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与清代台湾教育

http://www.fzskl.com  2013-03-05 17:00:35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福州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会中心城市。榕台两地,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关系密切。由于地缘优势,历史上一大批福州籍人士不畏波涛险阻东渡台湾,披荆斩棘,辛勤劳动,开发宝岛。清代,有不少福州籍人士赴台担任教职,设馆办学,传播中华文化。其中就有居住在三坊七巷的福州名人,他们为台湾早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三坊七巷福州名人台湾教育
 
 
  福州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会中心城市。榕台两地,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关系密切。福州过去有“鸡笼鸡叫,福州听到”的双关语,鸡笼曾是台湾基隆的旧名,可见两地相距甚近。在榕台民间尚有福州屏山与台湾半屏山原属同一座山的传说。从福州平潭县的东澳镇到台湾的新竹,距离不过68海里的水程,这是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最近的距离。从远古时代起,福州与台湾就有密切的联系交往,福州闽侯县昙石山文化与台湾凤鼻头文化同属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台湾凤鼻头文化曾受昙石山文化的影响;福州地区的文化习俗也在台湾落地生根,现在台湾相当部分民众所信仰的临水夫人——陈靖姑,其祖庙就在福州。由于地缘优势,历史上一大批福州籍人士不畏波涛险阻东渡台湾,披荆斩棘,辛勤劳动,开发宝岛。清代,有不少福州籍人士赴台担任教职,设馆办学,传播中华文化,为台湾早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就有居住在三坊七巷的福州名人,如曾居住在光禄坊的儒学训导刘家谋、儒学教谕周长庚,曾居住在文儒坊的总兵甘国宝、儒学训导叶梦苓,曾居住在黄巷的福州鳌峰书院山长陈寿祺、儒学训导郭柏芗,曾居住在宫巷的钦差大臣沈葆桢,曾居住在南后街的儒学教谕董炳章等人。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以后,在台湾设立各级儒学,加快发展文化教育,大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儒学为清代地方官办教育机构。按《大清会典》所定儒学规制记载:“直省府县卫,各于所治立学,皆祀先师,以崇矩范;辟黉舍以聚生徒,时肄习以广术业,勤训迪以储人才。”①儒学的作用,一是祭祀至圣先师孔子;二是培养人才,并兼管岁科考试,实际发挥了地方官立学校和教育行政机关的双重作用。清代台湾儒学分为府、厅、县三级,儒学教职人员皆为政府任命之教官,府儒学置教授一人,厅、县儒学设教谕一人,另府厅县儒学各配训导若干人。清代台湾各级教育机构的教职人员大多选自福建。清政府曾明确规定,台湾各级儒学的教授人员应由内地人员中拣选调补,台湾府学的训导以及台湾县等四个县的教谕、训导缺出,应先从福建省泉州府属之晋江、安溪、同安,漳州府属之龙溪、漳浦、平和、诏安等七县儒学师资中选拔任用。倘若仍然不敷使用,还可以从福建通省教职内一体拣选调补。清政府的上述要求后来列入道光年间的《吏部则例》,再次予以明确。②这就使得清代台湾府厅县各级儒学的师资大都来自福建人文繁盛之区,尤其是来自福州和闽南地区。因为台湾当地移民主要来自闽南,选择闽南籍教官在语言上易于沟通,而福州则是福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教水平最高。据《重修台湾省通志》(1993年版)载录,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立台湾儒学起,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的211年间,清政府先后任命、延聘台湾府儒学教授80人,其中福州(十邑)籍人士有33人;厅、县儒学教谕265人,福州籍的有79人;训导299人,福州籍的有78人。据统计,清政府统治台湾期间任命台湾各级儒学教授、教谕、训导等教职共646任,而其中192任由籍贯福州的人士担任,占近三成的比重。
居住在三坊七巷的福州名人出任台湾各级儒学教职,大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了清代台湾地方官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曾任台湾彰化县儒学教谕周长庚、凤山县儒学训导叶梦苓、台湾府学训导刘家谋等人的事迹即是明证。
