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与福州产业结构调整

http://www.fzskl.com  2010-05-24 15:08:58  来源:福州社科网  

 

作者简介:潘冬东(1975~),男,福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所研究人员。邮编:350004

 

[提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福州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福州的社会经济建设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但也为福州的产业结构调

整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关键词]金融危机 福州产业结构调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面临严峻考验,中国也深受其害。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受金融风暴的影响,2008年上半年,我国共有6 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以珠三角为例,仅十月上旬,就有近五十家香港企业申请破产清算。
      一、金融危机演变及其实质
      (一)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的演变
次贷,即次级抵押贷款,是指美国房贷机构针对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群专门设计的一种特别房贷,贷给个人信用记录低于一定级别的人,以谋求更高的利息,进而增加银行收入。这类贷款人的
还贷违约风险较大,相对于风险较低的“优质”贷款,被称为“次贷”。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1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这大部分归功于次级按揭贷款。
      银行把发放的贷款捆绑打包进行证券化并在资本市场进行出售,这样就把原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贷款资产移除报表,并以此转移相关风险。这样,资产证券化的结果就是银行看似把风险已经完全转
移给了其他金融机构,得到了一笔“无风险”的类似于手续费的收入,而这种无风险收入进一步刺激了银行从事这种业务。
      然而放贷机构间竞争的加剧催生了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把自己暴露在一旦房地产价格发生逆转,按揭贷款还款率就会骤跌的风险之中。在进行次级抵押贷款时,放款机构和借款者都认
为,如果出现还贷困难,借款人只需出售房屋或者进行抵押再融资就能够解决问题。但是,一旦经济不景气,住房市场降温,房屋的价值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就会出现次贷贷款人还不起贷款,次级债务大量涌现的问题,因此必然引起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期,次级市场就可能发生严重震荡,这就会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进而波及整个抵押贷款市场,银行呆账坏账成堆,相关投资银行必然面临破产。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凸显。4月,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随后,有20多家次贷供应商宣布破产、遭受巨额损失或寻求被收购,大量次贷形成坏账,基于这些次贷的证
券也大幅贬值,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短缺。2008年7月,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公司因陷入困境,被美国政府接管。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无奈破产,高盛、摩根士丹利实施业务转型,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和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相继被美国监管机构和美国银行收购,华尔街经历了一场“世纪洗牌”。而由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强势地位,使得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波及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金融“海啸”。
      (二)金融危机的实质
      从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此次金融危机实质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投机需求过度及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引起的。
      首先,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要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并不断地将实物经济资本化、虚拟化。实物经济或实体经济产生的资本增值有限,过度地追求资本效益最大化,就会产生虚拟经济总量大于实
物经济总量的结果。当虚拟经济支撑不起实物经济时,经济危机就显现了。此外,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大部分的资本都向高利润行业转移,导致低利润行业缺乏必须的发展资本,最终造成了经济结构的失衡,产生经济波动。
      其次,美国经常保持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居民大量借贷。长期以来,美国凭借美元作为世界性基础货币的地位,以及其占世界经济总量1/4的大国优势,为国际资本提供了收益相对较高而风险相对较低
的回报,这样美国就可以通过增加对外负债来实现对未来的投资,并维持当期较高的消费水平。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在造就美国经济辉煌的同时,潜伏着巨大的道德风险、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经济增长与储蓄增长是相互促进的,较低的储蓄增长率容易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效率,受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和储蓄分流、外流的影响,会形成一种低储蓄低增长的恶性循环。
      第三,华尔街资本投机行为泛滥,各种各样的高风险金融衍生品过多过滥。传统上,银行放贷后,应该把信用风险留在银行内部,一旦对方无力偿还贷款,造成的损失应由银行来承担。但是,美国的大
批放贷机构却在中介机构的协助下,把巨额次级贷款以证券的形式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机构购买;投资机构又把这些证券变成新的金融产品,卖给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随着资本链的不断延伸、放大,使最初1元钱的贷款可以被逐级放大为几元、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金融衍生品。这样,金融业的风险也随之被急剧放大。当这些金融产品的基础——次级住房信贷资产出了问题,整个金融市场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连锁反应,最终影响整个经济社会。
      二、金融危机对福州的影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的流通循环出现问题,融资功能逐渐萎缩,金融机构遭受重创,银行资产大幅缩水,资本金锐减,资产质量恶化,银行债务增多,就会出现流动性短缺、股市大跌。企业融
资困难,就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使得进出口下降、失业率上升,经济遭受更重打击,反过来使金融系统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从货币市场到资本市场,从银行到非银行,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随着危机的传播和蔓延,金融与经济的恶性互动不断加剧,整个经济社会从生产到生活都深受影响。
      1、经济发展速度呈下降趋势。福州市是我国沿海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近30年来,福州的经济发展基本维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根据《福州统计年鉴2008》的数据显示,从1978~2007年福州地
区生产总值年均发展速度达到114.92%,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福州2009年1-6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3.21亿元,累计增长9.8%,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394.88亿元,累计增长5.7%;2009年1—7月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2030.36亿元,比增7.3%,远远低于2008年的同期水平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年均增长水平。(详见表格1)


