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福州铸造发行的货币

http://www.fzskl.com  2012-02-08 15:01:09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辛亥革命福州光复后,中华民国闽军政府迅速在福州铸造发行了铜钱、银角、铜元、钞票等货币,投放市面流通。这些货币的发行,缓解了新政权财政紧张局面,维持了社会金融稳定,为巩固新生革命政权、保持辛亥福州起义胜利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辛亥革命福州货币

 

 

    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0世纪初,当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局时刻,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志士仁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一一中华民国。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场革命并未能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但它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中国的社会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以后的历史发展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影响中国,震撼世界,它的功绩不可磨灭,永载史册。1911年(清宣统三年,农历辛亥年)1010日武昌起义成功,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之后浙江、江苏、上海等各省群起响应,纷纷宣布独立,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迅速土崩瓦解。福建革命党人也于同年119日在福州举事,经过一天激战,革命军光复八闽首府福州城,标志着封建王朝统治在福建宣告终结。1113日中华民国闽军政府(亦称“福建都督府”)成立,由原清军新军第十镇统制孙道仁任都督,推举彭寿松、郑祖荫等10人组成参事员会(不久改称“政务院”),行使军政权力。闽省光复之初,军政支出浩繁,而府库空虚,财政极为困难。闽军政府政务院决定设立印铸局(局长林晓),铸造铜钱、银角、铜元,还发行钞票等货币投放市面流通。这些辛亥革命时期在福州铸造发行的货币,缓解了新政权财政紧张局面,基本满足了军政开支需求,保证了闽军政府的顺利运转,维持了社会金融稳定,为巩固新生革命政权、保持辛亥福州起义胜利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笔者拟翻检有关文献资料,结合存世实物,对辛亥革命时期曾经在福州铸造、发行、流通的货币做一简要介绍。

一、辛亥“中华元宝”银角一一福州铸造的辛亥革命纪念币

    带有“辛亥”字样的“中华元宝”银角,是中华民国闽军政府成立后最早铸行的货币之一。此币始铸于19122月,系农历辛亥年十二月,故在币面标明“辛亥”二字,所以这是一枚纪念辛亥革命胜利的银币。有学者研究发现,辛亥“中华元宝”银角也是当时全国铸造发行的纪念辛亥革命货币中惟一一枚纪念银币,在近代货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重视。该银币铸于辛亥革命后政局动荡之际,铸造、流通时间极其短暂,存世数量稀少,故鲜为人知。

    据《福建历代货币汇编》记载,福建光复之初,闽军政府即委派陈扬铭接管前清福建官办银元局并恢复造币闽厂,拟将库存纹银改铸银辅币。福建官办银元局(简称“福建官银局”或“银元局”),民间俗称“番钱仔局”,其局址设在福州南台苍霞洲,其地因而得名“银局里”。

    1912216日,闽军政府财政部发布《通告鼓铸角番由》,决定开铸双角(二角)、单角(一角)、半角(五分)三等币值小银元辅币。据《福建辛亥光复史料》所录“财政部新猷”记载:“铜模先已铸成,上面文曰‘闽都府造’,中间文曰‘中华民国’四字,下面文曰‘重几钱几分’,左右分书‘辛亥’二字,背面仍用团龙。”但这种“中华民国”背团龙图案银角,至今未见实物,可能是原来雕刻的模具未被采用的缘故。现今所见的标有“辛亥”字样的“中华元宝”银角,仅见双角(二角)型一种,直径23 7毫米,厚1 5毫米,重5 35克,含银量70%,齿边,单角(一角)、半角(五分)小银元迄今未见实物。

