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与对策——以福州为例

http://www.fzskl.com  2011-12-15 16:24:57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令人堪忧。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笔者采取实证分析方法,在大量调查数据的支持下,对福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司法审判层面、学校、家庭及社会层面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直接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新世纪的接班人。作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令人堪忧。全国性的统计数据显示,经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之后,我国青少年犯罪猛增。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令人触目惊心: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经占了6%以上,13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明显增加,其中十四五岁小青年犯罪案件更是占到青年犯罪总数的70%。在全国两亿多青少年学生中,平均每一分钟就会发生一起刑事案件。①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我们采取实证分析方法,在大量调查数据的支持下,对福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司法审判层面、学校、家庭及社会层面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直接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福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概况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我国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均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措施,但仍未能有效地控制未成年人的犯罪比率。据统计分析,20052009年,福州地区的两级人民法院共审理刑事案件2277235660人,其中未成年罪犯达3684人,占刑事罪犯总人数的10 33%。(详见表1

120052009年福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总体情况表

单位:人年度

项目20052006200720082009年总计刑事犯罪总人数5803593670157734917235660未成年罪犯人数6545567827679253684未成年罪犯占刑事犯罪总人数比例11 27%9 37%11 15%9 92%10 09%10 33%未满16周岁罪犯人数8372997699439未满16周岁罪犯占未成年罪犯比例12 69%12 95%12 669 91%10 70%11 60%

  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福州地区刑事犯罪总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五年内增长了58 06%,其中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也随之上升,2009年比2005年增加了271人,上升了41 44%。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在刑事犯罪总数中一直占据相当比例,约占10%,而其中未满16周岁罪犯在未成年罪犯中已经占到11 60%的比例。可见,福州市未成年人犯罪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加大力度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研中我们发现,教育程度低又无正当职业的人员,是未成年罪犯的主要群体。很多未成年人系初中毕业,甚至未满九年义务教育即辍学,这些人过早流入社会后成为无业人员或在农村不务正业,整天无所事事,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同时,我们发现,在校学生犯罪也占相当比例,已达到10 56%,应该引起家长、学校及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近五年福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情况来看,未成年罪犯多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比例高达90%以上;无业人员和农民的罪犯比例亦高达85%。(见表2

220052009年福州市未成年罪犯职业及文化程度基本情况表

位:人

职业人数占未成年罪犯比例文化程度人数占未成年罪犯比例无业239264 93%文盲280 76%农民74620 25%小学79321 52%学生38910 56%初中258770 22%其他1574 26%高中及以上2767 49%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

  从近五年来福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的数据情况中可以看出,福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

  近五年来,福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仍然相当严重,犯罪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数达925人,相比2005年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增长了41 44%

  2.未成年罪犯呈现低龄化趋势

  我国青少年初次犯罪的年龄已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18-25周岁,逐步向14-16周岁年龄段发展。

  近五年来,福州地区法院共判处16周岁以下未成年罪犯439名,占未成年罪犯总人数的11 60%,其中年龄最小的仅14周岁。16周岁以下未成年罪犯与五年前相比,增长了11 24%。审理中发现,参与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中甚至有不少未满14周岁的少年,因未达法定年龄而未被追究刑事处罚。

  3.文化程度低,多为社会闲散人员

  在未成年罪犯中,初中文化程度占绝大部分。近五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福州市未成年罪犯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90%以上,其中文盲有28人,小学文化程度的有793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587人。无业人员和农民占了很大比例,高达85 18%以上。

  【案例】王某等13名未成年人不求上进,初中未毕业就辍学混迹社会,形成了号称闽清“渡口十三少”的犯罪团伙。2006年至2007年间,该犯罪团伙多次抢劫财物,无故持械殴打他人,寻衅滋事。2008年,经闽清县人民法院审理,该犯罪团伙成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制裁。②

  4.留守、留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员流动频繁,福州地区有很多人长期在外地经商、务工,甚至有的长期在国外打工,同时还有大量的外来经商、务工人员。这些人大多将子女留在家乡由其他亲属代为照看,而有的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则将子女带到福州生活。这些留守、留城少年缺乏父母关爱,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严重断层或缺位,犯罪比例较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福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有近30%来自留守、留城家庭。

  5.在校学生的犯罪人数占据一定比例

  学校本是“一方净土”,是传播文化知识的摇篮、陶冶情操的殿堂,但由于学校教育方式、内容和教学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近年来福州地区在校生犯罪时有发生,2005年至2009年共有在校生罪犯389人,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比例达10 56%

二、福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成因

  未成年人的犯罪成因是复杂的,多数情况下其犯罪可能是多方面原因结合促成的结果。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以及地域环境、历史等差异性,不同地区的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又有所区别。调研过程中,我们随机抽取了100名福州地区近五年的未成年罪犯作为样本,通过对他们的犯罪成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福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存在以下成因。(见表3

 

3福州地区100名未成年罪犯

的犯罪成因总体情况表

单位:人

犯罪主要成因

所占比例排序人数占未成年罪犯比例家庭教育缺失、

监护不力5840 28%社会不良环境影响2315 97%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1812 5%自身性格冲动

