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在京都

http://www.fzskl.com  2014-11-07 15:18:17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林则徐考入进士后,为翰林院下设的“庶常馆”成员(庶吉士)。长达七年的京官生涯期间,他学到了许多经世治国的本领,为日后从政当好官、创立丰功伟绩打下基础。

[关键词]林则徐京都

 

 

  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考入进士后,为翰林院下设的“庶常馆”成员(庶吉士),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京官生涯。期间,他学到了许多经世治国的本领,为日后从政当好官、创立丰功伟绩打下基础。

  一、任京官职务稳步提升

  林则徐考入进士后,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十月二十五日,由福州洪山桥登舟北上,嘉庆十八年(1813年)五月初六日,抵达京都(北京),寄寓莆阳会馆,①五月初九日,到翰林院庶常馆,为庶吉士。此后,林则徐即致力于研习清文,曾翻译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和韩愈《师说》等课业。②嘉庆十九年(1814年)四月,林则徐授为编修。③七月,充国史馆协修。嘉庆二十年(1815年)二月,承办一统志人物名宦部分。三月,派充撰文官。④九月(10月),派在翻书房行走。⑤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闰六月初十日,派充江西乡试副主考官⑥,十月二十一日抵京复命。十月二十三日(1211日)派在翰林院清秘堂办事。十一月十一日(1229日)到任。⑦清秘堂是翰林院成员撰拟诏旨的地方,林则徐在此作文字工作的同时,还接触了清内阁秘藏的许多资料,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丰富了对政事、典制等方面的知识。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五月(6月),林则徐被保送记名以御史用。⑧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三月(4月),充会试同考官,闰四月二十七日(619日),林则徐充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二月初八日,林则徐任江南监察御史。⑨同年四月,林则徐以京察一等,带领引见,记名以道府用。二十三日,林则徐被授任浙江杭嘉湖道。五月十六日出京,由潞河赴浙。七月十九日到杭州接任。⑩从此,林则徐结束了京官生涯。他在这段期间获取了丰富的经世治国本领。 

  二、广交忠实朋友获得切磋之益

  林则徐喜欢交忠实的朋友,也善于交这样的朋友,因为与他们志同道合,与他们在一起工作、学习与研究等,可以获得切磋学问之益。他在交朋友中也很谨慎,就是不愿将大好时光用在“无谓之应酬”,不愿随波逐流,“辞绝无益之事”。林则徐在京都社交,关系比较密切的有辛末会试座师董诰、曹振镛、文幹,本房师沈维金乔 ,朝考读卷老师宋榕,丁巳福建乡试座师周系英;有在京同年程恩泽、李彦章、李象鹍、王赠芳、许邦光、杨希铨、程矞采等;有同乡郭尚先、叶万申、王道行、梁章钜、廖金城、达麟等。又通过他们,认识一批新朋友。这些人官小位卑,“感慨悲歌,嬉笑怒骂”。当然,更多的则是“相与研究舆地、象纬及经世有用之学”。林则徐与他们交往,结为朋友,从中受益不少。林则徐与翰林院编修郭尚先最为莫逆,与之商讨和研究经世致用之学等,林则徐后来回忆说:“先生学有体用。垂髫即喜读经世书……自经史外,博涉诸子百家及舆地象纬之学……每与徐并几促膝,上下古今或感慨悲歌,嬉笑怒骂,或酒酣耳热,泣数行下。”又说:“馆相同卢文肃(卢荫溥)公家,甚见推重,文肃喜谈掌故,公余招则徐偕先生集一小窗,谈至移晷,其他朝士罕与焉。”可见,经世之学已成为当时一种风尚,林则徐学到许多经世之学本领。

  林则徐还在“宣南诗社”交新朋友。“宣南诗社”是一个以南方出生的小京官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学小团体,它的前身是“消寒诗社”,初次成立于嘉庆九年(1804年)冬,参加“消寒诗社”的先后有朱王存(字玉存,号兰坡)  、吴椿、洪占铨、夏修恕、陶澍(17791839)、顾莼、朱士彦、谢学崇、钱仪吉、刘嗣绾、董国华、朱勋楣、屠倬、谢阶树、贺长龄(17851848)等。这些成员多为社会名人,其“经世致用”改革思想已逐步形成,如陶澍、贺长龄等不久就成为著名的改革派。陶澍的诗“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表现出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诗社活动内容多为文酒唱酬,规模不大。一年以后活动暂时中止。嘉庆十九年(1814年)冬,“宣南诗社”的前身“消寒诗社”,在停止集会多年后,又在翰林院编修董国华的倡导下,再次举办,随后入会的还有刘嗣绾、董安涛、梁章钜、翁元坼、李彦章、周蔼联、鲍桂星、周之琦、朱为弼、程恩泽及林则徐等。其中林则徐是在主持云南乡试后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二月下旬在京加入“消寒诗社”,该诗社后又称“宣南诗社”,参加诗社(包括“消寒诗社”和“宣南诗社” )的成员约有41人。他们中成员多来自福建、安徽、湖南、浙江、江苏等商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他们多为同科进士或是地位不高的京官和学者,他们中大多通于经学,长于考据,具有经世致用的抱负。诗社经常开展活动,据统计仅从嘉庆十九年重开到道光元年就曾集会42次。其活动内容除前面所讲的聚会赋诗外,还谈论古今上下和学术等问题。据考证林则徐是在嘉庆二十四年十二月下旬到次年四月中旬间参加过诗社活动,因为他与诗社成员志同道合。他还利用诗社活动机会广交了许多新朋友,从中又进一步学到经世致用道理。在新交的朋友中,后来不少成为林则徐推行改革和禁烟的支持者。

