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属高职高专贫困生挫折心理现况的调查分析*

http://www.fzskl.com  2011-07-04 15:21:45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采用“大学生挫折心理体验问卷”对福州市属高职高专85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问卷调查,以了解福州市属高职高专贫困大学生的挫折心理现况,并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探讨增强高职高专贫困生耐挫能力的“心理扶贫”对策。调查结果:(1)福州市属高职高专贫困生与高职高专普通大学生在总体挫折心理体验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个别具体挫折心理因子上贫困生的体验显著高于非贫困生;(2)女贫困生在在个别具体挫折心理因子上的挫折感显著高于男贫困生;(3)来自农村的贫困生在个别具体挫折心理因子上的挫折感显著高于城市贫困生;(4)独生子女贫困生与非独生子女贫困生在个别具体挫折心理因子上存在不同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高职高专贫困生挫折心理心理脱贫对策


1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毛入学率的增长与自1997年以来高校实行的收费制度全面改革之间的矛盾——高校贫困生问题也渐渐凸现,且从2000年至2009年已连续被教育部确定为工作要点内容之一。尽管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等的通力协作下各高校已初步建立起了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并在贫困生的“物质脱贫”上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关于贫困生问题心理学视角下的已有研究表明,与非贫困生相比,高校贫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尤其是既要承受经济上的压力,又处于未考入本科院校等重大生活应激事件的高职高专贫困生群体,他们更是高校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因此,了解高职高专贫困大学生的挫折心理现状,及时引导他们有效地应对挫折,对他们的成才与社会的稳定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福州市属高职高专贫困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调查
2 1关于贫困生的界定
  鉴于各高校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消费水平的差异,我国高校对贫困生的界定尚未有也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通常操作方法均是以我国教育部关于高校贫困生就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亦即“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缴纳学费情况、家庭成员组成和年收入情况、地方政府及民政部门所开具的三级困难证明,依次对其加以认定。因此,本研究调查中的贫困生群体系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学期间无法按照学校所在地生活水平缴纳学费、生活费或缴纳学费、生活困难的学生。
2 2关于调查研究的工具及程序
  ①关于调查样本及程序
  本调查从福州8所市属高职高专院校中分层随机抽取了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闽江爱恩学院、福州教育学院4所高职高专院校,将调查问卷交由各校学生处进行团体施测;最后采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3 0 for Windows对所获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分析。
  ②关于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所使用的《大学生挫折体验问卷》系由西南大学唐书怡在其硕士毕业论文《大学生挫折心理研究》中所编制,问卷共28道题,所含的七个因子分别是:“性格缺陷”、“现实矛盾”、“经济困难”;“就业挫折”;“感情挫折”;“交际困难”和“学习困难”①。本次调查中,问卷的同质性效度检验具体如下:
表1:“大学生挫折体验问卷”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
性格缺陷理想与
现实矛盾经济困难就业挫折感情挫折交际困难学习挫折心理挫折
量表总分Alpha系数 820 812 822 808 827 833 816 778

