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http://www.fzskl.com  2012-02-08 11:26:16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呈现出健康、朝阳、绿色和低碳的产业特性。福州体育产业近年来依托海西、省会城市、悠久人文等自然资源、经济、文化的积淀和优势,得到快速的发展。文章结合福州体育产业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了福州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五大方面提出提升福州体育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以期提升体育产业对海西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海西体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体育产业特点问题竞争力

 

 

     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呈现出健康、朝阳、绿色和低碳的产业特性。福州体育产业近年来依托海西、省会城市、悠久人文等自然资源、经济文化的积淀和优势,得到快速的发展。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升体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特对福州体育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提出进一步发展策略措施。

一、福州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改革开放至今,福州体育产业发展经历了从萌芽起步、酝酿探索到初成体系三个阶段。“十一五”时期是体育产业发展最快时期,呈现出体育产业领域得到拓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持续提升、效益明显提高的特点,初步形成了以本体产业为基础,行业门类较齐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并举,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体育产业总量明显提升

     根据福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和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测算,2010年,全市体育产业法人单位300多个、从业人员9 94万人,营业收入约50亿元,实现体育产业增加值25 6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0 82%,较“十五”期末产值翻一番,年末体育产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的0 6%、2 4%。“十一五”期间,体育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2%以上,高于同期全市GDP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设施投资建筑业、体育批零贸易销售业和体育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占全部体育产业的比重分别为87 25 %、2 15%、8 8%和1 8%。

2、体育制造销售业异军突起

     福州体育及体育相关产业调查数据显示,体育用品制造业、销售业是福州体育产业的支柱性产业,主要集中在运动服装和运动鞋的生产和销售。“十一五”期间,全市体育用品制造业法人企业31家,从业人员4 9万人,总资产26 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3亿元,其中运动服装和运动鞋业的企业16家,从业人员4 7万人,总资产23 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9亿元以上。2010年全市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年末总资产2 19亿元,完成总产值2 89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 96亿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104 89%、89 81%和94 23%。

3、体育服务业发展初具规模

     福州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形成以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体育社会团体,基层体育辅导站(社会体育辅导员)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相衔接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据经济普查统计表明,全市体育服务行业法人单位202个,从业人员3400多人,占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6 6%。全市成立各级单项体育协会28个、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2个,省级社区俱乐部2个,市级体育俱乐部20个,健身活动、气功和晨晚练站点1332个。

4、体育竞赛表演业开始起步

     体育竞赛表演业直接影响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规模和水平,福州在国家进行主客场制、俱乐部制、联赛制等体育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下,积极探索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发展的路子。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承办县级以上400多场次的体育比赛和活动,其中承办省级以上各类体育赛事活动79项次,全国以上比赛36项次,国际乒乓球巡回大奖赛、国际铁人三项赛、全国田径大奖赛、全国登山健身大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和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大会系列活动,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在办赛的同时,认真抓好后备体育人才的培养,“十一五”期间为国家和省输送300多名优秀后备人才苗子,建成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2所、国家蹦床集训福州基地等单项训练基地25个、体育传统学校85所,企业、集团公司等参与、赞助体育竞赛表演的热情开始显现。

5、体育健身休闲业方兴未艾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教育的普及,健身意识的提升,体育健身休闲业得到较大发展,形成了投资主体和消费群体多元化的格局。“十一五”期间,全市建成2700条健身路径,城区100%的社区建成一条以上的健身路径,行政村建成了1318个省级农民健身工程(篮球场),建成24个省级乡镇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10个市级农民体育活动中心,建设了92个健身登山道。积极引导群众健身休闲,组织培训了8210名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使每个街道(乡镇)行政村都有一名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全市人口的43%以上。

6、体育场馆经营业渐成体系

     据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共有体育场地4686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2789个,非标准体育场地1879个,场地面积13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人均1 87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经营性体育场所约500多家,经营项目涉及台球、游泳、乒乓球等40多个项目。市区南北两大场馆组团、学校非教学时段和工矿企业积极做好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工作。通过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开放,使群众参与体育健身、开展体育活动有了良好的去处,为满足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等需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环境资源。

二、福州体育产业发展面临困难和问题

     福州体育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未形成完善的体育产业发展体系,主要表现在:

1、体育市场培育不够,体育产业总量和质量偏低

     体育市场环境的形成,需要各级政府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协作,不断营造体育市场的氛围。从目前情况分析,福州对体育市场的培育缺乏强有力的支持,舆论宣传上造势不够,体育市场买方和卖方的中介组织、经纪人相当缺乏,体育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在体育产业总量偏小,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偏低,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从产业规模和在经济总量中的相对比重来看,不仅绝对量小,而且占GDP的比重也小;从体育产品供给方分析,存在企业规模小,组织管理不规范,经营方式简单,营销手段和方式落后;从体育消费来看,体育消费的观念尚在培育中,对体育产业认识还不够深透,消费能力和水平比较低,消费结构也不够合理。

