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员如何退休和养老

http://www.fzskl.com  2017-02-22 16:35:11  来源:北京日报  

  关于延迟退休的各种传言,近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在中国古代,各级官吏也有一个退休问题,叫作“致仕”。与现代人的退休一样,古人的“致仕”也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儿。

  何时要“致仕”?官应老病休

  应该说,退休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和退休这件事儿最相近的概念叫“致仕”,也就是辞去官职还禄位于君的意思。

  从这个词本身也就看出来了,在古代,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是没有什么退休的说法的。确实,在小农社会里,生产主要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做得动就做,做不动就不做了,哪谈得上什么退休呢?只有“办公家事”的官吏,才有退休问题。

  当然,这里首要的问题是,官员到了什么年纪,就该“致仕”了呢?

  据《礼记·典礼》记载,在西周的礼制中,已有“大夫七十而致仕”之礼。其后历代基本上是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只是到了明清两代,情况才出现了一些变化。

  古时候人们的平均寿命不长,“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70岁退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是等于终身制了。

  “七十而致仕”只是一种习惯的说法,具体实施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丞相韦贤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以老病为由,上书请求退休。宣帝觉得他年事已高,不可以太劳累,就准他辞职,赏赐给他一百斤黄金和一处住宅,准许他退休。韦贤成了历史上第一位退休的丞相,开了丞相退休之先河。

  唐代《大唐令》明文规定:“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唐开元二十五年玄宗又下诏:“老病不堪厘务者,与(同意)致仕。”也就是说,这时的退休制度,除了七十可以致仕外,对那些虽然不到退休年龄但患有疾病或者受伤的官员,也准许退休。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有一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其中的“老”和“病”,正是唐朝官员退休的两个主要原因。

  也是在唐代,开始出现“退休”一词,如唐代散文家韩愈在《复志赋序》中说:“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就是说他的《复志赋》是退休回家后写的。《宋史·韩贽传》也说宋仁宗时的御史大夫韩贽“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不过,“致仕”仍然是标准的官方说法。

  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规定了新的退休年龄。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朱元璋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退休年龄提前至60岁。但朱元璋规定的退休年龄在明代并没有一直贯彻下去,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即恢复70岁退休古制。此后不断反复,弘治四年(1491年),明孝宗朱祐樘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也就是说,凡主动提出退休的官员,没有年龄限制,什么时候提出退休都可以。

  清代文武官员的致仕年龄比较繁杂。文官致仕年龄,一般在60岁上下。乾隆时规定,部、院属官吏55岁致仕,京察二三等官吏65岁才能致仕。武官致仕的年龄,则随官职大小而异。清前期,武官除提镇(省最高武官)以上者不限年龄外,位次于提镇的副将以下者,限60岁致仕。清末光绪三十年后,为增加军营朝气,减少暮气,武官的致仕年龄又作了修订。副将年满60岁必须退休。比副将级别低的武官,退休年龄更早。比如参将54岁,游击51岁,都司、守备48岁,千总、把总45岁。这是充分考虑中低级军官需要耗费更多体力、精力,岁数太大,年老体衰,扛不动刀枪,战场上就要吃亏。

  然而,不论哪个朝代,官员去留的最终裁夺权还是属于皇帝。

  宋代大学问家朱熹多次因老因病请求退休,都没有得到应允,直到“庆元六年春二月辛酉改《大学诚意》章,甲子以疾终于正寝……享年七十有一。”

  元代有明确规定,“集贤”“翰林老臣”不致仕,特殊部门即使三品以下,也不能致仕。天文、历法学家郭守敬,逾七十申请退休,朝廷不准,直到八十六岁卒于知太史院任上。

 

  退休金有没有?主要看心情

  除了致仕年龄问题外,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官员致仕以后,能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呢?