表格12008—2009年1—6月福州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指 标 名 称       2008年1-6月       累计增长(%)       2009年1-6月       累计增长(%)
福州市生产总值       938.87           13.2                 1003.21                9.8
第一产业增加值       77.72             5.6                  79.37                      5
第二产业增加值       434.01            18.4                447.12                  7.1
工业增加值             390.69            18.3                394.88                  5.7
第三产业增加值       427.14            9.4                  476.72                  13.4

      2、外贸经济环境恶化。金融危机对福州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国际贸易大环境的恶化,进出口贸易额快速下滑。
      作为福州主要出口市场的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市场需求下降,贸易保护又有所抬头。受此影响,福州的进出口贸易快速下滑,增长速度从2008年1—11月
的12.93%下降到2009年1—6月的-29.84%;工业出口交货总值从2008年1—7月547.38亿元下降至2009年1—7月482.16亿元,累计增长速度也从2008年1—7月的21.6%,下降至2009年同期的-11.9%。(详见表格2和3)
表格 2   2008-09年福州进出口额增长情况  (单位:亿美元)
指 标 名 称       2008年1-11月       增长速度%       2009年1-6月       增长速度%
进出口总额             190.07            12.93                  73.81            -29.84
出口总额                126.18            13.73                  50.6              -24.53
外资企业出口             78                  13.59                27.18            -36.28
内资企业出口             48.18            13.97                  23.42            -3.99
进口总额                   63.89            11.39                  23.21            -39.16
表格 3   2008-09年福州工业主导产业出口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2008年1-12月       增长速度%       2009年1-7月       增长速度%
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        
纺织服装、化纤制造业       65.43            8.9                  32.65    nbsp;             -3.3
冶金及冶金制品制造业       28.17            -7.8                  7.45                  -56.8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1.44            10.6                  28.99               -1.2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410.75            19.4                  202.19            -19.5
工业出口交货总值             927.73            11.2                  482.16             -11.9

      3、工业发展形势严峻。改革开放以来,福州的工业水平发展迅猛,特别是从1991年以来的近20年时间里,福州的工业增加值一直维持着两位数的发展速度。但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1—7月福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2.77亿元,增长8.2%,工业产值和销售产值的增长率远远低于2008年的同期水平。几个主导产业(规模以上)的销售情况也不容乐观。(详见表格4和5)
表格 4   2008-09年1-7月福州工业产销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名 称                2008年1-7月       增长(%)       2009年1-7月       增长(%)
全部工业总产值                 2003.57            19             2030.36            7.3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822.55           20.4             1845.84            7.9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         1753.95            22.1             1768.59            0.7
表格 5   2008-09年福州工业主导产业产销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2008年1-12月       累计增长(%)       2009年1-7月       累计增长(%)
工业销售产值   
纺织服装、化纤制造业       438.44            17.7                  253.33                  4
冶金及冶金制品制造业       319.38            26.4                  177.31                  -1.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71.93             2.8                    100.11                  3.5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589.55            10.5                  284.66                  -16.6
工业产品销售率(%)   
纺织服装、化纤制造业       96.14         83.03  
冶金及冶金制品制造业       96.5            76.6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97.65          91.55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98.25          96.03 