2、体育市场主体不够明显,体育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福州市体育及体育相关产业和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市体育产业贡献率最大的是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其从业人数与产业增加值均占体育产业的80%以上。从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没有体育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和体育培训业为主导的体育主体产业,就不可能真正有体育产业的辉煌。

     体育市场结构失衡,严重影响体育产业的结构布局。虽然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占体育产业比重较大,但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却出现下降趋势。产业结构中,核心产业、品牌产业不突出,体育制造业所占权重较大,但竞争力不强,与闽南体育用品制造业成熟的市场环境有较大差距。体育产业链短且缺项,目前开展较红火的体育项目主要体现在游泳、武术、跆拳道和球类等大众化项目,滨海滨江的游艇、沙滩、水上等相关项目尚在推广,其它非对抗性和大部分室内的田径、体操等项目还没开展。

3、体育市场布局缺失,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自然资源成因殊异,开发程度和热情不一致,在影响经济的同时,也影响文化、体育的发展,造成全市各县(市)区的体育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有很大差异。首先是观念的差异,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等、靠、要”思想较重,一些地方体育产业发展处于自生自灭、放任自流的状态。其次是投资的差异,国有和民营经济的投资大多集中在城区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区。第三是项目的差异,由于各项目的技术水平和观赏性不同,其产业资源价值、市场容量和效益有很大的差异,一些技术含量大的如球类、器械类集中在条件较好的区域,一些技术含量小的如登山、健步等,散落在周边区域。第四是城乡的差异,全市的体育场馆70%以上集中在市区,大型、综合性的场馆也集中在市区,设立在农村的体育设施规模小,数量少,加上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小。

4、体育市场管理较弱,体育产业人才青黄不接

     体育产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得到发展,必须有专门的体育经营人才,尤其需要将经营、管理、法律与体育结合起来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福州市体育产业界的专业经营管理队伍较弱,决策管理、经营人才和专业体育服务人才匮乏,现有体育管理人才主要是按计划经济模式培养出来的竞技、教育、科技、训练、裁判和体育行政管理人才,在这些人才中,以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居多,他们虽然对体育了解,但缺乏市场运作和经济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开放、研发、经营、销售、规划和监管等。

5、体育市场定位不明确,体育产业优势难以凸显

      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与每一个城市的体育产业的定位密切相关,从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体育产业发展历程、产业实力、生产要素来分析,它们都借助各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上的优势来发展体育产业,综合各自城市的特点来发展体育产业。如北京是一种在政府主导,民营参与,以奥运市场为导向的共同经营、博采众长、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模式;上海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改善资源配置分式,调动社会各界办体育,形成以单项顶级体育赛事的城市品牌;广州是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竞赛表演与健身娱乐的结合,完成以本土特色竞技向全民健身市场普及,形成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相关产业为补充的格局;深圳则在政府主导下,兴建大型体育运动设施和场馆,结合电子信息技术等科教集聚优势,进行高端体育用品研发,发展体育服务业。相对这四个城市的成功经验,福州存在体育产业定位模糊,特色体育难以显现的问题。

三、提升福州体育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思路和建议

     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身体健康而进行投资,为锻炼身体而进行消费,为娱乐身心去参加休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和生活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实施意见》和《福州市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都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任务、要求,可以预期,福州体育产业将成为福州市经济社会新的增长点,成为真正的“无烟工业”和“露天金矿”。

1、落实相关产业政策,做大做强体育产业

     把体育产业纳入现代服务业和大文化产业的范畴,着手研究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为福州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颁布实施的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财税、金融优惠政策,逐步建立以产业政策作为主要调控手段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重视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优势,做到一县一特色、一县一品牌、一县一行业,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体育产业区域空间布局。福州市要以奥体中心建设为契机,从开发运营的角度,将整个奥体中心定位为一个现代化的综合性体育主体公园,打造福州市中心娱乐区(CED)和中心休闲区(CLD),形成以福州为中心,莆田、宁德为依托的沿海运动休闲产业带,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

2、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和布局,着力发展体育本体产业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体育产业要持续发展,取得更好效益,需优化产业结构,而体育产业结构调整不能搞一刀切,齐头并进式的发展,应采取梯度发展战略。即:重点发展体育服务业,带动竞赛表演和培训业,拓展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业,发展体育中介、彩票业和体育无形资产等业,逐渐构建具有福州特色的体育产业链。

