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文化价值及其保护利用

http://www.fzskl.com  2009-06-22 16:38:46  来源:福州社科网  
三坊七巷是位于福州通湖路以东,南街以西,杨桥路以南,吉庇路以北的一块历史街区,共40.2公顷。整个街区以南后街为中轴线,中轴线以西为三坊,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中轴线以东由北向南依次排列,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始于唐末,王审知当政时,嫌原有子城狭隘,便在子城外筑罗城,同时把今杨桥路以南,南街以西,沿护城河一带的地方作为居住区,由此在罗城的西南便形成今天三坊七巷的雏型。宋时,三坊七巷初具规模,至明清兴盛并繁荣,至今仍保留有坊巷基本格局和许多优秀的古建筑。
三坊七巷是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她承载了福州城市发展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人们把凝结在坊巷格局和明清建筑中的文化信息,在坊巷中生活过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思想和著述,坊巷内特有的民风民俗和具有文化内涵的商贸特性,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现在我们统称之为三坊七巷文化。三坊七巷文化是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审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保护、利用的意义,并提出保护、利用的建议。
一、三坊七巷文化的内涵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总和,文化内涵是指某种文化中蕴含的本质属性。三坊七巷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㈠富有个性的坊巷格局
三坊七巷建筑至今依然保留着唐末、五代以来古街区的棋盘式(也有人称作鱼骨状)格局。这种城坊格局始于唐长安城,其后为历代各大城市所仿效,并曾影响过日本、朝鲜等国都城的建设。福州西三坊、东七巷排列规整,坊与坊之间又有巷弄相连,坊巷纵横,宅院错落,深幽雅静;高墙环绕,曲线流畅,门框条石方正,门罩排堵舒展,巷口门楼秀丽,巷面白墙青瓦,巷道石板铺就,结点还盖有过街亭。坊巷建筑风格精致,色彩基调淡雅,极富福州地方特色。
三坊七巷西、南两边正好是罗城西、南城墙的界址。城墙虽已无存,但护城河遗迹可见。西边河渠上还保留着馆驿桥、金斗桥、金斗二桥;南边河道上有老佛亭桥、澳门桥、安泰桥。澳门桥是罗城南边三座城门之一——清远门外的重要桥梁;安泰桥是罗城正门——利涉门外的重要桥梁。这些河、桥是罗城建筑史的实证;护城河当时是福州货运的重要航道。宋代龙昌期有诗云:“苍烟巷陌青榕老,白露园林紫蔗甜。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描绘了当时三坊七巷人家沿河而居,潮涨船入,垂帘沽酒的闲情逸趣。
三坊七巷历经千年的变迁和发展,至今形成这片“全国少见、江南仅有”的历史文化街区。它是研究我国城坊建设历史的活化石。
㈡匠心独运的园林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凝聚和象征,因而它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文化理念、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三坊七巷是闽江下游和福州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坊巷内现存的数百座明、清古建筑,其结构与风格,其墙体、门面、材质、色调等等都体现了福州古民居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其规模、形制乃至木、石、砖、灰构件,都具有福州地区独具的建筑语言。
三坊七巷高水平的建筑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任职福州,其散文名篇《道山亭记》描述了宋代福州建筑水平的高超及其原因:“麓多杰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居室钜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之徒,其宫又特盛”。正由于有这种重视建筑的传统,因此三坊七巷保留下来的明清民居仍是极尽工巧的精品。
1、三坊七巷的明清建筑在结构上适应了福州地区潮湿、温热的气候环境
在坊巷内民居的结构布局上,住户在左右山墙开凿小门,让主座与附座之间流通空气;高出一般民居的屋顶,在隔热采光的同时,还能更好地吸纳东南方吹来的凉爽气流。各厢房、披榭的雕花门户,夏可透气,冬可贴纸或镶玻璃,使建筑成为适合人居的环境。福建北部的林木、东南沿海的花岗岩,提供了充足的构屋材料。就地挖出的泥土夯筑起高高的马鞍墙,既防火又防盗;掘地后形成的地穴可作为花厅中的鱼池和厢房地板下的防潮沟。
2、三坊七巷的民居建筑体现了传统的家族伦理道德
坊巷内住宅大致分大门、院落、庭园及其附属建筑三个部分。一般是将大门、院落安排在一个轴线上,庭园及其附属建筑物安排在轴线的另一侧,形成既对称又变化的平面格局。这种布局有利于封建家庭长幼、内外、男女分别的伦理道德,甚至在半公众场合(大厅)也和私秘休闲(花厅)有所区别。
3、三坊七巷的花厅园林建筑反映了人们亲近山水的风雅情趣
