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分析及其启示——以粤浙两省为例

http://www.fzskl.com  2013-11-25 11:00:38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广东、浙江两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和做法对福建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广东浙江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尽管改革开放的成绩巨大,但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党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对福建省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要增强主动性、紧迫感和责任感,要进一步深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统一思想,通过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成效。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浙江两省在经济发展背景、发展模式、发展结构上与福建省有很多相似相近之处,通过归纳总结分析比较它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推动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广东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做法及经验
  早在2001年,为应对政策优势、地缘优势、先行优势等原有优势逐步弱化和综合发展成本逐步上升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广东省就开始思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台了《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外贸大省和制造业大省的广东,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经受了极其严峻的考验。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广东省委省政府适时调整经济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初步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更新观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念更新,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际,广东省就未雨绸缪,开始研究改革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新课题,谋划世界可能变局的应对之策。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广东科学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分析了全球化条件下广东发展中的“五大不足”,指出要紧密结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生动实践,坚持在继续解放思想中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共识。
  一是强调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建立科学的发展方式时不我待;广东单靠“外向带动”已不适应形势要求,必须向内外需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强调要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科学发展模式之机,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产业转移,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三是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只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水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还要把以人为本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观念更新不仅厘清了广东省各级干部群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认识,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思想基础,增强了广东应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2、制定政策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了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广东省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旨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省域内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性文件,内容涵盖了产业转移区域布局、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目标责任考核评价、省级示范园评选、创新人才引进等多个领域,提出要利用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双轮驱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在产业规划上颁布激励性和限制性产业政策,分类指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市场主体根据政府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决策,促进生产要素向现代产业聚集;其次,在产业布局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方针,通过就地转型和异地转移相结合的“腾笼换鸟”发展思路,将珠三角传统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粤北及东西两翼,同时腾出空间吸引先进制造业及高端服务业进驻珠三角;第三,在市场结构上把调整企业产品的市场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扩内需、促消费、拓市场”政策,将外源型增长方式逐步转型为内外源共同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制定一系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措施,广东省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全方位的工作部署,为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3、形成机制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了形成有效机制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广东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契机,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加大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打破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下所形成的利益格局。
  在工作机制上,推动行政大部制改革,扎实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深化价格、财政、税收、金融、环保、土地、技术标准、知识产权、风险投资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构建起一整套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机制;在用人机制上,建立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并逐步完善《广东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推动各级干部自觉投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努力形成“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会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的用人导向;在配套机制上,进一步完善激励型财政机制,统筹安排财政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重点支持引导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建构有效的倒逼机制,广东省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逐步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立为一项长期战略工作任务,不仅大大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也有效防止在经济回暖时传统发展方式的回归。
    二、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做法及经验
    作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改革开放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借助改革开放崛起的国内消费市场,浙江经济依靠民营企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以温州为代表的“浙江模式”更是声名鹊起。然而,面对“入世”后来自国内外的激烈挑战和竞逐的强大压力,浙江经济发展已难掩疲态。从2001年开始,浙江GDP增速连续10年下滑,由于错过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时间,浙江经济发展已经出现资本产业空心化苗头。为了应对由此带来的发展危机,浙江省加快了经济转型步伐,重点在体制机制、产业结构、自主创新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创新体制机制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推动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是浙江省的一大亮点。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点省份,浙江省充分运用政策优势,每个设区市根据自身地方特色提出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解决各自的突出问题出发确定各自综合改革试点的主题,在某个方面的体制机制上加以创新,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后在全省进行推广。如杭州市开展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宁波市开展扩大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通过这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浙江省加快推动中心城镇新型城市化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强产业集聚区战略规划和布局引导,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平稳健康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产业优化升级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浙江省从本省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实际出发,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大胆涉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引导、扶持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内的提质提效、转型升级。要坚持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和产业间转型并重,切实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防止出现一些企业不顾客观条件,盲目以转行替代转型、以转业替代升级、以招商引资替代自身脚踏实地创业创新的倾向。重点做好龙头企业升级转型、块状经济平台构建、新兴产业扶持等工作,依托现有的产业链和制造优势,实现由传统的以生产产品为核心向提供具有丰富服务内涵的产品和依托产品的服务转变,通过延长产品的服务时间、提高产品的服务效率,由传统的“多产多销”赢利模式转向“少产多效”模式;从制造企业中分离出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物流配送、售后服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使其走向独立化、社会化和产业化。
    3、提高自主创新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浙江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元素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通过制定实施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规划政策,突出抓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推动自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积极引进大院名校.进一步发挥在浙部属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二是抓好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围绕主要行业和重点区域技术创新,建设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面向中小企业建设一批公共科技平台。三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加强重点产业领域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抓好企业技术标准战略试点,加强对企业的标准化培训,努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四是扎实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组织实施“新世纪151人才”、“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等工程,加强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
  4、保障改善民生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到民生问题上,就是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全覆盖和均等化,建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和民生保障机制,提升政府民生保障能力。近年来,浙江省通过推进“城与乡”、“山与海”的统筹协调发展,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各级财政重点保障生态环保、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提出要正确把握“城”与“乡”、“海”与“山”的关系。既要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又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力求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既要充分发挥海的优势、加快建设“海上浙江”,又要充分挖掘山的潜力、加快建设“山上浙江”,力求在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上取得新突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浙江省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就业状况全面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从而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了良好条件,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三、对福建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启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福建省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就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之中。通过归纳总结借鉴其他省份在转变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得出的做法和经验,可以为加快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1、要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解放思想这一法宝。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重新审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进一步增强推进经济转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在解放思想中求共识,在解放思想中求发展,着力破解制约经济转型的“瓶颈”问题,通过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大转型。
    2、要坚持把结构优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调整经济结构既是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是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持续性得到增强。因此,在转变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根本途径,将经济结构优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3、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亟须体制机制创新加以保障。只有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转变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决摈弃一切不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扫清障碍。要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开放意识,完善开放发展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导向意识,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要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4、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发点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消费内需的深厚源泉,民生状况是否得到保障和改善,是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大小的根本标准。因此,在转变福建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更深层次作出民本抉择,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参考文献:
①陈鸿宇:《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讲》,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②郭占恒:《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以浙江省为例》,《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10期。
③廖胜、李成:《浙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取向与途径》,《经济论坛》2009年第11期。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