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http://www.fzskl.com  2011-03-15 09:50:45  来源:福州社科网  
——基于福建连江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
[提要]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将近三分之一至少存在一项以上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父母或一方外出将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但这种影响不是唯一、决定性的,留守类型每变化一个单位,只间接引起儿童心理健康变化0 159个单位。学校教育和环境是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更为重要的因素,友伴关系、师生关系每变化一个单位,将直接引起其心理健康变化0 524、0 232个单位。因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对弱势,不能局限于家庭的影响,应该放在更为宏观的环境背景下加以改善和提高,让学校义务教育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路径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大发展背景下的城乡二元体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了大量的城乡人口流动,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2008年的抽样调查统计,我国当前0-17周岁农村留守儿童的总数约5800万人。①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的成长,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安定、祖国的未来;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心理健康作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当前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重点、热点。
     当前较多学者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探讨,相关研究显示:有30.3%的中学“留守孩”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②,留守或曾经历过留守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都差于没有留守经历的儿童③,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会对留守初中生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产生焦虑情绪体验④;父母、监护人、监护类型、教养方式等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⑤等。
     笔者认为,以往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在明确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探析“留守”等家庭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等有重要意义,但心理健康作为一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综合性社会现象,以上研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没有从一个更为宏观的儿童心理健康养成环境出发,而是局限于就“留守”讨论“留守”等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2、没能揭示出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以及通过什么样的路径产生影响,这些都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性解决。因此,为了在一个更为宏观的框架下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影响路径,笔者拟利用福州市社科院2009年11-12月对福建连江留守儿童成长状况的实地调研资料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进一步关注和引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二、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所指的“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户籍所在地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福建连江处于闽江口北岸,东临东海,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并不均衡,目前全县共有留守儿童9167人,占学生总数14.9%⑥。本文主要抽取连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数据,并结合该县教育局、各中小学、乡镇、关工委、妇联等相关人员10场座谈会资料,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调研问卷共涉及城关“凤城镇”、著名侨乡“琯头镇”、一般乡镇“丹阳镇”、山区乡镇“蓼沿乡”四个乡镇的4所初中、4所小学,共359份无一答项缺失的有效问卷,其中男46.5%,女53.5%,年龄集中在10-17周岁之间。
(二)研究方法
   1、测量工具
主要采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采用5级量表进行测量,症状因子分≥3说明有明显的心理症状,共涉及强迫、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大、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偏执10个症状因子;同时附加自编的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等背景资料问题。
2、抽样方法
4个乡镇各随机抽取一所中学、一所小学,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答卷能力有限,在中学每个年段、小学高年段(五、六年级)分别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以班级为单位统一进行测量,并在规定时间内当场收回。数据采用SPSS16.0和AMOS7.0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
(一)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总体上,31.21%的留守儿童至少存在一项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高出普通儿童(23.66%)7.5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因子检出比例较高的主要有强迫症(18.50%)、学习压力(12.72%)、情绪不稳定(9.25%)、人际交往紧张敏感(8.09%)、敌对(6.94%)等。
   “留守”将影响儿童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偏执、人际紧张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大等心理症状的形成。根据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各个症状因子的方差分析(0ne-Way ANOVA)(见表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在偏执、人际关系紧张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大等五个症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明显的区别。虽然较高比例的留守儿童存在强迫症、敌对等心理问题,但这是处于这个年龄段儿童普遍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是否留守没有显著的关系。
 
表1:至少存在一项中度以上(≥3分)
心理健康问题儿童检出比例
至少一项不健康总人数占比普通儿童4418623 66%留守儿童5417331 21%Total9835927 30%
 
表2:各类儿童症状因子检出比例
普通儿童留守儿童合计强迫10 2%18 5%14 2%学习压力7 0%12 7%9 8%情绪不稳4 3%9 3%6 7%人际敏感3 8%8 1%5 9%焦虑7 0%6 9%7 0%偏执4 3%5 2%4 7%适应不良2 7%3 5%3 1%抑郁2 2%3 5%2 8%敌对1 1%2 3%1 7%心理不平2 2%1 7%1 9%心理总分0 5%2 3%1 4%
表3: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
心理健康水平方差分析
均值(x ±s)     非留守
(N =186)留守
(N =173)FP强迫2 17±0 562 30±0 643 680 06偏执1 59±0 561 71+0 573 840 05**敌对1 50±0 461 59+0 572 750 10人际敏感1 71±0 631 84+0 673 930 05**抑郁1 63±0 551 79+0 626 720 01**焦虑1 70±0 661 89+0 686 980 01**学习压力1 77±0 701 94+0 834 100 04**适应不良1 65±0 511 73+0 571 750 18情绪不稳定1 85±0 611 88+0 690 120 73心理不平衡1 56±0 521 55+0 500 040 84心理总分1 71±0 441 82+0 484 770 03**
(注:“**”、“***”分别表示在0 05、0 001水平上差异显著)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路径
   在座谈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妇联、关工委等工作人员都指出,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留守儿童中也存在一些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家庭只是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众多因素中的一个。理论上而言,儿童心理健康作为一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综合性社会现象,“留守”也不可能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唯一因素。为了进一步全面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留守、不同留守特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系数大小,本文拟通过AMOS7 0软件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结构方程模型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1、研究假设
   总体上,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因素指性别、气质等自身生理、心理特质,因其先天形成不可干预,暂不列为本研究考察对象。根据郁伟芬(2009年)⑦的研究,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友伴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真挚、深切的爱,形成健康的性格和人生态度;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抑、攻击行为等问题;与同伴的交往可以在友谊中找到稳定感和归属感,并学到社交技能。同时留守儿童父母或一方外出务工,由其他人监护,一方面留守类型将影响到亲子交流和关系,另一方面监护关系也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本结构方程的主要理论假设有:
   ①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主要受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友伴关系、监护关系四个潜变量的影响;
   ② 留守类型将影响亲子关系;
   ③ 亲子关系将影响师生关系和友伴关系。
2、潜变量定义
   ④ 留守类型由父母或一方外出地点、外出时间、外出人选三个显变量共同定义;
   ⑤ 受调研问卷数据的限制,亲子关系主要侧重亲子沟通,由亲子联系频率一个变量来测定;
   ⑥ 师生关系由师生交流情况、走访家庭情况、关心生活情况三个指标来界定;
   ⑦ 友伴关系由自认为的同学关系好坏、在学校遭受暴力情况、遭受友伴歧视情况三个指标来测量;
   ⑧ 监护关系由监护人关心的方面、是否辅导学习、监护人文化三个指标来界定。
   ⑨ 心理健康由强迫、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大、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10个症状因子来共同定义。
3、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结果
   本模型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通过AMOS5 0进行模型估计和运算。模型调试过程中,去掉了“监护关系→心理健康”、“辅导学习→监护关系”、“监护人文化→监护关系”等路径系数不显著的路径,调整后的结构方程路径图如图一所示。本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数:卡方=547 103,自由度=165,CFI=0 895,IFI=0 896,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图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化路径系数图
 
