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孝文化对发展城市养老事业的意义

http://www.fzskl.com  2013-09-09 15:44:36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养老,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又是一个伦理问题。本文在论证传统孝文化对当前城市养老的现实意义的同时,还试图在对传统孝文化进行梳理和继承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变迁和养老的需求,构建一种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孝文化,通过孝文化对人们的广泛影响,发动更多的主体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实现物质赡养向精神赡养的转移以及孝文化由家庭伦理向社会伦理的提升。
[关键词]养老孝文化多元化
 
 
一、引言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应对老年人口基数增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背景下的老龄问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这次普查,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①我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预测,预计到 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5亿,占总人口数的16.61 %;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38亿,约占总人口数的28.76%。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传统孝文化发达,两千多年来,“孝”曾经发挥了道德教育、稳定社会、凝聚民族等积极的社会功能。孝文化倡导的反哺式的家庭养老模式,对解决中国的养老保障问题曾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多样化生产方式的出现、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经济环境的变化、人口政策的调整、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于传统孝文化基础之上的家庭养老保障方式的可持续发展遭到了严重的挑战,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减退。
  养老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依靠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系统的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孝文化。传统孝文化的本意是“善事父母”,其所引申出来的养亲、敬亲以及尊老内涵是全人类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精神财富。1982年9月联合国第37届大会上通过的《老龄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中也提到:“尊敬和照顾年长者是全世界任何地方人类文化中的少数不变的价值因素之一,它反映了自我求存动力同社会求存动力之间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决定了人种的生存和进步”。
  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孝文化,通过理智对待和分析传统孝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发展社会主义新孝道文化,对解决当前城市的养老问题,促进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中国家庭养老的文化模式表现为传统孝文化
1、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说文解字》对“孝”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即奉事父母,孝敬养亲,就是“孝”。“孝意识”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母权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的时期,由于血液关系的明确和私有制的产生,子女可以从父母那里直接继承财产。为了表达对父母及长辈生育抚养的感恩、崇敬和哀思之情,便产生了“孝”的观念。②《诗经·大雅·卷阿》:“有孝有德”,意即最大的德行是永远躬行“孝道”。周代金文《周书》、《诗经》等著作中都有大量有关的记载,证明当时“孝”的观念已经产生和流行。③随着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孝”的含义与人类文明一起,不断演进、丰富和发展。
  狭义的孝文化是指家庭或社会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资源方面的观念、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和制度规范。简言之,孝文化就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总称。④广义的孝文化还包括“孝丧、孝祭和守孝”,尊敬祖先;“孝继”,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孝行”,治国之本。也就是将孝的内容从对家庭扩展到对国家的态度上。⑤本文所指孝文化主要就狭义而言的。
     一些学者认为,传统孝文化产生的原因有三个:①建立于忠心、敬爱的血缘情感之上,“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当老年人依靠自身不能完全自理时,需要后代提供衣食;②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生产为基本生产方式,处理生产生活中的复杂问题主要靠经验,也就是说在传统社会中,人越老所掌握的知识越多,所以越值得社会尊重;③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力低下,难以提供一种由社会提供老人基本物质条件的制度,因此国家为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有意识地倡导孝文化,并设立“三纲五常”规则,强化尊卑长幼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思想逐渐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道德准则,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在老龄化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敬老和养老是孝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其精神所在。敬老是指对父母及老年人的敬爱和敬重,不仅包括在物质生活上保证父母和老年人衣食住行的合理需要,而且包括在精神上满足父母及老年人的需要,尽孝道不能只注重物质,不注重精神,如果没有爱的精神,“虽日用三牲,尤为不孝也”。养老是指对父母和老年人提供物质供给,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使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
