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费拉动福州经济发展的思考

http://www.fzskl.com  2011-06-27 10:42:51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消费和出口的联动。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福州投资可发挥的潜力有限,外贸出口增长难度加大、速度放缓的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提高消费对福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福州消费经济
 
 
  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以及这种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实体的波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扩大内需作为应对危机的主要战略取向。福州作为沿海改革开放先行城市,以外向型经济作为主要发展模式,主要通过投资和外贸来推动福州经济的发展。没有充分调动内需的潜力,“三驾马车”不平衡,消费成为福州经济发展的短板,难以保障福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长远的角度看,福州解决危机关键是建立起一个消费型社会,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提高福州市民的消费能力,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结构,使内需消费成为促进福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福州社会消费的基本现状
(一)社会消费水平随经济增长实现较大幅度提升
  “十一五”以来,福州的社会消费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9年,福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38 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 95%,2006-2009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9 13%,高出同期地区生产总值13 74%的年均增速5 39个百分点;2009年,最终消费962 63亿元,其中居民消费793 04亿元,政府消费169 5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9 3%、8 9%、11 1%,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45 24%、48 07%、33 32%;2009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比上年增长了8个百分点,达到11577元/人,非农业居民消费水平达到15259元/人,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43 10%和49 09%。
(二)社会消费不足的现象仍旧突出
  福州的社会消费水平虽然在十一五期间有了积极的进步,但受各种因素制约,福州的消费还存在着不足。
  1、消费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居民消费增长水平落后于经济增长
  2009年福州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4105元,仅比上年增长4 17%,如果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2009年福州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是不增反降。而2009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2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是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速的三倍。2006-2009年福州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的年均增速达到12 66%,低于同期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而且从2007年开始,福州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不断放慢,从2007年的13 5%下降到2009年的8 0%。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在“十一五”期间的增速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见表1)
 
表1:福州居民消费水平年份全体居民消费水平指数
(以上年为100)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
(以上年为100)2006110 6116 52007113 5114 72008110 8112 52009108 0108 9
  (2)社会消费品零售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水平
  2009年福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646 72亿元,比上年增长31 45%,而2009福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才1338 64亿,比上年增长16 95%,只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水平的一半多。2006-2009年福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速度28 54%,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速度才19 13%。
  (3)最终消费率不断下降,低于省和国家的同期水平
  最终消费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用于最终消费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经济中消费比重的重要指标。在“十五”期间福州的最终消费率一波三折,从38 9上升到40 2又回落到35 9,再上升到“十一五”开局之年的37 0,随后一路下滑。而同期福州的资本形成率却在一路上升,超过了50%。(见表2)
 
表2:福州最终消费率年份福州最终
消费率福建最终
消费率全国最终
消费率福州资本
形成率200637.048 649 950 4200735 445 748 850 1200834 944 252 5200933 853 3
  2、消费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
  2009年福州非农业居民的消费水平达到了15259元/人,而同期福州农业的消费水平才6441元/人,不到非农业居民的一半。福州农业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也很慢,2006-2009年福州农业居民消费的年均增速才达到5 37个百分点,而同期非农业居民消费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 22% 和13 74%,落后了8-9个百分点。(见表3)
表3:福州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年份非农业居民消费水平指数
(以上年为100)农业居民消费水平指数
(以上年为100)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
(农业居民=1)2006129981 920071221072 120081141072 320091071022 4
  (2)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发展不均衡
  在“十五”期间,福州政府消费的增幅一直在1%-6%之间浮动,而居民消费的增幅则在8%-19%之间,2002居民消费的增幅是“十五”期间最高的达到18 6%。在2006-2009年期间福州政府消费的增幅除2007年出现负增长,其它年份的增幅都保持在两位数,特别是2008年“危机”爆发后,福州的政府消费增幅爆增到27 6%;而同期居民消费的增幅维持在8%-17%之间,和“十五”期间基本持平。(见表4)
表4:福州居民、政府消费增长情况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最终消费108 1114 7107 0110 6109 3115 5110 7115 0109 3居民消费109 3118 6108 2111 8111 3116 5114 7112 5108 9政府消费104 3101 6102 3105 6102 2111 693 7127 6111 1  (注:以上一年为100)
 
