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县坂东镇“十八坂”圩集考——兼论古圩镇的保护与开发

http://www.fzskl.com  2011-03-15 10:08:25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由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坂东镇独特的地缘优势,清朝时期出现“十八坂”圩集,在当时整个福州境内都引起了较大的影响。虽然如今优势与影响已较当时大为削弱,但“十八坂”承载着诸多文化内涵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将其与当地的其它人文与自然资源相结合,以一种“古圩镇”的形式来开发与保护。
[关键词]坂东镇“十八坂”圩集古圩镇
 
 
    闽清县坂东镇(古称“六都”)地处平原,自古以来交通便利,故其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素来较同县其他乡镇发达。“十八坂”圩集自清末出现以来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在福州境内尤其是闽清周围的永泰、古田、闽侯、尤溪等地形成了极大的吸引力,“赶十八”成为了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八坂”形成初期仅正月十八日一天,后几经易址,规模扩大,变为正月十七、十八、十九日三日,为坂东乃至闽清的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由于保存不善,关于“十八坂”圩集的许多史料多已散佚,加之如今其优势与影响的削弱,人们对其鲜有研究。为了使人们能对这个曾经在福州盛极一时的圩集有所了解,并且唤起人们对该文化遗产的重视,发掘其价值,特撰此文,从其形成、发展与现状、未来规划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在“未来规划”部分对古圩镇的保护与开发进行论述。
一、“十八坂”圩集的形成
(一)形成原因
1、时代背景
“十八坂”大致形成于乾隆至道光年间(由于史料散佚,无法得知其形成的确切时间,现有二说:清乾隆五年,即1740年①;清道光初,约1830 年②),这一时期有两个显著特征:(1)康乾盛世的遗韵犹存,此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社会比较安定,物质生产、商品流通和人口增加等都为圩集的产生奠定基础;(2)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在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形成的基础之上,专业化市镇继续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枢纽,中小市镇为网络,农村集市、圩市为基础的一个多层面的国内市场体系”③。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尽管闽清县整体水平较如杭嘉湖一带的地区落后,但其中坂东镇却因自古以来凭借地缘优势发展起的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这一时间形成“十八坂”圩集。
2、地缘优势
集中体现在坂东镇的地形与交通位置两方面,这两方面直接促使坂东镇从闽清全县脱颖而出,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独占鳌头,最终在此地而非闽清其他地区形成影响深远的“十八坂”圩集。
(1)地形:闽清 “四周群山环绕,中央形成宽6公里、长4公里的县内最宽阔平坦盆地,历史上素有‘小小闽清县,大大六都洋’之称。”④加上“县内五大溪流之一梅溪穿坂东腹地,是这里农田水利命脉。”⑤由于坂东属河谷冲积平原,故土层厚、质地松软。因此,坂东镇优越的地理条件使之成为闽清县境内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区——1987年7月,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州市文化局组织的文物普查工作队在县内进行为期10天的普查,先后在坂东镇杨坂倪公堂、牛榔头、岭尾限等遗址发掘出石磨杵、石镰、石铲等石器,采集到近700块硬质陶器残片,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坂东繁衍生息。
(2)交通:宋时,闽清六都一马平川,土壤肥沃,为邑内官道上最大的水陆驿站,南北冠盖必憩此。当时闽清永泰运往福州的重要商业物资,都要从周边地区集中到闽清六都,然后外运,经演溪(“旧时坂东车墘至鹿角段的梅溪称演溪”⑥)下闽江,扬帆而去者,不可计数。过境驿道成为“各乡往来之中道”⑦,“扼县内南部咽喉”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作为“历史上驿传官府文书的重要道路,也是福州连接闽北、闽西各县的交通要道”⑨的西驿道(福延大路)。这为坂东镇的人口流动、商品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十八坂”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3)较发达的手工业:正如前文所述,地处河谷冲积平原的坂东镇有着天然的农业区位优势。这个优越的环境吸引了许多同县外乡人前来定居。这样,坂东平原虽较县内其它地区的平整土地大许多,却承载着大得多的人口密度——坂东占有全县最多的耕地面积——21702亩;然而其农业人口人均占有却最少——0 66亩。因此,坂东镇的许多人口必须从农业劳作中脱胎出来。通常他们有两种选择:一为跑鼠船,即在梅溪上从事运输;但更多的是“‘上府山’(指闽北地区)谋生,学习泥、水、石建筑技艺。长期以来,由于师传徒受、父帮子、亲帮亲,形成了全村大部或一部分人,都从事手工过活。”⑩“麻袋、斗笠、细木、弹棉等手工业素负盛名”,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车墘的斗笠以及其他生产农具的专业村庄。专业村庄的出现,是“十八坂”出现的雄厚物质基础。