  周长庚,字莘仲,侯官县人,家住光禄坊,清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以教读为生,与林纾友善,同以“见义勇为”称颂一时。光绪十年(1884年)七月中法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引起人民强烈愤怒。长庚与林纾拦马递呈建言折于钦差大臣左宗棠,控告闽浙总督何璟等大员失职和谎报军情之罪。后经左宗棠查访核实后,据情转奏朝廷,于是何璟、张兆栋等大员皆被撤职查办,一时长庚与林纾义声震动全国。长庚多次参加会试,但均不第;后以大挑任建阳教谕,调任台湾彰化县教谕。在任期间,兴学重教,殷勤教学,还非常爱护生徒,如果有人在外破坏学生名誉,他必向长官力争,无所畏忌,因此学生对他异常有好感。他又喜欢接待有学问的文人,讨论经世致用的学问,所以当时福建名士往台湾者,无不慕名拜访周长庚,一时荒斋冷署,车马来往不绝,彰化几乎成为闽台文化交流之所,台湾南北无不知周教谕之名。彰化父老感念其在台功绩,将其事迹载入《彰化名宦传》。③
  叶梦苓,字松根,侯官县人,大诗人黄任的外孙女婿,曾居住在文儒坊。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奉派为台湾凤山县训导。在台湾任上,梦苓广设学校及义塾,劝令各家送子弟上学,凤山文风因而兴振。一日遇山寇围城,知县被杀,县中无主,由梦苓招募义勇,竭力日夜守城。后因救兵不至,城陷,梦苓全家尽死,所有诗稿皆没。后入祀忠烈祠。④
  刘家谋(1815~1853年),字仲为、字芑川,侯官县人,家住光禄坊。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累考进士不第,后以大挑任宁德县学教谕。道光二十九年(1845年)五月出任台湾府学训导。任职期间“怜才爱士,敢作敢为。”“为人慷慨豪侠,勤于执教,为人师表”,⑤认真教学,谆谆善诱,学生虽资性极愚钝者亦受感化,为振兴台湾教育,不遗余力。还很重视对台湾民众的引导教育、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在台湾期间,刘家谋很重视调查研究,教学之余,采风问俗,收集文献,对台湾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写下大量的风土人情诗,辑为《台海竹枝词》、《观海集》、《海音诗》等诗集,内容涵盖山川文物、岁时年事、风俗礼仪、历史人文、饮食服饰、方言俚语、气候物产等方面,对台湾的风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论述,对于研究台湾乡土历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最后因辛劳积劳成疾卒于任上,年仅四十岁,被台湾人民所怀念。台湾民众尊敬他是好官,亲切地称他是“台湾府学刘老师”、“刘好官”。⑥
  董炳章(整理刊行八闽文化名著《闽都别记》的董执谊之父),曾出任台湾淡水厅儒学首任教谕之职。董炳章又名道行、炳昌,字琅山,家住三坊七巷中轴线的南后街,此前担任上杭儒学教谕,多年执掌教政功绩卓著,在同僚中口碑颇佳。初到台湾,见他所管辖的区域地处僻蛮,条件恶劣,文教事业百废待兴。他深感作为淡水厅儒学首任教谕责任重大,兴办学校,培训社学骨干,鼓励门人到义塾服务。他多次深入辖区调查研究,向各族民众宣传儒家教义,倡导民众遵守社会公德,淡水民风渐变。他还经常资助贫困学子,以致常囊空如洗。他凡事亲躬,不避辛劳,兴教化,开民智,兢兢业业,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淡水地区文教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董炳章履职三年,终因日夜操劳、呕心沥血,而卒于任上。在台学子们悲痛欲绝,他们相约结伴同行不辞山海险阻,护送恩师灵柩返乡,为他守灵、戴孝、下葬。⑦此外,黄巷郭柏荫的胞弟郭柏芗,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出任台湾噶玛兰厅儒学训导。⑧清代在台湾各级儒学教育机构执教的福州籍文人大都为饱学之士。福州籍教职人士不仅学识渊博,且忠于职守,勤于教职,宣扬中华文化培植人才,为发展台湾教育事业而无私耕耘,深得台湾人民的爱戴和景仰。
  居住在黄巷的福州鳌峰书院山长陈寿祺,其所倡导的“经世致用”治学思想对清代台湾书院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陈寿祺(1771—1834),字恭甫、介祥、苇仁,号左海、梅修,晚号隐屏山人,侯官人,家住黄巷,清代汉学家,一代儒学大师。清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历官广东、河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文渊阁校理、教习庶吉士,父母殁后不出仕,曾主讲泉州清源书院10年,道光三年(1823年)后又主讲福州鳌峰书院11年,终成一方巨儒,培养造就了林则徐、张济亮、梁章钜、孙经世、林昌彝、陈化成、王捷南等一大批栋梁之材,并对清后期闽台学术风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氏主讲福州鳌峰书院期间,制定出一系列建设或改革书院教育的制度、措施,如《鳌峰崇正讲堂规约八则》、《拟定鳌峰书院事宜》等,在《鳌峰崇正讲堂规约八则》中强调了八个方面的问题,即“正心术”、“慎交游”、“广学问”、“稽习业”、“择经籍”、“严课规”、“肃威仪”、“严出入”等,对学生在做人、修身、治学、治事诸方面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些学规被台湾仰山书院等书院所因袭沿用,奉为办学的圭臬。