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http://www.fzskl.com  2016-11-29 11:31:48    

  【摘 要】从宋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养生理念的现代意义等方面探讨有关宋闽学家养生之道及其影响,旨在让今人了解宋代闽学家养生思想的特点,以此与中医养生学相得益彰,达到使今人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关键词】闽学家;宋代;福建;养生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852(2012)12-0031-03

  我国养生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养生文化就已逐渐形成。《黄帝内经》广泛吸收了前人有关养生的合理论述,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养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奠定了养生学发展的基础和方向[1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2 ]。晋唐以后,不少学者笃好养生,并把养生与儒、道、释的哲理和健身方法结合起来。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将养生法则和养生方术概括为“顺应四时、调摄情志、节制饮食、适当劳动、节欲保精、服气导引”6 个方面[2]。宋闽学家养生文化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

  1 宋闽学概况

  闽学,又称“朱学”“朱子学”等,是由南宋朱熹创建的与湖湘学相对应的理学学派,其形成过程是二程的洛学经杨时传罗从彦,再传李延平,四传朱熹,经朱子传真德秀、蔡元定等,发展成当时天下第一大学术派别[3]。程学道南入闽流播,促进了闽学的发展,杨时在其中的承上启下作用至关重要[4]。故杨时被认为是闽学的初创人[3]。由于道学按地域分为“濂、洛、关、闽”,而福建古名称“闽”,故称作闽学[5];又因为朱熹是程朱理学的最大代表,故程朱理学在广义上可简称为朱子学[6]。

  2 宋闽学家养生概况

  闽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是以南宋朱熹为代表的一批理学家共同建构的理学思想体系,是福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闽学的形成过程来看,宋闽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朱熹、杨时、罗从彦、李侗、真德秀等。这些闽学家养生的核心以道为志,重在精神调养,提高道德修养之心理养生理念[7]。

  朱熹(公元 1130—1200),汉族,字元晦,号遯翁等[8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9],世称朱子。关于他的籍贯,沈素珍等在《再论朱熹籍贯三省之争》中提及“:福建是朱熹的出生地,安徽是朱熹的祖籍地与籍贯地,江西是朱熹祖籍婺源今之所在地。”而“闽学”的由来是朱熹“生于闽、学于闽、成名于闽、死后葬于闽”[10]。他的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周易本义》等。朱熹在相关文献著作中体现的养生观以养心为主,养气为补,而在养心之中,尤重养道德之心[9]。他在养心方面,主张以“敬”代“静”,朱熹在注释《周易》时说:“安静以养微阳也。”[11]他还指出养气首先有益于延长寿命,其次“持养之久,则气渐和,气和则温裕婉顺,望之者有意消忿解而无招咈取怒之患矣”(《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上)。说明了养气能够改善个体的气质特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杨时(公元 1044—1130),字行可,后改字中立,福建将乐县人,宋代理学家,学者称为“龟山先生”。杨时是“二程”弟子,而南宋大儒朱熹则是杨时的三传弟子,因而杨时成为理学由“洛学”向“闽学”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人物[12 ],其一生著述甚多,主要代表作有《二程粹言》《易春秋》等,后人辑有《杨龟山先生集》和《龟山先生语录》[13]。杨时在其相关文献著作中体现的养生理论重在道德修养的层面。他主张反身而诚[12 ],贵不动心[14 ];静中涵养[15 ]、体验未发[16 ]、致养平和之气[17]、居敬[18 ]和存疑[12]、去“胜心”、循天理等[12]养生之法。

  罗从彦(公元1072—1135),字仲素,南剑州延平沙县(今福建南平沙县)人,世称豫章先生,是闽学的第二代传人[19]。初师吴仪,后从学杨时,又曾向程颐请教。罗从彦与杨时、李侗并称“南剑三先生”[20]。其著作颇丰,可大多数已散佚,现存的有《遵尧录》《春秋解》和《春秋指归》[15]。罗从彦是道南学派的杠鼎人物,他上承程、杨,下启李侗、朱熹。在其相关文献著作中体现的养生理念重在养心和提高道德修养,在学术方面受学于龟山,“龟山初以饥渴害心,令其思索,从此悟人,故于世之嗜好泊如也”[21]。他主张静中体验未发,由内圣的心性修养到外在的忠义道德品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收敛心性,探索本源,以洞见道体[22]。