明清时代,三坊七巷已是寸土寸金,不可能有大的空间给人构筑大型园林。因此,天井、花厅、庭院等小筑便成为人家亲近自然、怡情养性的场所。福州人通常将庭园称为花厅,花厅中布置一座厅堂或双层楼房,种花植树,开掘池沼,建造假山;在池沼和假山间配置亭台、楼阁或水榭、石桥,为了节省地方,假山上的亭子不少为半边亭或四分之一角亭。这些园林以黄巷38号小黄楼前的花厅为最具代表性。此外,安民巷的麒麟弄假山、塔巷的王麟故居、宫巷的林聪彝故居、郎宫巷的二梅书屋、后街的董执谊故居、文儒坊的陈承裘故居、光禄坊的“光禄吟台”、衣锦坊的“水榭戏台”等都风格各异,隽永雅致。晚清以后,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在三坊七巷民居中的花厅或附属建筑中也有反映,西方建筑文化被引进,出现西式或中西合璧的楼房,如文儒坊19号花厅(陈季良故居)、郎官巷20号(严复故居)西花厅等,但这并不影响三坊七巷园林建筑的总体格局,却增加了三坊七巷建筑的近代色彩。
4、三坊七巷建筑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
三坊七巷建筑外观很有气魄。马鞍形墙脊、鹊尾翘角、曲线鲜明而流畅;从高处平视,重重风火墙如层层波浪,此起彼伏;大木梁柱和大石条块的粗犷、厚硕,给人以巍峨壮观的感觉;宅院内诸多木雕、石刻,十分精美雅致;山墙面上的彩绘与灰塑,色彩斑斓,造型优美,内容丰富,无论是表现忠孝节义的教化故事或是吉祥如意的花鸟图案,都表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宅院内门窗镂花均极为精巧细腻。作为起居所的通道讲究门面美观,房门、隔扇则讲究材质,多用楠木、檀香等珍贵木材。斗拱、月梁、悬钟、雀替等重要部件作重点雕刻,梁架攀间雕刻一斗三升,既是承重又是装饰,连厅、廊的石柱也是精雕细琢。三坊七巷民居的“宁波门”、“六离门”、“覆龟亭”等都是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建筑。民居建筑突显华贵意蕴与瑰丽色彩,建筑艺术的内涵丰厚、深邃。难怪海内外专家学者都把三坊七巷誉为中国“江南古建筑的艺术宝库”和“明清古建筑的博览馆”。
㈢灿若群星的名贤英杰
福州人文荟萃,史称“海滨邹鲁”。朱熹说过:“靖康之乱,中原涂炭,衣冠人物,萃于东南”。才学兼优的能员良吏云集榕城,遂使福州成为文化名邦。千百年来,福州人才辈出,有许多萃聚于三坊七巷之中。正是三坊七巷的名贤英杰,集中代表了福州地区的特色文化——名人文化。
三坊七巷名贤或则“学优而仕”,立德、立功、立言,为国家民族作出杰出贡献,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将军、启蒙思想家、民主革命烈士、近代实业家等,约略计算,不下70人。他们的代表人物有唐代著名学者黄璞,宋代理学家陈襄、诗人陈烈、国子监祭酒郑穆,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挂印总兵甘国宝,晚清船政之父沈葆桢,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林旭,黄花岗著名烈士林觉民,以及民国海军总长刘冠雄,海军司令杜锡珪、蓝建枢,海军将领陈季良,近代文化名人陈衍、何振岱、郁达夫、冰心、庐隐,革命烈士翁良毓等人。三坊七巷还涌现象沈绍安、蒋仁文等能工巧匠及尤氏、欧氏和刘氏等富商、实业家。正是由于这些历史名人的影响,使三坊七巷名扬全国,蜚声海外。他们的思想、业绩与成就是三坊七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名人故居已成为点缀在三坊七巷这块宝地上的一颗颗明珠。
㈣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
三坊七巷作为福州特殊的文化社区,有着特别浓烈的人文氛围,其民俗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和热烈,其社情民风也突显深厚的文化底蕴。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其民风民俗别具特色且十分隽永淳厚。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种种文化活动,展示自己的文化风貌。
福州人重视元宵节,不仅因为她是新春佳节的高潮,而且还由于她最能展示节俗的文化内涵。每年春节,三坊七巷都是福州春节民俗展示的中心。南后街的灯市和鳌山,更是福州元宵节的最大亮点。民间买灯、观灯必到三坊七巷来。八月中秋节,福州还有全国独有的排塔习俗,三坊七巷的官宦士人家中都在厅堂摆上三层桌子,将家藏文物古玩、盆景花卉分层摆设;最高一层必摆陶塔或金属塔及泥人,底层则摆二盆稻秧,有颂祝一年五谷丰登之意。三坊七巷的闽山庙,大凡每逢节庆日子都有热闹异常的民间社火活动。其时衣锦坊的郑氏水榭戏台,便有评话、唱、十番等曲艺表演活动。郎官巷讲书场也有评话、唱表演。三坊七巷内时常演出福州评话和传统闽剧如《珍珠塔》、《陈若霖斩皇子》、《贻顺哥烛蒂》、《荔枝换绛桃》等,敷陈福州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些文化表现形式使三坊七巷的民俗文化代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发展,成为福州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与可利用资源。
㈤具有文化气息的商贸
