处以阶级斗争为纲,批判“唯生产力论”,把从事粮食以外的经营如家庭副业、集市贸易,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割,限制经济作物和林、牧、副鱼等多种经营的发展,把大量的劳动力束缚在有限的耕地上,盲目开荒造田、围垦造田,造成水土流失,森林、水产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整个农村经济在高度集中的体制束缚下运行迟缓、徘徊不前,处于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状态。1966-1976年的10年间,福州市农业总产值只增长29.8%。其中牧业平均还下降1.9%。

3 1978~至今,福州农村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生机盎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此福州同全国一样,真正进入全面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福州市农村克服和纠正了“左”的错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恢复和扩大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普遍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开展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大幅度提高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等农用工业品价格,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和乡镇企业,深入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努力扩大农村对外开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至199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5.59亿元,比1949年增长25倍。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后,福州市和全国一样,农村改革发展进入稳定基本政策,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深化改革阶段。一是大力扶持优势特色农业,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水产、畜牧、果蔬、花卉,食用菌等五大产业持续发展。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委、市政府继续从优惠政策、贷款贴息、实行跟踪服务和挂牌保护等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壮大一批具有一定带动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至2002年,全市共有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6家省级龙头企业,136家市级龙头企业和重点基地,其中年产值或销售额上亿元有32家。连接带动农户38.3万户。三是率先开展两岸农业合作。1997年福州在全省率先设立国家级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两岸农业合作从民间起步,规模逐步扩大,领域不断拓展,对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得到迅速发展。四是开展山海协作与小康建设。针对山区和沿海、城乡差距拉大问题,全市围绕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实施造福工程搬迁、基本实现小康的三项历史性任务,把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作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点,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摆在小康建设的突出位置,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山海协作和对口帮扶,扶贫济困进村入户。全市150个老少边岛行政村通水工程已全面完成;造福工程进展顺利,超额完成1300人的搬迁任务。五是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了食品饮料、机械电子、服装纺织、皮革制鞋、建筑材料等五大支柱产业。显然,新一轮改革内涵更加丰富,已由单一改革向综合改革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200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21.08亿元,比1949年增长28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92元,此间全市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是福州市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最多、建设最快的时期。

党的十六大以后,福州市根据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以及“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全面落实党在农村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在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稳定的同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水产、畜牧、茶叶、果蔬、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二是实施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和农村道路硬化、水利“六千”工程、海洋与渔业防灾减灾“百千万”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造福工程”搬迁和农家书屋、农村敬老院、乡镇卫生院、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提升等一批项目。目前,全市第一轮305个“双百工程”试点村已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累计实施各类项目1200多项,完成投资5.6亿元,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环境面貌。至2008年全市已有年村财政收入超过500万元的经济强村7个,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有26个。三是榕台农业合作继续加强。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为依托,继续引进台湾农业优良品种、技术,发展高、优、特农业。一大批台湾名优水果、蔬菜、食用菌、花卉、茶叶、水产、畜禽等良种先后在福州落户。随着两岸三通的实现,两岸农业科技合作交流更加密切。四是实施扶贫济困春风行动计划。2002年,福州市在基本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实施扶贫济困春风行动计划。至2008年已实施二轮扶贫济困春风行动,第三轮扶贫济困春风行动进展顺利,全市9506户,36379人实现脱贫。此外,开展了海西“春风、春雨、光彩”行动、闽商支持新农村建设等活动。与此同时,农村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二、福州农村60年发展主要成就

60年艰辛创业,换来60年沧桑巨变,福州农村以其全面、协调、迅速、健康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

