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茶源与茶缘

http://www.fzskl.com  2009-11-16 16:05:51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台湾茶树茶种及栽培技术、制茶工艺技术均源于福建,茶叶生产的创始者,都是从福建移居台湾的先民。而福建的茶史,溯源应早于《茶经》问世(公元780年)。台湾从福建引进茶叶栽培最早的时间,多数研究者认同为1810年,或者说始于清嘉庆年间,引进者就是柯朝。台湾冻顶茶区、木栅茶区是两个非常著名的茶区,这两大茶区从福建引种茶叶有明确的记载。台湾最初的制茶方法,是从福建武夷山和安溪引进的,生产乌龙茶以后创制出台湾特有的包种茶。台湾早期茶叶的贸易主要靠来自福建安溪人的开拓。
[关键词]闽台关系茶源茶缘


      台湾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土壤环境及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是享誉全球的名茶产区,其乌龙茶早在19世纪就已风靡欧美,所产制的茶叶包括红茶、炒菁绿茶、蒸菁绿茶、包种茶、乌龙茶及白毫乌龙茶(东方美人茶)等,其中包种茶及乌龙茶更是驰名世界。台湾茶树茶种及栽培技术、制茶工艺技术均源于福建,茶叶生产的创始者,都是从福建移居台湾的先民,闽台茶缘源远流长。
     
      台湾的茶文化源于福建,而福建的茶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记述:“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福州生闽县方山之阴也。……往往得之,其味极佳。”①建州即今建瓯县,方山乃闽侯五虎山,时产“方山露芽”。根据陆羽“其味极佳”的记述,可以推测当时对这种茶的加工技术已经有较高的水平,它肯定经过了比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过程。因此,福建的茶史溯源应早于《茶经》问世(公元780年)。这一结论,也可从福建泉州南安莲花峰上一处于公元376年刻有“莲花荼襟”的摩崖石刻中得到佐证②。福建自有了茶叶生产以来,武夷山一直是全国瞩目的茶产地。武夷茶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唐元和时(806—820)人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此徒皆春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碧水丹山(指武夷山)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徐寅(生卒年不详)《谢尚书惠腊面茶》诗:“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腊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棍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可见,当时武夷茶已作为馈赠珍品,并提到研膏、腊面的制法,说明了武夷茶的栽制更早于此时③。
      最早从福建传入台湾的是乌龙茶,而乌龙茶是沿袭武夷茶制法的创新。乌龙茶原名“黑蛇茶”,因闽南话“黑”、“乌”同音,加之古人忌蛇而好龙,才改为现名④。乌龙茶又名青茶,与绿茶、红茶并列为世界三大茶类,与我国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并列为六大茶类。乌龙茶创始于中国福建,相继扩展至广东、台湾,现在我国其他一些省的产茶区也有部分的生产,但以福建乌龙茶品质最为优异,驰名中外。它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英译名为Oolong tea,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种茶。它是采集于Tnea sinensis L(中国武夷种)茶树鲜叶加工而成的茶类⑤。乌龙茶诞生的具体时间,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多数研究者认为应该是在明朝。《安溪县历史档案》记载:乌龙茶是安溪人于雍正年间(公元1730年后)创造的,但早于此50年前,释超全就写过:“溪茶遂仿岩茶样”,明确说明它只是仿武夷岩茶制作。也有人说是安溪茶农于咸丰年间(1855前后)发明的,其实早于咸丰200年前的王草堂在《茶说》中记叙了武夷茶的制作工艺,与现代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如出一辙,因此较为学术界所认可⑥。武夷茶自元至清,一直处于兴盛时期。史籍中留下的可贵记载,说明了乌龙茶制造技术与历史上的武夷茶制作技术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可以说,乌龙茶约肇始于16世纪的明代,盛行于清代。明代是我国制茶继往开来、在技术上有较多创新的时期,一反把茶叶碾碎或杂以其他香料的制法,以保持茶叶原有的形色香味,把绿茶蒸青改为炒青,并推动了乌龙茶等其他茶类的创立和发展。与此同时,闽南安溪在历史上选育和繁殖了不少适制乌龙茶的优良品种,并在制造技术上精益求精,虽然缺乏较早的有关历史文献,但亦不能就此认定安溪与乌龙茶的创制无缘⑦。
      福建乌龙茶分闽北和闽南两大产区,闽北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简称岩茶),闽南以安溪茶为代表(简称溪茶)。岩茶中的武夷岩茶和溪茶中的铁观音,被誉为福建乌龙茶的两颗明珠。福建南北茶区为乌龙茶的诞生发展,以及相继向广东、台湾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台湾原来只有野生的山茶,生长于中南部的水沙连山中,茶树高达丈余,色如松萝,能辟瘴去暑,最早由汉族移民焙制和饮用。后来由于福建籍的移民把乌龙茶引进台湾,加上原有野生山茶的味道不如人工栽培和制作的茶,因此野生茶很快就被乌龙茶取代。
      那么,台湾从福建引进茶树栽培最早起于何时?何人?何地?不同史籍有不同的记载,主要的有以下几种:据台湾程大学先生所著《台湾开发史》记述:“康熙二十三年(1684)粤人至莺歌石庄(今莺歌镇)垦拓,后来闽粤械斗,安溪人许丁来此地种茶,粤人悉去,以名茶山。”若其记载属实,则以台湾北部于乾隆年间始有闽粤械斗之记载推测,台湾种茶始于乾隆年间⑧。据苏文达《冻顶乌龙茶史略》一文记述:“冻顶苏氏宗谱,记载其先人苏经,率侄两人于康熙时渡台,苏坦向冻顶山发展,至其子苏泉开发冻顶茶,其子孙继续住冻顶,认真制茶开拓冻顶山,其后代苏辉(尚遗有所建之百年古厝)、苏汝评父子均留下古时田圃买卖契约”。苏氏亦据此推估冻顶茶恳植于乾隆年间⑨。有比较具体记载引进的时间、人物、地点的是台湾历史学家连横所著《台湾通史》,其中明确记载:“台北产茶近约百年,嘉庆时,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彝之茶,植于鱼坑,发育甚佳。即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丰,遂互相传植”。另据美国威廉·乌克斯所著《茶叶全书》认为,清嘉庆十五年(1810)柯朝自福建武夷山引入茶籽,植于鱼坑。据台湾姚鹤年先生所著《台湾的林业》载:“嘉庆年间(1796—1820),汉移民柯朝自福建泉州归台,始以武夷山之茶苗植于新店鱼坑(今瑞芳镇),生育甚佳,遂相传播”。台湾林木连等编著的《台湾的茶叶》转台湾林馥泉先生《乌龙茶及包种茶制造学》所述:台湾茶叶“是1810年由厦门商人从大陆引进台湾种植。一般而言,1810年(嘉庆十五年)这个时间是茶学研究者比较认同的说法”。
      从上述文献记载看,台湾从福建引进茶叶栽培最早的时间,多数研究者认同为1810年,或者说始于清嘉庆年间,引进者就是柯朝。引进者的另一说法是赖柯或柯昇。而引种的地点鱼坑,有人认为是今日的台北县瑞芳鱼坑,有人认为在今日石碇乡枫子林、深坑。引种的地点尽管有不同说法,但从福建引种的茶苗本土化已成事实。
     