    此外更有周边乡镇农户在农闲时制作的手工制品,积少成多,于“十八坂”当日带来进行交易。
(二)影响
“十八坂”圩集的形成对坂东镇乃至整个闽清县都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方面,圩集本身对当地经济产生了推动作用;间接影响方面,其形成了强大的信息流交汇,为当地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1、圩集本身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
“圩市是我国农村社会中最常见的一种经济现象,是农村商品流通的载体。” “十八坂”圩集带动了闽清县尤其是坂东镇的商品流通。不仅如此,人们在春节期间“赶十八”,除了买卖农具以外,还在这里看戏、饮食、购买当地商铺中的商品,这些潜在的消费都为拉动当地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虽只有一日,“十八坂”为坂东镇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2、信息交流的促进作用
信息交流对坂东镇乃至整个闽清发展的促进作用虽是间接的却是很显著的。在这个一年仅一度的“十八坂”圩集上汇聚了强大的信息流量。如,侨领黄乃裳于此招募以农民为主,包括手工业工人、商人等人才,至南洋开发“新福州”垦场。这些华侨心系家乡,每年寄回可观的侨汇,为“十八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十八坂”圩集的发展
自清末至1978年中国发生了几次巨变,从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民国到“抗战”与解放战争胜利后建立的新中国。在这动乱的年代里,“十八坂”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首先,这期间“十八坂”几易其址:由于规模扩大、车乾已容纳不下,民国间移至墘上松柏林下;陆路交通发展、湖头成为更加便捷的交易地点,1953年“十八坂”移至湖头街。其次,时间也由原来正月十八日一日变为正月十七、十八、十九日三日。不仅如此,它的发展还体现在商品种类的增多上——“农具圩已发展为百货圩”。
(一)发展原因
“十八坂”圩集在这段时间里的发展主要是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1、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民国二十一年,春,县城至六都湖头全长25公里的梅湖公路建成通车……至民国25年有客、货车4辆”。此后“公路终点站湖头开始形成街道,坂中街个别商店也向湖头街搬迁”。由是,“十八坂”迁往能吸引住更多商贾与客源的湖头街。1953至1956年,主至坂东镇湖头街的公路交通更为便捷,“公路南通永泰,东达福州,与县内各乡镇和本镇各村连成公路网”,交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十八坂”的影响力,促进其发展。
2、华侨
如前文信息交流带来的影响,自黄乃裳始,就有大量坂东人追随其前往南洋,坂东由此成为重要侨乡。这些华侨虽身在海外,却时刻惦记故土发展。以黄乃裳为例:他不仅致力发展地方教育事业,开放思想;并且大力发展实业,组织民船工会,鼓励家乡人民从事民船运输。除此之外,所有华侨无一例外都汇款国内,通过闽清县最早成立的邮政代办所——六都邮政代办所——回馈家乡。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坂东镇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在文化水平方面还是建设的资金来源方面,都拉大了与它镇的领先优势。
3、“抗战”
“‘抗战’期间,福州曾两度被日军占领,不少商人携眷前来闽清县城、六都一带经商”,许多福州的机关、工厂、学校等也都内迁至闽清,闽清成为福州的战略后方。由是闽清人口更加密集,反显繁荣。其次,抗战期间的“抵抗日货”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商业。
(二)特点
1、时间固定
坂东地区手工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当地对农业的不重视,恰恰相反,包括坂东在内的闽清县整体在农业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就对农具产生了更多的需求。然而农具既非消耗品也不易携带,长期设铺与四处兜售都不现实。于是就形成了“寻买不到,寻卖不着”的尴尬局面。由于是以农具的售卖为主,因此农忙时节就不可能集中较多的农民前来交易,而闽清地处山区,各个地区种植的作物不同,农闲时间并不统一。由此正月十八日便成了极为理想的时间。
2、人流量大
在闽清县流传着一句“人人赶十八”。“因为是全县性大圩,农具杂物,应有尽有,故需要添置农具的农家非去不可。因为人多,是热销日,手工制作者早制好产品,商贾早组织货源,这天天未亮就从四面八方赶来‘赶头市’。圩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声喧闹,盛况空前。”由此可见,“十八坂”的吸引力之大。
3、专业性强