  三、认真研习、积累经世治国本领

  林则徐早年爱国思想形成后,为了日后能够为国为民做出贡献,当一名好官,他在京都期间,抓紧时间,认真研习、积累经世治国本领。其表现如下:

  1、刻苦研读清文。林则徐入庶常馆时,致力于研习清书,他从教习成格(果亭)、陈希曾(字钟溪)、吴烜学习满文,又时常向同乡前辈、时任编修的林春溥(字立源,号鉴塘、讷溪,通晓清书)请教,并与同年切磋,很快把握要领,学业进步很快。嘉庆十九年(1814年)四月。庶吉士散馆,林则徐与吴慈鹤(字韵皋,号松巢)“以清汉书同试,各列第一”,随即升为编修。2、了解清廷禁烟条例。当时由于从国外流入的鸦片,在国内流毒严重,为此,清政府制订有禁烟措施,如嘉庆十八年(1813年)六月,清廷命议定吸食和贩卖鸦片罪名,七月议定:侍卫官员买食鸦片烟者,革职,杖一百,加枷号两个月;军民人等杖一百,枷号一个月;大监违禁故犯者,立行查拿,枷号两个月,发往黑龙江给该处官员为奴。并令沿海各关查禁。嘉庆二十年(1815年)三月,清廷根据两广总督蒋攸铦所奏“查禁鸦片烟章程”,规定外船到澳门时,“按船查验,杜绝来源”。又确定了官吏和军民人等查禁鸦片烟的奖惩办法。林则徐青少年时期在福州亲见亲闻鸦片在社会上流毒和危害就很气愤和不满,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社会腐败现象。所以,林则徐任京官,做文字工作,必然重视了解清廷对禁烟所采取的措施和政策等,并加以研究,这给林则徐后来在江苏、湖广、广东等地开展禁烟运动创造了条件。3、收集、利用清内阁秘藏资料,为从政工作服务。林则徐在京翰林院任职,十分重视收集清廷秘藏资料,他认为“历代文献,我朝掌故,史臣所必当通晓者,不可不孜孜留意”。他在清秘堂办事中,撰写文件、国史等,收集了大量内阁秘藏资料,并把这些收集的资料加以认真研究,以提高自己从政工作能力。他利用京师这丰富的藏书条件,努力办事,对此,李元度称赞他说:“益究心经世学,虽居清秘,于六曹事例因革,用人行政之得失,综核无遗”。4、勤练书法。书法是官场的需要,林则徐在翰林院很重视学书法。他的书法“出入欧、董,尤长小楷,为世所重”。同年程恩泽赞扬他:“君昔解褐衣,书名倾一时;书自柳颜入,自将堂堂旗”。他融会柳(公权)颜(真卿)书法,又自辟蹊径,自成一格。他的书法笔力犀利,刚劲之中带秀气,结体端庄平正,给人以刚毅正直之感。他的书法作品很多,也流传很广,为人们所珍爱,所收藏。

  四、关心京畿农田水利建设

  嘉庆十八年(1813年),华北地区遭受先旱后涝的严重灾害,民不聊生,许多饱受苦难的农民齐聚在天理教的旗号下,在林清、李文成等领导下,发动起义,曾一度打进北京,攻占紫禁城,锋芒直指清朝皇帝。此事,史上称为“禁城之变”。但起义最终被清军打败了。对此,在翰林院任职的林则徐看得很清楚,也为此思考很多问题。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主张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等,为此,林则徐注意解决京畿一带的农田水利问题,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有关兴修京畿农田水利的奏疏和著述,并特别关注其中有关解决南粮北运、改革漕运制度的档案资料。他认真研究、分析和利用这些资料,开始酝酿和撰写《北直水利书》,后来,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该书经门生冯桂芬等人的协助,改编为《畿辅水利议》。林则徐在这本书中,摘录了近60种的有关资料,从多方面详细论证了北方的土质完全适宜于种植水稻的主张。他认为“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通过大兴水利,广开水田,种植水稻,便可以满足京师一带对粮食的需要。这样,数百年来依仗糜费和弊端极大的漕运进行南粮北调的老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华北农民的生活就能得到安定,漕运和河工带给南方省份和漕道两岸农民的额外负担又可免除,农民起义的威胁便自然地消弭了,实在大有益于国计民生。所以林则徐向朝廷恳切疾呼:“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之本务,而畿内艺稻又为天下之本务”。可以说《畿辅水利议》这本书,总结了历史上北方农田水利的经验,并加以系统化,这对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启发意义。