正如台湾大学教授张正藩先生《中国书院制度考略》中所言:“台湾书院所定规制,大体与闽省同。盖台湾居民泰半为闽籍,其所建书院亦多取则于八闽,尤以受福州鳌峰书院之影响特大。”⑨陈寿祺还注重对学生传授“有用之学”,即经世致用之学,以解救社会危机。鳌峰书院自陈寿祺主持以后,学风为之一变,从过去课程以理学为主,转而提倡汉宋学兼采,经解、古文、实学并举的治学原则。在陈寿祺的倡导下,讲求汉学、经世致用之学的风气在鳌峰书院、清源书院等教育机构蔓延起来,并影响了福建、台湾地区的学术风气。鳌峰书院是清代福建省城四大书院之首,堪称“东南第一学府”,向为台湾官宪士绅所推崇。当时台湾是福建属下的一个府,鳌峰学院这座东南第一学府就成了台湾学子仰之弥高的最佳求学圣地,当时有不少台湾士子报考就读于鳌峰书院。《鳌峰书院志》有载,书院建立后,“十郡士膝踠足而至”,这里所指的“十郡”,就是福建原有的九个府加上台湾府。就读于鳌峰书院的台湾籍学子,其姓名在书院修编的《鳌峰书院志》中都有详细记录。另据史料记载,截至1804年,鳌峰书院学生中仅取得举人资格、有确切名姓记载担任台湾教谕、训导的就有8人,如台湾淡水厅人李藩岳曾就学于鳌峰书院,1875年考取光绪乙亥科举人。至于没有取得功名的鳌峰学生到台湾任教谋生的,更是不计其数。他们把福建的理学传统、经世致用之学带回台湾并广泛深入持久地传播开来,对推动台湾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⑩
  居住在三坊七巷的清代福州名人在台任职期间,还重视设立“番学”,促进土著民族明礼向化,推进台湾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所谓“番学”,是清代对在台湾少数民族区域以教育当地原住民子弟而设立的义学、社学及其他类型教育机构的统称。台湾番学的发展与福州官绅的大力推动密不可分。如曾居住在文儒坊的福州籍戍台将领——台湾总兵甘国宝,虽出身行伍,但在台湾任职期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亦重视推行文化教育,加强民族团结,为维护台湾社会安定,促进台湾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甘国宝(1709-1776)为清代名将,字继赵,号和庵,祖籍古田县二十二都(今屏南漈下村),雍正四年(1726年)迁福州文儒坊居住(其故居位于文儒坊51号)。武进士出身,授御前侍卫。乾隆年间,相继出任贵州威宁、江南苏松、浙江温州、闽粤、南粤等地总兵,将兵有方,官声卓著,为乾隆皇帝所倚重。乾隆年间,甘国宝两次出任台湾总兵。甘国宝果然不负所望,在台湾期间,严疆界,谨斥堠,制总巡、分巡、轮巡会哨诸法,时刻防范来犯之敌。他还深入民间,熟悉当地风土民情,设立“番学”,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土著民族明礼向化,提高土著居民的文化素质,加快了土著民族的汉化过程。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使民族和睦,兵安其伍,民安其业。
谈论三坊七巷名人与清代台湾教育,绝对不能不提及曾居住在宫巷26号的沈葆桢,他对清代台湾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沈葆祯(1820年-1879年),字翰宇,号幼丹,侯官县人。沈葆祯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江西广信知府、江西巡抚、福建船政大臣及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等。1874年夏,沈葆桢奉命以钦差大臣身份巡视台湾处理日本侵台事件,办理台湾等处海防事宜,驱逐日本侵略军,坚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和开发台湾功勋卓著。在开发台湾的各项措施中,他始终把兴办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沈葆桢认为必须把“开山”和对少数民族“番民”的安抚和教化结合起来,“抚番”与开山开路相辅而行,使“番民”逐渐开化,进入文明社会,与汉民共同开发建设台湾。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十五日沈葆桢上《请移驻巡抚折》提出“抚番”的几大举措:选土目、查番户、定番业、通语言、禁仇杀、教耕稼、修道途、给茶盐、易冠服、设番学、变风俗等。他将“通语言”、“设番学”、“变风俗”作为“抚番”的重要内容,强调办“番学”不可惜费。清光绪元年(1875年),沈葆桢对接受“招抚”的琅峤狮头社高山族人示约七条,其中一条即为“设番塾”。他先在枋寮地方办第一所番塾,令各番社均送番童三数人入学,学习语言文字及中华传统礼仪,“以达其情,习拜跪礼让,以柔其气。各番闻之,无不俯首帖服”。随后又在刺桐脚、虎头山、蚊蟑埔、四重溪等14个较大的番社设立番塾,教育番童。在他的努力下,仅光绪元年(1875年)就在埔里社设立番塾义学26处,恒春县设番塾义学8处,凤山县设番塾义学6处,招收汉人和高山族儿童入学。学校实行寄宿制,伙食、宿舍由政府提供,教学内容以读书、习字为主。沈葆桢非常重视番塾中的教育教学内容,亲自组织编写了《训番俚言》一篇,以五言诗体方式,谆谆细说改革番俗弊陋及向文明进化之要旨,作为教化番民的教材,颁发全台各地番塾使用。沈葆桢深知“教化之本在学校”,希望通过办学,让高山族人民知书明理,粗通文墨。他把教育事业当作长久的根本大计来抓,设立“番塾”,教化番民,开创了清政府对台湾土著民族教育的新纪元,对提高台湾土著民族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促进汉民族与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贡献重大。