三坊七巷是官宦缙绅、文人学者聚居之地,因此作为中轴线的南后街的商贸活动十分兴旺。其中尤其是书铺业应运而兴,逐渐形成一条专营经、史、子、集线装书,碑、帖、字、画和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一应俱全的文化街。南后街活像一根文化大动脉,把丰富新鲜的文化氧气,经过三坊七巷的支脉,输送到分布其中的名宅大院。南后街作为福州古籍书店的集中地,许多书铺买卖善本、孤本及各类古旧书籍、历代名人字画,成为当地和外地学者名流经常光顾留连的地方。各地来榕的这些学者名流,都爱到南后街逛书坊,购买心爱的书籍。南后街还有为士人服务的刻书店、裱褙店等,足见其商贸活动充满了文化内容和气息。清代,聚集在南后街的书坊有名可查的有醉经阁、聚成堂、陆记、六一居、观宜楼、味芸庐、储文晟等,这些书坊主要从事古旧书籍与字画的鉴定、修补与展销。有的书坊还兼营刻书出版业务,林纾、王寿昌首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即由南后街吴玉田刻书坊所刻。南后街的裱褙店久负盛名,知名的有“青莲阁”、“二宜轩”、“米家船”,后二者作为老字号至今仍开铺承接业务。
南后街还是一条工艺美术街,旧时曾经开设大量的脱胎漆器、软木画、黄杨木雕、绣品、角梳蓖梳、寿山石和青石雕刻等工艺品商店。
二、三坊七巷文化的精髓
考察三坊七巷文化的内涵,在于提炼它的精髓,三坊七巷文化的精髓同福州人文精神息息相关,并且具有强的时代特点和地方风貌。
㈠爱国与创业精神
爱国图强、创业自立是三坊七巷人的共同禀性,是三坊七巷文化的重要精髓。坊巷中涌现为国为民的志士仁人,无不充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下天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具有强烈的爱国爱乡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坚毅果敢、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民族英雄林则徐等都是杰出代表。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豈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光昭日月,林觉民的《与妻书》感人至深,卢沟桥事变第一见证人宛平县县长王冷斋“誓与宛平共存亡”的决心,[1]1936年“七君子案”辩护律师之一刘崇佑“救国是一种义务,也是神圣的权利”的慷慨陈词,[2]至今都在震憾和激励着我们。船政先驱沈葆桢任职8年,造船16艘,还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现代革命史上的杰出人物,如郭化若将军、范式人同志、翁良毓烈士等,都是受三坊七巷文化熏陶而成长起来的。他们是三坊七巷人的骄傲,也是福州人的骄傲。刘氏家族是福州电气公司和电话公司的创始人,杨桥巷的万福来皮箱店,南后街头澳门路口的蒋源成石雕铺,吉庇路12号的“老还童”眼镜店、郎官巷口永嘉玻璃生漆店等老字号的创业人,都是三坊七巷人自强拼搏精神的代表。
㈡包容与革新思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林则徐倡导的人文精神,“兼收并蓄,广纳众流”是严复的治学理念,它们又都是三坊七巷文化的精髓。三坊七巷人大多善于吸纳、融汇各种思想文化,结合本国特点或福州实际,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三坊七巷文化本身就是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一次次王朝更迭和战火锻炼凝结而成的。大批中原移民进入福州,带来了中原的生产技术和传统文化。唐宋以后,福州港市兴盛,与海外的联系不断增强,吸引了世界各国人士到福州经商传教,也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和科学技术。明初,麻剌郎国王的陪臣后裔改姓葛氏后迁居黄巷;崇祯年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在宫巷兴建福州第一座天主堂——“三山堂”。当时,坊巷内的文人还与这位“西来孔子”在书院里进行学术讨论,作诗唱和。林则徐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命人编辑成《四洲志》,开学习西方风气之先;沈葆桢博采众长,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方式,推动大规模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努力翻译和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大力宣扬救亡图存、改革维新的主张。他们都是以三坊七巷为出发点和归宿,都代表了开放的思想与进步的时代精神,因而铸就三坊七巷崭新的灵魂。
㈢崇文重教的传统
古往今来,三坊七巷人一贯保持重视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这是三坊七巷文化形成的深厚基础。因此,崇文重教是三坊七巷文化的基本精髓。
福州自古就有“海滨邹鲁”之称,而被称为“海滨四先生”的陈烈、陈襄、郑穆就分别居住在郎官巷、塔巷和文儒坊;宋代理学宗师朱熹在福州讲学,学堂临近坊巷;宋代东南三贤之一吕祖谦即景赋诗称:“路逢十客九青矜,半是同胞旧兄弟。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描绘福州读书人苦读的生动景象,也是三坊七巷浓厚学习氛围的形象写照。三坊七巷历代名师硕儒辈出,如唐代学者黄璞、清代帝师陈宝琛。著名学者陈寿祺长期主持鳌峰书院,历届科举考试均名列前茅。三坊七巷内名师出高徒,造就一批又一批学者志士。陈衍、何振岱、严叔夏、林白水、谢冰心、沈觐寿等都是从这里走向全国。崇文重教精神至今仍在激励着三坊七巷人学习进取,努力成才。