信度检验的结果显示,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 778,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在0 800~0 840之间。
  通过相关分析来检验《大学生挫折体验问卷》内部一致性。具体如表所示:
表2:“大学生挫折体验问卷”各分量表间与量表总分的相关
量表总分性格缺陷理想与
现实矛盾经济困难就业挫折感情挫折交际困难性格缺陷 654**理想与现实矛盾 738** 474**     经济困难 647** 351** 333**就业挫折 753** 309** 481** 347**感情挫折 565** 192** 315** 299** 406**交际困难 562** 357** 253** 353** 221** 235**学习挫折 673** 350** 369** 301** 512** 322** 313**
结果显示,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 190~0 470之间,相关均具显著性(p<0 05);各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 560~0 760之间,相关均具显著性(p<0 05)。
3调查结果
3 1受调查样本的人口学变量概述
  调查共发放问卷850份,收回有效797份,有效回收率为93 7%。其中男生286人,女生511人;贫困生520人,非贫困生277人;来自农村577人,来自城市219人;独生子女188人,非独生子女608人。
  此次调查的贫困生群体中来自农村的比例远远大于城市的比例,而且往往来自多子女家庭。就本次调查而言,贫困生中来自农村的有328人(约占63 1%),来自城市的有192人(约占36 9%);且非独生子女364人(约占70 0%),独生子女156人(约占30 0%)。
3 2贫困生在“大学生挫折体验问卷”上的调查结果
表3:福州市属高职高专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挫折体验问卷”上的描述性统计
因子名N平均数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性格缺陷5112 06144 001 00 55013理想与现实矛盾5142 46265 001 00 71784经济困难5161 98165 001 00 77453就业挫折5152 63735 001 00 76703感情挫折5132 52115 001 00 73660交际困难5202 19685 001 00 83718学习挫折5202 56155 001 00 88498总量表4962 39304 001 00 50408
此次调查显示,福州市属高职高专贫困生挫折心理体验各维度平均数由大到小依次是就业挫折、学习挫折、感情挫折、理想与现实矛盾、交际困难、性格缺陷、经济困难。即我市高职贫困生在就业挫折、学习挫折和感情挫折这三方面的感受程度最为深刻
表4:福州市属高职高专贫困大学生与高职高专普通大学生
在“挫折体验问卷”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
因子名是否贫困生N平均数标准差T值Sig 性格缺陷贫困生5112 0614 550135 139** 000非贫困生2761 8493.55730理想与现实矛盾贫困生5142 4626 717844 044** 000非贫困生2772 2440 73854经济困难贫困生5161 9816 77453-2 609** 009非贫困生2772 1309 75648就业挫折贫困生5152 6373 76703- 572 567非贫困生2762 6703 78392感情挫折贫困生5132 5211 73660 597 551非贫困生2772 4910 64364交际困难贫困生5202 1968 837182 460** 014非贫困生2772 0445 82290学习困难贫困生5202 5615 88498- 415 678非贫困生2772 587 80214挫折体验量表
总得分贫困生4962 3930 504081 835 067非贫困生2752 3235 50316(P<0 05)

福州市属高职高专贫困生与高职高专普通学生在总体挫折心理体验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对挫折的心理感知上,大学生这一群体都有深切的体验。但在个别因素上差异显著:贫困生在因性格缺陷、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际交往方面所导致的挫折心理体验高于非贫困生;而在“经济困难因子”上,贫困生群体则显著低于非贫困生群体。
表5:高职高专男女贫困生在“大学生挫折体验问卷”上的差异分析结果
因子名性别N平均数标准差T值Sig 性格缺陷男生2172 1041 537511 509 132女生2942 0299 55808理想与现实矛盾男生2222 4568 72886- 162 871女生2922 4671 71056经济困难男生2202 0364 739721 386 166女生2961 9409 79823就业挫折男生2212 3837 72945-6 783** 000女生2942 8279 74001感情挫折男生2192 3973 75687-3 319** 001女生2942 6134 70844交际困难男生2242 3304 859313 193** 001女生2962 0957 80689学习困难男生2242 3690 85040-4 390** 000女生2962 7072 88418挫折体验量表
总得分男生2072 3480 53231-1 658 098女生2892 4252 4812(P<0 05)

