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长效常态提升马尾新城文明创建水平

http://www.fzskl.com  2014-04-23 16:53:09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文明城区建设是一项持久的工程;要建立长效机制,狠抓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不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马尾区在马尾新城建设中探索,总结了自己的经验。

[关键词]马尾新城文明创建

 

 

  在马尾新城建设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马尾区文明创建工作该如何融入新城建设,在城市硬件设施加速提升的同时,实现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真正把马尾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开放现代”的新城区,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文明创建工作取得的经验

  在全国文明城市总评期间,马尾区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圆满完成创建迎检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领导重视、机制健全是前提。启动了区四套班子领导督查文明创建工作机制,要求区领导每周督查创建工作一次,每个社区都有一位包干领导,迎评期间区领导累计下基层督查160多人次,发现并整改问题近1000个,对创建工作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部门、镇(街)协调配合是保障。在创建迎评期间,各责任单位主动靠前,密切配合,使区创建办信息传递顺畅,指挥调度高效。区创建办还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队官兵、志愿者们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集中清理卫生死角活动,布置沿线的宣传氛围,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到位。

  责任单位发挥作用是关键。迎检期间,各创建工作组、区直有关部门和各镇(街)精心组织安排,呈现出良好的迎检状态。如:区交通管理大队最高限度派出警力和协管员,保持城区交通秩序顺畅;区执法局干部不分昼夜强力整治夜市大排档和流动摊点;区建设局、市政加班加点整治修补路面,清理乱牵乱拉网线等;区环卫处职工加班加点做好卫生保洁,保障全区市容环境整洁;区卫生局反复巡查中小餐馆,及时整治发现的问题;区文体局干部全部下到各网吧现场监督;镇(街)干部走街串户,深入细致地开展入户问卷宣传工作;工商、经发、交通、民政、农发等部门积极配合,表现出良好的全局意识,使文明城市总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营造氛围、提高市民素质是基础。沿街公交站台、店面电子显示屏、新公共电话亭全面更新为文明创建宣传内容,并在人群密集的区域设置了20个新型视频阅报栏;公开征集具有马尾特色的文明短信,累计共发送20万条;制作《文明与旅游同行》、《文明城市知识概览》3万多份,分发市民文明宣传抽纸盒、购物袋、宣传册等3万多份;开展“文明拂马江,创建我先行”文艺进社区活动,连续演出17场;组织各级文明单位、社区群众、院校师生、部队战士等志愿者到主要交通路口、商业街开展文明劝导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建工作氛围。

二、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马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城市基础设施欠帐较多,路政设施、消防设施、垃圾转运站、道路果皮箱设置等还不够完善;镇(街)综合文化站的站址和设备还未彻底解决,文体硬件设施还有明显差距;一些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的卫生、交通秩序、摊点和集贸市场等长效管理难度大。

  市民整体素质还需提高。从马尾区居住人口结构来看,外来流动人口有9万多人,占总人口的一半;外来人口中,企业高素质、高学历的人员多数居住在母城,常住马尾的农民工所占比例较大,文明意识、自律意识相对较弱。此外,机关干部多数生活在母城,缺少以区为家的荣誉感、归宿感和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定程度上影响创建工作的推进力度。

  无物业小区管理难题多。罗星街道辖内124个小区中有36个为开放式小区,这些小区多建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没有明确的部门主管协调无物业小区的整治和管理,小区道路破损、路灯不亮、停车位紧缺、电线杂乱等问题较为突出,小区内乱堆放、乱挂晒、乱搭建、乱占道、乱张贴等现象还存在,设施维修资金筹措较困难,主要依靠区、镇(街)的财政投入,难以实现长效管理。

  社区创建基础比较薄弱。社区居民人际互动不够密切。与鼓楼等城区相比,社区资源比较少,正常的办公经费紧缺,造成社区开展的各类文体活动较少,居民互相交流互动的机会少,对社区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不够强,创建工作的参与率不高。另外,社区干部和群众的沟通互动不够密切,对所辖社区群众的情况掌握不够透彻。

  干部群众认识尚不到位。一些干部对创建工作缺乏主动意识,对创建标准的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创建工作的实效。表现在重硬件设施建设,轻活动内涵提升。如建成的社区文化活动室、绿色网吧使用率很低,几乎等于摆设;重环境卫生整治,轻精神文明建设,导致创建的效果大打折扣;重实地考察准备,轻软件材料整理,导致总评时出现不达标的项目。