2、传统孝文化对中国家庭养老具有多项功能
     在中国传统家庭内,当父母在抚养子女和分配生产生活资料的同时,也相应地将养老的风险转嫁给子女,这样财富和风险就在家庭内部实现了代际转移,而孝文化在维系和稳固这种“交易”关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得家庭养老保障得以不断巩固,并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1)有助于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
  对待老年人,历史上出现过两种态度,一是杀老,二是养老。孝文化首倡“养老”,它的流传推广,则将养老作为家庭的主要职责之一,使老年人可以名正言顺地接受子女的奉养。特别是在国家无力承担更多的养老经济责任的前提下,有助于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2)对家庭养老具有导向作用
  老年人不仅仅物质上需要帮助,而且精神上要得到慰藉,感情上要有所寄托。孝文化一方面规定了家庭养老的内容,如,《孝经·纪孝行章》规定,“孝子之事亲也,居责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尚全,然后能事亲。”既讲到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也讲到老年人的医疗问题,日常家居问题和后事问题,基本上概括了家庭养老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通过“养老”基础上的“敬老”,使得老年人情感有所寄托。⑥从而实现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的统一。
(3)有助于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
     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核心,占有重要的地位。家庭的和谐状况必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程度。孝文化对中国家庭养老具有积极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孝文化不断将养老、敬老的观念赋予家庭养老,使得家庭养老从家庭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短期行为变成世代相继的行为,偶然性行为转变为必然性行为,这样,家庭养老就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并且必须做好的问题。⑦因此,通过孝文化的传承,可以更好地维持家庭的和谐,进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三、传统孝文化弱化对家庭养老保障的冲击
1、传统孝文化弱化的表现
     传统孝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视,但是当今社会孝文化弱化,甚至缺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为:一是养老敬老观念淡化,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上受冷遇、歧视、虐待,甚至出现抛弃老年人的现象;二是物质赡养完全取代精神赡养。“421”家庭模式的出现、社会流动性增大、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再加上老人与子女在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很多人只重视对老年人生活照顾和金钱资助,但在精神慰藉、体贴、关心、问候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三是生前不孝死后“孝”,生前之孝为老人,死后尽孝为自己,生前对老人不孝,死后丧葬大操大办,大肆铺张浪费;四是家庭伦理观念淡化。表现为晚辈对长辈的敬老观念淡化,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如“干涉老人再婚”“占夺老年父母财产和住房”等等。
2、传统孝文化弱化的原因
(1)社会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的变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先是辛亥革命建立起以三民主义为思想基础的中华民国,使传统孝文化遭受了极大的打击。新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则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宗法孝道更失去了其存在的土壤。因此,社会进步、制度转换是传统孝文化生存性收到冲击的首要原因。
(2)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
     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社会以血缘为关系组成的联合式大家庭逐渐走向崩溃,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松散化和核心化。现代家庭关系中,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靠亲情力量来维系,“孝”的伦理道德已不再是强有力了。⑧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入,追求个性成为年轻的人时尚,年轻人对传统观念的批判多于接受,对父辈的一味顺从无法接受,甚至只讲上代人对下代人的义务,而不谈下代人对上代人的义务。⑨同时,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人口流动加剧,子女与父母的距离拉大,使得子女想要尽孝也是“有心无力”,对父母尽孝的方式发生变化,其内容也不完整。⑩
(3)老年人生产生活经验的贬值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老年人能够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传统农业社会中,老年人的生产生活经验具有重大的价值。而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传统农业种植经验不仅无法适应现代农业,更难以应对现代工业。因此,老年人的经验在生产生活领域失去了其价值,这严重动摇了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进而削弱了社会上对老年人的“敬老”心理。
四、传统孝文化对当前城市养老的现实意义
     虽然,作为我国传统道德核心和特色的孝文化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遭受过强大的冲击,其精神发生了蜕变,也存在一些糟粕的内容,但是,无论何时,养老敬老尊老的基本道德规范都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养老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从目前城市养老的现状出发,深入挖掘和发扬这种深厚的文化资源,对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为老人提供“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赡养
