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为人民而奋斗——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http://www.fzskl.com  2012-09-18 15:24:55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永远为人民而奋斗”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贯穿的一条主线。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当前,从我们党存在的几个危险来看,说到底,都是脱离人民群众的问题,这是最大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90年人民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精辟概括了90年来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鲜明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全面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气势豪迈,具有鲜明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新形势下指导我们党继往开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通篇《讲话》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永远为人民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历程,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大众的幸福安康而艰苦奋斗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今后还要继续为人民而奋斗,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业而不懈奋斗。
  一、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
  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在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时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①而这三件大事都是“紧紧依靠人民”完成的。《讲话》强调:“90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②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然而,由于帝国主义、官僚买办和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国人民的一次次抗争都终归于失败,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总结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③从而明确地指出,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人民和历史选择的结果。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彻底摆脱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④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三个彻底”的论断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取得的彪炳史册的伟业。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探索,虽然经历了很多曲折和磨难,但正如总书记所说,变革是“最广泛最深刻的”,而且成就是主要的、巨大的。广大人民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在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在基本没有外来援助的情况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航空航天等事关国防安全的科学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大提升了综合国力。从1950—1977年,工业产量以每年平均13 5%的速度增长,从一个基本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国。在社会建设上,高度重视教育、卫生、医疗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低水平的、基本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对外政治上,我们首先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破了美苏霸权主义,维护了中国主权,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些成就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制度基础和物质前提。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一跃成为全球经济第二大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建设全面展开。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面对新世纪的新挑战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再次创造了奇迹。
  《讲话》一开始就提到了中国共产党办了三件大事,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它的原动力在哪里呢?它的力量的源泉在哪里呢?笔者以为:从理论的层面讲,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是我们90年来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理论源泉。从实践的层面讲,是我们党根植于人民基础之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取得伟大的胜利。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民是我们党能够取得伟大成就的力量源泉。在中国,从来不缺少智识卓越的精英,不缺少宏图大略的豪雄。梁启超以他“如山石崩裂,似岩浆喷涌”的雄文,征服了一代青年,却认定中国经济落后,大多数人民无知识,“绝对不能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袁世凯以他的权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留下了悖逆时代潮流的千古骂名。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虽发出振聋发聩的“三民主义”呐喊,却终因历史的局限而大业未竟、壮志难酬。只有共产党人,不仅坚定的选择站在人民一边,更以90年始终如一的伟大实践,将人民这块“造物者抛弃的石头”变成自己所构建的“房屋之柱石”。人民共和国的大厦,因这柱石而巍然挺立;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因这柱石而基业长青;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因这柱石而呈现曙光。正如《讲话》中所说的:“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⑤
二、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脱离群众危险”
  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在讲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时,概括了“四个危险”,其中特别提出了“脱离群众危险”,再次强调了党群关系是我党的生存之基。笔者以为,从我们党存在的几个危险来看。说到底,都是脱离人民群众的问题,这是最大的危险。我们党的优势在于依靠人民群众,危险也在这里,就是脱离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全部历史说明,密切联系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同时脱离群众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长期执政会使一些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党员意识和公仆意识逐渐淡漠,骄傲自满的习气、自以为是的习气不断滋长,甚至逐渐变成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官老爷”。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对取得人民政权的艰辛和付出的代价缺乏亲身的感受,对如何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缺乏认真思考,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淡了、距离远了,滋生了脱离群众的倾向。有的党员干部对群众既没爱心又没耐心,对困难群众的疾苦更是不闻不问;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不尊重群众的感情和人格;有的甚至与民争利,侵犯群众利益。有的热衷于作秀、造势,喜欢提新口号、出新花样、搞大场面,沉迷于自我包装,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文山会海没有得到根本治理,文件多、会议多、讲话多的现象比较普遍,等等。领导干部因官僚化、不思进取而失去创造力和感召力;因腐败而使党的肌体受到侵蚀,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如果对这些危险视而不见、整治不力,很容易使人民群众失去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党就有被人民所抛弃的可能,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
  90年党的历史证明,党的事业要取得成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办不到的。90年来,正是因为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我们党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以此说明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深刻道理。今年是苏共亡党20周年的纪年,苏共亡党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执政后,没能把人民的利益、要求和愿望放在心上,不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是高高在上,发号司令,代替人民当家作主,最终脱离了人民,失去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是共产党人应该始终牢记在心的。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⑥现在,有极少数干部在依靠什么人的问题上产生了动摇。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办事靠人民币而不靠人民,靠老板而不靠老百姓,靠少数精英而不靠大多数群众,有的甚至把群众看成了改革和发展的阻力和障碍,把群众放到了党的事业的对立面上。这是十分危险的,不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当作依靠力量,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就会发生动摇,党的性质就会改变。长此以往,亡党亡国的问题就绝不是危言耸听了。
  那么,党怎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呢?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切实为人民谋利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⑦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的一项庄严承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这是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必须承担的一种不可推卸、不可转移、具有内在强制性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可有可无、可以讨价还价的事情。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就要求我们党的干部应该常怀爱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行为民之举。对人民群众的事业要热心,对人民群众的困难疾苦要关心,做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要耐心,听取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要诚心,为人民群众办好事要真心。总之,“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⑧
  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深刻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共同价值指向;充分反映了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贯政治立场。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活动影响着、决定着历史的进程,作为先进的政党,就必须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把人民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从人民利益出发,实际上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是完全一致的。违背了人民的利益,就必然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政党,有没有执政资格,执政能力强不强,执政水平高不高,执政业绩好不好,不是自己说了算,要看人民认可不认可。一名共产党党员,你做得好不好,先进不先进,也不是自己说了算,要看人民群众怎么看。我们应该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把人民满意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和最高荣誉。
当前党在执政为民实践中还面临着一些错误、错位思想观念的挑战:一是社会阶段的相对落后履行执政为民的要求不相一致。有的党员干部认为,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思想道德觉悟与履行执政为民的责任反差太大,讲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超越了历史阶段,是“左”的思想表现。二是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与履行执政为民的要求不能统一。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不再符合时宜,讲奉献、讲美德、讲责任是“傻子”,讲个人的实惠、利益才符合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三是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与履行执政为民的要求不能相融。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就是鼓励个人谋利,为个人利益而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与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是相矛盾的,是难以统一的。四是人性自身的弱点与执政为民的要求不相吻合。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不可能完全超越自我,更难做到真正的“忘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不可能做到。
  面对挑战,如何建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笔者以为:首先,要丰富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只有这样,党组织才能及时听到群众的呼声,及时解决好群众的困难,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联系。其次,要着力发挥政党特有的政治功能。政党的基本功能就是表达、整合和实现群众的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密切党群关系,就要发挥好这个功能。党的基层组织应把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要求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而领导政权的党组织要善于整合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在执政过程中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第三,把人文关怀作为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工作。实行人文关怀,就是要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帮助群众。要从物质关怀更多地转向精神关怀,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温暖。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我们才能在群众心中永远有位置;只有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们才能继续拥有一切。今后的问题是,如何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使党能永远立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不败之地。
  90年历史揭示了一个根本的道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⑩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永远为人民而奋斗,我们将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作者简介:周挺(1962~),男,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邮编:350014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