1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建国60年来,福州农村经济虽然几经曲折,但农村经济仍然取得全面的成倍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增长,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0.7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02.31亿元,增长了509倍。年均增长6.2%。一是农村生产持续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结构已从过去的“一、二、三”向“二、一、三”转变。农、林、牧、渔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粮经比例更加合理,经济作物比例比1978年上升了28.5个百分点。名、优、特品种发展迅速,珍稀品种发展较快,水产、畜牧业、果蔬、食用菌、花卉等五大优势产业持续加快发展,全市水产品总产量、加工产值和出口创汇、肉蛋奶和蔬菜总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位。二是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江阴、滨海、罗源湾等新兴工业集中区加速崛起。所辖的福清、长乐两市均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所辖的六县中已有闽候、连江、罗源等三个县曾被评为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或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推出了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5类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50多个典型示范村,涌现出连江县官坞村“中国十大魅力乡村”、福清市赤礁村“省级重点示范村”、长乐市琴江村“全省十佳最美乡村”等一批发展亮点。此外,果园、山寨等各具特色的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农业不断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三是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乡镇企业已由50年代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分散生产向相对集中、规模化、集团生产经营方向发展。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2.1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279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由1.51亿元增长到2188亿元,2008年末乡镇企业从业人员9984.4人,乡镇企业成为支持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2007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1.4%。实现了“草根工业”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历史性跨越,成为福州市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四是农村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福州市坚持以大宗特色农产品为依托,积极兴建市场,培育市场。促进农村各种专业市场、小商品市场、批发市场的蓬勃发展。全市拥有粮食、水产、林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55家,年交易金额约23 5亿元;培育了“永辉”、“超大”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本土超市品牌。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农改超”工作,初步培育了包括高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在内的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

2 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推进

福州市历来重视现代农业发展,特别近几年,通过进一步强基础、挖潜力、创品牌、促增收,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培育并形成了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菌和茶叶、林竹和花卉等农业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主要大宗优势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质量不断提升,效益明显提高。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首先,龙头企业不断壮大,龙头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至2008年,全市拥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209家, 2008年全市209家市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总收入26亿多元,带动农户增收户均5000多元。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有效培育。全市已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6家,农产品行业协会75家,辐射带动农户1 3.3万户,年实现销售收入59.82亿元,会员户均增收3405元。再次,品牌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市已创立了36个省级名牌农产品,有4家企业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有6家企业被评为2006年全国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企业。有4家企业获第二轮省级品牌农业重点企业金奖,占全省获奖企业总数的15。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实施“六千“水利工程、沃土工程、土地整治、测土配方工程,并取得良好成效。四是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强化农业科技投入,以项目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为载体,积极实施一批“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起来项目,推进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五是“五新”推广力度加大,全市推广各类农作物优良品种约30万亩,建立高产示范片3万亩。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逐步从数量的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六是榕台农业合作扎实推进。福州市借助对台区位、人缘和政策优势,不断深化榕台交流合作,榕台农业合作交流有序拓展,台湾先进技术、设备、良种不断被引进,有力促进了我市农业科技的发展。1997年福州市率先设立海峡两岸(福州)农业合作实验区以来,至今共启动实施榕台农业合作项目455项,总投资6 4亿美元,合同台资5 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 6亿美元,引进台湾地区优良动植物品种600多种,加工和种养技术2000多项,先进设备1000多台()。福州试验区已成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较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3 农村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解放60年来,福州市农村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特别是近几年,福州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把推进新农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实施“年万里”农村路网、农村饮用水安全、村通客车,户户通电等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保障水平。至2008年全市189个乡镇、街道已全部通公路,2389个行政村已通公路的村达2388个,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全市通达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率达99.75%;100%建制村通电、电话和广播电视,100%乡镇和60%建制村通了gV;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近80%;全市农家店(农资店)在乡村两级的覆盖率分别达到80%、60%以上;全市行政村电网改造、农户“一户一表”实现全覆盖,农村电网年供电可靠率达到99%,基本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饮水安全普及率达83%,解决了农村300多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广泛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和“美化家园行动”,全市有100多个乡镇1900多个行政村通过“家园清洁行动,,市级以上检查验收。各中心镇实现了垃圾的集中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71%,涌现出市级以上卫生村431个。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1万多口,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近10处。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

