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农村文化市场发展探析

http://www.fzskl.com  2011-03-17 16:07:28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农村文化市场是我国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文化发展是否有稳固之基。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农村文化市场日益繁荣。近来来,福州市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还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开拓发展农村文化市场,大力推进福州市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我们必须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绿色经济发展研究
 
 
     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需要文化,尚未富起来的农民也需要文化。尤其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农民致富奔小康,更需要文化。农民对文化的渴求和需求,就给我国农村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而如何利用好这丰富广阔的农村资源,开拓发展农村文化市场,大力推进福州市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我们必须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福州市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
   福州市总人口626 51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5 335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1 5%,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农村文化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总体而言,我市农村文化市场已初具规模、农村文化市场门类也比较齐全,农村文化市场的活动日益丰富,项目和门类日益增多,已成为农村文化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极富生机活力和发展前途的一个部分,成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前沿阵地。
   从农村文化产品的种类上看,当前我市农村文化产品种类多样,包括电视、广播电影、民俗乐队、民俗表演、歌舞剧团、音像、书刊等。有线电视目前在农村的占有率已达 。除了比较偏远的山区因安装成本高而没有普及;民俗乐队、民俗表演、歌舞剧团等在内的农村演出市场,以其低成本、低利润、高数量以及更加贴近农村文化需求的特点在农村文化市场中占有突出地位,如目前福清市共有歌舞剧团90多个,每年的演出都在2万场左右。仅福清、长乐两地的职业民俗乐队、民俗表演、歌舞剧团从业人员数量就达7000多人;音像制品经营中的租赁店、放映厅,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中的小网吧,歌舞娱乐场所中的音乐(戏剧)茶座、卡拉OK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棋牌室等分散在农村乡镇,在农村文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从农村文化市场的需求趋势看,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日益富裕的农民对文化的需求越加强烈,近几年,农民人均文化教育消费支出占人均生活支出的比重都在10%左右,比2000年的3 7%增长了两倍多。甚至一些经济发达乡镇的农民消费观念已实现从以物质消费为主向精神消费为主的转变。目前在农村,农民自发组织的各类娱乐性文化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腰鼓队、民间舞蹈队、拳操队、秧歌队、篮球队等。这些娱乐性文化团体每年的活动都很频繁。这充分反映了农民对高雅、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的追求。当前在这些地区,各类戏剧、歌舞、电影、体育活动等文化节目最受农民的欢迎。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的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也同样强烈,虽然目前这些地区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极其单调,除少量书报杂志消费外,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看电视、打麻将、玩扑克等。但从政府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在这些地区的受欢迎程度可以看出农民对先进文化的需求,笔者在多次的调研中,很多的农民都对“三下乡”活动表示了更多的期盼:希望每年能有更多的次数、更多精彩的节目和更符合他们需求的文化、科技知识信息。
 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文化市场现阶段仍是小规模的、分散的、低水平的初级经营方式。但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农村文化市场必将随之发育成长。
  二、当前福州市农村文化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文化市场整体上发育不良。农村文化产品分布广,面大点散,管理难度大。虽然各县、市区乡镇都设有文化管理机构,但专职人员少,管理手段落后,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的规范化水平还较低,少数地方农村文化市场还没有真正管起来,处在放任自流状态。有的地方虽然建立了文化市场,但仍然习惯于计划经济的方法和管理模式,用对待文化事业的眼光去管理市场,使得农村文化市场不能正常运转。
   2、市场经营秩序不够规范。我市农村文化经营单位普遍存在规模小、分布散,以个体和个人独资经营为主。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一些经营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有的甚至置法律、法规于不顾,从事违法违规经营活动。如:在网吧经营中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仍有发生,一些黑网吧成为很多学生家长诟病的场所;音像制品市场经营非法音像制品行为屡禁不止;书报刊市场经营不良“口袋本”,有害卡通读物、盗版教材、教辅读物;演出市场相对低迷,部分乡镇文化中心或影剧院等演出活动场所利用率不高,处于没有场所盼场所,有了场所愁场所的尴尬局面,给外来流动“大篷车”非法演出带来了一定市场空间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文化市场的行业形象,影响了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3、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由于县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福州农村文化市场发展极不平衡。沿海和山区之间,城郊和乡(镇)、村之间,农村文化市场发展水平差别明显。在福清、长乐一些经济发达的乡镇,文化企业发展势头就比较良好,目前文化经营体系已露雏形。已经开始形成了演出、娱乐、音像、电影、书刊等文化门类齐全、比较成熟的农村文化市场体系。仅从电影放映的情况看,福清市每年的非影院的个人包场电影数量都在2500场以上;福清、长乐有一些名声大的民俗表演、民俗乐队的业务范围已覆盖了五区八县。福清、长乐两的每年剧团演出场数占了全市农村演出市场的80%以上。相比之下,在其它县贫困的山区农村,由于经济落后,信息不畅,交通闭塞,文化生活贫乏单调,文化市场启动乏力,文化市场发展比较落后。 这些地区甚至在丧葬婚取喜庆时还要请福清、长乐的民俗乐队。
    4、文化产品品位不高。近几年,福州各地都比较重视农村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积   极发展文化旅游市场,推进了农村文化的升级,但由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加上地域的限制,大部分农村文化产品在初始阶段难免粗朴、陈旧甚而庸俗,缺乏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文化产品的经营理念、生产手段、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环节上,呈现出分散的、内敛的、低效的、手工作坊式的小生产特点。特色文化缺少特色产品和自己的品牌。一些农村特色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广大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但缺乏系统的考虑与长远的规划,追求的往往是短期效益,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很低,特别是其文化旅游功能没有被充分挖掘。此外,一些粗制滥造,格调低下的文化产品充斥农村文化市场,而反映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产品和艺术精品在农村文化市场的占有比例不高。
  三、发展对策建议
 1、从政策上大力扶持农村文化市场发展。发展农村文化市场要有政府的科学决策