    辛亥“中华元宝”银币正面中央为“中华元宝”四字,楷书对读,中间铸有一小“闽”字(标明铸造地是福建省),外环一道园形珠圈。珠圈上方署“福建都督府造”六字,下方有“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字样,标明币值;珠圈两侧分列“辛亥”二字,标明铸造年份(农历辛亥年),纪念辛亥革命成功闽省光复。币背面以“铁血十八星图”作为主景图案,中心网线花纹内亦铸了一小阴文“闽”字,四周环绕以英文字母“FOOKIEN(福建省)”,“IMACE  AND  4 4  CAND  AREENS(一钱四分四厘)”,左右两侧饰以四点花星(图1、图2)。“铁血十八星旗”,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革命军所使用的军旗。其样式为:长方形,以红色为底,旗中间为一黑色大九角星,九角星的边线交点上点缀十八个黄色小圆星。此旗原为革命团体共进会的会旗。据亲历武昌起义的赵师梅老人回忆,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起义前命其制作铁血十八星旗,曾如是说:“红地和黑九角星象征铁血,就是说革命必须使用武力,以热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在黑九角星内、外角上共有十八颗金黄色的圆星,代表关内汉人所在的十八个行省,黄色代表炎黄子孙,意味着辛亥革命的第一意义是汉民族主义革命。”民国成立后被定为陆军军旗。“铁血十八星旗”是辛亥革命时期最广泛使用的旗帜,将此旗图案铸造于钱币上,使辛亥“中华元宝”小银元带有强烈的革命色彩、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辛亥“中华元宝”银币无明显版别区别,但仔细观察实物,发现背面计值数字“4 4”有“4 4”、“4 4”、“4 4 ”三种细微差别,其中背为“4 4”、“4 4.”者非常罕见。

    另据《福建历代货币汇编》记载,19123/SPAN>月下旬,福建造币厂监督彭业盈向闽军政府财政司呈递《造币厂办理细则并厂中用费清折》,提出治厂九项具体措施,以期扭转“经济困难,成本非裕”的  困境。彭氏提出的《造币厂办理细则》第一条即谓:“更定模式,以坚信用。今厂中现用模式,字样不妥、难期久远,花纹欠精、易于假冒,以致有碍畅销。今将‘都督府造’改为‘银币厂造’,并除‘辛亥’二字暨前后‘闽’字,其背面花纹改为国旗、海、陆军旗三面。精益求精,庶可以垂久远而杜假冒。”①财政司审核后也认为“倘若整顿进行,可期扩充权利”。并于同年42日就此问题提出方案,经政务院决议通过,呈报福建都督批准执行。从上述史料可知,辛亥“中华元宝”银币铸造时间短暂,前后仅一个多月时间,19124月以后就已更换模具另铸新币了。新币有二角、一角两种,正面珠圈中央为“中华元宝”四字,楷书对读,珠圈上方署“福建造币厂造”六字,下方署“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二角)或“库平七分二厘”(一角)字样,标明币值;左右两侧无“辛亥”字样,改铸以小五角星。币背面以中华民国国旗、海军、陆军旗三面旗帜作为主图案,四周环绕以与面文相同内容的英文字母(图3、图4)。

二、“福建通宝”铜钱

    “福建通宝”圆形圆孔铜钱,也是辛亥革命时期福州铸造发行的货币,也见证了辛亥福州起义光复闽都的历史。“福建通宝”铜钱是福建历史上最后一种采用手工翻砂法铸造的有孔铜钱,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种以省名作为钱币名称的铜钱,也是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各省铸造发行的货币中仅有的三种有孔铜钱之一(另两种分别为云南省铸造的“民国通宝”圆形方孔钱、天津发行的机制“民国通宝”方孔铁钱。四川大汉军政府也鼓铸了面文有“大汉”及“大汉纪元”字样的圆形方孔钱,可能属于纪念币性质,未参与市场流通。)

    “福建通宝”铜钱具体开铸时间,有关史籍均缺载。有学者认为,“‘福建通宝’铸行的时间,应在闽铸‘中华元宝’之后,可能在1912年初,或者更迟一些时候”②。福州大学刘敬扬教授经过考证分析,认为“‘福建通宝’始铸时间似订于开设福建造币厂之后,《福建公报》创刊以前,即191112月前后较为妥当”③。