  李侗(公元1093—1163),字愿中,延平人(今福建省南平市),学者尊之为延平先生[23]。李侗是罗从彦的弟子,朱熹的老师,他一生以静养讲学为主,除有《李延平集》传世[24 ],并无其他著述,有关他的信息可参考朱熹所编纂《延平答问》和《豫章文集》等。李延平跟从其师从容潜玩于心,尽得豫章所传之奥,终致创发“默坐澄心”要旨[15 ]。他在相关文献著作中主张静坐作为体验未发的澄心修养方法,要求专一思虑、专一意识,排除一切物欲的牵累和杂语的干扰,使身心处于一种平静无波、虚灵不昧的状态,不仅有益于进学,亦是养心之要[22]。

  真德秀(公元 1178—1235),福建浦城人[25 ]。原名实夫,后慕元德秀,世称西山先生,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南宋著名理学家、养生学家。其学术继承了朱熹,平素重视养生延年之道,曾著有《卫生歌》《西山文集》《文章正宗》《大学衍义》等[26],其中《文章正宗》为宋人四大总集之一[27]。真德秀在相关文献著作中论述以“诚敬”为核心的心性论“、心统性情说”等养心论。他认为“心”易受生理欲望等的控制,导致私欲充塞,“如聚蛲蛔,如积粪壤”。那么养心最终必然落脚于到如何去人欲、保本心的心性涵养上。故“古之君子所以养其心者,必正、必清、必虚、必明”。所以节制私欲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他还强调日食须当去油腻[28]。

  3 宋闽学家养生理念及现代意义

  宋闽学家弘扬了儒家道德哲学思想,同时也发展了儒、释、道养生理论。其丰富的内涵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随着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宋闽学家的养生文化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思想资源与人文技术,无疑对现代的养生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现实生活角度来看,至少在以下方面有一定启示意义。

  3. 1 精神调摄以养生 追溯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传统儒学强调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的“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儒家政治伦理的思想纲要,也是身心健康的一种精神原则[29]。宋闽学家其养生重在养心。而在西方社会由佛洛伊德创建的精神分析学派,其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故有用精神分析疗法来治疗那些遭受精神打击而发病的患者。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业的心理治疗师,但存在重精神调养的儒释道文化,闽学正是这种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若能充分挖掘整理,定可为当今的养生事业,尤其是心理养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 2 顺情节欲以养生 所谓顺情节欲是指在顺从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节制追逐过度的欲望。顺情节欲其实质是闽学的“明天理,灭人欲”。“天理”一指人有生具来的本性,二指一切真善美的事物;而“人欲”就是被物欲所蒙蔽或迷惑而产生的恶念[30]。在宋闽学中所指的“人欲”专指必须灭绝、革除的丑恶和坏的一面。宋闽学家不主张“禁欲”“无欲”,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肯定人们对生活中的正当要求和欲望存在的合理性[31 ]。如《荀子》说:“凡人有所不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故养生应“以从其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灵枢·师传》篇)[32]。可见,正是闽学的“明天理,灭人欲”引发了现代传统养生观的新思想———顺情节欲。