      4、中小企业步履维艰。受金融危机影响,银行银根紧缩,提高了企业信贷门槛和条件,在没有更多融资渠道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出现了融资困难,特别是出口订单型中小企业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这些中小企业大体都是民营企业,它们不易得到国有银行的支持,大多数是靠自有资金、小本经营慢慢打拼,滚动发展,资金链往往崩得很紧。所以,它们的生存环境就显得很脆弱。因此,在金融危机来的时候,就会出现市场萎缩,出口下降,造成产能过剩、部分产品滞销,从而面临着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的威胁。2008下半年以来,福州已有10%~15%的服装进出口企业已倒闭或者停产,仅2008年10月,长乐市就关闭了纺织业产能的1/3,许多纺织企业不得不裁员。由于纺织品价格大幅下跌,估计2008年全行业损失在30亿元以上。
      三、化危机为机遇,加快福州产业结构调整
      (一)金融危机是福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福州经济发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压抑的需求极速膨胀,整个市场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状态。因而在这种强烈的市场需求拉动和利益驱动下,扩大生
产成为市场的直接反应,企业首先关注的是产量,基本上不去考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因而当时福州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都体现为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进入过剩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人们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提高,许多企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面临着转型和淘汰问题。特别是随着以能源、原材料、人力资源为代表的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一些规模较小、技术薄弱、竞争不够强的企业已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此外,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和市场营销资源,自身也有着发展提高、做强做大的冲动。
      福州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城市,充分发挥先行城市政策优势、对台区位优势和侨乡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为福州经济的飞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因为当时的历史局限及福州工业基
础薄弱等原因,主导福州外贸的企业多是一些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加工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较小、技术薄弱、竞争不够强等特点。这就导致福州进出口贸易规模在迅速增长的同时,财富可能没得到应有的增长,相反经济资源受到了破坏,劳动力的价格没得到有效的提升,社会福利性也没随经济增长而得到有效的提高,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良性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的进步、低成本优势的逐步弱化,许多企业已经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发展的需要,面临着转型和淘汰问题。由于这种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经济效益比较低,福州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要利用好有限的资源,提高经济效率,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社会福利性,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自然资源。
      同时,福州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还较低,特别是高附加值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电信、物流等部门,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较大,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发展,不能充分发挥福州作为海峡西
岸经济区省会中心城市的领导与辐射作用。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也是目前福州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2、金融危机为福州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步伐提供了机遇
      (1)金融危机促进福州低端企业的优胜劣汰。金融危机只是外因,它只能影响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只是导致企业倒闭的催化剂。外因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局部改革事物发展的面貌,外因必须
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存在的基础。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真正导致企业倒闭的决定性因素是不是别的,而是企业自身发展质量水平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在推动福州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福州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出口企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出口产品中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轻工业产品占主导地位,在整个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地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市场开发能力也较弱,主要是靠低成本、低价格来换取出口订单。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种低级的产业模式受到沉重打击,特别是福州市制鞋、纺织服装、玩具、工艺品、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主要出口国市场萎缩,订单减少,许多实力较弱的企业难逃倒闭的结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次难得的洗牌机会,一些技术落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发展潜力不足、不能很好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将会从严酷的竞争中被淘汰,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的转型升级。阵痛之后带来的必然会是一些全新的生产模式、营销理念和经济发展体系。
      (2)金融危机带来的宏观经济调整催生产业调整机遇。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央确定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的基本方针,调整产业结构问题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要位置,为福
州的产业结构调整良好的契机。随后国家相继出台了扩大内需十大措施、金融方面的30条举措、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13条政策等措施,福建省也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36条措施和促进工业、房地产、外经贸、金融发展的32条政策。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为福州市整个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的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融、电子信息、物流业近年都有较好的发展,引进、培育出了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国家政策的出台为福州相关产业企业的整合、集聚、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力地增强了福州相关产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加大了对基建建设的扶持力度,促进了福州一些重大、重点建设项目的提前实施、加快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扩大生产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了福州优质企业的进一步做强做大,提高了福州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
      (二)抓住机遇,加快福州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福州有意识地逐步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了进一步推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更有效地整合发挥资源的作用,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与抵御市场风
险的能力,福州市积极推进“以港兴市”、“两翼发展”的战略实施步伐,积极把握机遇,特别是抓住国家大型重化工、能源产业布局向沿海地区转移的机遇和亚洲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发展、承接技术含量高的重化工业和汽车制造业等产业,着力引导能源、化工、船舶修造、冶金机械、电子信息、塑胶、纺织、水产加工等向南北两翼集聚,有力促进了福州工业利用外资从传统的轻工业向重工业、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福州的轻重工业比从1995年的58.41∶41.59转变为2007年的40.14∶59.86。目前,福州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是要调整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主导产业、平衡消费、投资和外贸这三驾马车之间的比例关系。一是要平衡消费和投资比例,过度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实践证明是难以持久的,不适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二是要平衡好内需和外需,内需不振而保持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同样也会令经济体面临较大的波动风险。第三是要大力推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繁荣。
      1、加大投资建设,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保障经济的平稳,否则调整产业结构就变成了破坏产业结构。加大基础建设投资是在短期内拉动GDP、保持经济平衡发展的最有力的保障。为降低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中央政府于2008年11月公布了额度为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一时间,全国各地投资计划纷纷跟进。福州也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的投资计划,加大基础建设力度,推动航空港、港
口、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特别是随着2009年《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在中央和省的支持下,福州进一步加快投资建设步伐,开始实施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已有规划并可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项目,启动一批带动力强的新项目;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生态环境建设等投入力度。这些投资项目的运作对提振企业和民众信心、改革经济发展预期、保证福州经济增长无疑起到重要作用。
