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促进福州文化产业发展

http://www.fzskl.com  2014-11-07 15:01:56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文化和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加快发展高科技文化产业新兴业态,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结合,是提升福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产业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福州要发挥海西科技、文化中心优势,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提升省会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

  一、福州文化产业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代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文化产品的创造。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充分利用已有的现代科技成果和技术积累,加快技术集成创新,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来开发、转变和引导文化市场消费热点,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如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移动通讯、云存储、4G技术、三网融合等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通过与文化融合,产生了数字出版、数字教育、网络电视、微信等新的经济形态和商业模式,改变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与全国各地一样,福州面对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打造了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新型产业形态,培育了网龙、福昕、富士通、瑞芯微电子等文化科技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动、大中小企业紧密合作的文化科技型企业群体,有力地推进海西省会中心城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在这些机遇下,福州依然面临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巨大挑战。

  (一)高科技支撑的文化产业新兴业态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全国各地高科技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已呈现多样化趋势。文化科技融合产生的微博、微信、LBSIPTV、手机电视等新产品正在改变人民的消费习惯,动漫、网络文化、云报纸等新兴业态已经成为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推动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2011年北京市以数字化三网融合支撑的软件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达到53 27%,远远高于总量排名第二的新闻出版的占比(9%)。深圳市华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借助高科技与文化产业结合,特种电影、数字动漫技术已出口到欧洲、美洲、俄罗斯、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博物馆、景区的3D4D展示与网络平台高科技展示在全国各地开始广泛应用,美国卡梅隆—佩斯集团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成立中国总部,在天津市打造3D产业航母,标志着天津成为世界级3D产业基地。与发达城市相比,福州市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上存在较大差距,高科技文化产业新兴业态仅有动漫游戏产业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博物馆、景点的高科技展示项目还不够多,网络高科技展示建设进展较慢,多媒体影视制作、网络视听、高技术演艺等新兴业态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型高科技主题公园建设刚刚起步,文化娱乐装备制造业有待发展壮大。

  (二)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结合工作有待加强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上,陕西、河南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充分利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机遇,拓展传统文化产业的价值空间,推动传统文化业态数字化、高科技化,把文化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正在实现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甘肃省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展示研究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大大拓宽了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空间和辐射范围。近年来杭州市传统的铜艺加工业已拥有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成为全国各地众多铜建筑的修建工程生力军,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的典范之一。目前,福州传统文化的数字化、高科技化刚起步,福州脱胎漆器、软木画以及闽侯铁艺家具工艺品等长期以来局限于传统造型和工艺,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融合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文化科技创新支撑政策体系亟待完善

  2012年出台了《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是其中的十项主要任务之一。虽然福州市先后制定和实施了《福州市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福州市推动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福州保护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实施意见》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但专门的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待出台。同时,还存在文化科技融合中资本对接难的问题。轻资产特性导致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目前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瓶颈,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具有资本密集型特点,两者叠加决定了文化科技融合对资本市场的需求更强烈且更难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健全文化科技投融资体系成为加快文化科技融合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促进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2年福州市人均GDP超越9000美元,文化消费将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文化产业作为新时期带动福州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产业,福州应积极采取措施,打造高技术新型文化业态,加强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结合,构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政策新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拓展动漫技术与虚拟仿真技术应用范围

  大力提升动漫游戏产业,力争在设计、制造、科普、教育、体育、建筑、旅游、商务等产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动漫技术与虚拟仿真技术,促进集成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促使动漫创意文化元素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发展数字内容产业

  大力发展数字影视、数字音乐、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数字发行等,积极推动文化生产向数字化转型。开展出版发行数字化、内容资源集成、数字版权保护等技术研发,推广应用语义智能搜索、多媒体复合关联编码、彩色电子纸、数字印刷、绿色印刷和高清光盘等技术,促进传统新闻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持发展电子图书、数字报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数据库内容出版、移动终端出版等数字出版新兴业态。鼓励应用特种银幕、互联网、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等先进表现与传播技术,开展多种形式与题材的数字内容产品研发与服务创新。

  (三)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加快重点新闻媒体的网络化步伐,大力发展移动多媒体、网络报刊、网络广播电视、三维立体影像(3D)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推动户外大屏媒体联播网和电子阅报系统建设,打造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网站。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宽带双向接入技术标准研发,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广播电视云媒体数据中心、多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和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监管系统,开发公共信息服务、视频点播、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网络连接等新业务。促进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加快手机视频内容、视频分享、视频直播等业态发展,协同发展多媒体影视制作、新媒体视频配送等产业。

  (四)发展高科技演艺业

  加强声、光、触多媒体和数字视觉集成系统等在文化娱乐领域中的研发应用,创新演艺生产传播方式和体验方式。

  一是努力实现现有舞台的技术升级。加快舞台演艺转型升级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在合理范围内升级本地演艺场所的灯光、音响、LED屏幕、升降台等机械设备,运用虚拟现实的全息技术、幻影成像、现场3D等多种高科技手段,为舞台工艺、舞美设计、尤其是电视演播厅的舞台设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增加观众认同感,提升文化艺术作品表现力、感染力。

  二是提升旅游演艺水平,发展新型旅游文化体验。目前永泰云顶的《水火传奇》已开辟了我市景区大型实景演出的先河,建议福州市更多景区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大型实景演出,充分挖掘福州地域特色、人文特色,通过应用声、光、电、喷泉秀、喷火秀等技术提升实际演艺效果,增加演出的高科技成分与文化内涵,提高演出中的实景成分,让游客最大程度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真实与震撼。

