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增进党内和谐的基本要求与路径

http://www.fzskl.com  2008-12-04 11:38:13  来源:福州社科网  
 

 

 

 

论增进党内和谐的基本要求与路径

李合敏

 作者简介:李合敏,男(1953~),中共河南省南阳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副教授。邮编:473056

 [提要]党内和谐既是一种理念和目标,更是一个不断增进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以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权力运行等各要素的和谐,推进党的整体和谐。

[关键词]党内和谐要求路径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胡锦涛在2007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大科学命题。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不仅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进一步提升,更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党内和谐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不断增进党内和谐,并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所谓党内和谐,是指通过努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由于党内思想统一、组织严密、制度完备、作风优良、用权“阳光”,全党同志彼此信任、平等融洽、相互关爱、和谐相处,整个党风团结统一、运行有序、充满活力,形成毛泽东所期望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1(P543),从而使党内一切积极因素都凝聚并发挥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体现党的执政本领、履行党的执政宗旨、实现党的纲领路线、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因此,党内和谐既是一种理念、境界和目标,更是一个不断增进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P48)

一、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增进党的思想和谐

中国共产党是由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价值追求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自愿结合形成的政治组织,思想的统一是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党风和谐的灵魂和核心。因此,思想理论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带动其他方面建设的根本性建设。正如江泽民所深刻指出:“全党政治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信念上的坚定,是全党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和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前提和基础。而这种政治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信念上的坚定,只能建立在全党同志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思想的基础之上。”[3(P285)“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重视在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4(P333)马克思主义是党的行动指南,是党凝聚党心、赢得民心的旗帜。只有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基础上实现党的思想和谐,才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和谐。80多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且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不断战胜各种困难与风险,团结与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思想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和谐,就是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在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才能使全党不断在新的更高的层次上达成共识。在现阶段,党的思想和谐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高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以及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和自身建设的重大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上统一认识、统一意志,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增进党的思想和谐,首先必须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再次,大力培育党内和谐文化,使全体党员干部自觉追求和谐价值理念,形成以和为上、以和为荣、以和为贵的浓厚和谐氛围。我们所要培育的党内和谐文化,既要吸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更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崇和尚中、同舟共济的价值理念,化解矛盾、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严于律己、修身养性的行为操守,事业至上、团结奋进的务实精神,遵章守制、顺畅有序的党内风尚。通过党内和谐文化的培育和发展,陶冶、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使平等、民主、公正、协调、整体、自律、法纪、创新、宽容、关爱等和谐理念成为党内发展的自觉取向。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进党的组织和谐

政党既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也不是每个党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是全体党员按照一定规则密切相联而组织起来,能够和谐有序、高效运行的有机整体。没有组织和谐,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会毫无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组织和谐,就是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基础上,实现党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之间、党的领导干部之间、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之间、党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之间、党的常委会与党员代表大会之间、党员个体与党的组织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关系的和谐。(1)党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之间的和谐统一。党的上下级组织包括党中央和地方组织必须和谐统一,确保上下齐心协力,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思想观点上传下达、政令畅通、运转有序、落实有力。(2)党的领导干部之间的团结协作,即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和谐共事。只有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谐统一,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以和共事、以和谋事、以和兴事、以和成事的政治生态环境,才能为全体党员的团结和谐提供榜样,带动全党的团结和谐,才能“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使党达到完全团结统一的地步”[5(P825),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3)党员个体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统一。党组织是由党员组成的,增进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至关重要。党员必须按照党章规定,自觉履行党员义务,特别是要以全局利益为重,坚持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决服从党的组织,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另一方面,党的组织必须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照顾党员的利益,允许党员在坚持党性的原则下充分发挥个性、展己所长。

增进党的组织和谐,既要处理好“三大关系”,又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处理好“三大关系”。一要不断促进党员与党员之间的和谐。增进党内和谐,是要维护党内同志之间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而决不是在党内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各级党组织必须正视党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引导党员按照党性原则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和接受监督。通过积极的思想斗争,努力营造一种同志之间的鼓励批评、欢迎监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民主和谐氛围,使全党在共同维护党性原则的基础上达成高度的团结和谐。二要不断促进党员个体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党员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切实履行党员义务。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个人凌驾于党的组织和集体领导之上,打着组织的旗号压制民主、排除异己,也决不允许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盘散沙,更不允许领导班子内的勾心斗角、互相拆台。与此同时,党的组织要转变观念,纠正过去只强调党员义务、不重视党员权利,只强调党员服从组织、不重视组织为党员服务的做法,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党员特别是生活中有困难的党员,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从切身体验中感到组织的温暖,增强党的凝聚力。三要不断促进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的和谐。党的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这是每个党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组织原则。党的下级组织既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又要及时向上级请示和报告工作;上级组织既要严格要求和监督下级组织,决不姑息纵容下级组织的缺点错误,又要关心下级组织,自觉接受下级组织的监督,虚心听取下级组织的批评和建议,保护和发挥好下级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从新形势新任务出发,合理划分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的事权,既维护全党的集中统一,又激活地方组织的创造力,促进党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其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带动和促进党内和谐。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既是增进党内和谐的关键,也是带动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年轻干部提拔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再次,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并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从而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三、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增进党的制度和谐