  创建机制不够完善。责任不够明确。许多单位存在能推则推的思想,对职责交叉的一些工作相互推诿扯皮。如门前三包问题,区执法局、镇(街)之间责任主体不明;财政投入机制没理顺。各单位没有将创建所需的项目经费统筹到本部门当年的经费预算中,造成创建专项整治的单列补救性的项目追加;长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由于城市管理缺乏强有力的制度和措施,导致迎检时的状况和常态下的状况反差较大。

  三、推动创建工作长效化、常态化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马尾新城,不仅需要城市硬件设施的加快建设、全面提升,还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的跟进服务、支撑保障,真正建成文化高地、文明新区。因此,要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区的创建步伐,为新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1、对照测评标准,制定新一轮创建规划

  在新一轮创建规划中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创建工作目标。围绕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作、高效能管理,建设‘宜居宜业、开放现代’的马尾新城区,全面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迅速集聚人气”的要求,在规划中要明确把争创下一届省级文明城区作为重要目标。二是要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对照省级文明城区的测评体系标准,把未达标的项目、资金预算、工作进度、责任部门等用列表的方式呈现出来,为三年创建工作制定明确的工作进度。如:区内有二级以上文化馆、镇(街)有科普活动场所;区属各类公共建筑设有无障碍设施,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城市公共消防设施达到国家标准,社区警务室配备到位;依托社区文化活动站,开辟未成年人专属活动场所,等等。三是明确各项目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争取财政适当向公共管理、基层社区倾斜,有计划的整改薄弱环节,形成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2、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创建工作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长效机制。创建文明城市总评结束后,要做到机构不散、力度不减,继续发挥指导、协调、督促作用,确保每周有督查,每月有分析,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区委常委会议定期研究文明创建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创建中的问题,推动创建长效机制落实到位。

  二是建立监督长效机制。首先是创建办督查。根据人员变动情况,重新调整创建工作督查组,继续开展创建督查工作。其次是群众监督。组织“市民文明观察团”,聘请五老人员每两周开展一次文明观察活动,从市民的角度发现市政建设、交通秩序、市场环境、卫生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三是人大政协监督。把创建督查工作列入区人大和政协议事日程,不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抽查、暗访,提出意见和建议。四是舆论监督。《海峡时报》、区电视台要开设创建工作专栏,对创建工作进展情况跟踪报道,对出现和存在的问题曝光,实施舆论监督和引导。

  三是建立宣传长效机制。根据各个时期创建工作的不同特点,对广大市民进行教育和引导。建议在公益广告的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在主要入城路口、主要干道和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增加具有船政文化特色的公益宣传广告,加深城区船政文化的印记;利用好现有新款阅报栏的电子显示屏,并在区内适当位置设置大型的公益广告电子屏,以及扩大城区公益广告、店牌店招、电子显示屏的文明宣传内容的比例,形成全方位、不间断的宣传教育机制;分年度制作一批群众喜欢实用的文明礼仪宣传品,配合“三下乡”、“七进社区”、“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发放;在道德讲堂、船政讲堂定期开设文明礼仪课程,组织社区群众走进讲坛学习公共文明礼仪;制作公益宣传短片,制成光盘送给学校、社区、企业、剧院等,并结合一些大型活动,于会前、电影放映前播放;继续组织文明短信传递活动,创作具有马尾文化特色、催人奋进、修身律己的精品短信。

  四是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理顺部门责任分工。对总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职责交叉的项目,明确责任分工,化繁就简,逐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工作,做到一个部门牵头,一个标准处罚,努力改善城市管理执法环境;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完成数字城管全覆盖,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动态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三要完善市政设施巡查机制,全面推进数字市政建设,精细化、科学化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管养。

  3、狠抓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整治

  一是加强居住小区环境建设。对建成区内的小街巷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全区小街巷整治项目的台账,由政府投入经费,建设局牵头,各镇(街)配合制定详细的项目整治方案,分批整治到位。加强无物业小区的整治,加大小区内基础设施的整改,重点对消防设施、技防、园林绿化等公用设施进行维护。提高物业管理覆盖面,重点对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有条件的推行物业管理,做到卫生有人清扫、秩序有人管理、安保有人把守、设施有人维护、绿化有人养管、维修有人服务。

