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女性参与健身活动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

http://www.fzskl.com  2014-10-27 11:12:00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福州市女性体育人口呈增长趋势,女性健身的意识增强、形式多样、群众性活动活跃。福州女性个人健身在时间、空间、心理、指导等方面存在制约因素。政府应该加强女性健身的制度与组织建设、场所建设、教育指导及舆论引导,以促进福州女性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福州女性健身

 

 

  一、调研背景、方法和对象

  (一)调研背景

  女性是社会建设的“半边天”,承担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研究表明,目前许多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处在亚健康的状态①,为关爱女性健康、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福州市妇联宣传部开展此次调查,对女性健身活动现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促进女性健身活动的发展,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文明家庭与和谐社会建设。

  (二)研究方法

  1 问卷法

  向福州市所辖的鼓楼、晋安、仓山、闽侯、闽清、罗源城乡地区,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20岁以上社会女性(不含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82份,收回率97%。问卷回收后,对所有资料进行审核,有效问卷554份,有效率95 2%。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访谈法

  开展福州市女性健身活动调研,深入连江、闽清、台江等地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妇干和健身骨干介绍当地妇女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情况,并实地走访温泉公园、西湖公园、五一广场等市民休闲健身场所进行访问。

  3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全民健身、女性发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材料,为本课题的分析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0岁以上的福州女性群体(不含在校生)是本次调查的重点人群,其中3045岁的最多占43 68%,其次是 4560岁人群占34 30%。受教育程度整体高于福州市平均水平②,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学历分别占比43 87%38 09%14 62%

  调查对象城市的占63 18%,非城市的占36 46%,与福州市城乡人口比例相当③。已婚的占88 81%,与配偶、子女、父母同住的分别占64 98%19 68%18 41%,体现出福州女性的家庭性。大部分女性家庭人均月收入分布在14002500元、25005000元和500010000元区间,依次占比36 10%33 94%12 82%

  二、女性参与健身活动现状

  (一)女性体育人口④呈增长趋势

  由表一可见,近年来福州女性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频率、时长有所加强,女性经常健身的比例呈增长趋势。每周参加健身活动3次(含3次)以上,同时每次时长超过半小时的女性占12 79%,参照2007年全省女性体育人口比例提高4 09个百分点。但是这一数据距离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若考虑活动强度因素,比率还会更低些,福州女性健身事业发展仍任重道远。

表一体育人口比例数据对比

项目2007年全省数据⑤本次调查数据2013年全国数据⑥ 体育人口比例8 7%(女性)12 79%(女性)32 7%(男女平均)年龄范围16岁以上20岁以上2069岁备注含在校生不含在校生、未包含活动强度因素未知

  细分健身时长和健身频率选项,每次锻炼时长在30分钟以内、30分钟~1小时、12小时的分别占44 01%37 68%16 20%;每周锻炼1次、2次、3次的女性分别占12 33%6 11%12 09%,每天参加的占18 40%,每月1次的占0 76%,无规律的占55 37%,从不运动的占9 54%。绝大部分女性都参加了体育健身,但过半数女性在健身频率项中选择“无规律”,表明没有形成持之以恒、较为固定的健身习惯。

  (二)女性健身意识增强

  调查表明,大部分女性有着良好的健身意识,认识到健身活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愿意为健身投入资金,并将健身作为重要的休闲方式。

  一是正确认识健身与健康关系。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有娱乐身心(59 57%)、健美(26 53%)、减肥或治病(18 59%)、提高运动技术(11 91%)、促进人际关系或工作需要(11 37%)等,超过一半人群认为维护健康最有效的方式是运动,占55 23%,表现出促进身心健康的美好愿望和对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不懈追求。如市离退休女干部联谊会的郑某某和李某某,几年前身患癌症,痊愈后坚持参加文体活动,身体逐渐恢复健康,现在已成为离退休女干部中的文体骨干,常参加各种演出活动。

  二是女性健身投入加大。平均每月对健身运动的投资:没有任何投资的占37 18%10元以下的占19 49%1050元的占23 10%50100元占7 58%100200元占6 50%200元以上的占3 9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女性愿意为健身做投入。

