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年家庭成因与赡养对策

http://www.fzskl.com  2008-12-04 14:19:44  来源:福州社科网  
 

 

农村空巢老年家庭成因与赡养对策

陈木霖

 

 

作者简介:陈木霖,男(1948~),福州市老年学会会长。邮编350004

[提要]农村空巢老年家庭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突出,它与城市空巢老年家庭相比,形势更为严竣。本文就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成因及赡养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空巢类型社会保障养老服务

 

 

对于空巢老年家庭,当前有不少不同的阐述。我个人认为从赡养角度进行界定,既符合实际又不会引起混淆。从社会学家庭结构上看,标准的血缘家庭由上辈(父母)、本辈(子女)和晚辈(孙子女)三代构成。在家庭的地位中上辈是被赡养人、本辈是赡养人(抚养人)、晚辈是被抚养人。但是家庭的构成格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社会、经济、自然等原因使家庭的组成结构发生异化,形成赡养人(抚养人)或被赡养人和被抚养人丧失或缺位,我们称这种赡养人(抚养人)缺失或缺位的家庭为空巢家庭。空巢家庭又分为空巢老年家庭和空巢少儿家庭两种。本文探讨的是农村空巢老年家庭。

一、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类型

全断层:指在家庭结构中承担生活支撑的赡养人因故死亡或失踪,形成上辈人无人赡养独处生活的家庭,叫“全断层”空巢老年家庭。

中断层:指在家庭结构中承担生活支撑的赡养人因故死亡或失踪,形成上辈与晚辈相依为命,无人赡养和抚养的家庭,叫“中断层”(无赡养人和抚养人)空巢家庭。

虚断层:指承担生活支撑的赡养人虽然健在,但实际上无法照料上辈生活的家庭,叫“虚断层”(赡养功能缺失)空巢老年家庭。

空巢老年家庭从生活自理能力上分,可分成:

自理型:生活起居可完全自理。

介助型:有一定自理能力,需要一定帮助的。

介护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靠人护理。

空巢老年家庭从经济状况上分,可分成:

富裕型:子女或本人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对精神和物质上的享受有较高要求。

普通型:子女或本人有一定经济实力,仅达到温饱的供养生活。

困难型:无依无靠无经济来源或收入微薄,或重病缠身,生活无法维持,靠政府与社会救助。

从上面分析不难看出全断层和中断层又具有介护型和困难型的空巢老人家庭最需要帮助。

二、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成因

空巢老年家庭的成因有很多因素,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传统因素,如战争、自然灾害、疾病或意外人祸等造成赡养人丧失。这些原因比较浅现,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二是现代因素。具体有: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造成赡养人与被赡养人之间的供养关系由直接变成间接或丧失。

1.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程度提高,自给自足、以农为本的传统理念被打破,农民进城当工人、农民外出经商做生意,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围绕的家田园打转转的生产方式,和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被打破。赡养人因工作需要而无法赡养父母,使农村空巢老年家庭数量日益突出,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农村高于城镇,边远地区高于城郊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的现象。

2.市场经济建立,使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竞争观念增强。这种社会竞争也使人们传统的亲手侍奉父母、老婆孩子热炕头家庭观念变得淡薄,或者对上一辈的赡养能力变得力不从心。

3.人类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客观上也促进了空巢家庭的产生。过去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是人活九十不是奇,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11%以上。过去是一间土屋住三代,现在是先有住家,才能成家。

()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促进家庭结构的解体,促成了空巢老年家庭的出现。

1.人的追求自我完美、自我享受,打破了父子亲情的束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老年人更加看重自身的价值,迫切希望能走出含贻弄孙的家庭圈,投入社会,去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传统的“父老随子走”的格局被打破。据统计不少经济上尚可的家庭,老年人都喜欢独自生活。

2.代沟差异与新旧家庭观的碰撞,使原本三代同堂的家庭组合产生分裂、父辈与子女各自分居的比例不断扩大。

3.独身、晚婚或结婚不想生育的人群也在悄然上升,其结果也促使空巢老年家庭比例增加。

()政策的影响

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这些独生子女不断进入婚育年龄,这样由独生子女成为赡养人的情况下,上要赡养4位老人甚至更多。这样“421”的家庭结构,头重脚轻,更容易出现断层。

三、农村空巢老年家庭存在的软肋

农村由于经济基础、生活状况、居住条件、社会福利等诸因素的影响,农村空巢老年家庭暴露出来的养老问题,比城市更为突出。

()政府对社会老龄化形势重视不足,尤其是农村人口比例大,经济相对薄弱,进入人口老龄化后,其产生的后果将比城市更加严重。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社会养老设施严重滞后,应对农村老龄化和空巢老年家庭不断扩大的态势显得力不从心。