“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6(P333,328)制度和谐是党内和谐的重要保障。党内和谐状态虽然直接取决于党员的素质,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党的制度。党的制度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成熟经验等的制度化、条文化、规范化,是党的建设规律的反映,是党内关系(包括组织结构模式、决策程序、运转机制等)的科学规律的外化,因而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是党的意志的体现。按照党的制度运行,就能使党内生活和党的活动按照科学规律有序运行,就能充分激发党内外的活力,有效集中整体的智慧,形成最大合力,实现党的整体意志。制度和谐,就是党的制度建设要遵守和谐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使党内各种制度、体制、机制、规章、条例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最大限度地规范和保障党员个体与党的组织乃至全党的活动,使其形成协调一致、运转高效的有机整体。

增进党的制度和谐,必须严肃党的纪律,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和制度。党章是党内法规制度的核心,是党内的根本大法,是立党、管党、治党的总章程,也是维护党内和谐的总章程。党内其他各项法规制度是党章条文的具体化和必要补充,它们的制定和完善必须以党章为总依据,要有利于党章最高权威性和最大约束力的发挥,而决不能与党章相矛盾和冲突。同时,党内法规制度本系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渐进过程,党应当根据自身和谐发展要求的变化不断修改完善,切实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使党内法规制度成为全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努力依靠制度和机制来增进党内和谐。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也是实现党内和谐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在当前,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既要贯彻执行党章规定的6条原则,又要根据这些原则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健全党代表大会制度。党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机关和部门产生、运行的合法性基础,是民主集中制制度体系的核心和最根本的制度。因此,必须确立党的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威的地位,用党内法规对定期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保障党的代表大会充分行使职权、发挥作用。二是扩大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章规定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申诉权等党员民主权利。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党内和谐。我们必须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选举制度,进一步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坚决克服和防止那种“领导提名,党员画圈”的形式主义做法。在党内选举中引入竞争机制,明确选举类干部与委任制干部的范围,扩大差额选举的范围与比例。积极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和党内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机制,保障党员行使党章赋予的各项权利,落实党员对所选干部的评议、问责、质询、罢免权,严肃查处侵犯党员权利、压制党内民主的行为,推动党内生活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健全党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增进党的作风和谐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路线、纲领、先进性等在党员、党的干部和各级党组织精神风貌中的直观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会在党内生活和党内关系中表现出来,成为党内和谐的根本特征和集中体现,成为外界判断党的是非强弱的重要标志。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进而促进党内和谐和社会和谐的巨大力量。党的作风和谐,不仅能够使党员和干部心情舒畅、团结向上,使党内的政治生活健康发展,使党的领导干部和各级领导机关清正廉洁、务实为民,而且能够不断促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人们对党的政治认同感,巩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党的作风和谐,就是党能够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解决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从而形成与党的先进性要求、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期望相适应的整体精神风貌。

增进党的作风和谐,必须在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发扬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大力发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倡导的立足国情、紧跟时代,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精神。首先,增强宗旨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风问题的核心是党群关系问题。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次,着力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按照“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2(P53),认真落实江泽民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4(P324),大力倡导胡锦涛提出的8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即“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7],重点解决好领导干部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严格履行职责、落实廉洁从正规定、遵守组织人事纪律以及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要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积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全面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任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努力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使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再次,切实改进党政机关作风,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各级领导机关都要坚持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奢侈浪费。

五、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增进党的权力运作和谐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决定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正廉洁,用权为民,始终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息息相通。但是,我们党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错综复杂、充满挑战和考验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获得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危险会更大,如果放松警惕,带来的后果也会更严重。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党内和谐和社会和谐,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并将其与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建设并列为党的五大建设之一,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深刻认识,更表明了我们党“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的决心和信心。

腐败问题,实质上就是滥用权力的“长官特权”,“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权利”[6(P332),就是权力运行中的不和谐现象。而权力运行和谐,则是要通过法规制度、监督制约机制和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证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增强公仆意识和宗旨意识,坚决抵制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消极腐败现象,坚持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用权为民,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从而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之于为民谋利造福,确保权力不被滥用,确保消极腐败现象得到遏制乃至根除。增进党的权力运行和谐,就要按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要求[2(P53),既要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依法严惩腐败分子,更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抓好拒腐防变的思想教育。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增强领导干部遵守党纪国法、用权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先后制订和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党风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以及《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今后,要继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国家廉政立法,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防治腐败的刚性环境。三是抓好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既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又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既要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又要进一步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而,做到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高效、监督更加有力、权力运行更加和谐,保证权力依法运行,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四是抓好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经营体制等的改革,以体制和制度规范人权、财权、事权等各项权力的运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胡锦涛.高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5.

3]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0110(1).

 

(责任编辑:张忠松)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