又缺乏辨别是非能力1611 11%缺乏关爱、自暴自弃128 33%其他1711 8%注:由于犯罪成因较为复杂,一个犯罪行为可能有多个成因,因此在这100名未成年罪犯的样本中,犯罪成因汇总人数共144人。

 

  表3表明福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成因主要集中在家庭教育缺失、监护不力,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自身性格冲动又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缺乏关爱、自暴自弃这五种类型,在所有未成年人犯罪成因中占到88 2%,其他犯罪成因仅占11 8%

(一)家庭教育缺失、监护不力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最主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福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中,家庭教育缺失、监护不力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最主要原因,比例高达40 28%

  1980年联合国第三届预防犯罪及罪犯处理大会的有关材料指出:“家庭在所有国家中都是影响青年人生活的最重要的力量,家庭是最有效的社会控制媒介。”③一个家庭的环境氛围,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和睦完整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重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

  福州地处沿海,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流动频繁,很多家庭由于工作,家长长期在外经商、务工等,甚至有的长期在日本、美国等国外打工。这些家长大多数将子女托付给亲戚代管;另外一些外来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将其子女带到福州生活学习,但因忙于工作而无心管教子女。这些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监护不力的未成年人,身心未能得到健康成长,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案例】蒋某系刚满15周岁的福州郊县某中学初二学生,父母亲均在国外谋生,蒋某则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平时除管好蒋某的吃穿外,其他方面则无瑕顾及。蒋某无意间浏览了色情网站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迷恋色情、淫秽音像制品和网站。在20067月的一天,蒋某将一收购废品的中年妇女骗到其住处强奸。该妇女事后立即报警,蒋某被抓获。④

(二)社会不良环境影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

  近年来社会上不良风气和低俗文化的蔓延,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社会上一些宣扬暴力、色情等非法音像制品和书刊禁而不止,对网吧、游戏厅、歌舞厅、迪吧等容易藏污纳垢的公共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监管,给未成年人身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⑤由于未成年人文化素质低,涉世不深,分辨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一些宣扬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的影响,沾染“黄赌毒”等恶习,讲求江湖哥们义气,拉帮结伙,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沉迷网吧、歌舞厅无法自拔,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土壤,那么学校就是孩子心灵成长所需的营养,是塑造孩子美好心灵的生态场。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生态,必将对孩子心灵后天的成长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⑥反之,学校教育出现问题将极大地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在福州地区,一些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青春期启蒙教育,老师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犯罪苗头”,尤其对一些在校表现不好,成绩较差的学生,未能及时疏导,甚至将他们推向社会,导致一些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产生偏差,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自身性格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不容忽视

  从表3可以看出,未成年人自身性格冲动又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和关爱,自暴自弃,也是犯罪的主要成因。这也反映出未成年人自身心理和生理特征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未成年人心理发育未成熟,社会阅历较浅,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往往缺乏冷静的思考与正确的分析、判断,容易形成错误的念头,做出错误的行为;与此同时,未成年人分析、判断能力较差,独立人格不完善以及经济上的依附性使其难以抵制不良诱惑,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被复杂现象所困扰,加上自身强烈的独立意识与好胜心,易冲动而不理性的个性特征,难以接受他人的劝阻,不知悔改,容易一意孤行。⑦一旦他们缺乏温暖与关爱,缺少认同感,容易产生极端思想,自暴自弃,做出一些违法犯罪行为。

  【案例】 20051130日晚,陈某在网吧上网时遭姚某辱骂,便怀恨在心,于是打电话叫其男友林某教训姚某。林某随后纠集了11人,携带了匕首、西瓜刀、砍刀等凶器赶来。在长乐市金峰镇“空中猎人”网吧附近,陈某向其男友林某等人指认了姚某后,林某等人便追赶姚某,其中林某等持匕首、西瓜刀、砍刀的4个人将姚某砍、刺倒地,其余未持凶器的也围着姚某拳打脚踢,致姚某大出血死亡。本案陈某等14名被告人均为未成年人,因其自身法律意识差,自控能力弱,是非不分,讲“哥们义气”等主观原因而走上了犯罪道路,对被害人及其家庭造成了深深的伤害,也给自身的未来留下了阴影。⑧

  据统计,目前全国未成年人犯罪诱发原因有近二十种,而上述四种原因诱导犯罪在福州市未成年犯罪成因中占如此大的比例,也就是说,我们今后重点防范这些原因引发的犯罪,可以大大降低福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率。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对措施

(一)司法审判层面

  法院作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机关,对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责无旁贷,应当有所作为。

  1.延伸审判职能,加强法制宣传

  法院要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延伸审判职能,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联系,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多发地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法院可以在审理有代表性的案件时针对性邀请在校学生旁听庭审,现场接受法制教育。通过活生生的案例,来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从而更好地约束其自身行为。

  法院可以编制一些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进行法制宣传。⑨法官通过不定期深入学校、社区、街道,开展“送法进校园、社区、街道”等活动,向未成年人及家长发放法制教育宣传册,使其知道什么行为是违法的,怎样才能预防犯罪。仅2010年上半年,福州地区两级法院深入中小学讲授法制教育课共19场,受教育师生2万余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做好审判工作,保障合法权益