要有好的政策。要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原则,通过税收及产业政策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农村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走市场化道路;鼓励非文化企业向农村文化市场投资,鼓励农民投资文化企业。要降低农村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的“门槛”,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同经营,采取多种联合和多种经营方式,以激活农村文化企业经营机制,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要建立公开、透明、非歧视的农村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和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农村文化企业在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以及供需内部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形成农村文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方式。
     2、从资金上加大对农村文化的重视和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政府和社会要给予农村文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要确切地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开支。同时,也要倡导和探索社会办文化的思路,出台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社会力量,以社会投资、个人或企业捐款和民间集资等形式参与并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要对贫困山区的文化工作实施政策优惠,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倾斜。可以通过广泛开展送健身器材下乡、送体质监测下乡、送体育培训下乡等活动,也可以组织机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与落后村开展文化结对帮扶,每年给予贫困村一定的文化物资(比如书刊、乐器)或资金支持等方式,来扶持贫困山区的文化建设。
     3、从管理上健全农村文化市场。县、乡两级文化管理机构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分门别类地建立健全本地区的各种管理制度。文化市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应当包括管理的具体操作办法和管理实施细则。要坚持重点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农村文化市场的特点,清理死角与空白,加强对重点问题、重点时间、重点地区的监督检查。对于某一时期,局部地区出现的突发事件或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集中力量突击清理整顿。对于少数屡教不改、违法乱纪的经营者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迁就。坚持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及社会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确立文化部门的主导地位,树立文化部门的主管权威,处理好与协管部门的关系,与公安、工商等部门通力协作,综合运用行政干预、法律制裁、经济约束、舆论引导等多种手段,形成高效、强有力的“指挥棒”,携手打击违法经营活动。同时要建立各种基层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并且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实行自我管理,加强社会的共同监督与治理,进而全方位、多层次地管理好农村文化市场。要实行文化市场管理端口前移,发挥文化管理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日常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启动举报联动机制,迅速进行查处,发现一个,击破一个,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大对农村重点地区、重点部分的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打防结合,坚决遏制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经营活动进入农村市场。
     4、从发展思路上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农村文化市场不仅仅是文化消费市场,更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福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市城,有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旅游资源。福州闽剧、福州评话、福州伬唱、十番音乐、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软木画、根雕、畲族山歌、中秋摆塔习俗、张真君信仰习俗、裴仙人信仰习俗以及遍布全市各地的温泉资源等等都是我们深厚的民间文化资源,我们不应将其遗忘,而要因地制宜,不断将其挖掘、整理、发展、繁荣,不断提升其农村文化市场的个性品味,形成具有浓厚民间特色的农村专业文化市场。
     5、从引导需求上提高农村文化市场品位。发展农村文化市场需要准确把握农民的文化需求特点和文化欣赏习惯,要注重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专业性与普及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创作一批普及性强、参与面广、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项目 充分挖掘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激发群众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要将健康向上的各种文化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群众手中,让群众深刻感受到精神文化生活的乐趣;要将主流的、文明的各类文化服务,主动送与农民群众跟前,让他们真切体味到精神文化生活的精彩;发达地区要力求在文化设施先进、文化功能齐全、文化品味高雅、文化服务优质、文化效益提高等方面多下功夫。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辐射作用,由里及外,由近到远,从城市到农村,进而推动广大农村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
 6、从队伍建设上促进农村文体市场发展。 农村文化干部队伍是农村文化的主力军、先锋队,在农村文化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措施努力培养培育一支基层文化队伍,建立一支热心农村文化工作、对农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文化工作干部队伍。依靠强有力的政策保证,通过有效途径吸引专业人才充实到基层文化站,着力帮助解决基层文化干部实际困难,解决好他们的编制、待遇和福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稳定思想,促使他们安心文化工作,乐于文化工作。要重视培养农民文化积极分子和农村文化带头人。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能人的培养力度,可以将那些具有较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一定文化素质的人员以聘用的形式吸引到文化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要在积极挖掘和保护好农村传统节目的基础上,由文化部门专门成立辅导队,加强对乡村文娱活动分子的业务指导,努力做到每村有几支能拉得出的队伍。通过他们来开展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演出,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和谐、乡土气息浓郁的当代农村文化新氛围,推进农村形势政策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①陈运贵:《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 ,《安徽农学通报》2010年第13期。
②姜长宝:《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③潘鲁生:《保护农村文化生态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④谭志云:《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定位及发展路径》,《 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作者简介:张宗柯(1976~),男,福州市社科院研究人员。邮编:350004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