  二是加强中小餐馆管理。实行卫生监督员定人、定岗、定责分片包干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分组巡查等形式,对建城区内中小餐馆及五小店进行全面拉网检查,对不合格的餐馆下发“整改意见书”,并跟踪落实到位;定期对业主和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轮训,提高业主和从业人员卫生素质。

  三是加强交通秩序管理。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增加停车空间,并在君竹路沿线建立立体停车场及主要车辆停放点设立停车眯表,以解决车辆临时停放问题;健全城区交通指挥设施,改造交通信号灯,增设交通信号灯倒计时显示器,在江滨路马尾路段安装反光道钉,增设和更换部分道路交通护栏。在现有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增加江滨线车次,解决高峰期挤、慢的突出问题。

  四是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加强施工现场进出口道路硬化、围档封闭规范、扬尘污染控制、材料堆放和墙外彩色喷绘美化;加大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在主要施工现场安装摄像头,通过在线监控,随时进行干预控制;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的源头管理,对不符合开工条件的一律不准施工,从源头上规范施工行为;加强巡查和服务,对出现问题的工地采取立即停工整改、边施工边整改等方法,督促整改到位。

  五是加强农贸市场管理。按照市场业主责任制管理办法,与农贸市场主管单位共同对农贸市场进行监督管理;针对容易出现的回潮现象,加强管理员的巡查次数,对一些屡教不改的摊主进行说服教育直至取消经营资格的处罚;对有条件的市场增加保洁人员和增加卫生清扫次数;对市场硬件设施进行进一步改造升级,改建、修缮一批陈旧设施。

  六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加强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提高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登记报备率;为外来员工创造更加便利的文化条件,丰富外来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农民工居住集中区域、企业内部开展持续性的文明创建宣传,提高外来员工对马尾的归属感和对创建工作的责任感。

  4、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市民整体素质

  一是弘扬社会道德风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利用多种载体,多层面、全方位地宣传解读“福建精神”和“福州城市精神”,发扬开发区“特事特办,马上就办”的优良作风,为新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开展“四德”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人们在公共场合讲社会公德;以“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为主题,引导机关、窗口单位讲职业道德;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提升家庭美德水平;引导群众广泛推荐 “身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开办“道德讲堂”,举办身边道德模范报告会、交流会,扩大道德模范的影响力。

  二是培养公共生活好习惯。实施“文明大行动”,着重抓好文明交通、家园清洁、秩序维护、文明旅游、文明就餐、人际交往等宣传教育。开展“文明出行”宣传教育,继续深化“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文明交通公益宣传活动。开展“文明行车”专项行动,加强对驾乘人员的宣传教育。大力推广“礼让斑马线”行为,整治交通乱象,严处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的驾乘人员。实施“清洁环境行动”,突出抓好公共场所、城中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市内河、铁路公路交通沿线的卫生整治,每个季度开展一次集中整治卫生死角行动。实施“秩序维护行动”,突出抓好市容卫生、流动摊点、出租车停放、户外广告的治理;实施“文明旅游行动”,引导市民文明参观;实施“文明餐桌行动”,在宾馆饭店、学校餐厅、机关食堂倡导文明用餐,开展“厉行节约,从我做起”、“节能环保我先行”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绿色低碳新生活。

  三是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开展 “激情广场”、“文艺进社区”等活动,让群众在集体文化活动中培养高尚情操。组织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邻里交流、民俗展演、经典诵读和文体娱乐活动,做到“一节一活动”。做好“两马同春闹元宵”、“拗九节—孝感马江”、“中秋经典诵读”、“重阳节—爱老模范报告会”等主题活动,打造具有马尾特色的节日文化品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引导干部群众在阅读实践中提升精神境界。继续开展“七进”社区活动,运用专题讲座、报告会、科普画廊、宣传栏、文艺演出等形式,倡导文明健康新生活。

  四是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志愿者学雷锋十大行动”,以“雷锋精神伴我行,志愿服务进万家”为主题,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公共秩序维护、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关爱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由大型活动为主向小型多样的常态化转变。围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这一主题,继续开展“春风行动”、“希望工程”、“送温暖献爱心”、“春蕾计划”、巾帼建功行动、无偿献血、扶弱助残、植树护绿等社会公益行动,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2012年度福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立项课题

作者简介:刘兰彬(1960~),男,马尾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邮编:350015

林传生(1974~),马尾区管政办副主任。邮编:350015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