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家庭教育中家长参与式指导初探

http://www.fzskl.com  2010-02-22 09:33:20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03岁是一个人一生中智力与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作为此阶段婴幼儿的最直接养育者,对婴幼儿的启蒙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学前教育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家长参与式指导”也已占据孩子成长中不可取代的地位。只有让家长成为参与式指导实践的研究者,使其在引导婴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凸现出家庭成员共同成长、共同学习的乐趣,才能提高家庭教育参与式指导的水平,才能使婴幼儿更加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早期家教家长指导

 

根据国内外婴幼儿研究机构多年研究表明:孩子的很多思想、习惯和智力是在3岁前打下基础的。近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及神经科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家庭教育也较以往越发凸现其在孩子成长中的不可取代的地位。

03岁是人一生中智力与身体发展的关键期,家长作为此阶段婴幼儿的最直接养育者,对婴幼儿的启蒙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揭示了婴幼儿成长的各级生态系统中,由婴幼儿和家庭教养者所构成的微观系统对其发展作用最大。如今,重视“家长参与式指导”也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什么是家长参与式指导?专家解释:指的是注重家长与婴幼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带来家长与婴幼儿角色变化,以及指导过程与方式的一系列变化。鉴于此,家长参与式指导在福州发展情况怎样,有什么特点,如何为家长提供所需的、符合家长现有水平的参与式家庭教育指导,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福州家长参与式指导现状

03岁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是为人父母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随着福州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表现突出,尊重婴幼儿的主体性、生命性也逐渐成为时代的特征与要求。

当今,福州市03岁婴幼儿的父母的出生年代、生活环境,以及教育素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目前社会正常的婚龄计算,如今, 03岁婴幼儿父母多是前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当时正是我国社会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开始发展、社会治安稳定,同时也是福州人口出生率处在19831992年的第三次高峰期中。由于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当时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控制。这时出生的孩子的生活成长环境,以及受教育状况同他们出生于文革期间的父母辈相比,已有很大改善。如今,这代人成为婴幼儿的父母,住上单元房,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社会家庭结构也已呈现“421”(即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的倒金字塔形的明显变化。由于多个家长共同加入参与式指导,使指导也呈现出诸多复杂性与必然性。根据笔者近一年对全市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500多名“婴幼儿带养方式”、“家长参与式指导培训方式”等随机抽样调查发现,隔代抚养或称“隔代教育”已经成为福州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由于婴幼儿父母平时大多时间忙于工作,使婴幼儿在大多时间里由祖辈家长照看,父辈家长只能利用节假日,在早教机构或社区参加妇联、计生委组织的亲子活动。两代家长在孩子的早期教养中处于最核心地位,与孩子的互动最频繁,情感最深厚,他们共同承担教养责任,使福州家长参与式指导的关注点、过程与方式,也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婴幼儿家长在参与式指导中的关注点

据调查,有近半数的婴幼儿家长在参与指导中将关注点放在婴幼儿的智力开发方面,认为03岁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期,要多开发智能与训练语言,于是购买大量玩具、字片等,以尽开发之能事;另有三成的家长认为03岁是行为养成期,要多训练养成好习惯,认为好习惯可以受益终生;还有近一成多的认为要顺其自然,认为自己在婴幼儿时期,就是这样长大的。

(二)家长参与式指导中主要指导人情况

据调查,有近半数的婴幼儿家庭是由母亲作为主要指导者;近三成半的家庭由祖辈作为主要指导者;近一成半的家庭由父亲作为主要指导者。“母性乃天成”,担负着孕育生命重任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也是养育的主要承担者。而较多的祖辈在退休后,往往也承担了家庭教育指导的重任。

(三)指导家长进行参与式指导的方式

据了解,福州一些区县(市)计生局与妇联,为推进早教工作,按照创建国家早教示范区的标准和要求,使用了咨询、培训、举办公益讲座、提供文字影像资料等形式,围绕早期教育智力开发、情商开发及心理健康培养等问题,展开了互动式的交流活动,指导家长参与式指导。据调查,有四成家长倾向于几种方式的综合;有一成半家长认为,咨询是最适合的指导方式;只有近一成的家长选择了集体指导。

(四)参与式指导中,家长每天陪伴孩子时间长短

03岁是婴幼儿智力发展、情感品质养成的关键期,在参与式指导中,家长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必须有一定保证。据了解,福州有部分年轻的家长,由于年轻贪玩或工作繁忙,平时很少参与到家庭教育的指导中,因此,我们在调查中,对家长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做了相应的统计,发现每天陪伴孩子26小时的家长占了调查总人数的七成,属于常态分布;而每天陪伴孩子12小时以上的,大部分为全职母亲。当然,陪伴时间长短,并非就是指导质量的标准。因为,孩子的发展需要空间,适宜时间的陪伴,有利于3岁前,特别是小年龄婴幼儿形成安全的依恋与健康成长,反之陪伴时间过少或过多,都将阻碍婴幼儿的健康发展。