三坊七巷官宦士绅温文儒雅,喜好作诗绘画、收藏典籍和赏鉴古玩,演绎出许多文坛佳话。例如宋代福州知州程师孟与闽山保福寺僧唱和并题刻“光禄吟台”;清代梁章钜的小黄楼也曾是文化名流诗会雅集之所,并因此有《三山唱和集》行世;陈衍大光里故居的光华阁、听雨弄也常有文人聚会,在他编纂《福建通志》五年间,福州文人更经常会聚。清代中叶以后,三坊七巷文人尤好折枝诗,诗社活动频繁,如宫巷关帝庙常有“野战”活动,至今鼓楼区“三山诗社”仍很活跃。三坊七巷有不少文人也是著名藏书家,如郭柏苍、董执谊、陈衍等。尽管历代名人已经远去,但坊巷内宿儒硕士创造的文化氛围,形成了崇文重教的优良文化传统。
三、三坊七巷文化的价值
三坊七巷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特色鲜明,影响深远,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㈠是展示福州历史文化的窗口
三坊七巷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1000多年,它见证了福州沧桑巨变,积淀起丰厚的传统文化,培育出众多的名贤志士,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它的坊巷格局别具一格且规模宏大,以一街道为中轴线,西三坊东七巷,坊中有巷,巷中有弄,这种格局在全国30多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是独一无二的。在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在高楼林立的环境中,在繁华的闹市中心能保留这样一块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城坊,无异于镶嵌着一块璀璨的宝石。因此,三坊七巷越来越引起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三坊七巷已成为福州响亮的品牌。它堪与南京秦淮河、苏州园林媲美。三坊七巷展现闽都文化的个性,凸显福州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
㈡是提高文化认同感的基础
三坊七巷的文化内容深入福州人的心里。闽山巷的社火、南后街的灯会书市、水榭戏台的评话唱、花仓前的花市都是福州人美好的回忆。著名作家郭风在《文汇报》撰文说:“这些古老街坊、街巷似乎除其年代久远以及尚保存若干传统的民居以外,亦各以其为历代名人居处,和流传若干有关的民间传说而著称于世。”冰心在《漫谈过年》中写道:“我们老家在福州市南后街,那条街从来就是灯市。灯节之前,就已是‘花市灯如昼’了,灯月交辉,街上的人流彻夜不绝。”这些民俗风情虽已时过境迁,但三坊七巷作为具有生命力的历史街区,作为鲜活的社会有机体,仍然以世代相传的生活形态融入福州人的顽强生活和记忆里。这些民俗风情的世代传承,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教育着我们的子孙后代。人们可以从中了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历尽艰辛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记住悠久的历史,了解灿烂的文化,倾听名人们生活过的故居诉说着他们的故事和情感。千千万万青年人将从三坊七巷的传统文化、名人事迹中获得前进的动力,焕发出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因此,三坊七巷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强化人们文化认同感的良好基地。
㈢为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资源
首先,增强福州投资的吸引力。历史文化资源也是一种软环境,对三坊七巷文化的保护与利用,要以南京、昆山开发的为例。重视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表明城市人文环境好,社会群体和谐,反映该地区有良好的投资兴业环境。当然,保护优秀历史文化,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有时间过程和工作积累,不可能立竿见影。因为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无形的、间接的,也是长远的、不可估量的。
其次,拉动福州旅游业发展。福州作为优秀旅游城市,有许多独特的人文景观。但人们最想看的还是三坊七巷历史古街区以及名人故居,说明三坊七巷已成为福州的旅游品牌。现在关键的是擦亮品牌,打响品牌,提升品牌价值。要通过保护、维修,重现三坊七巷昔日的风貌。通过评话、唱、闽剧、折子戏等民俗活动,通过福州传统工艺品脱胎漆器、软木画及花灯、花伞、石雕等名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向海内外宾客展示三坊七巷文化的独特韵味,提升福州旅游城市的品位,推动福州旅游业的发展。
其三,促进福州文化产业发展。福州最具个性和影响的文化遗存之一就是三坊七巷。它集中连片,特征鲜明,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首要代表作。对三坊七巷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并通过古老坊巷格局、名人遗存、民俗风情的充分展示,把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当代信息社会的文明熔铸成具有强大魅力和现实品格的文化精品,必将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拉动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这个视角看问题,保护、开发、利用三坊七巷是做大做强福州文化产业的着力点。