  清代渡台的福州三坊七巷名人,艰辛耕耘,积极推行儒学教育和番学教育,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造就台湾人才、推动台湾早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伟大功绩应该为世人永远纪念。
 
注释:
①《台中市志稿》卷5,转引自庄明水等著《台湾教育简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第52页。
②清道光《吏部则例》卷7,转引自林仁川、黄福才著《闽台文化交融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09页。
③林家钟:《鼓楼区人和台湾》,《鼓楼文史》第7辑,1996年,第60—63页。
④林家钟;《鼓楼区人和台湾》,《鼓楼文史》第7辑,1996年,第56页。
⑤郑宗乾主编;《寻根揽胜话福州》,海风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70页。
⑥林家钟:《鼓楼区人和台湾》,《鼓楼文史》第7辑,1996年,第57—58页;廖楚强:《刘家谋》,《福州历史人物》第十一辑,第37—40页。
⑦董恒:《从<闽都别记>对台湾的缘起谈三坊七巷人物对台湾的不解之缘》,《“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2011年12月,福州,第122—124页。
⑧黄启权:《谈“三坊七巷”的涉台文物》,《福州晚报》2010年9月11日。
⑨徐心希主编:《闽都书院》,福建美术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328页。
⑩杨彦杰:《闽台文化关系的形成及其特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转引自徐心希主编《闽都书院》,福建美术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328—330页。
陈扬富主编,政协福州市委员会编:《福州戍台名将》“甘国宝”条,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168—177页。
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沈文肃公政书》卷五“福建台湾奏折”,《沈葆桢文集》(船政文化研究·第六辑),第214页。
沈葆桢:《番社就抚布置情形折》,《沈文肃公政书》卷五“福建台湾奏折”,《沈葆桢文集》(船政文化研究·第六辑),第243页。
季云飞:《近代台湾防务的开拓者——沈葆桢》,《求索》1998年第5期。
 
参考文献:
①《沈文肃公政书》卷五“福建台湾奏折”。
②庄明水等:《台湾教育简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③林家钟:《鼓楼区人和台湾》,《鼓楼文史》第7辑,1996年。
④福州市社科院、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编:《榕台关系初探》,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⑤张作兴主编:《三坊七巷》,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⑥陈扬富主编:《榕台关系丛书》“教育文化篇”,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⑦林仁川:《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文汇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
⑧林仁川、黄福才:《闽台文化交融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⑨郑宗乾主编:《寻根揽胜话福州》,海风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⑩《“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2011年12月,福州。

 

作者简介:叶伟奇(1975~),男,福州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邮编:350001
视频专题更多>
  • 第五届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