  法院应坚持“教育、感化、挽救”原则,量刑上做到“能免不判,能轻不重,能缓不实”,对犯罪情节较轻,悔罪表现较好,经实地调查后认为具备监管帮教条件的未成年被告人,尤其是在校学生,充分考量缓刑适用。仅2010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对未成年犯适用缓刑67人。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还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判决书后附加法官寄语,增强其接受改造和重新融入社会的信心。

  审理过程中,法官在自行开展未成年被告人基本情况调查的同时,对可能适用非监禁刑的未成年被告人,应当委托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矫正风险的预测和评估,依据参考预测和评估报告判断是否符合社区矫正条件,决定是否适用非监禁刑,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罗源县人民法院从2009年开始利用这一机制对多起、多个未成年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取得较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3.加强回访帮教,预防重新犯罪

  法院充分利用审判资源,延伸司法职能,加强回访帮教工作,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积极配合监所及社区矫正组织对未成年罪犯进行法制教育和回访考察,深入监所及社区召开回访帮教座谈会,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状况,与其监护人(家长)签订帮教协议,鼓励他们安心改造,重新做人,并帮助他们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开展警示教育,用“从严”、“从宽”的典型案例,举一反三,配合监所及社区矫正组织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引以为戒,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犯顺利回归社会,重新做人,以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目的,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法院还联合有关单位设立旨在帮教救助失足青少年的“新生基金”,仅2010年上半年,向271名失足青少年发放第一批“新生基金”慈善款15万元,同时邀请5家爱心企业与25名即将刑满释放的未成年犯签订《就业意向书》,为失足青少年提供就业机会,预防重新犯罪。

(二)学校和家庭层面

  1.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学校应跳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进行不同对待,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多开设心理教育、法律法纪、道德品德和生理启蒙教育等课程,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设立心理咨询室,及时排解学生特别是留守、留城学生的心理障碍。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加强学生的思想交流。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对有劣迹和不良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建立档案,随时跟踪,及时与家长、监护人联系,关注学生在校内外的行为与表现,帮助他们及时改正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采取“结对子”的方法,让“问题少年”和老师“结对子”,也可以同龄学生间“结对子”。通过加强与“问题少年”的思想交流,让他们放开自己的胸怀,培养健康的道德观念,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3.加强与子女沟通交流

  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是未成年人的榜样。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做好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家长在工作之余,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外,更要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多一点点体贴,少一点点训斥,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专横,注意孩子在心理、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倾听孩子的欢乐和烦恼,引导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对于失足、犯错误的孩子,更要给予家庭的温暖,绝不可弃而不管,放任自流。

  4.加强学校与家庭沟通

  学校和家长、监护人之间应加强沟通联系。学校可定期召开家庭教育报告会,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意识和方法,增强监护能力,正确管束和引导、教育孩子。学校应设置“亲情电话”,建立“家校联系簿”,畅通学校和家庭的交流渠道。老师要对“问题少年”进行经常性的家访,或通过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反馈。同时,家长也要多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平时想什么、干什么,与什么人交往,时时掌握孩子的思想、行为动态,及时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

(三)社会层面

  1.保障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特别是保障外来经商、务工人员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让适龄青少年过早流入社会,脱离学校教育而沦落为不良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已采取“公办学校为主,独立设置的外来务工子女学校为辅”的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入学条件和程序,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接受义务教育。

  2.大力开展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公安、文化、工商、税务等部门,应当切实加强对学校周边的音像、图书出版物、网吧、娱乐场所的监管,坚决取缔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和无证经营、违规经营的网吧,规范娱乐场所的经营行为。公安机关根据“警校共育”要求,可在学校附近设治安值勤室或报警点,加强校园周边的巡逻,发放警民联系卡,方便学生报警求助,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3.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作用

  各级党委、政府、社区、村委会、关工委、团委、妇联等部门要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对所在辖区内的一些留守、留城、困难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或重回社会的未成年罪犯进行跟踪管理,生活上给予帮助,思想上给予正确引导,行为不当时给予纠正,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注释:

  ① 南湖司法局:《不要再让花凋零》,http://www nanhuyangguang com cn/show aspx?id=1825&cid=9

  ②福建省闽清县人民法院:《(2008)梅刑初字第27号刑事判决书》。

  ③ 康惠农、王汉林:《青少年犯罪预防、控制问题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年第2期。

  ④ 福建省平潭县人民法院:《(2007)岚刑初字第45号刑事判决书》。

  ⑤ 黄教珍、张停云:《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与教育对策》,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9页。

  ⑥ 陈卫东主编:《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与违法犯罪预防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7页。

  ⑦ 李春雷、靳高风:《犯罪预防理论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4页。

  ⑧ 福建省长乐市人民法院:《(2006)长刑初字第49号刑事判决书》。

  ⑨ 张忠斌:《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作者简介:陈学凯(1975~),男,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邮编:350008

          易艳(1986~),女,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书记员。邮编:350008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