结果表明,福州市属高职高专男女贫困生在总体挫折心理体验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就业挫折、感情挫折、交际困难和学习困难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贫困生的挫折感显著强于男贫困生。
表6:不同生源地贫困生在“大学生挫折体验问卷”上的差异分析表
因子名生源地N平均数标准差T值Sig 性格缺陷城市1852 1449 466012 766** 006农村3262 0141 58802理想与现实矛盾城市1882 4564 64353- 157 875农村3262 4663 75832经济困难城市1882 0395 753141 207 228农村3281 9505 78538就业挫折城市1892 5291 72658-2 449** 015农村3262 7000 78380感情挫折城市1892 5009 73868- 475 635农村3242 5329 73626交际困难城市1922 2587 798261 291 197农村3282 1606 85827学习困难城市1922 4583 84486-2 041** 042农村3282 6220 90344挫折体验量表
总得分城市1752 3906 46654- 078 938农村3212 3943 52412(p<0 0 5)来自农村与城市的贫困生在总体挫折心理体验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一些挫折感知因子上来自农村的高职高专贫困生显著强于来自城市的高职高专贫困生。具体是:农村高职高专贫困生的就业挫折体验和学习困难挫折体验均显著城市高职高专贫困生;而在性格上则是城市高职高专贫困生的挫折感显著高于农村高职高专贫困生。
表7: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高职高专贫困生在“大学生挫折体验问卷”上的差异分析表
因子名独生与否N平均数标准差T值Sig 性格缺陷独生1502 1613 531782 661** 008非独生3612 0199 55301理想与现实矛盾独生1512 4331 64350- 639 523非独生3632 4749 74708经济困难独生1522 0461 739961 222 222非独生3641 9547 78796就业挫折独生1552 5071 70592-2 541** 011非独生3602 6933 78620感情挫折独生1532 4074 64462-2 455** 015非独生3602 5694 76813交际困难独生1562 3098 776092 022** 044非独生3642 1484 85851学习困难独生1562 4252 83779-2 309** 021非独生3642 6200 89925挫折体验量表
总得分独生1422 3818 47655- 313 754非独生3542 3975 51530(p<0 0 5)