  五、充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取得成效

  林则徐任京官期间,曾两度奉命出京,充任乡试考官,并取得良好政绩。

  1、派充江西乡试副考官。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闰六月十六日,林则徐以翰林院编修出京充任江西乡试副考官,吴其彦充正考官。林则徐到南昌入围后,与吴其彦一起,公正办事,从出题到印刷试卷,从评阅各房荐卷到点阅落卷,处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每日阅的荐卷至少二十本,多到三十五本。“凡头场四篇,通篇皆有评语;被黜之卷,必将如何疵颣之处分篇批出,自录底本,不使有一篇批语相同者”。这次乡试工作历时月余,取中了欧阳炳章等94人,副榜18人。发榜之后,林则徐与吴其彦“出门拜客,访询舆论,均谓此次所录,清贫绩学甚多,谓之‘清榜’”。林则徐等主持这次乡试,认真选拔人才,成绩很大,当时,学政王鼎,对副主考林则徐深感满意,撤围的当天中午,就请林则徐吃面。过两天,又请林则徐吃晚饭,且交谈到深夜才散,真可谓“酒逢知已”。林则徐回京时,王鼎又为他饯行,友情深厚。十月二十一日(129日),林则徐抵京复命。

  2、派充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闰四月二十七日,林则徐从翰林院编修派充云南乡试正考官,吴慈鹤为副考官。林则徐到云南后,对乡试工作很负责,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国家选拔以天下为已任,有革新精神,有经世能力,敢想敢做的真才。在围中,他和吴慈鹤一起,对全部已荐、未荐之卷“悉心校阅”,“逐加评点”。在认真阅卷的基础上,林则徐对“俶诡浮薄之词,概斥勿录”,力拔“有志于学,求副实用,不以小成自甘,而浸淫风雅”的真才。这次乡试取正榜五十四名,副榜十名。他们间多是清贫绩学的才子。对此,云南的士子“感悦奋发”,称赞“自庄足乔启域、汉武置郡已来,未有如今日之盛也”。在这次考上的举人中,后来有的就成为进士,如戴絅孙就是其中一人,并长期与林则徐保持师生之谊。

  林则徐这次赴云南途中,还深入民间访问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有关张骞、曹操、诸葛亮等著名历史人物的遗迹,逐日记载了见闻和行程,写成《滇轺纪程》一卷。他赴云南途中,还写许多诗,后来自编为《使滇小草》。其诗内容丰富,大致可分四类:1、写景。这是一些描写沿途艰险和所见景物的诗篇,如有《镇远道中》、《飞云岩》、《鱼梁江》、《牟珠洞》等。2、怀古。这一类诗借表达对历史人物的钦慕心情来抒发自己对历史的评论和见解。如《汤阴谒岳忠武庙》、《孟县拜韩文公墓》、《光武井》等就是此类诗。3、唱酬赠答。这主要指林则徐与副考官吴慈鹤的唱酬和赠人的诗作,如《次韵答吴巢松前辈慈鹤》及《与巢松前辈为归田之约诗以坚已》等作。另又有《七律四首答李孝廉纶元》、《沅两君歌》等为赠人之作。4、抒怀。这一类诗往往借咏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政治思想,如《驿马行》,《病马行》等诗作。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二月十七日,林则徐从云南主持乡试结束后,返京复命。他在京官任上两次外差任乡试考官时期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出的正直与精明才干,使嘉庆帝深为赞赏。

  综上所述,林则徐任7年京官,由于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学到了许多治国本领,搜集到大量资料,增强了经世致用思想,在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这为他日后从政建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注释:

①⑦《林则徐全集》第九册,《日记》,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7页、第80页、第73页、第74页、第79页、第88页。

②⑥来新夏编著:《林则徐年谱》(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7页、第43页、第23页、第64页、第54页。

③《清史列传》卷三八,《林则徐传》。

④⑤⑧⑨⑩(35) 林聪彝:《文忠公年谱草稿》。

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第41页、第38页。

郭尚先:《增默庵文集》,新民书局,1931年。

《林则徐全集》第五册,《文录》,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488页、第8页、第360页、第360页、第361页。

陶澍:《陶文毅公全集》第53卷,《诗集》,第36页。

《林则徐全集》第六册,《诗词》,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19页。

《仁宗实录》卷二七一。

《华东续录》,嘉庆三九。

《林则徐全集》第七册,《信札》,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84页。

李元度:《林文忠事略》,载《国朝先正事略》第25卷。

金安清:《林文忠公传》。

《林则徐集·奏稿》上,第49页。

 

 

作者简介:萧忠生(1940~),男,福州市社科院原副院长,副研究员。邮编:350011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