()农村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低,经济来源单一,家底薄、抗风险能力弱,对子女依赖性强。在我国农村家庭人员的家庭地位是与经济收入高低相联系的。老年人多无退休金,靠简单的农田耕作也不会有太多的积累。一但失去劳动能力,只能靠子女供养,这样就从家庭户主降为家庭附属,不少人还得看子女的眼色行事,没有经济支配权。一但子女不孝顺或出现意外,孤独的老人马上就会陷入贫困无援的境地。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农村低保制度刚建立,还有待完善和提高,其他的保障措施还未配套,还难以建立有效的救助网络。农村空巢老人家庭与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对比,面临更严峻挑战。

()在农村大多数基层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因此依靠集体经济对空巢老人家庭施行的养老救助能力也十分有限。多数只能进行部分孤寡老人的简单生活供养。

()农村居住、生活、医疗条件与城市比,存在较大差距,对于空巢老年家庭来讲,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难度更大。

四、农村空巢老年家庭的赡养对策

农村空巢老人家庭赡养的总体思路是政府引导、子女尽责、社会关心、市场运作。具体对策有:

()要继续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网络

首先要切实完善农村老年人五保、低保和合作医保制度,要巩固现有规模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扩大保障面。第二是重建农村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这项工作由于历史原因中断了,但事实证明这项工作对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它也是推行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参与养老的重要手段,需要恢复和发展。第三是加大计生户优待政策的执行力度,特别对因计划生育而出现的空巢老年家庭应在保障享受和保障标准上给予更大的优惠。第四是建立失地农民的保障政策,特别是要建立失地农民享受养老金的长期保障措施,避免失地补偿简单化的短期行为,建立帮助失地农民当家理财,存钱养老的做法。第五是着手建立农民工领取养老金制度,使农民工老时也能象城市工人一样享受一定的退休金、并实行全国通兑,保障其晚年生活。第六是倡导推行政府为高龄老人购买服务,特别是政府出资为特困老人购买服务的养老新举措,使特困老人和他人一样享受社会公平。

()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业,不断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

解决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最关键的问题是解决好养老服务。主要的内容有:生活照料、疾病医治、家政服务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具体的对策有:

1.政府要制定和实行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如养老服务、老年医疗、家政服务、社区便民服务等与老年人生活相关的服务行业或项目,对老年人给予价格优惠,对经营者适当减免税收,再辅之政府适当补助,使老年服务机构有能力经营,老年人可能低价位享受,促使各类养老服务能够健康发展,受益于广大老年人。

2.加强农村各类养老服务建设。一是充分抓好农村敬老院硬件建设,除做好对本院老人供养外,还要拓展为老服务辐射功能,以敬老院为依托,对周边社区空巢老年家庭开展送医上门,家政服务、组织进行文体活动等为老服务。二是依靠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动农村企业家或民营机构自办养老机构,缓解农村养老机构不足的局面。

()弘扬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做到子女尽孝、社会尽爱、法德约束三管齐下

1.加大宣扬孝亲敬老的先进典型,引导青年人树立“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新风尚。扭转女嫁不养爹的旧习俗,打击农村普遍存在的以家庭困难、女子多、赡养老人力不从心为借口,不尽赡养责任的不孝行为。同时加大对一些遗弃、虐待父母不良行为的遣责力度和司法处理,也可推行用法律文书形式与父母签赡养责任书,落实子女赡养责任,从道德和法律方面进行制约。

2.老年协会是农村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对老年人的困难与需求清楚,开展助老服务,特别对空巢老年家庭的救助针对性强、灵活方便。要以农村老年协会为依托,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对不尽赡养责任的子女给予批评教育并监督落实。

3.组建乡村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针对农村居住分散,各家状况差别大的特点,就近就地为空巢老年家庭提供服务。同时,还可发动各级慈善机构对乡村养老服务业给予资助,对特困老人家庭给予救济,形成全社会助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未雨绸缪,树立自我保障新观念

养老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又是一个个人问题。个人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首先要树立储蓄养老新观念,尽可能减少对子女赡养的依赖,如在青壮年时为自己筹备养老储蓄,在女子财产分配中,留下一份供自己养老的资金以供不测等等。其次也可探索开展房产、财产抵贷或出租的自我养老保障新方式,多层次,多渠道进行养老自我保障。

 

(责任编辑:叶钦地)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