  “福建通宝”钱,呈圆形圆孔状,现今所见有一文、二文两种面值。钱文“福建通宝”四字对读,仿宋体。背面穿孔上下为面值“一文”或“二文”字样,穿左为铁血十八星旗图,穿右为五色共和旗图。这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广泛使用的两面旗帜,富有强烈的革命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福建通宝“一文”币(图5、图6),直径19毫米,圆孔径5 5毫米,重约2 45克。一文币铸造量不多,较为少见,若为全品相者,更为稀罕。“二文”币(图7、图8),直径24毫米左右,圆孔径6毫米,重约4 5克。二文币根据钱背穿右五色共和旗上横条纹数目多寡不同,可分为粗纹五条旗和细纹六条旗两种版别。其中粗纹五条旗版“二文”币铸量较多,较为常见;细纹六条旗版为早期所铸,铸时短、铸量少,存世不多。此外还有不少版别,如“通”字有方头通和角头通,“宝”字有“尔”宝和“缶”宝之分,背面旗帜纹饰也有不同。还发现有圆形方孔的“福建通宝”背“省造二文”、“福建省造”背“二文”和“闽省通用”背“二文”钱,均为试铸样钱,存世极罕。马传德、徐渊编著的《辛亥革命时期货币》还首次披露了“福建通宝”背双旗五文、十文钱,亦属于试铸样钱,目前仅见。

    福建通宝钱多为黄铜铸造,偶见红铜质。尚见有铅质钱,恐属私铸币。笔者收藏有一枚“福建通宝”背六条纹双旗“一文”白铜币,直径20毫米,穿径5 5毫米,厚1 2毫米,重2 95克。面文“福建通宝”四字,仿宋体略带楷意,背面圆穿上下署“一文”二字,穿左为铁血十八星旗图,穿右为六条横纹五色共和旗图案,旗杆上饰有燕尾状旗饰。初见该钱,通体包裹着灰黑色土锈,稍加擦拭,即显露出银白色光泽,笔者判断其应为白铜材质(图9)。该钱铸工精致、文字清晰,未见图谱载录,当为初铸样币。

   “福建通宝”钱系采用手工翻砂铸造,铸造较为粗糙,轻重不一,精美者少见。清代在福州设有钱币铸造机构一一福建宝福铸钱局。晚清时期福建宝福铸钱局的铸币技术已相当先进,曾经采用新式机器铸造出“光绪通宝”、“宣统通宝”机制铜钱及各式铜元。采用机器铸币精美划一,且本少利多,产量甚巨。然而福建光复之初铸造的“福建通宝”钱为何仍使用早已淘汰的、落后的手工铸钱工艺,着实令人费解。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需钱孔亟,时间仓促,来不及开模机铸的缘故。手工铸钱费工费时,产量又低,无利可图,难以满足光复初期福建军政府的财政需要。不久,福建军政府也开始采用机器大铸铜元、发行钞票,福建通宝钱逐渐退出货币流通领域和历史舞台。

三、“中华元宝”铜元

    福建都督府成立后,迅速开铸了辛亥“中华元宝”银角和“福建通宝”铜钱,但仍难以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当时,已经独立的各省份均已开铸机制铜元。为缓解财政困难及市场流通阻滞的局面,福建都督府决定行用他省铜元。19121月,福建都督府政务院发布了《行用湖南新铸铜币通告》:“为通告事,奉都督交准长沙谭督电开:湘铜币缺乏,已开局鼓铸,暂定式业系阳面用中华民国湖南铜元等字,阴面用民国军旗,即日发行。希转饬各属银行钱局与旧币一律通用为荷。……凡我军民人等知照,如遇有该省此项铜币,即便一律通行,勿稍观望”④。后福建都督府又仿造他省做法,自行开铸铜元。因面有“中华元宝”字样,故称为“中华元宝”铜元。

   “中华元宝”铜元具体铸造日期,史籍未明确记载,钱币学界大体定为民国二年(1913年)由福建造币厂(福建铜币厂)铸造。“中华元宝”铜元,直径26毫米,重6 696 80克,紫铜质。正面珠圈内书“中华元宝”四字,楷书对读,中间饰以菊花星,上缘署“福建铜币厂造”,下缘署“每枚当钱十文”,左右两侧饰以小五角星。背面以交叉的三面旗帜(民国国旗、海军旗、陆军旗)为主图案,民国时期的铜元,有相当一部分铸有旗帜图案,但都是一面旗或两面旗的图案,铸有三面旗帜的铜元仅此一见。上下缘均署以英文,分别为“F00KIEN COPPER  COIN(福建造铜元)”,“TEN  CASH(十文)”,左右两侧饰以六梅花星(图10、图11)。这种铜元仅见十文一种币   值,无明显版别区分,铸额甚多,迄今仍较为常见。

