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孔子思想对林则徐政治思想的影响

http://www.fzskl.com  2012-06-12 15:34:05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孔子思想对林则徐政治思想的影响主要是:忠君思想;重民思想;爱国思想。后期孔子对弱小的父母之邦鲁国怀有深厚的感情,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中表现是息息相通的。

[关键词]林则徐孔子忠君重民爱国

 

 

  孔子(公元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两千多年来,他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成人皆知,并被尊为“孔夫子”,崇奉为“圣人”,其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古至今,历史上不少文臣武将,几乎是毫无例外地都受孔子思想的陶炼而成长起来的。近代抗英大臣林则徐,成为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其原因自是多方面的,然而我们不应忽视了孔子思想对他的影响。

  孔子思想对林则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就林则徐的政治思想探讨其历史渊源,因此,首先要明确林则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我们赞成中国近代史专家、林庆元教授概括为“忠君、重民、爱国①”六个字,其次,要进一步分析这一思想的渊源来自孔子的思想。

一、忠君思想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为福州)人,父亲林宾日是信守孔孟之道的贫苦儒士。他自幼随父入私塾接受儒家思想教育,13岁应府试得第一名,他应试作的《仁亲以为宝》一文,认为“君臣之合本人为,父子之情本天性,天下更无可代心②”这反映了他“眷眷于天恩高厚③”的忠君思想。之后,1818年林则徐复张师诚的信;1819年林则徐派往云南,任乡试正考官,在赴任的路上作《荣泽渡河》一诗;1822年,林则徐受道光皇帝召见,并受嘉奖,表扬他“官声颇好”,要他“好好察吏安民”,他更加感到无比“恩宠”和“殊荣”,退而写成《纪恩抒怀》一诗,抒发自己胸中的感激之情。这些书信与诗,都表达了林则徐深厚的忠君思想。1822年林则徐在杭州修于谦墓,秋,撰《重修于忠肃公墓记》,颂扬了于谦忠君爱国。

  忠君尊王是孔子政治主张的突出内容,是孔子始终不变的一贯主张,也是孔子一贯的政治表现。孔子一生恪守周礼,尤其是在君臣关系方面,丝毫没有一点越轨行为。历代君王之所以竞相尊孔最关键的要害就是利用孔子“忠君尊王”的思想,作为君王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根据”。

  孔子认为,君之所以为君,是因为他地位尊贵,他特别强调“唯天子受命于天,士受命于君④”。因此,臣子和庶民一定要对君尽忠遵礼,否则就不是仁人。虽然,他又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⑤”,似乎主张忠君尊王是有条件的,就是说忠的是明君尊的贤王,这在封建社会,原不失为开明思想,但问题在于对暴君昏王或庸君蠢王该怎么办呢?孔子没有提出任何积极措施,只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⑥”,就是说:天下有明君贤王就出来做事,没有就退隐。这种消极办法,自然不解决问题。暴君昏王,依然在位,毫没触动。更有甚者,如果有人触动以至推翻暴君昏王,那也同样被认为“犯上作乱”,同样是不允许的。即使象周武王那样贤明君王因为用武力推翻殷纣王残暴的统治,也免不了受到孔子的贬词,认为《武》曲“虽尽美,未尽善也⑦”。显然,孔子认为只要是世袭君王,不管善恶贤愚,一概要维护,只可以不与他合作(隐退),但不该撤换他或讨伐他。这忠君尊王的原则,受到历代一切君王的赞赏,那就是理所当然了。

  《论语·乡党》篇生动地记述了孔子对君的敬畏。孔子走进公门(朝廷),害怕而谨慎的样子,好像没有容身之地。……他走过君位,虽然人君不在,坐位是空的,但他仍然毕恭毕敬,面色矜庄,脚步加快,言语也好像中气不足,一直到走出公堂,降下一级台阶,面色才稍微轻松一点。足见其恪守君臣之礼的程度。孔子对一切不守礼的行为一概进行抨击。季氏八佾⑧舞于庭,他深恶痛绝,非常气愤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⑨!”

  忠君尊王思想是孔子思想中糟粕的主要表现,对后世影响很大,生于清代后期的林则徐的思想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

二、重民思想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王朝的替代,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人民群众在促进社会变革和生产斗争中,越来越显示出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力量,统治阶级较为开明的思想家比较客观地意识到人民和统治者应当有一个恰当的关系,于是产生了重民的思想。周王以“民之父母”不仅要保民、富民,而且要爱民、重民。“视民如子”,把人当人看,人不再是会说话的工具或“畜民”了。但周人的重民,仅仅是把民作为一个整体,承认其历史的主体地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⑩”,“民者,君之本也”。孔子则把每一个民都当作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意志的人,这无疑是孔子民本思想发展中的飞跃。所以重民是孔子民本思想的精魂,亦是主要的内容。

  孔子认识到,每个平民百姓都具有独立人格和意志,并大声疾呼必须尊重每个普通人的人格,他倡导以“仁”为核心和总原则的伦理观的出发点也正基于此。“仁者,人也”,不仅要把人当人看,而且要平等待人不仅贵族士君子之间要遵循仁德,而且他们对待民也要讲仁德。“民之於(需要)仁也,甚於水火”他不仅反对人殉,连发明俑的也深恶痛绝地诅咒他应该断子绝孙:“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他不仅要求贵族士君子尊重民的人格,而且要民自己也要看重自己的人格,要有人的尊严。要光明正大昂起头来做人,谁要是自惭形秽,卑躬屈膝,那就是无耻。“巧言令色,足恭(十足恭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有耻是有独立人格和意志抬到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一生言行,浸透着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把当时社会最低下的马也当人看待。“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后世统治者囿於狭隘的阶级私利,即使杰出的英明君主,也只是部分地用孔子富民而弃其重民,这就阉割了民本思想的精魂。没有重民的富民,不过是剥削阶级愚民政策的谋略,这不是孔子的思想,而是老子的思想。