     重点发展体育服务业,体育服务业是体育本体产业的核心产业,包括了体育组织管理、场馆管理、健身休闲及其它活动。可通过放开准入条件,简化审批手续,除健康、安全、卫生三项硬性标准要严格把关外,不问企业大小,不问所有制一律放开发展,抓住体育消费环节,发挥产业协会的作用,使体育本体产业增加值占全市体育产业增加值的10%以上,其增长速度高于同期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带动发展竞赛表演业,选择2-3项有广泛群众基础和较高观赏性的体育竞技项目重点开发,如在铁人三项、登山、龙舟等项目,进行拓展,通过单项协会转入实体化运作,发展体育俱乐部的契机,发挥各级体校、少体校、传统校的作用。拓展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业,给予优惠的税费政策,促使其健康顺利发展,使该业的优势转为体育主体发展的优势。发展体育相关产业,我市体育产业发展与其它城市一个明显差距是体育产品的推广、策划和市场运作极度欠缺,“十二五”期间在这方面要克服只能做些小型赛事活动的广告拓展业务的现象,加强对某一体育项目赛事活动进行全方位商业运作和营销推广的能力。

3、优化体育产业区域和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创立体育产业品牌

     有效配置体育资源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与本地实际结合,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才能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

     重视体育区域布局。依托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区域优势,利用体育场馆较集中的特点,建立体育产业园区,发展体育产业。通过以城市带动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以鼓楼区、台江区中心城区,发展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主业,成为产业活动中心的集散地;可以仓山区、晋安、闽侯体育用品企业多的特点,发展体育用品业;可以马尾、长乐、连江等县(市)滨海的特点,发展体育旅游,形成体育健身休闲带,以永泰、闽清等县山区水落差大、景观优美等资源,开展山水和体育旅游项目。

     加强体育项目布局。发挥体育项目基地在体育产业发展的龙头作用,要采取积极措施申报,争取多个项目落户福州,同时,对能够做好的体育产业经营项目进行梳理,大力发展水上运动项目:如帆船、帆板、滑水等;沙滩项目:如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重竞技项目:如跆拳道、武术等;极限项目:如漂流、蹦极、动力滑翔等。

4、积极拓展体育市场,推动体育产业的复合经营

     体育消费作为体育产业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体育市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体育消费,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将无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体育市场和产业的兴起和壮大,可以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因此,加快体育消费对促进体育产业有极大的推动和互补作用,对体育消费,一要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倡导、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二要开发和引导,加强对体育产业各业的开发和利用,活跃体育市场,以此扩大体育消费人口。三要提高群众的收入水平和创造更多的闲暇时间,通过经济的发展,从而使体育消费成为可能。

     在抓好体育本体、核心产业的同时,要注意抓好相关产业的结合点。当前,着重抓好体育与旅游、文化的结合。发展体育旅游,福州开展的大多数体育项目都与旅游资源相关,如游艇、温泉、沙滩、高尔夫球等项目,两者密不可分,根据目前实际,一要制定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开拓有独特风格和吸引力的活动项目。二要积极培养和扶持各类体育协会、俱乐部,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员后备军。三要充分利用现代促销手段,进行宣传、拓展、策划、运作,利用竞技、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旅游者观赏各类体育比赛和表演,以及旅游期间参加各类体育休闲活动。发展体育文化,做好体育文化创意可以体育动漫为突破口,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动漫是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的滋生品,随着体育电子竞技运动的兴起,体育动画、漫画、游戏应运而生,2009年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在成都举行,推动了我国体育动漫的发展。由于体育动漫既有体育竞技的特点,又有动漫本生的夸张手法,形成体育动漫的变幻莫测、活灵活现的趣味性、观赏性、娱乐性特点,带给观众一种既刺激又精彩的感受。

5、打造高素质的产业人才,增强体育产业发展后劲

     发展体育产业需要一支熟悉体育市场经营规律,善于开发、把握趋势、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和对外沟通交流能力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目前,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  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全市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首先要按照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多层次、多渠道发展和培养人才,提高体育产业组织管理水平。二要确定“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加强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建设,创新和完善体育产业体制和机制,通过专业培养、岗位培训、在职进修和招聘引进等措施来培养和造就。三要注重在运动员和产业管理人员中培养专业人才,对明星运动员,不仅看重他的运动价值,还要挖掘商业价值,对一般运动员,做好训练、比赛和职业生涯的策划,成为体育产业从业人员链的关键一环。四要对现有的经营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对产业管理和从业人员进行培养、培训、轮训,有条件的参加高等学校开办体育经营管理课程、论坛等交流活动,逐步建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①福州市人民政府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简明资料》,200911月。

②《福州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研究》,《福州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专题报告(第十二期)》,20103月。

③张志晖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体育产业比较研究》,《山西体育科技》2009年第4期。

④刘泉 陈炜:《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商贸》2010年第6期。

⑤贵永玲:《“十二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思路探讨》,《体育世界》,2010年第3期。

⑥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书局,2010年版。

⑦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

作者简介:陆辉(1960~),男,福州市体育局副调研员。邮编:350001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