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历史宝匣”穿越千年科举

南京科举博物馆开馆 800多件文物见证科举文化历史

http://www.fzskl.com  2017-02-22 16:40:01  来源:文汇报  

  新建成的南京科举博物馆鸡年正月新春开门迎客,至今已接待游客约13万人次,成为夫子庙景区十里秦淮又一个文化亮点。

  作为南京市重点文化项目,南京科举博物馆由地下四层博物馆主体和江南贡院明远楼遗址保护区组成。下沉式的博物馆“屋顶”是一片池水,仿佛一方砚台。日前,记者来到金陵城东南贡院路上的南京科举博物馆,只见步行街上人头攒动,进入博物馆的游客络绎不绝。

  犹如深藏地下的“历史宝匣”

  博物馆“屋顶”1300平方米的水池,象征着1300年的科举历史。“平静的池水如一面镜子,既有‘以史为鉴’的含义,也有‘一碗水端平’这个科举考试公平选才最朴素的诠释。”该博物馆顾问、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原馆长周道祥介绍说。

  在池水的映衬中,修建于1534年的明远楼更显古朴与沧桑。主体馆区深入地下20米,犹如深藏在地下的“历史宝匣”。这是与同类博物馆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目的是为了保持对明远楼的敬畏,对历史的敬畏。

  沿阶而下,整面的墙壁由一个个仿竹简卷组成,寓意“学海浩瀚苦读为舟”。该馆的原址是始建于南宋、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考场的江南贡院。据记载,江南贡院鼎盛时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号室20644间。从这里走出的状元、榜眼、探花人数最多,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科举考场,与北京的顺天贡院并称“南闱”和“北闱”。考生中,有唐伯虎、郑板桥、吴承恩、吴敬梓、方苞、张謇、陈独秀等;考官中,有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深入“宝匣”,在地下4层入口处,迎面伫立的是明代第一位状元吴伯宗家族故居的“科第世家”牌坊。穿过这座石牌坊,观众可以“穿越时空”,开启科举文化的时空之旅。乘自动扶梯而上,穿梭于自隋创立、唐完备、宋改革、元中落、明鼎盛至清消亡的科举历史之中,或实物呈现,或虚拟演绎,或互动参与。周道祥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围拢在他身边的观众越来越多。吴伯宗“国子助教”匾、清乾隆王杰石璧、“状元及第”武举石、清朝的大小金榜,每一件文物背后,他都能讲述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跨越千年科举,走出“宝匣”,已是华灯初上,明远楼矗立眼前,与博物馆本体共同构成完美的建筑呈现。

  自批判始,进而逐渐深入研究

  明远楼北的致公堂里,有一块康熙皇帝为江南贡院题的 《御制宸翰》 碑。这块碑,也是南京地区屈指可数的名碑之一。清初,科举舞弊案时有发生,为整肃考场风气,康熙第三次南巡时曾亲临江南贡院,手书五律诗一首,赐乡试主考官,勒石垂训。五律诗曰:“人才当义取,王道岂分更。放利来多怨,狥私有恶声。文宗濂洛理,士仰楷模情。若问生前事,尚怜死后名。”周道祥说,这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对人才当义取,不可徇私逐利、破坏王道规矩的要求,表达了对考试公平公正、对考官廉洁奉公的期许。

  从江南贡院陈列馆到南京科举博物馆,功能也从单纯的陈列到集文化展示、文物保护、历史研究为一体,场馆面积从原来的3000平方米扩建至2万平方米。南京科举博物馆成为我国最大的专题类博物馆。对于科举制度,也是自批判始,进而逐渐深入研究,对这一曾经沿袭千余年,如今早已失落的历史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科举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官吏任用制度。从隋唐宋到元明清,科举在中国历史上曾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过巨大影响。由科举制度形成的科举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周道祥介绍说,科举制度实施的1300年间,共诞生800多名状元、10万余名进士、百万余名举人,其规定公平公正、平等竞争、择优入仕的原则,公开招考、自主应试,给下层的优秀人才提供了一个步入上层、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

  讲好故事就是最大奖赏

  科举博物馆展出的800多件文物是从1万多件藏品中精心挑选的,每件藏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已退休多年的周道祥自称是博物馆里最年长的志愿者讲解员。从大年初一开馆迎客至今,他每天都在这里讲故事,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从上午8点半到晚上10点半,每天为少则六七批、多则八九批的观众讲解。伴随着游客一拨又一拨的参观,每次两三个小时、三四公里的路程,一天下来要走大半个马拉松。回到家中,才感到疲劳,两脚都是肿的。但是他说,一走进这“历史宝匣”,一切疲劳都烟消云散。每天能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讲故事,让游客带着满满收获离开,他觉得这是对自己最大的奖赏。

  周道祥建议,要辩证地看待科举文化,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同北京的国子监等同类博物馆一起“打包”集中申报。他说,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有一个项目,中国还是空白,这个项目是“被失落的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证”。

  (文汇报南京2月21日专电  文汇报驻苏记者 叶志明)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