  林则徐不仅继承了孔子“重民”的思想,把人民当做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他说:“尽职之道,原以国计为最先,而国计与民生实相联系,朝廷之度支积贮,无一不出于民,故下恤民生正所以上筹国计,所谓民维邦也”。而且根据其实际生活的感受,充实了“重民”思想的内容,重视舆论和民心的向背。他特别强调为官“必须事事体民情”,“郡县以下尤无日不与民见,诚知民情向背,而顺导之于所安,则平其阴阳之毗而为化民族成俗之由”,并重视群众的意见“期于博采广咨”(《林则徐书简》第8页)和“询之士人”吸取集中百姓的智慧。

  在林则徐的奏稿和诗文中,我们看到了林则徐“重民”思想,有其突出特点,那就是真诚的同情人民,敢于为民请命。他说:“昼见阴霾之象,自省愆尤,宵闻风雨之声,难安寝席。并与督臣陶澍书函簇复……楮墨之间,不禁声泪俱下。”这的确是同情人民真实感情的流露。1833年林则徐写信向当时总督陈述江苏受灾实情,对违例奏请绥征一事,表示自己愿承担责任。他说:“将来待有应得处分,自当独任其咎”。在此,他直言不讳宣称“不惮为民请命”。而这种精神,最集中地表现在《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歉收情形片》里。尤其可贵的是,他敢向皇帝揭露人民生活痛苦的真实情况和贪官罪行。

  三、爱国思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最集中的表现。林则徐对鸦片的危害早已“深悉其详”,他看到不少人因吸食鸦片,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毒品非法源源不断流入,不但损害了中国人民身体健康,而且危害社会治安,加深了吏治腐败,导致白银滚滚外流。因此,他主张严禁鸦片,杜绝毒源,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取得了183963日(农历四月廿二日)虎门销烟的伟大胜利。它震惊中外,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英国侵略者的威风。……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爱国思想是深受二千多年前孔子思想的影响。

  孔子对父母之邦鲁国有深厚的感情。鲁是春秋后期中小国家,地理位置又处于齐晋楚等列强刀锋之下。“附于楚则晋怒,附于晋则楚来伐,不备于齐,齐师侵鲁。”处境极为困难,时有遭受吞噬之虞。生长在如此弱小的祖国,孔子从来没有产生过鄙弃的念头,相反的总是虔诚地更加热爱她,并且以实际行动,竭力振兴她。

  孔子主张“尊王攘夷”,维护诸夏族和鲁国安全。在今天看来,“攘夷”无疑带有狭隘民族主义观点,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反映他维护包括鲁国在内的中原诸夏国家,免遭“四夷)(四周曰夷、狄等少数族)侵犯的爱国主义思想。

  孔子在保卫祖国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勋。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孔子为鲁国大司寇并摄行相事,鲁定公和齐景公会于夹谷(今山东莱芜境内),会前孔子探知齐国阴“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协迫鲁国接受它无理要求。即每当“齐师出境”,鲁必须“以甲车三百乘”随从。在定公起程赴会之前,定公接受了孔子意见。命令左司马带一支人马去,以防不测。在会盟之时,孔子不避艰险,针锋相对,从容应付,齐景公理屈词穷,预谋全部破产,不得不将从前侵占鲁国的郓、、龟阴三田(即汶阳三田)归还鲁国“以谢鲁”。之后,鲁国特“筑城于此,以旌孔子之功”命名曰“谢城”。

  齐简公元年(鲁哀公十一年),齐国伐鲁,孔子惊悉敌情,焦急万分,立即召集鲁籍弟子指出:“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短短数语,鲜明地反映他沸腾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揭示出他与祖国的血肉关系。在孔子的有力号召下门人弟子纷纷行动起来,为保卫祖国而斗争,终于取得了“存鲁乱齐”的胜利。

  纵观中外古今的历史,反复表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或爱国主义思想家,一般多产生在国弱民穷的国度,弱肉强食的历史环境国土沦丧之日,民族危亡之秋,振兴救亡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刻。春秋后期的鲁国,是备受欺凌的弱小国,这当是孔子成长为爱国主义者的土壤。近代备受爱国主义侵略的中国,同样地也是培育林则徐高大民族英雄的肥土。近代著名学者梁任公有一句名言:史学者,“爱国心之源泉也”因此,渊博的历史知识,当是形成孔子和林则徐爱国主义思想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注释:

①林庆元:《林则徐评传》,第17页,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8月。

②③梁章钜:《制义丛话》卷17

④《礼记·表记》。

⑤《论语·八佾》下引《论语》。

⑥《泰伯》。

⑦《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⑧八佾:音逸,yi,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行,这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季氏是大夫,只能用四佾。

⑨《八佾》。

⑩《尚书》五子歌。

《春秋谷梁传》。

《中庸》。

《卫灵公》。

《孟子·梁惠王》上。

《公冶长》。

《子罕》。

《乡党》。

《林则徐集·奏稿》上。

林则徐:《云左山房文钞》第1卷。

《林则徐书简》第8页。

、《林则徐集·奏稿》上,第18页、第152页。

《林则徐答陶云汀官保书》。

《史记·孔子世家》。

《史记·鲁周公世家》。

《梁启超史学论著三种》,第3

 

 

作者简介:柯远扬(1938~),男,福州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教授。邮编:350014

     邓华祥(1931~),男,原福建省博物院副研究员。邮编:350003

视频专题更多>
  • 第五届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