四、三坊七巷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㈠坊巷内古民居被拆除、改建
这种情况由来已久,杨桥巷在修路扩建时,拆除了大部分巷内古建筑,成为一条新街市;吉庇巷路面拓宽,拆除了沿街大部分古民居。这两条巷已成为繁华街市,七巷遂失去两巷。1993年开发建设“衣锦华庭”商住楼,拆除水流湾、雅道巷、柏林坊一片居民区,衣锦坊西北侧遭严重破坏;郎官巷和塔巷的东头,被东街口百货公司征用拆除,也直接影响到这两条巷的风貌。光禄坊13号的清代建筑“刘家大院”,前后共五进,1986年被拆,改建新式楼房;文儒坊的清代建筑“卢厝祠”[光绪25年(1889年)林白水与黄展云等在此创办福州第一所蒙学堂,共三进],被挪作市第九塑料厂厂房,大部分被拆除改建;同时每条坊巷都存在破墙开店,随意加层现象,三、四层炮楼式的红砖建筑与巷道极不协调。坊巷内还有有二所学校(古三小和区党校),三所幼儿园,五十几间食杂店、小吃店、理发店以及市歌剧团、市曲艺团、鼓楼区文化局、区文化馆等文体单位及下属的舞厅、演艺厅、放映厅、健身房等等。这些拆建,不仅破坏了坊巷的建筑格局,而且对坊巷文化也造成破坏性影响。
㈡机关企事业单位占用古民居
1994年时统计,坊巷内有机关事业单位36个,工厂45家。其后经几年搬迁,至今尚有机关事业单位26个,工厂7家。其中有省属单位(如省高院、省干警接待站、省干休所等);市属单位(如市水表厂、市歌舞剧院、市演出公司等);区属、街道属单位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占用后,往往随意改变原民居状况进行改、扩建,有的单位搬走后房屋空置无人管理,无法修复利用。如衣锦坊的水榭戏台,为省级文保单位,产权属区房管局,原为区法庭办公地,法庭搬出后,区塑料厂又占用其部分场地,三坊社区也占用部分场地,把这一建筑瑰宝改造得面目全非;且因多年无人维修,戏台木板腐烂,池水发黑,雪洞被毁,杂草丛生,破败荒凉。又如“光禄吟台”石刻,原为宋熙宁年间光禄卿程师孟任福州太守时所书并刻,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观赏价值,此地又曾为清道光举人郭柏苍居所,现也已面目全非。再如陈氏祠堂也被福州角梳厂长期占用,等等。
古民居被工厂企业占用后,由于噪音、废弃物影响,破坏了坊巷的环境;有企业停产后把“厂房”(古民居)出租,只收租金不维修,损坏情况更加严重。
机关企事业单位占用古民居后,导致严重破坏。如吉庇巷的谢家祠和民国海军司令蓝建枢故居等古建筑成为居民大杂院,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塔巷30号的王麒故居(属市民政局)、洗银营的郑家花园、衣锦坊的水榭戏台(属区房管局)、黄巷的郭柏荫故居(属省财政厅),都属于单位产权,他原单位不用后,把房子出租给外来人员,不仅缺乏修缮,而且遭受破坏更严重,有的古民居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房屋损坏,环境破坏。
㈢居民人满为患
2002年8月社区整合后,划分为“三坊社区”和“七巷社区”。2005年7月,南街派出所户籍统计,常住人口5577户、总人口为15093人。其中三坊:2860户,8010人;七巷:2717户,7083人。另外共有出租户175户302人。目前,三坊七巷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37545人,已超负荷运转。特别是出租户日益增多,外来人口大量入住,对古民居损害极大,境况令人担忧。
㈣基础设施差
三坊七巷历史悠久,多年来基础设施未得到根本改善,因此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其一,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居民在院内乱搭盖,乱堆放,乱拉电线,明火作业等现象普遍存在。其二,无下水道,长年排水不畅,引发白蚁大量繁衍,侵蚀木构件;同时因地下潮湿,加速木构件腐烂程度,严重威胁古民居安全。其三,环境卫生较差,住户特别是租住户不太讲究卫生,居民尚处于靠人工清倒马桶的落后状况。
三坊七巷社区内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其一,对三坊七巷文化价值认识不足。长期以来,人们多把三坊七巷看成普通老城区,同时也把名人故居看成是普通民居,如林聪彝故居系典型的明代园林,定为省级文保单位, 70年代由房管部门安置20多户居民入住。三坊七巷内原先普遍存在随意安排单位或个人搬进古民居办公。或居住,或出租古民居等现象。认识的偏差导致对古民居保护不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造滞后。
其二,对三坊七巷保护和使用的职责不明。三坊七巷社区行政上隶属于鼓楼区南街街道,坊巷内古民居产权分属省直、市直、区直机关、街道以及个人。从历史文物价值角度看,三坊七巷的建筑格局、名人故居、明清古民居等都属于文物,都是保护对象。其文物保护的职责属文物管理部门,而文物部门却无管理权和支配权;明知产权单位随意允许单位、个人搬进古民居,将对古民居造成损坏,却无法阻止。长期以来,三坊七巷处于产权单位随意使用,保护管理部门无从保护的状态,这加速了古民居的破损速度。所以要保护三坊七巷首先必须理顺产权关系,克服多头管理、随意占用的弊端,落实保护单位和责任。
其三,执行《文物保护法》及《福州城市总体规划》(下称《规划》)力度不够。福州市根据《文物保护法》制定了《规划》,划定三坊七巷历史古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保护三坊七巷的原则要求,但执行起来却很困难,甚至出现偏差。如建设衣锦华庭拆除了半个衣锦坊;东街口百货大楼扩建,按规定要同三坊七巷建筑风格相协调,但领导一句话就变样了。这些说明《文物保护法》对一些人似乎没有约束力,而一些执法部门也忽视《文物保护法》的作用,执行不执行无所谓,以至造成严重后果。