  现代人会觉得,退休领退休金,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其实这是现代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的一部分。在古代,养老主要靠家庭,靠“养儿防老”,因此,领退休金还真不是天经地义。然而,历代朝廷对于为自己辛劳了一辈子,安全退休的老臣,也都是有一套以礼相待的安置政策的。

  对于少数有功的高官、名将和宠臣,可以得到皇帝的直接恩赏,这是被官吏们视为最高待遇和荣耀的事情。唐朝名将李靖,精通兵法,能征善战,功勋卓著,曾先后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后被封为卫国公。他64岁因足疾,上表请退。唐太宗李世民见了上书很感慨,说自古以来,身居富贵,能知止步者甚少。李靖能识大体,很值得赞扬啊。李世民特别下了诏书,对李靖“封爵如故,禄赐、吏卒并依旧给”,还赏赐了很多财物,亲授“灵寿杖”,以“助足疾也”。

  汉朝以前,官吏致仕都没有俸禄。给退休的官员供俸,是从西汉开始的。汉平帝元始元年下诏,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致仕,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年俸禄两千石相当于州刺史,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省部级的高官。

  唐代规定,五品以上官员致仕,可得半禄;有功之臣,蒙天子恩典,可得全禄,如名相房玄龄致仕时,皇上特批均赐全禄。唐制还规定,授一至九品官永业田一百顷到二顷,永业田可传子孙。因此,五至九品官致仕后虽无俸禄,但生活仍可保障。

  两宋时期对退休官员的安置和优待,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宋神宗以后,允许带职退休。官员致仕时,皆晋升一级。致仕后,仍可加衔晋级,参与朝政。与在职官员比,只是少了一点实权。

  元朝的致仕官,一般不供俸禄,只规定“子幼家贫者,给半禄终其身”。

  明朝初期则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致仕。明中叶改为业绩突出者可升两级致仕。退休金方面,明初曾规定致仕官食原俸,但很快就予以取消。后来又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但若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

  清顺治十八年规定,“无世职之官年至六十致仕者,仍给半俸,未至六十因疾辞任者不准给”。

  在许多朝代,除豪门大族外,部分致仕老臣也能得到“恩荫”优待。“恩荫”,是朝廷恩准有功之臣的子孙荫袭一定官职。这有点类似曾经一度实行的老国企子女“接班”。不可否认,“恩荫”是官僚特权,但对笼络人心、稳定官僚队伍起到积极作用。

  有些朝代规定,高级官吏致仕后,仍可临朝聆听政事,觐见皇帝,古代称之为听朝朔望。唐太宗贞观二年,诏令 “三品以上,并听朝朔望”。一些有影响力的官员,退休之后仍可参与朝政。

  有些朝代的帝王,在每年的岁首、寒食、秋八月等时节,遣使到致仕老臣府第赐物问候。身居京师外的致仕官,则由当地长吏代劳。问候时,多是携羊、酒、粟、帛等物。帝王以此宽慰群臣,使其奋力“驰驱仕途”。

  退还是不退?这是个问题

  历代的贤达之士,一到退休年龄就主动请求退下来,有的甚至年龄还不到,也提前请退。许多人还以诗言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妙趣横生的“退休诗”。

  曾封晋安侯的南朝梁代陶弘景,36岁便提前退休,自号“华阳隐居”,过起了逍遥的隐居生活。梁武帝即位后,派人请他出山做官,他画了两头牛,一头牛悠闲自在地吃草,另一头却被人套着笼头,牵着鼻子鞭打驱使。他还在画上赋诗曰:“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梁武帝虽没能请他出来为官,但还是经常以书信方式请教朝廷大事,因此陶弘景被后人称作“山中宰相”。

  明代的开国功臣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于洪武四年(1371年)三月,未满60岁时就告老还乡,并作退休诗自娱:“买个黄牛学种田,结间茅屋傍林泉。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世间万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

  与此相反,也有害怕退休后失去权力和地位,赖在官场混日子的。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就有无名氏作诗嘲讽杭州那些官场混混,说他们是“绿水红莲客,青衫白发精。过厅无一事,咳嗽两三声”。

  大唐武则天时期有一位兵部侍郎名叫侯知一。七十岁那年,吏部有行文通知他该退休了。此君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后来主管的吏部官员耐不住性子把酒小酌,旁敲侧击地问他是否艳羡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侯侍郎仍然装傻充愣佯作不知。为了展示自己老当益壮的强健体魄,老侯金殿之上面对皇帝和百官竟然来了个折返跑,史书记载:“踊跃驰走,以示轻便。”

  唐朝的时候,一位叫灵澈的高僧写过一首诗:“年老身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意思是说,官员们都说退休好、辞职好,但真正辞官的,在林子下面像老百姓那样乘凉的,哪有一个?