  三是健身成为女性重要休闲方式。调查中女性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前几种依次是看电视(55 78%),上网(37 55%),听音乐(32 49%),逛街(24 73%),运动(24 55%),郊游、旅行(22 74%),打麻将、扑克(13 18%),看电影、演出等(9 21%)。近1/4的女性将运动作为最喜欢的休闲方式之一,比例仅次于逛街。

  (三)女性健身形式多样

  福州女性健身的项目丰富多彩,在健身时间的选择上受工作时间影响较大,健身地点主要选择公园、广场、小区、社区以及家中,同时大部分女性倾向与同伴一道参加健身活动。

  1 健身项目

 

图一健身项目选择

 

   如图一所示,“经常进行的运动项目”的选择比例分别为:散步61 91%,跑步14 26%,球类8 30%,高尔夫0 18%,游泳9 21%, 骑自行车8 66%,健身操(舞)25 45%,瑜伽4 69%,太极拳7 76%,木兰剑、扇2 53%,踢毽子0 90%,登山10 29%,气功及导引2 53%

  由上可知,六成以上调查对象喜欢散步,这是一项简单易行,容易推广的活动,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健身方式的单一和健身技巧的缺乏;排第二的健身操(舞)富有韵律、又有一定技巧性,是适合女性的健身方式;跑步形式简单又有一定运动强度,排名第三;福州城内三山穿城而过,东郊又有鼓山,登山也成为福州女性较经常进行的健身项目。

  2 健身时间

  如图二所示,选择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周末、节假日锻炼的女性人数比例分别为17 33%4 69%1 08%0 90%11 55%41 88%13 72%7 58%。闲暇时段较长的晚上成为首选,其次是清晨和周末。这表明女性健身时段的选择很大程度受工作时间的影响。

 

图二健身时间 

 

  3 健身场所

  如图三所示,女性参加健身运动的场所常在:健身中心(11 73%),公园、广场(52 17%),小区、社区(20 04%),公路、街道边(9 57%),家里(14 98%),单位、公司(6 86%),体育馆(1 99%)。由数据可见,第一,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常去公园、广场健身,福州绝大部分公园实行免费开放政策,为市民健身提供了好去处;第二,女性常在小区、社区和家中锻炼,这表明便利性是选择健身场所的重要因素;第三,大部分单位和公司没有形成员工健身的氛围;第四,体育场馆对女性群体的普及和应用仍任重道远。

 

图三健身场所

 

  4 健身同伴

  在参加健身运动的女性人群中,独自一人锻炼的仅占13 18%,选择与朋友、同事、家人一起的分别占46 93%16 43%23 65%,参加单位、公司、社团活动的占12 09%。可见大部分女性喜欢与同伴一道健身。

  (四)妇女群众性健身活动活跃

  在福州的公园、广场,到处可见一支支妇女健身队伍的身影。近年来,福州市妇联遵循“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健康文明”的原则,动员组织广大妇女参与全民健身运动⑦,女性已成为群众性体育健身运动的主力军。

   1 妇联组织有力推动妇女参与全民健身

   妇联充分利用坚实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帮助,突出“联”字、体现“广”字、注重“实”字,为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保障。一是充分发挥部门作用,与文明办、体育局、文化局等单位密切配合,把群众性健身活动纳入各自工作计划,争取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二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建设活动。如成功举办了福建省首届八闽巾帼健身大赛、榕城女性文化节系列活动、省市妇女迎奥运广场健身活动、省市妇女“红红火火奔小康”激情广场秧歌会、城乡妇女腰鼓大赛等,先后举办万人长跑活动、万人登山活动、家家乐趣味运动会、社区妇女健身展示活动、迎奥运健步行活动、海峡姐妹文化庙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

   2 妇女群众性健身队伍分布广泛

   全市各县市区均组织了离退休女干部、女员工健身队,各种体育协会应运而生,各类自发组成的健身队伍遍布各地。在城区、在乡镇,甚至在边远的村落,都不乏健身队伍的身影。连江县东湖镇妇联主席陈赛梅表示,当地妇联与老龄委对新成立的健身队伍,给予50001万元的资金补助,推动十个村居中的七个成立了健身队。在仓山区仓山镇,村村都有合唱团、街舞队,全镇有百人街舞队、百人功夫扇队、百人马鞭舞队、百人手巾花队、闽剧演出队等多支农民文艺队伍。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健身队伍中都活跃着一批妇女骨干,大部分组织者、带操老师都是热心肠的志愿者,她们自发地利用业余时间,凭借着一腔热情和健身本领,带领群众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