(五)在进行参与式指导培训中最需要指导的对象

据调查,家庭教育的主要指导者,是最需要进行培训的指导对象。家庭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参与式指导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施教于婴幼儿。从中不难看出:大部分家庭,对参与式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参加参与式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是还是重视的,这又对我们教育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提供家长需要的、符合家长现有水平的参与式家庭教育指导。

二、家长参与式指导存在问题

(一)参与式指导隔代抚养或称“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福州参与式指导中的主要家长角色是两代家长。由于年轻父母忙于工作,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个人生存发展和提高经济收入上,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同时,由于当前人才的流动性较强,其中还不乏双方或一方在外地工作,长时间不回家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祖辈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相对最长。隔代教养虽有不少好处,但由于观念及教养方式等方面的偏差和不当,更须受到关注。由于老人过于娇惯和放纵孩子,不利于孩子性格、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老人动作缓慢,思维迟钝,让孩子的做事方式、思维方式趋向缓慢;老人若文化水平有限,只养不教,更阻滞孩子的智能的开发。

(二)参与式指导实践常被忽视的若干问题

在参与式指导中,家长指导常被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 忽视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些基本指导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时有或不经意地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或成长指标来比较:张三走路比自己的孩子快、李四学数数比自己的孩子快等;其实,他们往往忽略的是婴幼儿至关重要的心理特点:每个婴幼儿都有自己的发展曲线,有的孩子可能在前一时期发展较快,而有的孩子则是在中段发展较快。不能把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心理现象,成为“教条”主义者。

2 忽视以问题为“切入点”的指导方式。日常生活中,婴幼儿常常会有不符合成人要求的行为问题,这些问题正可以成为家长参与式指导的起点和“切入点”,但很多家长不是很认真或很有耐性的面对或给予解决。如指导婴幼儿主动学习一些知识,或从事有目的的主动活动时,婴幼儿与家长看法不一致。家长想教婴幼儿数字,婴幼儿却没兴趣,把数学卡给撕了。遇到此类问题有些家长不是耐心引导,而是强迫其执行,这与婴儿的年龄特点相悖。这时孩子的认知特点是无意注意为主,强迫他去主动学习,婴幼儿绝对没有兴趣,而撕卡片的动作正是这个年龄的精细动作发展的需要。此外,婴幼儿在实践中表现出的一些消极方面,家长若不是去指导他们,而去指责他们的过错时,都使他们无法直面矛盾。

(三)开展参与式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福州市一些区县(市)计生局与妇联,为推进早教工作,按照创建国家早教示范区的标准和要求,参与式指导工作虽说已经起步,但与上海、南京等先进地区相比,还是十分滞后与简单。据了解,福州开展参与式指导工作只是搭起简单的交流、传播、研究的平台。仅做如下几项工作:首先,200810月为了推进全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指导家长、抚养者和学前教育工作者科学地开展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福建省出台《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方案》(福州市还没有贯彻方案),这项工作的开展时间与先进地区相比,至少相差4年;其次、以社区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指导活动还流于口号与形式。目前,市区仅是对新婚夫妇开展一些优生优育培训工作,依托儿童医院、婴幼儿园、少年宫等成立“早教辅导基地”,对新生儿进行跟踪访视。不过,由于受资金、人才的限制,该工作多数流于形式,最后导致一些机构利用社会、家长的认识误区,拔苗助长,把早期教育当成商业、产业来做,应予关注。金钱培养不出“小神童”。早期教育变成了让儿童身心疲惫的训练,片面灌输知识技能、急功近利,致使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早期教育的核心价值被忽视,早期教育的科学规律被漠视。

三、思考与建议

“早期教育造就天才。”德国教育家爱尔维修断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反之,如果缺乏良好的早期教育,即使先天素质相当优良的孩子,也只能成为极其一般的孩子。当然,要教育好孩子,关键是要提高家长的素质,关键是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过高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多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只有让家长成为参与式指导实践的研究者,使其在引导婴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凸现出家庭成员共同成长、共同学习的乐趣,才能提高家庭教育参与式指导的水平。为此,笔者建议:

()处理好指导中的“隔代教育”问题

目前,参与式指导中,婴幼儿父母无法长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这是一个不能改变的现实,但必须处理好“隔代教育”问题。首先,祖辈既然承当了“隔代教育”的责任,应认识到自己仅是配角,孩子的父母才是教育孩子的主角。祖辈要当好配角,就要摆正心态,发挥自己辅助的作用。另外,教育也是科学,是与时俱进的,不要太固执己见,要虚心听取年轻一辈的意见。其次,父母辈在参与式指导中,应认识到自己是主角的地位,对祖辈“隔代教育”必须充分地理解,讲究策略。应该说我们的老人是很无私的,他们无条件地为子女着想,全心全意地照顾第三代。对于老人付出的心血,年轻人应予理解和尊重。祖辈在抚育孙辈时,最容易出现包办孩子的一切事务和满足孩子一切要求的现象。遇到这样的情况,年轻家长应当有策略地应对,不要公开指责,不要在孩子面前互指对方的不对。否则容易让孩子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或者让孩子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想法,以后谁的话也不听。遇到问题要好好沟通,因为年轻家长也是父母的孩子,要和父母好好沟通,才能成为婴幼儿的好榜样,让婴幼儿学会友善的交往方式。