其四,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文物保护是一项细活,其原则是修旧如旧,因而维修工作大部分是手工作业,用工多、花费大。江苏吴江市同里镇“退思园”维修耗时4年多,花费1亿多元。三坊七巷整体维修初步估计总价在20亿元以上。近年来,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拨款有了很大增长,每年平均将近2亿元。由于保护单位点多、线长、面广,故维修资金仍显不足,致使维修保护速度缓慢,许多急需抢救性保护的项目安排不上(如水榭戏台等)。随着时间推移,自然损坏速度加快,增加了维修难度,又加大了资金缺口,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开拓新的筹资渠道,打破专靠财政拨款的思维定势,面向海内外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只要政策适宜、运作得当,三坊七巷的保护维修资金应是能够解决的。
五、三坊七巷文化保护和利用的对策建议
当前,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成为普遍趋势。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福州,必须重视三坊七巷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人们在提高对三坊七巷文化价值和意义认识的同时,应当给予有力的保护和妥善的利用。这其中领导是关键,政策是基础。
㈠确定保护和利用的原则
1、总体保护原则。三坊七巷既是一个建筑整体,也是一个文化整体,应当进行整体保护,才能体现坊巷文化的独特风貌。按照《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其保护范围南起安泰河(唐利涉门),北至杨桥巷(杨桥路),东以南街(八一七路)为界,西抵通湖路,此《规划》经福州市人大批准后,要坚决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2、分类保护原则。要根据坊巷内古民居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其一,倾力保护。坊巷内的众多古名居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如小黄楼、沈葆桢故居、水榭戏台等都是明清建筑瑰宝,对此应当创造一切条件倾力保护。其二,仿古重建。比如坊巷门楼和已被改造的杨桥巷南边建筑、吉庇巷北边建筑,可以重建明清仿古建筑,使其与坊巷内的古建筑连为一体,形成整体效应。其三,对坊巷内的普通民居进行更新改造,保持原有格局,增添现代生活设施,使人们生活方便、舒适。特别是坊巷与长江实业公司开发地块及东街百货食堂接壤处,要进行精心设计,努力做到与坊巷古民居相衔接、相协调。
3、修旧如旧原则。要严格保护南后街与三坊七巷现有的棋盘式街巷格局。新建仿明清建筑物的高度要严格控制,街巷立面、山墙、封火墙、屋脊等部位的装饰以及大门色彩处理等重要建筑特征,应与原有风格保持一致。连绵起伏的屋脊,坡屋顶构筑的天际轮廓线,街巷口门拱门楼、粉墙灰瓦、朱门雨檐门斗、条石路面等由独特形式构成的坊巷连续界面,组合多进式、前堂寝边花厅式的平面布局,“观音兜”式封火山墙、夯土防火墙、飞檐翘角墙式等等,全部建筑的布局与式样,都要努力按资料修复,务求保持原貌旧颜。
㈡处理好三个关系
1、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文物保护的最大特点是投资大回收慢,有的作为公益性投资则无法回收,但它的社会效益却是长久的。所以,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就成为三坊七巷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实质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开发商、经营者的关系。政府要加强引导和监督,防止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破坏性“保护”、破坏性开发利用,也要防止个别单位(部门)为了自身利益随意侵占坊巷地产谋利。文儒坊西北角、郎官巷东头被拆除,就是深刻的教训。当然,也应允许开发商、经营者在保护、利用坊巷中有一定的利益;有效益才有影响力,才有积极性,关键是两头兼顾,搞好综合平衡。要把城市建设与传统街区保护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那么传统街区保护、开发、利用,才有活力,有后劲,永续利用。
2、个人、单位(部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三坊七巷内民居的产权比较复杂,有省属、市属、区属的,有私人产权的,对古民居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比如,坊巷内企事业单位要搬迁,可能给单位和职工带来某些不便。这就要求人们树立大局观念,做到部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不应只强调单位(部门)利益而影响到坊巷的整体保护和坊巷文化建设。又如,涉及个人房产的置换、搬迁等,既要慎重处理,又要做好思想工作和宣传工作,以提高坊巷内各单位和居民对坊巷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当然,也要坚持原则,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和《规划》。