  (3)居民生活消费结构水平偏低
  福州居民的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基本上没有提高,一直低于30%,在25%-28%之间浮动。尤其是2009年,福州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4 17%,但服务性消费支出却下降了3 05个百分点。基本生存类的消费支出比例偏高,达到生活消费支出的60%以上;而用于自我发展与享乐类的消费支出不足四成。(见表5)
 
表5:福州居民消费结构项目消费细项消费支出金额(元)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生理健康与安全需要食品567540 23衣着商品13209 36医疗保健6784 81居住12308 72小计890363 12心理满足与发展需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9076 43交通与通信201414 28教育文化娱乐160611 39杂项商品和服务6754 78小计520236 88总计14105100 00
二、福州居民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低收入分配政策是造成居民消费不足的直接原因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的多少决定了人们生活消费支出的水平。相对于经济增长水平,居民收入增长比较缓慢,居民没有充分享受到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全部合理成果。高投资政策,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必然导致低收入分配政策,也必然带来低消费,造成需求不足。
  劳动收入较低,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限制了人们购买力的提升。2009年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89元,比上年增长9 1%;农民人均纯收入7669元,增长7 4%;而同期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 325 44亿元,增长12 9%;地方财政收入195 26亿元,增长15 6%;地区生产总值是上一年的113%。工资收入增长比较缓慢,从而形成低收入与高价格这一突出矛盾,使得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居民消费处于被抑制状态,从而导致了居民有效需求不足。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
  社保体系尚未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不到位,使得有限的劳动收入更不敢用于消费。养老、教育、住房、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缺乏充分保障,这些都成为老百姓不敢花钱的关键原因。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改革引发的价格上涨,加重了普通居民未来中长期消费预期的心理负担,造成居民储蓄倾向增强,即期消费倾向减弱。
  目前福州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基本上满足了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但大部分的中层以上收入者因满足不了保障房的标准,而无法享受到这些保障,必须选择商品房。只是目前福州高房价已远远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 2010年第一季度福州住宅成交均价达到10853元/㎡,而2009年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89元,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为32137元。很多买了房子的人承受着巨大的债务压力,必须设法限制自己的其他消费,想要买房的人也尽量削减其他开支,攒钱买房。
(三)大额刚性支出,普通居民消费预期沉重
  现实的消费不足还在于大额刚性支出。无论是生老病死、房屋购置、孩子教育等,都属于大宗消费支出,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刚性需求,这此大额刚性消费支出对其他的消费产生了巨大的挤出效应。
  面对不堪重负的购房支出、日益高涨的婚庆费用和幼儿教育阶段“进公立幼儿园如考公务员,进私立幼儿园费用如上大学”的尴尬局面,作为家庭收入主要支柱和社会消费主力的中青年,他们也只能降低自身的消费标准,压缩现期消费水平,为未来大额刚性支出进行资金积累。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福州市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为32137元,这些钱远远满足不了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预期消费支出。面对现实的大额刚性消费预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普通居民的未来消费预期普遍沉重。再加上传统的生活习惯,使得福州市的普通居民重积蓄轻消费,每年储蓄的增长速度总大于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
  (四)消费环境差是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
  任何消费都是在一定的消费环境中进行的。消费环境是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方面。
  主要体现为服务业还不够发达,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相比城市,农村消费环境相对落后,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实现和水平的提升;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产品及消费性服务的规模、种类和质量都不能适应社会消费水平提高和需求结构变动的需要。服务业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不足和服务价格持续上涨制约了居民的服务消费。
  此外,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的问题也极大地影响了居民消费信心、消费需求。首先是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坑骗消费者等非诚信现象和欺诈消费者现象充斥市场;特别是近年来媒体不断暴露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伤害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消费欲望,对消费结构升级产生了梗阻;其次是售后服务不到位,这一点在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消费者和商家的信息不对称,部分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对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程度偏低,直接影响了消费需求的内容和实现程度。
  影响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除了以上主要原因外,像经济周期性波动所导致的预期收入下降,商品和服务的品种和质量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三、扩大居民消费的途径和思路
(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从根本上来说,扩大居民消费的基础前提是增强居民的购买力,即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1、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经济,为居民消费增长提供动力
  个人消费情况受收入水平的制约,而现阶段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工资收入。因此,收入的增长主要依赖宏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因此,扩大消费,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把握好福州目前所面临的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设这两个重大历史机遇,这也是福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继续发挥自身海西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保持和扩大合理的投资规模,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最终带动消费水平的上升。