      台湾冻顶茶区、木栅茶区是两个非常著名的茶区,其中冻顶茶区以生产冻顶乌龙茶出名,木栅茶区以生产铁观音茶出名。而这两大茶区从福建引种茶叶更有明确的记载:政协泉州市委员会《泉州与台湾关系文物史迹》载:“清咸丰五年(1855年),福建省城举行乡试,台湾南投鹿谷乡有个书生叫林凤池,勤奋好学,意欲前往考试,却因缺乏川资而难以成行。宗亲林三显见其有志进取,于是慷慨解囊相助,使其如期赴考。林凤池果然不负众望,高中举人。为报答宗亲资助之恩,他在衣锦还乡之前,决意到武夷山走一趟,把名茶青心乌龙种苗带回家乡种植。良种带回家乡后,种植于冻顶山等地,相传为冻顶乌龙之起源”。姚同发《台湾历史文化渊源》中也有相似内容的记述。据1990年9月台湾大学教授吴振铎(原台湾茶叶改良场场长,闽福安人)一行14人,专程到建瓯县东峰镇桂林村实地考察,经专家、学者,反复研究、对比,证实这片现存的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矮脚乌龙茶,就是台湾“青心乌龙”茶的亲缘茶树,桂林村是台湾青心乌龙茶树的发源地。
      据台湾池宗宪先生所著《台湾茶街》记述:“1875年,由张乃妙、张乃乾由福建安溪引进铁观音,种在木栅樟湖地区,此后该地区制茶技法承继张氏兄弟风格,即将茶柔捻更扎实,并巧妙利用炭焙再制,成为特色”。另据安溪县茶业局李启厚《安台乌龙茶源远情长》记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张乃妙受同乡族人资助,回家乡将纯正的安溪铁观音茶苗引入台湾,在木栅区樟湖山种植成功,相传为木栅铁观音之起源。上述两则记录张乃妙引进铁观音的时间相差21年,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其中的一个记录有误或是他先后两次引进?实际上,张乃妙先后两次引进铁观音是另有记载的,只是对引进具体时间的说法略有不同,这可以从陈文怀先生所著《港台茶事》一书中的一段记述得到佐证:“台湾木栅铁观音,系木栅人张乃妙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自祖籍福建安溪引入的。第一次引种大约在19世纪末,张氏回福建安溪老家探亲,尝到‘一啜三日夸’的铁观音茶,十分赞赏,遂向亲友索求了12株纯正铁观音茶苗,携回台湾的居住地台北木栅,在屋后石崖缝间的土台上种植。第二次引种大约在20世纪初,张乃妙以当时政府茶师身份受政府委派,到福建安溪正式购买铁观音茶苗1000株,种植于木栅樟湖山(即今指南山)。经张氏多年的推广和鼓励,逐步发展成木栅铁观音茶区”。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统一管理台湾后,特别在前期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台湾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乌龙茶的种植与制作也有了相当的进步。台湾最初的制茶方法,是从福建武夷山和安溪引进的,生产乌龙茶以后创制出台湾特有的包种茶。
      有关台湾茶加工技术源于福建的记载也比较多。如:林馥泉先生所著《乌龙茶及包种茶制造学》载:包种茶是清嘉庆年间(1796—1820)福建泉州府安溪人士王义程所创制,并由其在台北县茶区倡导及传授制法。姚鹤年著《台湾的林业》载:“同治六年(1867年),约翰·都德在台北艋舺创设台茶精制茶馆(厂),延聘福州技师精焙(加烘并筛选)乌龙茶,由厦门转口输入美国纽约,为台茶精制产销的滥觞。”1881年有同安县茶商吴福元带茶工到台北设立茶厂(首建制造包种茶加工厂),名“源陆号”。不久,又有安溪茶商王安定、张元魁等带茶工到台湾设“建成号”,都有很好的盈利,进一步刺激了台湾茶叶的生产。另据李启厚在《安台乌龙茶源远情长》中载:“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安溪西坪人王水锦、魏静相继入台,在台北县七星区南港大坑(今台北市南港区)从事包种茶的制作研究,并被台湾当局聘请为讲师,向全省讲授包种茶制作技术,每年春秋茶两季,举办包种茶制作技术讲习会,持续几十年,对包种茶产制技术的传播普及与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时,台湾当局还聘请安溪人张乃妙为茶叶‘巡回大师’,在职十年间,他四赴安溪、武夷取经,对台湾包种茶、乌龙茶采制技艺进行改良,并大力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1935年,台湾茶叶宣传协会对张乃妙‘功在台湾茶业’进行褒奖,向其颁发特别奖,奖给青铜花瓶一个”。“光绪十五年(1889),刘铭传(1885年台湾建省后的第一任巡抚)促使大稻埕各茶行组成茶郊“永和兴”,招来福建制茶师傅(春来秋去)确保品质,巩固市场,外销大增。同治四年(1865)台茶(乌龙茶为主)输出量仅1367万斤,至光绪十九年(1893)增至16394万斤,居全台出口商品吨位之首(535%),占北部(淡水关)出口总值90%;光绪二十年(1894),台湾茶出口数量更跃至13716万斤,年增837倍。
     