  过了将近四百年,到了宋朝的时候,有个尚书郎叫鹿何,年方四十余,就自请退休,回家后在堂上挂了一块匾,写两个字:见一。灵澈不是说“林下何曾见一人”吗?快四百年过去了,总算见了一个,所以鹿何自称见一。

 

  历史长河古人究竟如何养老?

  北魏首创“存留养亲”制度

  在古代,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没有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许多底层官员没有退休工资,家庭养老的严峻性远远超过现代。

  早在北魏时期,政府为保证老人有儿女所养,首创“存留养亲”制度。该制度规定,如果犯人(犯罪极其严重的除外)的直系长辈老无所养,则国家应当对这个犯人减刑或刑罚缓期执行,即便坐牢,也一般关押在当地,不会流放到外地,以便其可以随时回家照顾老人。更有甚者,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达到赡养老人的目的,可以赦免犯人一些不太严重的罪行。

  “存留养亲”制度从北魏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是中国古代重视家庭养老和保障家庭养老的一个缩影。对某些犯人进行特赦,以确保家庭养老的实现,这在古代社会是很有必要的。

  在唐代,社会上普遍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子女不仅要在生活起居上照顾和赡养老人,而且要在精神上保证老人的心情愉悦,当时称之为“色养”。所谓“色养”,就是奉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不能让老人不开心。在唐代,如果儿媳妇不能“色养”公婆,那就可以成为丈夫休妻的理由。盛唐时期,一位叫李向秀的大臣,就因为妻子未能尽到“色养”公婆的义务而将其休掉。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于平民家庭,深知民间疾苦,对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他问鼎皇位之后,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可免除其一个儿子的所有徭役。这个规定,其实就是把这个儿子指定为老人的专职供养者,让老人因此能够得到赡养。

  官办养老院从南朝开始

  古代人较高的死亡率和较短的寿命,注定了相当数量的老人会没有后代。公元521年,中国有了历史上第一家由政府开办的“养老院”——南朝的梁武帝命令设立“独孤院”,专门收养老人和孤儿。从此,中国的养老院开始制度化。

  到了唐代,国家强盛,养老院更为普遍,当时称为“悲田院”。但名副其实的养老院是北宋时期的“居养院”,只收养贫困老人。而且,在宋徽宗时期,老人的年龄标准是50岁及以上,这使养老的人群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成为历史上老人养老的一个黄金时期。大文豪苏轼任职于杭州时,就在城内设立养老院,并委任德高望重的僧人为院长,救济贫困老者。

  南宋初年,中国出现专门为包括老人在内的各种贫民设立的福利医疗机构,叫作惠民和剂局。刚开始,只是象征性地收取费用。后来,干脆免费,全部由地方财政埋单。

  明代初期,朱元璋下令全国各地建立“养济院”和“惠民药局”。养济院是一个融收容和养老于一体的机构,与南北朝时期的“独孤院”类似。惠民药局则等同于南宋的惠民和剂局。养济院都设立在寺庙和道观里或是周边地区,因为在古代,寺庙和道观本身就是收容弱者和老者的。

  清代延续明代制度,继续开办“养济院”和“施棺局”。即便到了清末国家较为衰弱之际,对养老的支出也毫不吝啬。如光绪年间的某一年,仅广东一省的养济院,就花费白银近1.7万两。

  80岁老人与县令平起平坐

  授予老人官位开始于北魏。北魏孝文帝曾下诏,授予70岁以上的老人各种官位。唐高宗曾授官给80岁以上的妇女;唐德宗曾授官给90岁以上的老人。宋代的仁宗授12个百岁老人为州助教(宋代的一种官职),后来的神宗又任命9个百岁老人为州助教。

  与授官相比,赐爵的做法出现得更早,在汉代就有了。汉代赐给老人的爵位从一级到三级都有。汉代之后,赐爵的做法不再普遍,只是偶尔出现,如北魏孝文帝赐爵给老人,宋太宗赐爵一级给70岁以上老人。

  明太祖朱元璋也举办过全国性的赐爵于老人的活动,在当时的首都南京和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对80岁和9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授予两级爵位,使他们可以与当地的县令平起平坐。

  (本文写作参考佟宝贵编著《古今中外退休养老制度》、梁盼著《以孝侍亲:孝与古代养老》等,特此致谢)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