(二)努力探索科学指导方法与模式,促进孩子家长一起进步

目前,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呼声很高的今天,在注重婴幼儿IQEQ发展的同时,最重要的应该是遵循婴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促进其在原有基础上全面和谐发展。

1 要重视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原则。婴幼儿身心发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格塞尔揭示的行为周期,为理解儿童行为的阶段特征和采取正确对待的方法提出了要重视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一,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把握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当婴幼儿处于发展质量较高的阶段,对他们应要求严格些;而当他们处于发展质量较低的阶段,应现实地看待他们的表现和耐心地等待他们度过这一阶段,不要急躁,避免伤害他们。第二,要重视情感关怀,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尊重儿童的意愿,创设宽松、温馨的家庭氛围,满足成长需求。第三,要以实践为核心,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儿童感兴趣的、富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丰富儿童的认识和经验,让自然结果的反馈来调整其认识。第四,要提供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特点的游戏活动,让儿童在快乐的游戏中,开启潜能,推进发展。第五,要把儿童的健康、安全和养育融为一体。做到以保为主,保中有教,保教合一。教育内容要有机联系,注重综合性。第六,要把握“切入点”,重视生长、发育、动作、语言、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差异,关注多元智能,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地发展。

2 重视家长在参与式指导中促进过程和促进技能的的关键指导。游戏,是家长参与式指导的主要方式,也是家长参与式指导的核心。要根据婴幼儿在实践中的表现和在研讨中的表达,判断婴幼儿的原有经验,进行归纳和概括,通过引导反思,使婴幼儿明晰与提高已有经验中蕴涵的理论观点和教育价值;要根据婴幼儿的当前水平,提出有促进性的问题,促使婴幼儿不断反思与构想,向更新的认识和更高的水平迈进;要将婴幼儿获得的新认识和提出的新构想进行再概括、再明晰,并加以引申和理论提高;要鼓励婴幼儿通过实践的有效发展,从而验证新认识,达到内化。可以说,家长参与式的指导过程,就是上述环节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家长的引导,婴幼儿主动建构的适宜的、融为一体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策略才能得到不断增加和扩展。

(三)关注参与式指导,推进培训和指导

目前,福州开始重视参与式指导,这对婴幼儿教育事业来说已是良好的开端。2008年,《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试行)》的出台和省婴幼儿教师培训中心承办的“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师资培训班”的举办,更对福州准确推进家长在参与式指导中,把握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内涵和理念,借鉴已有的经验,顺利开展实验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如今,重视“家长参与式指导”既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和有关部门,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要针对目前福州早教机构尚处发展初期,尚欠规范化管理,不够成熟的情况,借鉴一些先进地区与公办园经过几年摸索尝试的经验,实施托幼一体化。

1 充分利用公办园教育环境和人、财、物等教育资源优势,定期和不定期地向社区3岁以下的儿童开放。如:两周一次双休日让父母与孩子来园活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密切亲子关系和开发潜能。由老师牵头,组织临近家长每月不定期的聚在一起,交流养育宝宝的方法,再由家教指导员定期上门指导;成立聊吧,为家长搭建经验共享的平台。

2 以社区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指导。如:利用社区有利资源,开辟亲子教育宣传栏、咨询热线、运动中心;建立社3岁以下儿童成长记录卡和健康卡等。

3 开放社会教育机构。因为影剧院、图书馆等具有娱乐和教育的双重功能,是促进儿童发展的良好场所,要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作用。

同时,要加强对一些早教机构的管理。引导参与式指导走出片面灌输知识技能、急功近利,让儿童身心疲惫的训练误区,积极探讨适合03岁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开启潜能,使《早期教育指南》精神在参与式指导实践中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①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杜燕红:《 新时期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现状调查分析》,《中国家庭教育》 2008年第2期。

③骆风:《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研究成果的多学科分析》,广州大学国民教育研究所。

④李晴霞: 《 试论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养问题》,《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⑤魏群等: 《宝山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现状调查报告》,2005年度全国家庭教育研讨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⑥何黎明: 《家园互动,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 》,《早期教育增刊》2004年第9期。

⑦朱玉英 陶丽芳:《以“社区亲子指导角”为载体,加强祖辈家长指导的家教模式研究》,《早期教育增刊》 ,2004年第9期。

 

 

作者简介:林书芳(1973),女,福州市儿童学园幼儿园高级教师。邮编:350003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