高职高专独生子女贫困生与高职高专非独生子女贫困生在总体挫折心理体验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独生子女贫困生在性格缺陷和交际困难上的挫折心理感知显著强于非独生子女贫困生;而在就业挫折、感情挫折和学习困难上,非独生子女贫困生的挫折心理感知均显著强于独生子女贫困生。
4关于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在本调查研究中,我们沿用了问卷编制者唐书怡对挫折的定义,即“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②。以下是此次调查统计结果的分析。
4 1高职高专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群体的统计结果分析
  4 1 1高职高专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大学生挫折心理体验上的差异分析
  这两个群体在大学生总体挫折心理体验上的感受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部分维度上仍存在显著性差异。首先,在“性格缺陷”、“交际困难”和“理想与现实矛盾”这三个因子上,贫困生群体的挫折感受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群体;其次,在“经济困难”的挫折感知上,贫困生群体显著低于非贫困生群体。
  初看本次调查的这两个统计分析结果,似乎二者自相矛盾,贫困生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经济拮据,这也正是已有该领域研究结论分析的一个关键之处,大到书籍小至文章,都将贫困生的不少心理劣势与其家境出身贫寒,家庭经济收入低等进行归因,而本研究的结论却是非贫困生群体比贫困生群体在经济困难上感受到更强烈的挫折体验。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对此结果进行分析。第一,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无论国家还是学校和地方政府社会各界都给予了越来越完善的经济帮扶资助,不但使更大范围的贫困生受益而且助学减免奖的力度在不断地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缓解了贫困生求学难、上学难的问题,当经济补助足以保障个体的温饱需要后,该维度上的挫折体验可能被其他诸如人际交往等更高层次的心理自我实现需要所占据,这也正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本次调查中贫困生在交际困难,理想与现实矛盾等方面挫折体验显著强于非贫困生的结果。第二,尽管存在上大学后不考虑自身家庭经济状况盲目跟风攀比的贫困生,但这只是该群体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贫困生对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有客观的认识和应对,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对生活所需有更合理的要求和规划,他们很少进行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其消费观念仍然是以“节俭”为目的、以节衣缩食为途径的传统消费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能较合理地在现有经济内进行统筹安排,而非贫困生则没有这种“理财意识”,进入大学后难免花钱大手大脚、有多少花多少,不少同学不但“月光”甚至“半月光”,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反而比贫困生感受着更强烈的经济困难上的挫折体验。
  由于目前高校农村贫困生多来自老少边穷山区,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较落后的科教文化水平这一客观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贫困大学生自信心不足、封闭甚至自卑的性格缺陷,这给他们“从农村到城市”的新型学习生活环境中带来了比普通同龄人更多的负面影响,若是不能很好地正视并逐渐改进这一长期形成的性格特征,就很可能导致人际交往上的困扰,比如既想与同龄人交往融入新集体开始新生活又担心自己在他人面前形象不佳言行不够妥当的趋避冲突,又比如采取退缩回避的自我防御机制拒绝与周围人交往,以致给人孤僻、清高等人际印象等,还可能由于缺乏应有的人际交往技巧而面对新型人际关系后不知所措,这些都将给贫困生带来心理挫折。再者,改革开放虽然以使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中国的农村“考上大学=摆脱贫困”,“高考高中=进入‘上层人群’,开启美好新生活”,“上大学光耀门楣”……等传统思想仍根深蒂固,长期受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熏陶的贫困生难免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乃至今后的人生充满了更多、更高、更美好的憧憬……这些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也将可能导致挫折的心理体验。
4 2贫困生群体的统计结果分析
  该层面主要讨论贫困生群体内部人口学变量对其挫折心理体验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4 2 1男女贫困生在大学生挫折体验上的性别差异
  男女贫困生尽管在总体的挫折体验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个别维度上差异显著且大部分差异均体现出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如男贫困生,她们的心理困扰更多、程度更深。比如,女贫困生因在就业、学业、人际上的挫折体验均高于男生。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大学生就业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20世纪80年代也有高校贫困生,而且那时的贫困生更是地地道道的挣扎在温饱线上,但当时毕业后“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甚至解决了贫困生毕业后实现脱贫自力更生的目标。而当下,我国整体的就业形势呈现供大于求的严峻局面,高校大学生就业前景不明朗。同时,人际关系网络仍是大学生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家人、朋友、亲戚和熟人的社会关系是有效的求职途径。而且,现实中的许多岗位或者明文指出“仅限男性”或者暗中规定“男性优先”,这种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大背景下又缩小了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空间。这一系列因素对原本处于就业劣势的贫困生尤其是女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这种长期弥散着的就业压力也使女贫困生更加自觉地加强学业学习,希望能通过好的学习成绩、学业排名来为自己增加成功就业的砝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的挫折理论,当人的动机行为受阻而未能满足需要时便产生了挫折感,而且这种挫折体验与动机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例关系。所以,学业上相同的“风吹草动”对于动机强度更大的女贫困生而言,造成的挫折体验也更深远。
  同时,心理学上关于性别差异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也均指出,较男性而言,女性的情感更细腻,体验更深刻,也更敏感,她们更偏重于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思维模式,这些心理特点一方面既是她们的性别优势,比如更加细心体贴但也使得她们更容易在人际交往及情绪感受上因各种压力或生活应激事件而受到更多的内心冲突,感受到更强烈的情绪反应。
  4 2 2贫困生在大学生挫折体验上的生源地差异
  此次调查结果中,尽管城市贫困生和农村贫困生在总体的挫折体验上差异不显著,但在个别因子上,如就业挫折和学习困难上农村贫困生显著高于城市贫困生。我们认为这与农村贫困生多来自经济实力不强、教育文化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而造成城市贫困生家庭经济贫困的主要原因更多是由于父母下岗或重疾有关。城市贫困生的生活成长环境比来自农村的贫困生要优越不少,在新信息新技能的接收与习得上也比农村贫困生有更好的基础,就业上也更占据了一定的“天时地利人和”。  同时,此次调查中城市贫困生的因性格缺陷导致的挫折心理感知显著高于农村贫困生。曾天德在其《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中也得出了与此类似的调查结果——城镇贫困生SCL-90的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农村贫困生,其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从我们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案例中,我们也发现尽管城市贫困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在的家庭经济能力有限,可支配收入不宽裕,但生活在吃穿住行样样都要花钱、新生事物较多和信息更加多元化的城市,让他们比农村贫困生更早更深刻地感受到贫富差距的扩大,他们可能因自尊而过于敏感甚至偏执,他们也可能因羡慕其他城市同龄人的生活状态而不免心生嫉妒,这些性格缺陷都可能成为城市贫困生挫折感知显著高于农村贫困生的导火索。
5总结与建议
  综上,我们的此次调查也再次佐证了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确存在某些弱势,如何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大德育”下的重要作用,使大学生积极应对挫折 ,帮助其实现“心理脱贫”,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加强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的深度和力度
  贫困生的经济困难比较直观易于掌握,但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则呈现动态变化,为了避免对贫困生自尊心理、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高校各项助困扶贫工作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对贫困生的某些群体心理性特征不应夸大或渲染,但同时又必须予以关注。在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查的基础上将贫困生的个人档案与心理档案相结合,这不但有助于辅导员全面地、深层次地、动态地掌握学生信息,而且通过专业心理量表还可尽早发现存在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贫困生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通过遵循保密、共情、积极关注等原则的个别心理咨询,不但可以对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而且通过以认知领悟技术为主的辅导手段有助于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提高其心理弹性。辅导重点主要集中于引导贫困生学会合理客观地对待经济上的贫困,接受城乡有差异、贫富有差别的现实,不因贫困而自责和迁怒于家庭出身甚至社会,学会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我,不给自己盲目地贴上诸如“穷酸”、“差劲”、“我不行”等消极标签,给予他们充分的情感支持并鼓励他们从实践中体会到自己的力量,靠自己的双手勤工俭学、以奖助学,学会“自强、自立、自尊、自助”。
  2、重视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在贫困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效用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又一途径,团体心理辅导正逐渐被推广,已有的实证研究证明,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训练方法,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改善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改善贫困生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有更积极的效果。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借鉴已有实验研究的成功经验,以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贫困生参加以认识自我、改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体辅导。通过如“信任圈”、“20个我是谁”、“优点轰炸”、“我的大学自画像”、“信任之旅”、“笑迎未来”等循序渐进的活动设计方案,在专业团体辅导人员的指导下以亲身体验和实践来发现自身的问题、解决自身的问题,并学习和掌握主要的社交规则和技能,促进每个团体成员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如在“优点轰炸”活动的分享环节有成员谈到:“从大家眼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尽管不够完美但也并不像我所想的那样平庸……”;又如成员谈到:“从‘20个我是谁’中,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那样,我也是独一无二的自己……”;还有成员在“信任之旅”结束后表示自己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力量与支持,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总之,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深化多渠道的帮扶政策,使经济帮扶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另一方面还应重视并优化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实现贫困生“经济解困”与“心理解困”同步走。