3、管理和经营的关系
对三坊七巷的管理和经营是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职能。管理是按照政策和规范有序地组织运转,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同时防止文物的损坏和流失,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因此,管理也是旨在保护,是日常保护和创造性保护的统一,是让文物发挥社会效益的重要环节。经营则是通过对遗存古民居的价值利用,以取得经济效益。三坊七巷紧靠繁华街区,管理难度很大,经营收入却很可观。若是不加约束的经营可能带来大量经济利益,却会严重损坏坊巷文化的利益和文物价值。所以,要做到科学管理取得社会效益,从科学经营取得经济效益。要注意向管理要效益,在经营中加强管理。
㈢加强领导,科学运作
1、成立三坊七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
以“公司”为经营主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产权情况和经营能力,探索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模式。这是许多地方对传统文化遗存进行保护和利用的成功经验。其优点是与市场接轨,灵活运用市场规则,筹措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金,通过有效经营回收资金,做大产业,滚动发展,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2、强化执法力度
要集中一段时间,运用各种媒体,广泛深入宣传《文物保护法》和《规划》,把保护、开发和利用三坊七巷的目的、意义和做法、要求告诉群众,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明白古建筑的文化价值与法律地位,明了自身应承担的保护责任。要防止和反对以盈利为目的的过度开发,特别要制止借保护之名的破坏性开发。加大《文物保护法》的执法力度,使古建筑保护、开发和利用走上法制轨道。
3、加强对三坊七巷工作的全面领导
除了加强对各项具体工作的领导之外,注意抓好具有全局意义的工作:一是制定和落实政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发展三坊七巷文化的各项政策,如谁出资谁受益政策,以使用权和经营权置换维护资金政策,自行维护和政府补贴政策,单位搬迁、私人搬迁与产权置换政策等等,形成系列配套文件,同时广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二是加强监督,要督促“公司”和个人认真执行《文物保护法》,严格遵守《规划》,发现违法违规苗头应及时制止;要督促“公司”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防止过度开发,制止违法经营。三是组织和协调各有关部门,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共同参与三坊七巷的保护工作,解决“公司”本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㈣制定保护和利用的实施方案
学习南京、苏州等地对古坊巷、古民居保护和利用的经验与做法,结合三坊七巷的现状与特点,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第一步,搞好设计。在三坊七巷保护区范围内对已改建或损毁的古民居,按明、清建筑风格绘出详图,先从图纸上全面恢复三坊七巷风采。
第二步,综合解决三坊七巷内下水道、电缆、电话、煤气等管网,并对三坊七巷内所有古民居的水、电及各种线路进行改造,彻底清除火患、水害。这是做好三坊七巷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第三步,搬迁保护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据统计,三坊七巷现有省、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共33个,占有保护区内50多座古民居及约1/7的房地产面积。需要通过产权置换、收回、搬迁补偿等办法,把三坊七巷内被机关企事业单位占用的房产全部收回,以便统一保护、维修、管理。
机关企事业单位占用坊巷内古民居是历史形成的,有的可以参照南京市保护和利用原国民政府总统府经验:“总统府”房产原属江苏省政协,经协商省政协机关全部搬出,而后省政协筹措巨额资金进行保护、维修和管理,对外经营(主要是旅游参观)的收入也归省政协,收到保护和经营的双赢的效果。三坊七巷内几处省级文保单位(如光禄吟台在省高院内,林聪彝故居属省侨联等),也可采用这种办法,由相关单位负责古民居保护、维修、管理和经营,并取得收入。这样,既减少政府维护资金的压力,又能调动相关单位保护古民居的积极性。
第四步,适量搬迁三坊七巷内居民。三坊七巷内居民现有几种情况:⑴名人后裔约1000人;⑵原居民1万多人;⑶解放初及“文革”中安置居住者约2000人;⑷单位职工及家属子女约1000人;⑸出租户175户,承租人302人。对以上不同居民拟采用产权置换、外迁补偿、收回产权等不同形式。从调查问卷分析,80%居民都愿意进行产权置换,只有10%左右名人后裔不愿进行产权置换。坊巷内居民必须分流,这是保护和利用的前提之一。具体做法:一是先易后难。责成公私业主175户先行辞退租用人,并给予适当经济补偿;二是住在古民居或名人故居的省属机关单位职工,由产权单位负责迁出安置;三是对其他居民实行分类指导按户安置:A.愿意外迁的,按规定货币补偿,补贴安置;B.有能力保护维修的,允许其按统一设计要求维修、使用,政府补助;C.因修路、城建拆迁的,由市房管局调剂安置。