     孝文化首倡“养”老,也就是物质上给予老人一定的经济支持,使其晚年不至于因体力的衰竭而忍饥挨饿。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说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使大部分老年人,特别是城市老年人口,在经济上实现了自养,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城市的养老保障制度并没有惠及每一个老年人。从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及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城市近20%的老年人还没有离退休金。更何况,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水平并不高,老年人一旦遇到生病这样的风险,都需要子女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因此,强调传统孝文化的“养老”功能,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保障。
     但对老年人的物质供养仅仅是初级的孝,重要的还在于“敬老”。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敬”相对于“养”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孝。儿孙绕膝承欢,老伴相濡以沫是绝大多数老年人心中的“理想国”。老年人的这种需求一般要通过来自子女的孝敬、配偶的关爱和亲属的关怀来获得满足。来自子女的嘘寒问暖和情感交流,能使老人感受到精神慰藉和亲情的满足,必然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很多研究表明,老年人最想从子女那里得到的不是金钱而是亲情。“许多老年人对接受孩子的爱和情感更感兴趣,也有许多老年人不愿为经济援助而冒伤害情感关系的危险”。传统孝文化强调“敬老”的思想,强化了对老年人的精神之孝,要求子女做到平时多了解父母的身体状况,细心观察父母的心理感受,尊重他们的人格,这些都将有利于老人情感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有利于发动更多主体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
     结合我国国情,目前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都认为居家养老是一种新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区别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等养老方式,是一种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提供的福利服务为依托,利用社区网络资源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深入到老年人家中开展各种类型的社区福利服务。通过传播孝文化 “养老”“敬老”的核心理念,实现孝文化由家庭伦理向社会伦理的提升,例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助老、敬老志愿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提供养老服务的队伍中来,为民间组织、慈善团体等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提供可靠有效的组织来源和人才保障。
     以福州市为例,近年来福州市政府通过“拗九节”、“敬老月”等节庆,广泛宣传孝文化,共同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关爱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会各界为社区老年人献爱心、办实事,扩大了基层群众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认知度。目前,福州市全市投入使用的1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共有专兼职助老服务员1019人、助老管理员496人,发展社区为老服务志愿队伍322支、4285人,初步建立起专业服务和义工服务以及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3、有利于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构建,本质上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在全社会形成和谐人际关系,不仅需要法律、制度层面的社会规范,更需要传统道德资源作为重要的催化剂。古语有云:一家敬老则一家和,一乡敬老则一乡安。就像朱即明先生所说的:“在微观上,‘孝’是家庭美德,它是子代向父代的反哺;在宏观上,‘孝’又是社会公德,它是下一代向上一代的反馈。”从现实层面来说,孝文化在摆脱了封建主义对它的束缚之后,逐渐除去了血缘关系对它的制约,在此形势下,如果我们建立起新型孝道,加强孝文化建设,使孩子由尊敬父母进而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整个民族的文明素质提高了,社会风气就会大大改观,社会环境就会安定祥和,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另外,传统孝文化中的父慈子孝、夫义妇贤、兄友弟恭、待友诚信、谦和好礼、尊老爱幼,以及仁、义、礼、智、信等,这些思想虽有其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一面,但是在客观上都起到了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形成优良道德风尚、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当代要构建与培育新型孝文化时要充分发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作用,为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作贡献。
五、建构适应老龄化社会的现代孝文化
     要想解决好新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必须加强孝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应该是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养老文化”。
1、提倡“慈孝并重”的双向孝文化