      台湾早期茶叶的贸易主要靠来自福建安溪的人开拓,通过在大陆(福建)进行精加工后再对外销售。之后,大陆人到台湾传授加工技术后,销售仍然是由来自大陆的茶商(主要是福建安溪人)进行。在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一些外国洋行也纷至沓来掠夺台湾茶叶资源。据姚鹤年先生著《台湾的林业》载:“今北宜公路前身,即为道光年间安溪茶贩所开之茶路古道,此路由大坪林入山,沿北势溪出头城;另一条路由大溪越山至双溪乡大坪,经双溪头而出汐止”。而台湾宜兰县文献委员会编《噶玛兰厅志》卷之八纪事当中,将今日北宜公路的前身说成是道年间安溪人走出来的茶路。台湾池宗宪在其《台湾茶街》中称:“安溪人走出‘茶路’,更走出茶叶经营网络世界,台北市大同区内的百年茶行有:王有记、王瑞珍等都是来自安溪的茶商,至今已传到第三代经营;他们凭着空手打拼,对抗洋行的外资优势,为台湾发展写历史!”李启厚撰《安台乌龙茶源远情长》载:“安溪人既是台湾包种茶的始祖,也是最早在台湾打开包种茶内外销市场的开拓者。”“时至今日,台湾从事茶叶营销的业者大多是安溪人,其主要的茶行、茶业公司有:张协兴茶行、王瑞珍茶行、嶢阳茶行、宝记茶行、福记茶行、龙泉茶庄、峰圃茶庄、王有记茶业公司、侑记茶业公司、正达茶业公司、祥兴茶业公司、静园茶艺馆等”。林木连等编著《台湾的茶叶》转载陈桂培《淡水厅志》记述:同治十年(1871),“淡北石碇、拳山二堡,居民多以植茶为业。道光年间,各商运茶,往福州售卖。每茶一担,收人口税银二圆,方准投行售卖。”又1891年《台阳见闻录》〈筹饷(厘金附)·茶厘〉载:“查台北淡水地方,出产茶叶由来已久。咸丰年间,由商船运往福州销售,俱系未捡毛茶;就南台大桥卡口完厘,系在省城茶叶包办四卡口之内,每年不过数百石,为数无多。”这都说明从1810年台湾引进茶树后,在道光、咸丰年间,台湾便有茶叶输出至大陆作精制加工后转销。道光二十年(1843)《清宣宗宝录选辑(三)》中甚至指出道光时期台湾与大陆间有茶叶往来贸易,又因输往台湾的茶如课征一般的税捐,怕商人不法私转运卖外商,但如比照外商课税,又怕影响台湾民用茶价,而采发照许可凭查,由此可见当时台民用茶除在本地生产供应外,也由大陆输入。阮逸明先生在《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特色》载:“台茶之输出,虽有资料显示1830年起台茶输往厦门、福州,每担须缴二圆关税,但缺乏官方记录无从稽考,惟同治四年(1865年)淡水关记有八万二千零二十二公斤输出之记录,当年可作为台茶输出之始。1860年台湾安平及淡水开港通商,外商踊至,1861年英国驻台领事Robert Swinhoe首先提出台湾茶品质优异,茶山又近港口(淡水港),颇有发展潜力之报告;1864年英人杜德(John Dodd)来台考察樟脑事业,发现淡水河流域适宜发展茶叶,于1866年设立宝顺洋行,在李春生(厦门人)的协助下收购台茶及推广种植,1867年运销澳门成功,1868年于今之万华设立精制厂,台茶始免运往厦门或福州精制,1869年首开台茶直销美国,并创福尔摩莎茶(Formosa Tea)与福州茶(Foochow Tea)区隔,从此,福尔摩莎茶或称台湾乌龙,因其品质优异,风味独特,而声名远播、声誉国际。因之英、美商人接踵而来,至1872年,计有“宝顺、德记、和记、水陆、爱利士等五洋行相继来台,从事台湾茶之贸易”。

