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历史回顾及现实选择

http://www.fzskl.com  2009-01-13 11:06:35  来源:福州社科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历史回顾及现实选择

林春玲 

 

  作者简介:林春玲(1974~),女,闽江学院副教授。邮编:350108

 [提要]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呈现三个特点:由外在价值向核心价值发展;从“斗争”向“和谐”价值取向发展;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发展。当前,我国思想文化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加强核心价值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战略任务,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体现了实践的要求,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历史回顾现实选择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这30年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并且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改革开放30年的站点,中国是沿着既定的路线继续前进,还是另觅他途,这离不开科学的核心价值的指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历程回顾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总结起来,呈现如下特点:

(一)由外在价值向核心价值发展

建国之后,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侧重对社会主义形式的思考,在经济生活领域,实行计划经济,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忽略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功能和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肯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选择。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邓小平提出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和“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提出了一系列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价值观念,如开拓创新、注重效率、公平竞争等等。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主要功能和基本价值,以及社会主义各种制度、特征的内在联系,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整个社会对于价值问题的研究愈益深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价值问题的日益关注,而且赋予了价值问题更高的理论地位、思想地位乃至政治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目标,由两大文明逐步发展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表明我国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触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又一次理性升华。

(二)从“斗争”向“和谐”价值取向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斗争”价值取向明显。国际上,国际势力两极分化明显,“资”与“社”格格不入,“东”与“西”针锋相对。社会主义的中国欲与资本主义的西方一比高低,甚至提出十五年赶超英美的口号。在国内,不仅反对修正主义,而且反对走资派等等。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指导下,“斗争”价值取向不断被强化,“文革”期间,“斗争”价值取向发展到极致。“文革”结束后,党中央及时地进行拨乱反正,指出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的主题,及时摒弃见异思斗、非己必伐的价值取向,实行改革开放,主动融入世界,“斗争”价值取向逐渐弱化。在顺利地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之后,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洗礼和群体利益的不断分化,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纷纷登场,各种社会思潮异彩纷呈,社会矛盾凸显,价值观念冲突、人际关系紧张,在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价值冲突的过程中,“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科学发展”等和谐价值取向陆续被提出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党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

(三)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依凭理性的工具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是,片面地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导致物质文明的片面发展。虽然倡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在实践中,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现代化的汹涌浪潮中,人们逐渐产生了以工具取向为主导的理性崇拜,工具理性不断僭越价值理性成为一种独领风骚的普遍理性原则。价值理性在工具理性的张扬与夹逼下渐趋衰微,其直接后果就是价值、自由与人文关怀精神的丧失,理想与信念的缺失,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等意义的解体,以及价值标准的日趋模糊。随着价值问题的凸显,党中央逐渐意识到工具理性所带来的危害,并努力加以匡正。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党的执政理念不断创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思想的提出,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化的趋势。

由外在价值向核心价值发展、从“斗争”向“和谐”价值取向发展、从工具理性向人文价值理性发展这三个方面的变化,表明我国核心价值建设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回顾30年核心价值的建设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启示:对核心价值的探讨越深入,构建的核心价值越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能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紧迫性

(一)我国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以异常激烈的方式凸显,各种价值观交融并立,使人们的价值观呈多元化态势。

社会思想的多元碰撞和交流,既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促使个体主体性人格的确立,促进社会进步;有利于博采各国文化之长,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也可能导致社会动荡、道德滑坡、伦理失范、价值失序以及个体在价值追求中产生困惑与迷惘。而价值的无序会弱化、消解人们对社会制度的认同,引发人的思想混乱和行为冲突,进一步引起和激化人们的利益冲突,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与不和谐。面对价值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负面效应与消极意义,我们迫切需要重塑与呈扬一种核心价值来对多元的价值予以批判性整合,对价值之间的冲突予以调适,从而既能在价值多元的态势中找到某种价值共识,消解价值相对主义、价值怀疑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又能通过一元核心价值观主导、多元价值取向并存的新价值体系的构建,使多元价值取向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统摄”、“引领”下,朝着有利于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方向迈进。