   3 群众性健身项目种类丰富多彩

   在广场类健身项目中,有广场舞、柔力球、交谊舞,有木兰剑、木兰扇、太极拳,还有秧歌、街舞和腰鼓等众多项目。在荣膺“中国腰鼓之乡”的晋安区新店镇,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支队伍,一户一名鼓手”,尤以新店镇女子腰鼓队最为著名。在南台岛激情广场,有一支特别的“俏老太”街舞队,在退休教师方彬的带领下跳起了中老年街舞,融入了插秧、炒菜、擦地板等形象的动作,跳出了新时代妇女的健康、欢乐、祥和、幸福的生活。

  4 妇女群众健身事业硕果累累

  福州市妇联代表福州市和福建省参加健身大赛获得众多荣誉,如第三届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健身健美操比赛(自选动作)甲组三等奖;第四届全国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二等奖;第五届全国妇女健身活动网络展示赛优秀奖;福州市直机关女子健身队、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离退休女干部联谊会巾帼文明健身队、福建省闽清县梅城镇老年协会巾帼文明健身队被全国妇联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巾帼文明健身队”;福州市直机关老体协健美操站、福建省体育中心健身活动站、福州市仓山区中洲岛激情广场被授予全国妇女健身示范站点等等。

  三、女性健身制约因素探析

  影响女性参与健身活动的因素多种多样,以下从女性个人健身活动与群众性健身活动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女性个人健身制约因素

  调查发现,女性个人健身在时间、空间、心理、指导等几个方面存在制约因素。

  1 时间限制

  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比例随年龄增长呈现“马鞍形”趋势,2039岁期间,随年龄增大比例降低;40岁以后,随年龄增大比例增加⑧。代表“马鞍”底部的人群,许多是承受工作、家庭双重压力的职业女性。在影响健身因素的多项选择中,共计90 61%的女性选择了工作忙、上下班时间不方便安排、家务重等与时间相关的选项。

  (1)工作。一方面,在职场中女性能顶半边天,面临的工作压力与男性相差无几,一些岗位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33 57%的女性认为工作太忙影响自己参与健身活动。一些女性在职期间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一旦退休有了闲暇,就积极投入到各种健身、文体活动中去。另一方面,31 23%的女性群体认为目前作息制度不尽合理。访谈中有女性反映,工作日每天上午8点上班晨练时间少,中午休息时间充足但不适合锻炼,下午6点下班又压缩了晚间时间。

  (2)家务。25 81%的女性认为家务太重是制约自己参与健身活动的原因。75 63%的女性平均每天家务劳动时间多于1小时,35 92%的女性多于2小时,近半数女性平均每天的闲暇时间不到2小时。在经过一天的工作和家务劳作之后,可用于健身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女性的生育阶段也是健身活动的低潮期,在确定中断健身时间的女性中,选择“生育以后”的女性最多,占37 28%。不少女性表示,如果家中必须留一人照顾孩子,常常是自己留下。

2 场所设施

  85 20%的女性选择“场地”为健身因素制约,其中认为没有健身场地的占31 05%,场地太远的占26 53%,场地人多拥挤的占27 62%。表明目前福州健身场所的建设仍难以满足日益庞大的群众需求。有的几只健身队伍共用一个场地,轮流锻炼;有的在马路边跑步,空气质量不高,并且存在危险隐患。

 

表二健身场所、设施分布情况

地点没有有不充足很完善家中81 41 59%小区/社区32 31T 69 83%工作场所41 34@ 07 37%

  如表二所示,大部分女性家中没有健身场所或设施。对于所在小区、社区超过半数女性选择“有但不充足”,只有10 83%的人认为“很完善”。与小区、社区相比,对于工作场所选择“没有”和“很完善”的比例都更高,表明福州不同单位、公司的健身环境呈两极分化趋势,好的很好,完全没有锻炼场地、设施的也很多。

  3 心理因素

  高达62 82%的女性人群认为“意志力、恒心不足”影响自己坚持健身,29 24%的女性认为“无人陪伴”影响很大,仅21 30%的女性认为没有坚持健身是因为不够重视。这表明大部分女性虽然认识到坚持健身的益处和重要性,但是没能寻找到有效的方法途径养成运动习惯,难以长久坚持锻炼。