注释:
①陆羽:《茶经》,沈冬梅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82页。
②据考,此处“荼”字即“茶”之意。“莲花茶襟”意思是说,在莲花峰上向四周俯视,只见茶园如襟如带,相互萦绕,层层叠叠,尽是绿油油的一片茶树。
③同1。
④姚同发:《台湾历史文化渊源》,九州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⑤巩志:《中国乌龙茶》(http://teabbs,zjolcomcn/viewthreadphp?tid=42542&extra=&page=1)。
⑥1717年任崇安县令的陆延灿在《续茶经》中引述王草堂的《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色青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齐片祗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扌鹿,香气发越即炒,经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这些记载与当今乌龙茶制法以及品质三红七绿的要求是相同的。中国茶叶在线:《乌龙茶之谜》。
⑦同①。
⑧阮逸明:《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特色》,《中国茶叶》,2005年第3期。
⑨同⑧。
连横:《台湾通史》,九州出版社,2008年第402页。
程启坤:《台湾乌龙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4页。
姚鹤年:《台湾的林业》,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第52页。
林木连等:《台湾的茶叶》,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23页。
林木连等:《台湾的茶叶》,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同。
政协泉州市委员会:《泉州与台湾关系文物史迹》,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7页。
姚同发:《台湾历史文化渊源》,九州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邹全荣:《武夷岩茶与台湾乌龙茶的历史渊源概述》(http://wwwwysjycom/jyxw/200811/5448html)。
池宗宪:《台湾茶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44页。
李启厚:《安台乌龙茶源远情长》,《福建茶叶》2005年第2期。
同。
政协泉州市委员会:《泉州与台湾关系文物史迹》,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8页。
林木连等:《台湾的茶叶》,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23页。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闽台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1页。另,《台湾的茶叶》、《台湾茶街》把同安茶商“吴福元”写作“吴福老”、“源陆号”写作“源隆号”。
同。
同。
姚鹤年:《台湾的林业》,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第55页。
姚鹤年:《台湾的林业》,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第52-53页。
池宗宪:《台湾茶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68页。
同。
同。
林木连等:《台湾的茶叶》,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第26页。
同⑧。

作者简介:纪谷芳(1960~),男,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献信息中心主任。邮编:362000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