  3. 3 静敬双持以养生 静就是静修,敬就是专注;静和敬是宋闽学家提升自身修养以养生的重要方法[33 ],而所谓“静敬双持”就是静中持敬,以敬领静[29]。首先提出主静修养方式的是周敦颐,他正式提出把主静作为成圣的修养方法“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34 ]《太极图说》)。而后二程关于静坐的记录“人向其(明道)问学,曰:‘且静坐’。伊川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35](《程氏外书·卷十二》)。受二程影响,其弟子及其后学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都重视静坐的修养功夫,李侗甚至隐居行静坐法数十年[33 ]。宋闽学养生观之“静敬双持”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依然不会过时,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静敬双持”行持得法,则心气平和,怡情悦志,延年益寿,故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今天,在健康养生备受关注的背景下,研究宋代闽学家的养生观对当今的养生实践很有意义。宋闽学家的养生理念内容丰富、科学合理,且重在修身养性、以静坐调息为主要修炼方式,强调养生生活化、理性化。这些对现代养生工作的精神调摄、顺情节欲、静敬双持等具有意义。尤其在心理疾病日益蔓延的时代,宋闽学家的心理养生理念更能发挥其养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严世芸. 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M].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114.

  [2] 严世芸. 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5.

  [3] 王立新. 闽学与湖湘学[J]. 文史哲,2002(5):63-69.

  [4] 黄夏玉. 略论杨时与闽学[J]. 黑龙江史志,2009(2):52-53.

  [5] 潘叔明. 闽学及其文化意义[J]. 东南学术,2007(1):127-139.

  [6] 沈时凯. 宋代理学的观念及其方法论———兼谈朱熹在理学发展中的贡献[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10- 16,27.

  [7] 戴德. 礼记[M]. 李慧玲,吕友仁,注译.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198.

  [8] 孙钦善. 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32.

  [9] 詹石窗,于国庆. 论朱熹的身心健康思想[J]. 东南学术,2002( 6) :30- 35.

  [10]沈素珍,钱耕森. 再论朱熹籍贯三省之争[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9(5):527-531.

  [11]朱熹. 周易本义[M]. 苏勇,校注.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l l 9.

  [12]王治伟,朱人求. 杨时道德修养观探微[J]. 学习与实践,2011,32( 4) :136- 140.

  [13]闽人文. 再现八闽才俊,传承深远文化[J]. 福建教育:中学版,2008(1):6.

  [14]李星. 杨时修养论之层次脉理探微[J]. 济宁学院学报,2011,32( 4) :65- 67.

  [15]朱雪芳. 道南一脉的传承特色[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24(5):102-106.

  [16]陈来. 朱子哲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92.

  [17]杨时. 杨时集[M]. 林海权,点校.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310- 311.

  [18] 沈善洪. 宋元学案(二)[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202.

  [19]杨世泉. 罗从彦籍贯归属地考略[J]. 福建史志,2003(4):53- 54.

  [20]黄觉弘. 胡安国佚信《答罗仲素书》考说[J]. 理论月刊,2010( 9) :57- 59.

  [21]黄宗羲. 宋元学案[M]. 北京:中国书店,1990:598.

  [22]张立文. 论罗从彦内圣外王之道[J]. 孔子研究,2006(5):4- 11.

  [23]陈利华. 朱熹和李侗在南平九峰山的行踪考辨[J]. 武夷学院学报,2011,30(4):15-18.

  [24] 程有为. 从二程洛学到朱熹闽学[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2( 1) :17- 21.

  [25]孙先英. 从“养心论”看真德秀的文学观及其影响[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9):110-113.

  [26]肖林榕,林端宜. 闽台历代中医医家志[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35-36.

  [27]任竞泽. 真德秀的文体学思想[J]. 兰州学刊,2011(2):129-132.

  [28]许南海. 从宋代养生诗看宋代士人的养生[J]. 黑龙江史志,2011( 11) :48- 50.

  [29]詹石窗,陈文水. 朱熹理学文化养生及其现代意义[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5-121.

  [30]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八[M]. 北京:中华书局,1983:13,71.

  [31]林殷. 程朱理学对中医学节欲养生观的影响[J]. 医学与哲学,1996,7(1):29-30.

  [32]董湘玉,李琳. 中医心理学基础[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5.

  [33]郭斯萍,陈四光. 宋代理学发展心理学思想初探[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1):75-79.

  [34]黄宗羲,全祖望. 宋元学案[M]. 北京:中华书局,1986:498.

  [35]程颢,程颐. 二程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1:432.

        郑梅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