  4 缺乏指导

  调查中,45 31%的女性不了解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运动方式,高达88 45%的女性希望进一步了解健身运动相关知识。在获取健身知识的渠道中,选择最多的是电视、家人朋友、网络以及报刊,分别占54 33%35 02%33 21%25 27%,通过专业人士和学校教育获取健身知识的仅占8 30%3 43%

  目前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竞技体育教的多,健身体育传授少;体育技巧教得多,体育意识习惯养成少。“上学没人告诉你为什么跑步,只是告诉你必须得跑步,不跑步就不及格,离开学校后就不参加体育运动了。”在社会普及中,社区公共健身器材正在逐步完善中,但是指导人员却较为缺乏。比如单杠之类的健身器材供有一定基础的青年以上的人使用,上肢牵引器等较适合老年人使用,一些小型器材如跷跷板适合儿童使用,缺乏指导容易造成使用混乱,也容易出现事故。即使在健身房,单独请教练指导的也是少数人,健身者多是自己琢磨⑨。

  (二)妇女群众性健身活动的不足

  在座谈中我们了解到,“激情广场”等妇女群众性活动开展过程中,除了时间、空间、心理等共性因素制约之外,在组织管理、活动资金、培训交流、年轻女性参与度等方面也存在不足。

  1 缺乏有效组织管理和支持

  民间自发组织的健身队伍是日常群众性健身活动的主力军,虽然一部分健身队伍、协会已在民政局登记注册,但大部分得不到有效的组织管理和足够支持。闽清柔力球协会负责人在座谈中感叹,民间健身队伍就像“没娘的孩子”,社会资源有限,开展活动十分不易。

  2 活动资金缺乏

  群众性日常健身活动所需的光碟、播放机、音响等设备的购置、保管、维护更新,以及参加比赛、交流活动所需的服装、交通、接待等费用,目前大部分由参加健身活动的群众自愿分担,甚至需要骨干人员自掏腰包补贴。连江一些村镇的健身队伍积极发动当地动企业家赞助活动经费,情况稍好,但长期经费仍得不到保障。

  3 培训、交流不充分

  目前民间健身队伍骨干、带操老师大部分是志愿者,其中经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仅是小部分。座谈中大部分带操老师表示,自己学习健身操、健身舞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她们普遍希望有更多的培训机会学习,也希望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彼此借鉴经验做法,共同进步。

  4 年轻、职业女性参与度较低

  在群众性妇女健身活动中,多数是已退休女性和家庭妇女,年轻女性和职业女性参与得较少,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年轻、职业女性承担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业余休闲时间较少;第二,传统妇女群众性健身项目如木兰剑、木兰扇、太极拳、秧歌、腰鼓等,多数更受大龄女性欢迎,较难吸引年轻人加入;第三,一部分职业女性觉得在广场健身“抹不开脸面”。

  四、对策建议

  (一)对个人坚持健身活动的建议

  1 学习健身知识,树立健身意识

生命在于运动,积极参与健身活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和必要性,已经被许多科学实验所证明,然而女性的健身意识和“运动细胞”比男性薄弱得多。广大女性同胞应积极培育对健身运动的浓厚兴趣,学习了解相关生理卫生知识,科学掌握健身运动的规律和技巧,树立长期坚持健身锻炼的意识和决心。

  2 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制定健身计划

女性可结合自身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在工作和家务劳作之余,有效利用闲暇时间,合理选择健身项目,科学制定健身计划,积极参与健身活动。对一般锻炼者来说,每次健身时长在半小时以上,心率保持在120~140/分区间的锻炼效果较好。对刚参加健身的女性来说,强度可从小到大,循序渐进,重在坚持。

  3 培育健身同伴,在人际交往中锻炼

与男性相比,女性的人际依赖性更强。与同伴一起锻炼,或加入相关健身团体,在人际交往中健身,在健身中加深友谊,更有利于女性将体育健身“坚持到底”。

  4 营造良好的家庭健身氛围

要承担照顾家庭、尤其是照顾孩子的重担,是女性参与健身活动的重要制约。发动丈夫、孩子一起进行健身活动,营造温馨的家庭健身氛围,不仅有利于女性自身锻炼,而且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身意识与习惯,促进家人身体健康与情感交流。