4 农村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开。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覆盖到11个县()区,参保人数达373 8万人,参合率达95%。福州市还在各新农合试点县全面推行医药费用报销直通车制度。近两年又相继出台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住院医疗保险和以建筑矿山行业农民工为重点的工伤保险扩面“平安计划”。目前建筑、矿山等高风险行业的农民工已全部实行工伤保险。此外,乡村医疗设备条件进一步改善。改造提升75所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覆盖率达100%。二是社会保障覆盖面和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福州市率先在全省探索开展农村低保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农村贫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全市共有10 3万人被纳入农村低保对象,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探索建立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共1 8万失地农民被纳入低保范围。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23 1万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农民工已达11 1万多人,三是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持续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至2008年累计有9648户,43249人搬迁。建成中小学教学楼、寄宿生用房20多万平方米,乡镇体育“一场一房”150多个,村级“健身活动点”600多个;建成乡级综合文化站1 50多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1600多个。

5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42元,比1949年的47元增长1 51倍,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逐渐发生变化,现代化、科技化、时尚化消费品陆续进入农民消费领域,从物质生活到精神文化生活,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农民实物财产增多,家庭设施趋于高档,追求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的消费也逐年增长,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民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吃”从求饱转向讲究吃好与营养;“住”,从土坯房转向小楼房;“用”,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彩电、空调、电冰箱、电脑等各类家用电器数量剧增,家用汽车从无到有;据2007年统计:全市710户农民家庭拥有汽车10辆。农民人均使用住房面积46 5平方米,农民收入结构呈多元化发展,工资性收入已成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扶贫开发效果显著,全市消灭了绝对贫困,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1994年,福州开始实施“造福工程”。至2008年,全市有9684户、43249人搬迁。同时,传统的城乡生产要素分割状态被逐步打破,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渗透、融合大大提高,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视野进一步拓宽,市场竞争意识、发展致富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增强,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6 农村工作机制不断创新

一是建立干部驻村制度。2003年以来,福州市积极组织开展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部门捆绑帮扶制度,建立市领导挂村指导机制,有1500多名省市县乡机关干部驻村任职,帮助农村困难地区、困难群众因地制宜选准生产项目,切实增加收入。二是建立农村“六大员制度”。在村级建立了农村、卫生、文化、计生、综治和环境建设公益服务员制度。全市选聘“六大员”22616人,分布在2385个行政村,为村民生产生活用品提供必要公共服务。三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推行村企合一、村居联合、村村联建等党组织设置形式,积极探索在农村产业基地、行业协会、劳务输出群体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四是建立乡镇“三农”服务中心,对乡镇七所八站机构、人员、服务等经济技术服务资源和政务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服务“三农”的合力。从土地统转、证照办理、合同管理、法律咨询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五是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担任科技特派员,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7 农村综合改革纵深发展

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农村税费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金市应承包耕地有99%以上已分包到户,发放了30年承包证书,并签定土地承包合同。同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全市有125024户农户参与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占14 53%,涉及流转总面积192204 58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1 58%。集体村权改革不断深化,全市完成明晰产权的村1499个,占有改革任务村总数的99 6%。村农权益得到保护。海域使用权改革进展顺利,新用海确权率达100%,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的改革在进行中。二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从2002年开始,福州市在全省率先组织实施农村小额信贷扶贫政策,对登记在册贫困户向农村信用社申请小额信贷用于发展生产实行全额贴息优惠政策。至实施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小额信贷资金8000万元,市财政累计贴息255万元,覆盖贫困户8230户次,有效缓解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和融资难等问题。三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进。2006年以来,在全市开展了农村住房保险和能繁母猪保险试点,在部分县()开展了森林火灾保险、渔工责任保险试点,以逐步提高农业经营抗风险能力。四是城镇化迅速发展,劳动力大量转移。在全市农业收入构成中,务工性收入占51 4%。五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不断深化,村务决策听证全面推行。平安乡村建设不断深入。

三、福州农村60年发展经验

六十年的风雨兼程,福州农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经挫折考验,取得许多辉煌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1 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益,是农村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建国60年来福州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点。如“文革”十年,在农村经济工作中错误地批判按劳分配原则,收社员自留地,把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割。损害农民切身利益,极大措伤了农民积极性,使农业和农村发展停滞不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由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决策和物质利益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的生产潜力迅速得到发挥,农林牧副渔产量迅速上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福州市关重民生问题,从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人居环境、社会保障、民主自治等方面入手,认真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支持。也激发了农民从事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因此,60年的实践证明,经济上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是农村发展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2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业投入,是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物质保证