     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父慈子孝”都只表现为单相度的情感与付出。在传统社会,“子孝”往往被特别推崇,极致时期更是发展为愚孝,并走向极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就极其形象地表达了旧孝道中代际关系的单向片面化合人格上的不平等。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父辈的“慈”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但是子辈对父母的回报则少得可怜。现代孝文化应该是强调“孝”与“慈”相辅相成,强调两代人平等、自由、民主相处,相互帮助。按照台湾省学者杨国枢的意见,“新孝道”就是“基本精神在于历代之间的平等对待与没有阻碍的沟通。”“不强调权威与顺服,而是亲情的流露所造成的和谐,让彼此之间的互赖感情成为新孝道的基础。”
2、提高公民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当代孝文化提供载体
     传统社会中,子女对父母尽孝是受到诸多外界条件制约的,是机械的、被动的,也就是说传统孝文化具有很强的他律性,是一种子女必须遵循的规范。而现代社会,由于改革开放,人们独立自主的倾向和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不易接受传统的规范,他律性的孝文化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功能。因此,在现代孝文化教育中,应通过加强家庭、学校的教育,通过挖掘、整理、创新传统孝文化的精华,来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使人人都有内在的道德自觉、自律,使个体充分认识到尊老、爱老、孝老的重大社会意义和伦理意义,使子女理解“孝文化”的原则和善待父母的义务,自愿做出孝敬父母的行为。
3、实现物质赡养向精神赡养的转移
     幸福的晚年生活不仅决定于物质生活上的丰盈,还有赖于精神生活的富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有一定的层次关系的,如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亲属关系“差序格局”的描述,它是一种由核心向外推,越推越远,越推越高的层次结构,位于核心位置的是老年人感情的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向外推至第二层是娱乐需求、求知需求和交往需求,第三层则是价值需求,这是某些心智较高的老年人希望通过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来继续参与社会发展,以实现价值和尊严的要求。
     要做到对父母的精神关怀,首先儿女对父母要有敬爱之心。其次,要尽力而为,不管以后的社会养老保障多么的完善,经常电话问候,节假日回家探望、在老人需要时帮一把,父母生病时多探视,这都是作为年老父母所期待的。第三要注意与老人的交流,在与儿女的交流中,父母不仅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而且,也可以将郁闷的心情抛之脑后,对老人心理健康是极其有益的。
4、政策引导“孝”成为一种社会伦理
     目前,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提出,家庭养老的弱化必须要有社会化养老的介入或辅助,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与趋势。随着社会养老的发展,这就要去作为养老理论支柱的孝文化应当由家庭伦理上升为一种社会伦理,为养老社会化作文化铺垫。“人人都会老,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关心老人就是关心我们自己”这些理念应该成为社会所有成员共同的和基本的信念。一个关心老人蔚然成风的社会,今后自己也必将从这种美好的社会风范中获益良多。
     要使孝文化从家庭伦理上升至社会伦理,需要政府发挥主导性的作用,把老年人的问题纳入公共政策中,通过制定和落实一些政策措施,以体现党、政府、社会对老人的关心、爱护和帮助。比如说,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事业,为老年人办实事,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完善社会福利政策,动员和鼓励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为社会贫困老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宣传尊老助老的好人好事,揭露和批评社会上的不良行为,营造尊老助老的舆论氛围。同时,社会养老的发展,需要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全民的参与,以社会敬老助老的思想为依托,倡导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志愿者,为身边的老年人提供最直接的服务,这是解决当前养老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也是我国尊老敬老传统在现代社会的新发展。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与现代养老体系相悖的消极因素,也有利于人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只要我们继承传统养老文化的合理部分,并在建立现代养老体系中使其得到发扬,就能找到建立现代养老体系和弘扬传统养老文化的结合点。在新世纪,弘扬传统养老文化,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也必将有利于最终实现“代际和谐”、“人人共享”的社会发展目标。
    
注释:
①冯慧阳:《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数据谈中国人口老龄化新变化》,《商业文化》2011年第8期。
②陈晓明:《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论》,《求索》2008年第3期。
③李辉:《论建立现代养老体系与弘扬传统养老文化》,《人口学刊》2001年第6期。
④⑩马莉:《传承孝文化,建立和谐家庭社会》,《兰州学刊》2008年第1期。
⑤⑥潘剑锋:《建设农村新型孝文化》,《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⑦姚远:《对中国家庭养老弱化的文化诠释》,《人口研究》1998年第5期。
⑧王铭:《关于中国孝文化的思考》,《硕士:郑州大学》,2007年,第24-25页。
⑨陈洁君:《对孝文化作用的探讨》,《科技信息》2005年第11期。
郑晨:《论当代社会变迁中的“孝文化”——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开放时代》1996年第6期。
周绍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
戴维·L·德克尔:《老年社会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6页。
鱼洁:《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化供给主体研究》,《硕士:西北大学》,2011年,第11-12页。
范进军:《提倡“孝道”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王铭:《关于中国孝文化的思考》,《硕士::郑州大学》,2007年,第28-29页。
明艳:《老年人精神需求——差序格局,《南方人口》2000年第2期。
王铭:《关于中国孝文化的思考》,《硕士:郑州大学》,2007年,第35-39页。
 

 

 

作者简介:林蕾(1982~),女,福州市民政局,科员。邮编:350001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