  (二)对政府促进女性健身活动的建议

  1 推动职业女性参与健身

  一是调整作息制度,提倡、推行“朝九晚五”作息制度。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城区面积扩大,居住地与工作地距离拉大,有精力回家做午饭的女性越来越少,冗长的午休时间变成一种浪费,与国际接轨的“朝九晚五”作息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银川等城市局部地区已实行这一作息制度,不仅让工作时间更集中,也让职业女性在清晨和夜晚有更多休闲时间可用于健身。二是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委会、企业女职工委员会成立女职工健身队伍、体育兴趣小组,组织员工开展工间操等日常健身活动,举办女职工体育健身比赛、科学健身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员工健身氛围,减少职业女性亚健康现象。

2 拓展女性健身场所

  充分利用遍及城乡社区的“妇女之家”、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为妇女群众健身活动提供场所,建立一批妇女健身活动“温暖之家”。完善各地体育场馆、社区和小区健身场所、设施的建设,提高场地、设施利用率;推动有条件的单位、公司加大职工健身场所设施的投入。此外,福州多山,城区寸土寸金,学校等场地设施的多元利用十分重要。福建省学校体育场地占所有体育场地的60%~70%,早在2008年我省就下发了《关于公布福建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决定格致中学等65所福州的中小学为开放试点学校,但出于安全和管理考虑,如今大部分学校都将市民拒之门外⑩。政府应加大投入,制定措施,加强保障,继续推动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工作,如合肥市政府为开放体育场馆学校提高补贴至每年10万,并为市民进校锻炼买保险,有力推动该项工作的开展,保障了市民的健身场所。

3 加强女性健身教育与指导

  一是改进在校女生体育健身教学。体育教学除了教授运动技能外,还应加强培养学生尤其是女生对体育健身的兴趣爱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为推动女性参与全民健身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加大社会妇女健身骨干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妇女健身骨干沙龙、讲座、培训班,搭建妇女健身骨干学习交流平台,邀请健身运动名家名师传授健身方法,或推荐妇女健身骨干参与体育局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通过她们指导广大妇女群众科学健身。

  4 营造女性健身舆论氛围

  在传统的媒体视野中,女性体育赛事与女运动员的体育成就,往往不如男性运动一般获得关注和认可,女性日常健身运动的宣传更是易被忽视。应推动媒体承担相应的舆论引导责任,围绕女性体育健身热点进行宣传报道,树立女性参与全民健身的健康形象,营造良好的女性健身舆论氛围,帮助社会女性培养健身意识。

  5 继续推进群众性妇女健身活动健康发展

  “激情广场”等女性为主体的群众健身活动参与门槛低、费用低,多在开放性的公园、广场活动,空气流通性好,场地开阔,交互性强,有利于女性身心健康,值得大力推广:一是推动建立巾帼健身活动示范点。在全市推选、命名一批巾帼健身活动示范点,纳入有效管理并给予适当资金支持,带动周边妇女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妇女健身活动的重要阵地。二是举办妇女健身活动展示比赛活动。开展妇女健身队伍选拔、展示大赛,带动妇女健身活动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社会营造妇女健身运动的良好宣传声势,树立妇女健身展示的活动品牌。三是推进群众性健身活动的年轻化。推广更加时尚的广场群众性健身项目,培养年轻化妇女群众健身活动骨干和团体,吸引更多年轻女性、职业女性加入“激情广场”群众性健身活动中来。

  

  注释:

①姚文振:《职业女性如何保持健康》,《心理与健康》20043月。

②③福州市统计局:《福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16月。

④按照我国通常的评判标准,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同时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的,可称为“体育人口”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

⑤福建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徐建清、周晓东、杨阳:《福建省16岁以上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报告》,《福建体育科技20104月》。

⑥⑧国家体育总局《201320-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调查结果》,201385日。

⑦《福州有多美,健身妇女告诉你》,《中国妇女报》201293日。

⑨《关注城市健身难》,《人民日报》201382日。

⑩《福州:进校锻炼须出示保险证明如此规定引争议》,《海峡都市报》201356日。

《市民进校锻炼可获保意外险》,《江淮晨报》2012112日。

 

 

作者简介:许  菁(1984~),,福州市妇联科员。 邮编:350001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