(二)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面临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位的挑战。经济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借助市场力量不仅维护了本国的经济安全,而且不失时机地通过各种经济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政治方面,经济全球化为西方国家推行西化、分化政策提供了方便条件。西方国家的政客将坚持改革开放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看成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大威胁,一方面传播其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攻击、诋毁和歪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和政党制度。文化方面,西方世界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对我国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包围;利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与我们抢夺思想文化新阵地;抢夺文化市场,挤压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结果是原来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①

面对西方的和平演变和思想文化渗透,中国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实力,也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以全面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其中,属于思想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建设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是一定社会意识本质的集中体现。它一经形成,就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定生活的基本精神依托。一个旧社会的瓦解,往往是以核心价值的崩溃为先声;一个新社会的建立,往往也需要以一种新的核心价值为先导。②

(三)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要求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其它国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相应地,中国受到世界越来越强烈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建设自己的核心价值,对内凝聚人心,整合价值观念,引领其它社会思潮,对外表明中国追求和平,兼容差异,博采众长,而不是执迷某种“话语霸权”的态度。通过核心价值,世界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以及将来中国振兴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核心价值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种精神文化名片或通行证,也是世界对中国的一种价值渴盼和期望。如果中国所构建的核心价值体现了建构和谐世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观念,那么,世界上一些对中国发展持观望或怀疑态度的人们就会摒弃前嫌,加大与中国的合作力度,中国也将赢得越来越大的和平发展空间。就此而言,建设既合乎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又合乎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核心价值,既是中国的内在需要,也是世界对中国的期盼。③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选择

西方国家以人权、民主、自由、法制等普世价值为核心价值,这属于自然核心价值,无需建构。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建设市场经济的,而且中国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历史发展阶段均与西方不同,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其基本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既关照历史,更立足当代,做到历史与现实结合、民族性与时代结合、社会主义特征与人类普世价值结合,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的思想领域,总是由那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同时,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都要竭力维护并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即主流意识形态,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使然和内在需要。

第一,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人民而言具有最大的价值

一种意识形态在社会中处于何等地位,固然有许多外在的原因,但归根到底取决于这种意识形态本身的科学性以及它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是指引我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历史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新民主主义道路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成为国家主人。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不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从而科学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价值取向多元化现实的需要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思潮、意识形态多样、多变的情况下,必须建设核心价值加以引领。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势必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和冲击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甚至撼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基。为了抵御各种社会思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打开视野,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答现实,与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对话、交流和论争,使得主流意识形态与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成良性互动,并以民主心态去面对和整合各种社会思潮,建构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具备可行性

一种先进思想文化要在多元文化中担当主角,就要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于尊重和包容,是先进思想文化的特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是压制与排斥,不是消解差异,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对于充满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社会思潮,如果采取简单压制、排斥的态度,那就只能把它们推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对立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其它社会思潮,而不是排斥对话、交流,崇尚“独白”,是以虚怀若谷的心胸宽容互让、融合异见,既使事物融洽地相呼应、相并存,又使各种思潮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核心。邓小平曾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不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④江泽民进一步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⑤在当代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社会各个阶层认可和接受的共同理想,它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能割裂历史,必须植根于深厚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土壤之中。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一些曾经有过灿烂文明历史和令人骄傲成绩的民族,就是由于民族进取精神的缺失,在内外夹击之下,最终不得不面对衰败的厄运。而中华民族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年而不灭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已有的历史证明,民族精神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精神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不变,思想文化渗透不断加强,我们应当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团结一致,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谁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拥有发展经济的优先权。为此,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又锻造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催生了新思想新观念,如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开拓创新意识、民主法制观念等。这些新思想新观念,是促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是唯物史观最根本、最核心的思想,也是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但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可能在“未来社会”突然实现,而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在社会主义阶段,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物质因素不可或缺,但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所必然要求的人的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素质。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做出了全面系统而又准确通俗的表达,涉及人的理想、道德、教育、文化、是非观、爱国主义情感等思想内容,通过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优良道德风尚的弘扬和尊崇,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良思想行为的贬抑,十分具体地为我们确立了行动的标尺,道德的导向,是对当代中国道德观的高度概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指明了方向,使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①王瑞娟:《经济全球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论探索》20064),第20-23页。

②王占阳:《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科学社会主义》,20054),第5-7页。

③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本质规定性及路径选择》,《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075),第42-45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月第395页。

(责任编辑:张兰英)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