模型结果显示:
   首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因素按路径系数的大小,依次主要受友伴关系(0 524)、亲子关系(0 305)、师生关系(0 232)、留守类型(0 159)的影响。而监护关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并没有显著影响。
   其次,友伴关系、师生关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直接影响。即友伴关系每变化一个单位,则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变化0 524个单位;师生关系每变化一个单位,则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变化0 232个单位。
   第三,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主要通过“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心理健康”、 “亲子关系→友伴关系→心理健康”两条路径,间接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即“亲子关系”每变化一个单位,则分别引起“师生关系”变化0 506个单位、“友伴关系”变化0 358个单位,从而间接引起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变化0 305(0 506*0 232+0 358*0 524)个单位。
   第四,留守类型主要通过 “留守类型→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心理健康”、 “留守类型→亲子关系→友伴关系→心理健康”两条路径,间接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即“留守类型”每变化一个单位,将直接引起“亲子关系”变化0 521个单位,并分别间接引起“师生关系”变化0 264(0 521*0 506)个单位、“友伴关系”变化0 187(0 521*0 358)个单位,最终间接引起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变化0 159(0 521*0 506*0 232+0 521*0 358*0 524)个单位。
四、结论和讨论
(一)结论
1、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似,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将近三分之一(31 21%)的留守儿童至少存在一项以上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成长一方面面临一些和普通孩子相似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强迫症、敌对等,另一方面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人际交往上显得更为紧张和敏感,性格上容易变得偏执,并承受更大的学习压力等。
2、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更为重要
  与以往学者的研究发现一样,留守等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家庭作为儿童成长、形成健康人格的第一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是儿童形成健康的性格和人生态度的基础。父母或一方外出务工导致的留守通过影响亲子沟通和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外出地点越远、时间越久,越是父母都外出、母亲外出,越会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唯一、决定性的,留守类型每变化一个单位,只间接引起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变化0 159个单位。同时,由于留守儿童对监护人没有太大的感情依赖,主要是生活上的依赖,因此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互动及关系对其心理健康没有显著影响。
  但与以往研究只侧重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本研究发现,学校教育和环境,特别是其中的友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更为重要的因素。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学习是他们的主要活动,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学校,由于父母或一方的外出,友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在留守儿童生活中的比重和重要性更为直接和明显。留守儿童与友伴、老师的人际交往能否满足其心理需求,是否拥有和谐的友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其心理变化,友伴关系、师生关系每变化一个单位,将分别引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变化0 524、0 232个单位。
(二)讨论
1、全社会应长期、持久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方面,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城市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历史现象,只要我国与其他西方发达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以及我国省际及省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存在,留守儿童群体就将长期存在,留守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就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任何应急性、应景性的短期措施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其他任何群体儿童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军,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广大家庭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团结。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不和谐必然影响留守儿童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升。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应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长期、持久地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对待“留守”,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谐。
2、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学校应承担更主要的社会责任
     父母或其中一方的外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的,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更主要、更重要的生活环境,对其心理健康有着更显著、更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发展指标上的相对弱势,不能局限于家庭的影响,而是应该放在更为宏观的环境背景下加以改善和提高,让义务教育承担起更主要的社会责任,让留守儿童在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下与普通孩子一起健康成长,而不是把他们当成一个特殊的群体成为学校、孩子中的另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进一步转变学校应试教育理念入手,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工作,培养儿童良好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友伴关系,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效缓解学生各方面的心理压力,这是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
 
注释:
①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节选)》,《中国妇运》,2008年第6期。
②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 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第5期。
③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第10期。
④魏军锋、郑洪冰:《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身症状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第2期。
⑤王丽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⑥数据来源:连江县教育局汇报材料,2009年11月。
⑦郁伟芬、史新广:《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年第1期。

 

作者简介:刘艳飞(1980~),女,福州市社科院科研人员。邮编:350004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