  三是发展虚拟演艺业。2007年诞生的虚拟偶像“初音未来”,以歌手嗓音为样本,通过科技公司的Vocaloid系统创造出独特声线,消费者可为该角色编程,演唱任何歌曲,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量歌迷。建议福州动漫游戏企业朝虚拟演艺角色方向开发产品,通过与高水平演艺制作团队合作,为福州演艺业注入高科技新活力。

  (五)大力发展网络教育产业

  网络教育公开课是科技与文化结合的产物,由高科技企业与高校等非盈利机构合作,通过网络将国际一流学校的文化资源供给全世界,掀起教育数字化革命。建议加快普及、推进大规模网络教育公开课(MOOC),在福州市高校中选取优势、特色课程,争取与courseraedx、网易公开课等科技企业合作,一方面可以使福州高校加入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潮流,彰显优势文化实力、推进科技文化资源均等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受众有机会通过科技进步获得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从而提高整体人才素质。

  (六)鼓励发展特色高科技大型休闲文化主题公园,推动大型文化娱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以高科技支撑的大型主题公园发展上,香港迪士尼乐园2012年接待人次达673万,芜湖方特世界已成为门票收入仅次于黄山的安徽著名景区,对文化产业链壮大延伸和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目前,福州贵安欢乐世界已投入使用,深圳华侨城欢乐谷即将建设,福州市即将进入大型主题公园快速发展阶段。但这些游乐项目同质性较强,特色性不突出,对外地游客吸引力有限。建议借鉴常州市建设恐龙乐园经验,在市场承载能力的范围内,策划建设有特色、有创意、与众不同的高科技大型休闲文化主题公园,力争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同时,以福州大型主题公园建设为契机,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到福州设厂,带动高技术大型文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七)大力发展3D4D展示,提供网络实景服务

  一是应用3D4D展示,提升三坊七巷、马尾船政文化公园等历史景区的互动性。近年来,国内科技馆、展示馆、博物馆等场馆广泛应用主题突出、科技含量高、效果逼真、娱乐性强的展演形式,根据展演内容,设置具有喷水、喷气、振动、扫腿等功能的座椅,模拟下雪、下雨、闪电、烟雾等特效,让观众可实时感受到风暴、雷电、下雨、撞击、喷洒水雾、拍腿等身边所发生的与立体影象对应的事件,营造与影片内容相一致的环境,使观众有身临其境、惊险刺激的感觉,并感受高新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如上海世博会的4D展馆,让游客愿意花费6-8小时排队换取几分钟的震撼体验,感受独特的科技魅力与文化内涵;在西安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可以看到3D场景解说;在南京江宁东晋博物馆中可以身临其境体验淝水之战;在北京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可以体会到史前生态。福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应将高科技手段充分应用在历史解说、场景再现中,生动还原福州历史文化风貌,如运用3D技术展示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的三坊七巷和在近代史影响深远的马尾船政文化,以及运用4D技术重现曾经发生在福州的中法马江海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增加游客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二是应用全景技术,大力提升福州风景区知名度。360度全景技术临场感好,可将不可移动的现场搬到随手可及的互联网上,解决现有网站对景区介绍不足的问题,充分激发游客的兴趣,目前已在恩施大峡谷、峨眉山、华山等著名景区应用。建议改进福州旅游景区网站宣传手段,应用360度全景技术将福州鼓山、鼓岭、青云山等风光鲜活地展示给全世界。

  (八)加强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结合

  一是加强科技手段对福州传统文化的保护,推进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对福州本地的文化遗产,如闽剧、昙石山文化、茉莉花、“两马元宵节俗”等进行数字化保护。加大本地图书馆数字化程度,加快建设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文化遗产数据库。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人口全覆盖。鼓励文化企事业单位建设科技展示设施,开展文化科普活动。可采取与本地高校、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的方式,将区域特色与闽都文化传承、发展相结合,实施福州文化保护示范工程,通过建设实体与网上高科技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等,打造集展示、展演、休闲、体验、娱乐、科普于一体的开放式博览园。

  二是鼓励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加入现代科技元素。如注重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发,如3D打印技术、激光雕刻等,对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软木画等传统工艺美术进行技术创新。

  (九)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支撑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建议由市委市政府牵头,研究出台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领域全市统一的扶持政策,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分别给与个性化的扶持政策。对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文化企业积极予以认定,使企业充分享受到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二是推进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依托高科技园区,将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大部署。20125月,中宣部、科技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5部门联合发布了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日前,科技部、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四部门联合公布全国第二批18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单,福州跻身其中。藉此契机,福州要积极推进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各类文化创新要素集聚整合,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核心技术研发,聚集一批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的骨干企业和研究机构,引导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聚集带。

  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一方面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建议设立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文化科技相关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对于符合条件的文化科技企业,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周转金以及政策性减免、补贴等多种方式给予支持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健全文化科技投融资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先行先试,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开发适合文化科技企业融资的金融创新产品,综合运用贷款、发债、票据、担保、保险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文化科技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尝试建立文化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探索新的文化科技金融的商业银行运营模式,对有实力且符合条件的文化科技金融机构或文化创意特色支行发放营业牌照,并给以税收等政策优惠。建设福州文化科技金融对接平台,鼓励文化产权交易机构、创业投资机构、担保机构、保险机构搭建文化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

 

 

 

 

 

 

 

 

 

 

作者简介:周愿(1984~),女,福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科员。邮编:350001

视频专题更多>
  • 第五届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