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对女性压迫始于孔子

http://www.fzskl.com  2016-05-23 16:39: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自19世纪80年代起,女性主义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支持男女平等和结束妇女受压迫的运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儒家对女性的压迫问题,一些学者承认汉代之后的儒家,如董仲舒、二程兄弟和朱熹的确存在压迫女性的言论,但否认孔子压迫女性。事实果真如此吗?

  孔子强调男尊女卑。这一思想出自与孔子密切相关的《易传》之中。其中,天尊地卑、乾尊坤卑和父尊母卑可以视为相等的概念。父尊母卑是男尊女卑的雏形,是对女性地位的轻视。尤其,贵贱由位决定时,儒家的礼义规范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压迫妇女的作用。如果说位是封建等级制度尊卑贵贱的重要标志,那么,自孔子开始,儒家对女性的定位就在于卑。

  孔子还强调女子难养。《论语·阳货》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可视为孔子歧视女性的典型言论。曾有学者反驳说,女子指的是未出嫁的女孩,或女子只是女性中缺乏德性的一部分,或女子特指南子,是孔子在特定环境下的感叹等等。但这些反驳都有其理论缺陷。在逻辑上,对女性整体肯定时,又对其部分加以否定,这是矛盾的。孔子的上述言论,无法摆脱歧视女性的“罪名”。孔子认为女子是“近则不逊远则怨”的难相处的“缺乏德性”的群体,而孔子推崇德性,瞧不起缺乏德性的小人,那么,孔子在德性上否认女子,也可以视为一种压迫。无论后人在注释《论语》的时候,如何维护孔子的这句话,都要承认孔子在这里将女子贴上无德的标签,特别从对女子与小人的类举来看,推崇君子人格的孔子是歧视女子的。

  孔子更否认女性的政治地位。《论语》中提到孔子与女性接触的一个例证是“子见南子”。据《史记》描述,二人相见过程中,南子作为卫灵公的夫人,在会见孔子时能做到盛装以示尊重,垂帷以示男女之别,再拜以示礼数周到。孔子也以“北面稽首”以表尊敬。但会见后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对此事非常不满,同时,见过南子之后,孔子对卫灵公的评价是“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德在孔子看来是君主的美好品质,而色作为其反面,不是泛指美色或者美好的事物,而此处特指南子。所以,南子在孔子的眼中,是他“不得已而见之”的人,可能被视为祸国殃民的

  “红颜祸水”——南子是卫灵公不能好德的根源,是卫灵公无法前进和提升自己成为“圣明君主”的障碍。孔子不愿见南子暗示其对女性在公共领域中的政治权利的否定。

  在两性关系上,孔子认为男尊女卑,将女性置于被支配和从属的卑微的社会地位;在女性德性描述上,孔子认为女性与小人相似,是儒家所不齿的人群;在政治权利上,孔子否认女性的政治作用,认为女性的女色阻碍了君主追求美德。可见,儒家对女性的压迫始于孔子,并非是至汉董仲舒后才出现的现象。

  (作者单位: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