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企业诚信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http://www.fzskl.com  2011-03-15 09:53:46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当前企业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与社会需要从培植企业诚信社会责任意识,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内涵,制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约束政策,打造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共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体系,构建企业与相关利益者的诚信责任平台,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部管理制度,营造企业社会责任文化氛围等8个方面来重塑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
[关键词]企业诚信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引起社会各界普遍重视的一个新概念。近年来,由于企业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而引发的种种与科学和谐发展背道而驰的案例和事故,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阻碍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安定稳定,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鉴于此,如何重塑企业诚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是新形势下值得深度思考的一个新课题。
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企业诚信地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争取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的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民利益所应履行或应尽的义务。企业必须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一种国际潮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企业讲诚信与承担社会责任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全社会的广泛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具体行动,也是企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企业实践层面来讲,企业务必诚实守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一是企业应尽的一项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文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二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它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美誉度,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三是企业自身社会价值之所在。企业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捆绑在一起,把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稳,世无信不宁”。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准则,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根基。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诚信意识应有的题中之义。企业诚信理念蕴含的内容很广,不能仅囿于单纯的诚实守信经营,还应上升到社会责任的高度去衡量,把它纳入事关社会和谐,惠及民生百姓的大局中去思考。承担社会责任贵在自觉,讲诚信应体现在自觉自愿地勇于履行社会职责,担当社会责任。一个诚信缺失,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注定没有生命力,注定要危及企业职工,甚至威胁社会稳定。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诚信意识的延伸和升华。在传统的经济学意义上,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没有责任和义务去承担政府和社会的部分职责。在现代社会,由于企业的利益与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利益高度依存,企业与相关上下游企业是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企业的任何一种行为不可能是独立的个体行为,都可能对相关利益群体、相关利益节点,包括企业职工产生直接影响,乃至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无一例外地必须诚信地承担社会责任。
二、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透析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提出至今已有90多年历史。早在上个世纪末,西方部分发达国家提出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1971年,美国政府就以部门名义发布了第一个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1991年,上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全球协议的概念,呼吁企业约束自私的谋利行为,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并于2000年以联合国名义正式启动该行动。虽然说,我国由于企业责任政策滞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状态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处于初始阶段,但这些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开始日益得到强化,且备受社会关注。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在国家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时,企业主动伸出了援助之手;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绝大部分企业配合政府履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重大举措,促进了经济发展从整体上扭转局面。实事求是地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乃显十分薄弱。据统计,全国近千万家企业,有慈善捐助行为的仅10万企次。对5·12特大地震的赈灾款,一半以上是个人行为,企业并未成为捐款的主体,有的企业赈灾款向社会公布后却迟迟不到位。还有一些企业对承担社会责任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见利忘义,失信行为屡见不鲜。象“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便是不负社会责任的极端表现。更有触目惊心的矿难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发生,各种倒楼塌桥事故严重恶化了建筑市场环境。为规避《劳动合同法》,广东有1800多家企业先后关闭,造成大量工人失业,还有许多企业出现大量裁员减薪现象。此外,富尔康公司连续上演13起员工“跳搂门”事件发人深思,从另一侧面也显露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亟待加强和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上述林林总总的失信现象,不仅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而且反映政府制度规范的缺位。追根溯源,都是由于亵渎诚信惹的祸。究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全社会宣传力度不够,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意识薄弱,思想认识上有误区;二是企业社会责任政策跟不上,政府监管不到位,企业外部约束力度不大;三是企业自身价值追求偏颇,对劳动者尊严和权益的维护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差异。可以说,失信仅次于腐败,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
  三、关于重塑企业诚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思考
  胡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即要继续健全企业激励机制,也要注重强化企业外部约束,引导企业树立现代化经营理念,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打破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在企业经营全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公众、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以“企业公民”的身份履行应尽的义务。
1、注重道德教化,培植企业诚信社会责任意识。诚信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石。一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载体加大对企业诚信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宣传力度,唤起社会责任意识。让全民深刻理解其重要性,把它作为企业必须遵循的最起码的基本道德,让企业家血管里要流着道德的血液。二要注重诚信道德的教化,建立起自觉的社会责任理念。企业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社会责任实践活动。引导职工确立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把诚信化作内心的一种潜意识,使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一种共识和自觉行动。三要以社会上典型事例弘扬企业讲诚信,重信誉,明信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时代精神。武汉孙水林的2位“信义兄弟”替哥哥完成“新年不欠旧债”的心愿,在春节前为60多位工人结清33 6万元工钱。这一生死接力的送薪义举正是闪烁着新时代诚信道德光芒的生动注脚。