建国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放在首位。把农业摆上重要位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市组织实施了粮食、林果、茶菌、水产、乡镇企业及“菜篮子”等农业开发工程,不断提升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菌、茶叶、竹木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一方面积极出台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对涉农经济主体给予政策引导和扶持,如对涉农经济主体在注册登记、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并给予补助和奖励;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扶持壮大等等。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农业投入,逐年增加支农预算安排,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如2006年以来,市、县、乡三级财政和村集体累计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预算达12亿元,其中仅市级财政每年投入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预算达2亿多元(不含水利基金)。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3 科学制定农业发展目标,是农村发展的基础

农村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来制定农业的发展目标。如建国初期,农业发展重点是组织农民开展互助合作,摆脱农民贫困面貌。改革开放以后,农业发展思路也随着各个阶段的目标不同而重点不同。农业发展逐步由“以发展粮食生产为重点”思路,到“继续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工作思路,到了新世纪,农业发展思路转变到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化、产业化、生态化、特色化的路子上来。进入“十一五”,全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台了《福州市“十一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20052010年福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立足、科技兴农、产业强农”战略,推进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带建设,做强做大特色产业,这些目标在各个阶段上虽然重点不同,但却依次递进,一脉相承。目的都是坚持解决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都成为引领农民群众为之奋斗的一面旗帜,使农业发展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关键

福州市历来重视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把建设现代农业的着力点放到调动农民发展市场农业的积极性上,让农业成为务农也能致富现代产业。致力于突破自给半自给的小农经济和计划农业的束缚,不断推进农业制度创新,全面实行农业家庭经营,取消统派购制度,全面免除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农业发展进入免税时代。大力推进农业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和产业化进程,不断推动农业发展理念、农业经营体制、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保障制度的创新。实现从传统农业、计划农业到“一优两高”农业到效益农业再到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转变,积极引导农户小规模兼业经营向适度规模的专业大户转变,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拉长农业产业链,发展新型农业业态,让昔日小农经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活力,探索出了一条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技术密集、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5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是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

农业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建国60年来,福州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于不断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不断加强科技支农力度。认真实施科技,教育兴农的发展战略。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大力实施“星火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积极与在榕高校、科研单位沟通联系,实施一批“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项目,促进技术成果与基地、农户、企业对接。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提高农民应用先进技术能力,重点扶持建设了国家级、省级的星火技术密集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进台湾先进技术、设备、良种。积极推进农业“五新”,推广应用低产田改造、农业耕作与栽培、畜禽水产养殖、病虫综合防治、农产品保鲜加工等先进实用技术,从而推动了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6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是农村发展的源泉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力量。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尊重农民的创造和选择,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推进农村的发展,是一条最成功的经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农村发展中,以人为本,注意保护和发挥农民生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实践中,无论是农业的发展,还是乡镇企业的发展,无论是经营方式,还是管理方式,一旦发现农民在改革中创造出来的新生事物,都鼓励农民大胆地去试,大胆去闯,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就给予支持,及时总结提高,并加以规范,组织推广,不违背群众的意愿。如,长乐金峰在全国、全省率先创办乡镇企业。当时,对这一农民首创精神,市委、市政府采取尊重支持的态度,并多次在金峰镇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金峰乡镇企业经验。这对于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从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7 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是推进农村发展的动力

在广大农村的建设中,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是一项重要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市出台一系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特别是为夯实基层基础,出台了改善村主干报酬待遇、加强农村“六大员”队伍管理专门文件;实行了干部驻村任职、领导包村挂村、部门捆绑帮扶制度,建立了乡村便民服务中心;鼓励扶持农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动农村产权、金融、保险等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基层工作活力,从而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作者简介:宋建新(1956~),女,中共福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二处处长、副研究员。邮编:350001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