第五步,按市场规则进行运作。拟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⑴使用权和经营权置换维护资金。参照南京秦淮河两岸古民居以及同里、乌镇安置经验,以个体古民居为单位,使用者出资,由三坊七巷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古建筑维修工程队,严格按照古民居原有风貌(以图纸为依据),进行维修或重建,修旧如旧(对建筑材料、雕花装饰等要严格要求),经验收合格后移交出资者经营,并规定经营范围。凡居民迁出、现已腾空的古民居,可以使用权置换维修资金办法统一进行维修保护。
⑵整修三坊七巷东西两头门面。整修吉庇巷、光禄坊北向、杨桥巷南向店面,全部按明清建筑格局整修,恢复原有风貌,资金来源可参照使用权和经营权置换维护资金的作法进行筹措。
⑶开展特色经营。把南后街扩建成类似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的旅游文化街。郎官巷古民居修缮后全部开放经营,引导商家经营福州古玩、三宝、寿山石等,形成古玩一条街;黄巷经营各种花、灯、伞等,形成工艺一条街;塔巷经营福州地方特色小吃,成为小吃一条街;宫巷开展裱褙、古字画修复、古字画交易等,成为文化一条街。把福州传统历史文化与传统工艺美术在三坊七巷尽情展示出来,同时把名人故居办成名人生平展、文物展等。
⑷名人故居和省、市文保单位保护维修。三坊七巷现有省、市文保单位42个。这是三坊七巷文化的代表和精髓所在,应当重点保护,拟由政府出资,聘请有资质的古建筑工程队施工。
以上方案可同步实施,也可交叉进行,尽量加速对三坊七巷古民居的保护步伐,争取经过二、三期工程,打造出三坊七巷文化品牌,给世人以惊喜。
㈤突出特色,打响品牌
打响三坊七巷文化品牌,重要的在于:其一要在名人、名居上做足文章。历史名人的思想和业绩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是时代的代表,是社会的精英。每一位历史名人都蕴含着特定时代的思想精华,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通过维修保护黄花岗烈士林觉民故居,张经、沈葆桢、严复故居,“五四”时期福建学联会旧址、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把它们建成专题纪念馆、展览馆,发挥它们的宣传教育功能,可以增加旅游景点的思想性和文化含量。其二,深入挖掘三坊七巷的工艺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的内涵,并可举办适合游客参与的活动项目,以适应现代人回归传统的消费需求。在三坊七巷内营造明清时期的市井繁华景象,形成浓烈的传统文化氛围,必将提升旅游吸引力。
 
参考书目:
⑴阮仪三著《同里——江南水乡古镇》,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7月版。
⑵盛欣夫著《叙说乌镇》,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3月版。
⑶《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手册》,南京文物局。
⑷《苏州市文物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手册》,苏州市文物局。
⑸《苏州市文物工作指南》,苏州市文物局。
⑹张作兴主编《闽都古韵》,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年4月1版。
⑺卢美松《闽中稽古》,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1版。
⑻黄启权《溪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5月1版。
⑼林璧符《闽都文化源流》,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8月1版。
⑽董平主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⑾方宝璋《闽台民间习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版。
⑿李乡浏、李达《福州地名》,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2版。
⒀潘群主编《福州老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2版。
⒁北北《城市的守望——走过三坊七巷》,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2版。
⒂《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编,海峡文艺出版社,2001年5月版。
⒃《福州名人故居》,福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福州市文物管理局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2月1版。
 
 
执笔:张忠松、杨济亮
                                   统稿:陈  平


[1]《福建日报》2005年8月31日9版。
[2]摘北北《城市的守望》,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58页。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