2、走出思想误区,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内涵。提起企业社会责任,许多人会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抢险救灾、扶贫捐助之类很表面化的行为。这种以偏概全的狭隘观念比较普遍存在。其实,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等,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它重点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利益相关方和环境负责,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尤其强调对环境资源承担责任,“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大致可归纳8个方面:①诚信经营,自觉遵守法律规范,恪守商业信用;②完善公司治理,科学民主决策,提高企业持续盈利能力;③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满足社会需求;④加强资源节约,落实节能减排,开发低碳绿色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⑤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⑥保障职业安全健康,优化职工工作生活环境;⑦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平等就业岗位、工资和福利待遇;⑧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活动,回报社会。上述社会责任,无论是必尽责任、应尽责任、愿尽责任,都应成为企业自觉的行为目标。
3、规范责任行为,制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约束政策。目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法律形式来实现,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刚性原则并不能规范企业的所有行为,尤其是道德和自愿层面上的行为,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企业行为加以引导和约束。一是制定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迫在眉睫。企业究竟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应予以科学地明确界定,规范企业依法履行社会责任的范围,同时制止乱摊派现象,避免让企业承担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二是地方政府还应出台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政策,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规范化公共管理轨道。为诚信履行社会责任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实行政策倾斜,提供各种激励政策和优惠措施。如在企业资质鉴定、评优评先、金融投资、银行贷款、房地产开发、承担政府采购、代建政府工程等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同时,对那些不讲诚信,不负社会责任且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依法追究责任,从而推动社会责任领域从企业“自我约束”到“社会约束”转变。三是要建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和举报制度。通过新闻媒体、社会团体、金融机构发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政府企业社会责任网络,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公示,畅通举报渠道,监督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实施情况。
4、强化监督制约,打造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政府职能部门责任到位,是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政府理应是社会诚信的圭臬,要作出表率。一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要到位,要依法强化监督制约,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高企业违法违约行为的成本,最终使不守信者得不偿失,乃至承担刑事责任,付出社会性死亡的代价。二是要完善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的评价考核机制。由政府部门组成企业社会责任评证委员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公开的综合评价,对企业和企业法人评先评模要审查考核其承担社会责任情况,形成社会责任激励机制。三是做好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引导和服务工作。不仅要关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要关注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政策性服务,为企业诚信履行社会责任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5、组合社会力量,共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体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全社会的事,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无可替代。要建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使之落地生根,光靠政府部门的力量是有限的,还应该组合全社会各类组织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形成政府、企业、社团组织、群团组织等“四位一体”的格局,通过“有形的手”引导和发挥各级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共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体系。一是党政工联手,共台晿戏。如各级党委、政府、工会建立“三方会谈”机制,对企业重大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各种利益群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共商共决。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等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制定行业社会责任标准,鼓励企业踊跃参加各级诚信促进会、企业社会责任同盟会、企业家联谊会和各级政研会等,有条件的企业要定期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三是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工会、共青团、女工委等群众组织独特的优势,行使依法维权的社会职能,共同维护企业的和谐稳定。四是建立促进企业社会责任能力提高的机构,如咨询、培训机构,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6、立足互利双赢,构建企业与相关利益者的诚信责任平台。企业不是独立存在的单体,它的生存发展与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程度紧密相连,合则双赢,争则俱伤。企业与企业之间更是互动合作双赢的利益共同体。首先应构建企业与相关利益者的诚信责任平台。以建筑业为例,失信与失范行为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施工企业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材料供应商,合作伙伴单位和业主用户相互之间均存在诚实守信不足,社会责任感不强,履行社会责任不到位的问题,这也是引发“欠薪”、“三角债”和各种经济利益纠纷案件屡屡发生的源头之一。建筑行业企业要构造共建共享、互利互惠的诚信社会责任平台,防止“恶性运行”状态。不论是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都要履行法定责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种标准规范去操作经营,这是最起码的诚信道德底线。其次,以共同承担社会责任为出发点,相关上下游单位之间要真诚合作,相互配合,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如设计院要为建设单位节能降耗着想,优化设计方案;监理单位要对工程质量安全负责,实施全过程监控;材料供应商要提供优质合格产品;施工企业作为中心环节单位则要对各方负责,承担外在的方方面面的社会责任。
7、实施人本管理,完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部管理制度。企业自身的制度建设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保障。就企业内部管理而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企业与职工利益的公平化、均衡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管理制度要围绕劳工利益均衡这一核心,从实现体面劳动、维护职工权益、保障职工收入等方面着手实施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保证职工应有利益的兑现。职工与企业利益共存,命运相连,职工依赖企业生存,企业依靠职工发展,让职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就是最现实最直接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制度基本内容应包括与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各类保险;提供职业培训、劳动保护、职业健康保证;依法成立工会,保障职工享有民主权利等等。此外,职工工资增长还应与企业的发展成正比,要纠正“利润蚕食工资”现象。近期,中华全国总工会专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过低是当前最大的不公平。企业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日俱进地适度提高职工工资可以说是当前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
8、坚持诚信为本,营造企业社会责任文化氛围。诚信是规范企业行为的最高准则,把诚信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能更好地体现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确立企业价值观,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原则,并把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生产全过程,参照国际流行的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遵循企业社会责任的宗旨,赋予市场经济以人道主义。二是以诚信为准则,把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相结合。把诚信的社会责任感固化在企业文化之中,使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企业与职工共同的行为、自然的事情、应尽的义务。三是弘扬劳模精神,凝聚职工力量,让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成为一种自发的群体行为,自觉自愿地为企业、为社会作奉献。如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扶贫济困、抢险救灾、献血捐赈等。四是加强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研究,把它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范畴,强化企业自律约束,构建和谐企业,以企业的“小和谐”带动社会的“大和谐”。

 

作者简介:应兴华(1951~),男,福建二建建设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邮编:350003
              林加平(1951~),男,福建二建建设集团公司高级政工师。邮编:350003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