   “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北洋军阀李厚基攫取闽省军政大权,开设“洪山桥造币厂”,专门鼓铸劣质银角。同时饬令福建造币厂停铸“中华元宝”铜元,并将该厂大部分人员和机器设备皆迁移往洪山桥造币厂,仅留看管委员陈扬铭等少数人负责处理善后事宜。191475日,福建巡按使许世英下令闽侯县知事刘煦会同造币厂看管委员陈扬铭将福建造币厂余存机器一律拆卸移存洪山桥造币厂。至此开办于南台苍霞洲的福建造币厂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徒留下“银局里”这一地名沿称至今。

四、中华福建银号钞票

    闽省光复之初,“财政困难,现今大局虽定,实无从筹划”⑤,诸事待举用款孔亟,尤其军政支出浩繁,而府库早已空虚,财政异常困难。福建都督府首先发布《光复以前所有城台钱票及小洋铜元一律行用通告》:“照得义军光复汉室业已大功告成,一切秩序指日即可回复。惟值整理伊始,而各铺户又因畏惧纷扰,远避未回,市面纸票逐致阻滞,于民生商务均有妨碍,此实妄自惊疑之过。自示之后,所有以前城台钱票,尔等均当照旧行用,切勿怀疑,自致扰乱。至宣统年号小洋铜元,未经备铸换用以前,亦准一律通用,本军政府以超救同胞为目的,断不致损害人民权利。切切勿违!特示”⑥。随即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财政困难问题。诸如成立筹饷局以筹划饷源,聘交通部长黄乃裳兼任筹饷局总理,向各界募捐筹饷;设立公债局,计划发行军务公债票300万元,聘参事李恢任公债局总理,并作为闽都督全权代表前往南洋华埠负责招募;创设“中华福建银号”,聘林雨时任总理,发行中华福建银号纸币,筹集经费。

    19121月初,福建都督府发布《设立中华福建银号发行钞票通告》,宣布发行钞票,其文曰:“为通告事:本都督光复闽省,凡关于财政事宜,均已逐一整理。现设立中华福建银号发行钞票,以资流通而便民间。业经妥订章程,核办在案。兹查定章,所有通行钞票以一元、二元、三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三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分为九等,每元合台新议平番银七钱,加盖本都督印信,发号行使。此项钞票无论何等交易,均照法定价格,一律抵作现币。至交纳地丁、钱粮、盐课、捐税,各属地方官印委亦应照收,不得扣折,以期畅行。欲将本钞票持赴本银号并分号兑换银洋铜元,尽可科合现币立时交付,毫无扣折阻滞,以昭信用。倘有伪造等情,立即按律严加究办,合行通告。为此通告,凡我同胞即便一体行用,勿得怀疑观望,致负本都督便民之意。切切此布!”⑦。