      投资建设要向民生工程倾斜,改善居民生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刺激国内消费。民生问题是指关系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包括劳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社会救助、生产生
活水平等问题。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民生工程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和人民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大民生工程的建设力度,完整体现了经济建设的目的,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的民生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合作医疗、养老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抓紧解决农村教育和卫生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增收节支,提高农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有效开发农村消费市场。提高社会需求增长质量,充分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投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科学调研决策、合理安排,要注意把投资与改善民生紧密地结合起来,投资计划与项目做到透明化、公开化,并引导监督公众化;要避免盲目急进,警惕项目投资决策部门利益
化、资金分配关系化的运作,吸纳社会资金,提高投资效率,打破垄断,通过不同性质资本的充分竞争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和全民福利,防止大规模的投资变成强势资本独家享受的盛宴,避免出现“政府投资、政府包办、政府消费”的情形。
      2、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环境
      (1)提高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效率。福州的资源和发展空间毕竟是有限的,福州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必然要淘汰一批不符合发展需要的落后的产业、企业,这涉及到诸多生产要素的再流转和分配问题
。经济要转型,关键是要建立起一个高效的资源配置体系。在目前市场经济不够完善和发达的情况下,如果把这些问题全部推给市场,交给要素交换市场,显然是不可行的。目前,我国企业法人资格的消灭有注销登记、吊销营业执照两种方式。大多数市场主体选择不年检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方式退出市场,这是一种未经清算非正常退出的方式,严重侵害了债权人合法权益,影响了市场交易安全,妨碍了生产要素资源的再流转和配置,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这就需要政府来组织引导建设完善市场退出机制,通过生产要素资源的交易市场来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保障企业主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完善的市场机制既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又及时有效地将不合格的市场主体淘汰出局,以确保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场主体能够顺畅退出是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标志之一。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转化体系。积极依托“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等平台,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专业化的科技项目对接活动。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迅速将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
实生产力,通过市场的纽带将科研院所和企业有机联系起来,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资源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根据市场规则明确责权利,可以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良好局面。
      (2)提高政府的服务和引导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必将对政府的监管和服务职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各个行政机关要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切实减
轻企业负担为基本原则,加强部门之间横向合作,联合办公。以市场许可准入制度替代审批审核制度,减少审批环节,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积极利用广大社会监督力量实施监管。优化许可证管理,将不必要的许可证制度废除,做到既有利于政府提高行政效率,也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
      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科技和技改等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扶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和核心技术企业的
发展,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有效促进资源开放和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健全完善企业担保体系,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的投入,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更快更有效地为高成长性、发展潜力大、具有还贷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在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中的引导、规划、协调和扶持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获取政策、资金、技术、市场、人才信息等提供方便。积极发展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债券市场,逐步拓宽创业投资基金的来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风险投资。
      3、重点培育、引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等非资源型产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发展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是要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和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与依赖。充分发挥福州作为海西省会中心城市的优势,加大对科研项目和科研人才培
养的资金投入,优化产业创新环境。积极吸引和对接台湾、欧美等地区的产业转移,重点培育、承接和发展节能产业、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进一步壮大福州的优势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化工产业、钢铁产业、冶金机械产业,汽车及配件产业、纺织业、造船业等,提高福州这些产业的科技创新、管理能力和营销理念等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深化升华“两翼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优化布局,特别是随着平潭区的设立,福州要加大对现有工业集中区的梳理、整合和功能定位,有效减少“内耗”、节约资源、提高利用率,更好地满足重点、重大项目的建设用地的资金要求,促进这些项目早日投产,发挥其带动和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
      文化产业是典型的非资源型新兴产业。福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是福建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为福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2000多年的文明传承和现代的创新理念相互激荡为福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意源泉。福州具有做强做大文化产业的良好资源优势。福州市在2006年就提出了文化强市的战略部署,近年福州的文化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2008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15.4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比重达5.1%。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促进福州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朝阳产业、福州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和提供就业的重要产业,是福州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市应进一步形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共识,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制定实施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农产品加工业也是一个发展空间非常广阔的产业。资料显示,福州口岸2009年上半年出口烤鳗3072.3吨,同比增长27.54%;出口冷冻调味混合菜526.4吨、195.7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4%和85%。福州作为省会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福州特别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电信、物流、信息资源、中介服务等产业,提高服务业对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服务水平。
      4、抓好劳动力培训工作,为产业结构升级服务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对一些企业进行关、停、并、转,这就涉及到劳动力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的大问题。要不断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劳务
中介服务,积极推动失业人员的转移再就业。产业结构升级必将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应积极建立健全劳动力社会培训体系,协调学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和政府培训工程之间的关系,让各个环节的培训互相衔接,提高培训实效。积极鼓励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修炼,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素质,更好地为经济生产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①福建社会科学院:《2008—2009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与预测蓝皮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②魏杰:《转型中国》,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朱剑修)

视频专题更多>
  • 第五届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