注释:
①唐书怡:《大学生挫折心理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48-49。
②唐书怡:《大学生挫折心理研究》,《西南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2009 4:35。
③曾天德:《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第12期。

参考文献:
①王丽君、程伟、赵慧敏、李成国:《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12期。
②刘庆华、孔庆娜:《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商业经济》,2010年第5期。
③曹旭:《团体心理辅导与贫困大学生的成长》,《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④邬红芳:《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弱势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
⑤唐书怡:《大学生挫折心理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⑥桂富强:《高校贫困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的现状与对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⑦程雯雯、郑雪、孙配贞:《农村大学生自我接纳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3期。
⑧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3期。
⑨陈桂兰:《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10期。
⑩常保瑞、方建东:《心理弹性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教育探索》,2010年第1期。
左彩梅、郭慧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贫困经济学研究》,《统计与决策》,2007年4月(理论版)。
程浩萍:《倡导“渔”之理念 拓展高校贫困生助学新模式——基于浙江省高校贫困生自助体系的分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李超:《高校贫困生研究综述》,《科教文汇》,2009年第32期。
段素梅、秦红霞、沈树周:《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金秀舫、李春莉:《高校贫困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管理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7期。
郑书宇:《近几年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证研究综述》,《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基金项目:福建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立项课题(闽政研2010-B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吴萍娜(1982~),女,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部心理咨询中心助教。邮编:350108
                张高云(1973~),女,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处长,助理研究员。邮编:350108

视频专题更多>
  • 第五届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