    “中华福建银号”总号设于福州南台中洲,并在城内南街设立分号,聘林雨时为“中华福建银号”首任总理。中华福建银号最早发行的是“台新议平柒钱重钞票”,俗称“台伏票”,因票面有“每元合台新议平番银柒钱”字样,故名。原拟发行123510203050100元九种面额,实际仅发行123510100元六种面额。令人遗憾的是,上述福建银号最早发行的“台伏票”实物尚未发现,其庐山真面目至今不为人所知。“台伏票”发行数量不大,当时福州市面资金融通依然紧张,各钱庄时而发生挤兑风潮,商会及钱商研究所各代表纷纷请求救济。19124月,福建银号又应市场之需,急发“福建通用银元票”,以济其急,稳定市面,商民感悦。“福建通用银元票”时亦称“毫子票”,原拟发行1510元三种面额,实际发行有123510元五种面额,目前仅见2元券一种实物存世。现存的“福建通用银元票”2元券,票幅长14厘米,宽8 5厘米,证券纸套色石印。钞票正面橙、蓝、黑三色套印,上方中间为“中华福建银号”中英文行名,票面中央篆书“福建银号”底纹上有面额“贰元”字样,其上及左右两侧印有“毫洋出入”、“两不贴水”、“凭票即付”、“福建通用银元”、“执此为照”、“认票不认人”等黑色小字。右侧有“中华民国福建地方通用”文字,标明流通使用区域限于福建省内;左侧有“中华民国元年四月吉日”字样,表明了发行日期。票面四角花纹图案中各有一个“贰”字,标明面值。票面上还加盖有“福州”字样,“中华福建银号”骑缝章、“福建财政司印”  以及“泽人”(林雨时号“泽人”)印章。背面绿色,印有福建都督通告,并加盖有“林雨时印”(图12、图13)。1912611日,福建财政司奉闽都督敕令,要求中华福建银号“除省垣南街已设分号外,凡上下游贸易繁盛之区自应逐渐增设,以便发行钞票。”中华福建银号发行的钞票信用显著,迅速通行省垣内外及省内各府州厅县。“二次革命”失败之后,李厚基攫取闽省军政大权,迅即裁撤福建财政司。中华福建银号作为福建财政司下属部门,机构虽然得以保留,但发行钞票的业务停止。19141月,中华福建银号总号由南台中洲迁移至下杭街,尔后由福州“电光刘”家族的刘崇伟出任总理。同年7月,“中华福建银号”更名为“福建银行”⑧。

    辛亥革命福州光复后仅短短数个月时间内,革命政权福建都督府便先后铸造发行了辛亥“中华元宝”银角、“福建通宝”铜钱、“中华元宝”铜元及中华福建银号钞票等多种货币,体现出辛亥革命那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气势,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拥护革命的热情。这些货币的铸行,大大缓解了新政权财政困难局面,基本满足了军政开支需求,保证了闽军政府的顺利运转,维持了社会金融稳定,为巩固新生革命政权、保持辛亥福州起义胜利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货币钱面图文设计,都具有强烈的革命色彩,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们的铸行标志着中国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诞生,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辛亥革命历史见证物。这些辛亥革命时期在福州铸造发行的货币,还创造了货币史上的几个“唯一”记录,如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各省铸造发行的纪念辛亥革命胜利货币中惟一一枚银质纪念币一一辛亥“中华元宝”银角,我国历史上唯一一种以省名作为钱币名称的铜钱一一“福建通宝”铜钱,民国时期唯一铸造有三面旗帜(民国国旗、海军旗、陆军旗)图案的铜元一一“中华元宝”铜元,在我国货币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该些辛亥革命后政局动荡之际发行的货币,流通时间极其短暂,铸造数量有限,能够留传至今的更属凤毛麟角,故而不为人们所知。随着岁月的流逝,其所具有的重要历史文物和收藏研究价值则日渐显现,应该引起世人足够的重视。

 

注释:

①《造币厂监督呈递办理细则并厂中用费案》,《福建公报》第69号,191242日。

②蒋九如、柴国宏:《“福建通宝”考略》,《中国钱币》1991年第4期。

③刘敬扬:《辛亥革命福建货币》,《中国钱币》1993年第3期。

④《行用湖南新铸铜币通告》,《福建公报》第13号,1912127日。

⑤《民立报》1911128日。

⑥《光复以前所有城台钱票及小洋铜元一律行用通告》,《福建公报》1912110日。

⑦《设立中华福建银号发行钞票通告》,《福建公报》1912110日。

⑧有资料说更名为“福建省银行”,实误。福建省银行193510月才成立于福州城内杨桥巷52号,其与“中华福建银号”间无传承关系。

 

参考文献:

①福建省钱币学会编著:《福建货币史略》,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②刘敬扬、王增祥编著:《福建历代货币汇编》,福建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③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金融志》,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④福州金融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州金融志》,1995年版。

⑤蒋九如、柴国宏:《“福建通宝”考略》,《中国钱币》,1991年第4期。

⑥刘敬扬:《辛亥革命福建货币》,《中国钱币》,1993年第3期。

⑦马传德、徐渊编著:《辛亥革命时期货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⑧吴筹中、顾延培编著:《辛亥革命货币》,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作者简介:叶伟奇(1975~),男,福州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邮编:350001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