  2、深化就业体制改革,降低创业门槛
  优化创业致富的环境,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广泛开拓就业门路,从而增加居民收入。目前,就业压力主要来自农民工存量就业和大学生新增就业。而广大的大学生是最具有创业热情和能力的群体,国外实际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比例高达20%。要营造好的创业环境,大力发展创意性、创业性经济,让更多的就业者变成创业者,创造更多中产阶级,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能力。
  3、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加大让利于民的政策调整力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所占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福州要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就必需把十七大的精神落到实处,实施有效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加大收入分配向对低收入阶层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切实改变收入过分向政府和国有企业倾斜的现状。要提高社会福利,让广大居民特别是农民能够更多地享受到福州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红利”,缩小贫富差距。
  首先,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现在政府所得、企业所得(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和居民所得严重失衡,居民所得太少。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偏低,造成福州企业过度依靠低成本竞争战略、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居民收入跟经济增长挂钩、劳动所得与企业效益挂钩、工资与物价水平挂钩的机制,适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证工薪阶层的工资平均增速要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增强居民收入预期。
  其次,要加大再分配调整力度,缩小贫富差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也开始市场化、产业化,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暴露出教育乱收费、医疗乱收费、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等许多问题。国民收入再分配就是要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对初次分配的利益格局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共享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果。福州要进一步提高在社会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公共教育支出、卫生保健的公共支出等公共支出,增强社会生活的安全感和公平感。逐步提高城乡一体化的扶贫标准、低保标准、抚恤标准和养老金发放水平,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进而全面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
  (二)创造良好消费氛围,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1、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稳定消费倾向和支出预期
  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功能,会增大社会成员生存和生活的风险,而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未来的信心,消除消费方面的忧虑心理,稳定消费倾向。当前上学难、看病贵、房价高等问题形成了刚性的预期消费,增强了福州居民储蓄动机,减少了即期消费需求。要促进消费,就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除了增加居民的财富水平,还要增进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福州必须大力发展包括再就业培训、医疗、住房、养老等在内的公共产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相补充,稳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完善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居民提供较完善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解除百姓的后顾之忧。
  2、优化消费环境,鼓励健康消费
  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上下工夫,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人是情感的动物,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对愉悦人的身心、提高消费倾向有积极作用。加大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力度,提高流通领域的信用,为城乡居民创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调整相关税费,降低居民消费的交易成本,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3、大力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可提升的潜力和空间很大。首先,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投资回报率和整体素质、效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增加农业补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农业经营收入稳定增长。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努力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工作,保障农民工的务工收入。其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问题,保障农民基本的生存权利,稳定农民的消费预期,促进农村消费的长期稳定增长。第三,着力完善农村市场体系。要加快农村市场的建设升级改造,增加商品销售点,提高商品配送能力,推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系统。大力加强农村商品质量的监管,把农村市场监管工作纳入到整个监控体系中来,工商、质监、药监、卫生、公安等部门要强化监督职能,为农村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4、大力鼓励信贷消费
  发挥信用的重要作用,完善信用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信用消费,开发出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求的消费信贷产品,构建消费主导型经济模式。信贷消费有利于将未来收入变现为现实收入,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在全社会营造鼓励适度超前消费的氛围,转变传统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要加强和完善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机制;要创新信用消费的金融工具,大力发展消费型金融公司,努力完善消费信贷环境。通过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文化培育、失信惩罚等,为信用消费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信用消费对消费需求具有乘数效应,可以放大消费需求,能有效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从而间接扩大内需。
 

 

作者简介:潘冬东(1975~),男,福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邮编:350004
视频专题更多>
  • 第五届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