由上述可知,在“十八坂”上“卖木器的,挑那藤的、犁辕的、锄柄的、麻袋的……”,这些都属于农具类,这也是由于坂东镇形成了许多专业村庄,同时它镇的农具也可通过较为便捷的交通到达坂东,在“十八坂”上交易。专业性强是“十八坂”形成初期的重要特点,但随着其发展,商品种类增加,这一特点不复存在。
4、货品便宜
由于时间仅有一日,不可能所有货品都能售尽,因此到了傍晚留下了的货品搬走又笨重,留下住店又花钱,故多贱价抛售,当地人便有了“买底底”、“买便宜货”的习俗。这种传统不仅与圩集为农村商品流通方式有一定关系,也与“十八坂”的独特性有关。
5、文化交流丰富
由于坂东镇历来经济相对发达,成为闽清县的文化教育中心——福建省首位状元许将即为坂东人;现存最大古民居宏琳厝的私塾崇文书院也址于此,为坂东镇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些都促进当地人形成对文化上更高层次的需求,吸引了更多的戏班来此演出。而“十八坂”大圩之日就成了最为热闹的文化交流,最主要的六都“芝田宫”位于车乾,即“十八坂”圩集所在地。
三、对“十八坂”圩集的现状及未来规划
(一)衰落的现状: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进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这大大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然而自此开始,“十八坂”却开始走向衰落。每年依旧三日的“十八坂”虽然规模也很大,但却只是一种“虚假繁荣”,真正的成交额已然开始缩小。这主要出于以下两个原因:
1、整体交通的发展,区位优势缩小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意识的加强,闽清县的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自1953年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起,闽清新修乡道59条,其中途经坂东或起讫点为坂东的仅5条,占总数8 5%左右。然深入具体地分析(参见下表),会发现:50年代尚能占50%;60年代略降,占40%;70年代则大幅度下降,仅为总数的4 2%左右;至80年代,则没有新修任何乡道至坂东。
1950年后闽清新修乡道情况(单位:条)
修建时期
途径或起讫点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总计坂东12205其他1346454总计2548459* 资料来源: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闽清县志》,群众出版社出版,1993,12:129。
 
由此可见,随着各乡镇道路的兴修,坂东镇在交通的区位优势方面迅速下降,在“十八坂”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中占有至关重要地位的交通优势不再。因此,各乡镇间物资交流更加畅通、便捷,无须待到每年正月十八日前后三天再进行采购,而在平时就能接触并购得来自外地的货品。
2、整体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政策大大提升了闽清县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体现在商业的发展上,“1987年同1952年比较,网点增3 84倍,从业人员增6 96倍。商业服务人员同服务对象比,1952年为1∶124人,1987年为1∶34人”。另外,各地集市蓬勃兴起,且成交额呈逐年上升(见下表)。
1977-1986年闽清县集市成交情况(单位:万元)
年份成交额年份成交额年份成交额1977901981243 319851653 081978140198255719862589 12197917019838431980203 91984928* 资料来源: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闽清县志 群众出版社出版 1993,12:569。根据表13-2:1977~1986年全县集市成交额统计表。
 
因此,闽清县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购得所需用品,且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原先“十八坂”的特色之一——便宜货——已无法满足人民对产品的要求。再加上随着对“三农”的扶植,农民已开始拥有较先进的农具,而无须再通过赶圩购得低端的农具。故而仅三日的“十八坂”圩集已不再适应人们的需求,从而走向衰落。尽管宣传与规模仍然很大,但实际成交额却无法和往年相提并论。其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功能开始逐渐弱化。
(二)未来规划
    圩集是自然经济下的产物,是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充,“十八坂”圩集给坂东镇乃至全闽清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物资与信息的交流。同时,圩市还“是农村居民社会文化生活的交流场所,体现了民族和地域特色。” “十八坂”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从而融入坂东镇的人民生活之中,成为构成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首先,它体现了一种游艺民俗,自其形成初始,就在其中融入了诸多娱乐的成分;同时它还体现了社会交往习俗,正如前文所述,正月里的走亲访友以及“赶十八”时商贾与当地居民的相互交往、传递信息等无一不渗透着闽清县地方的社会交往习俗。另外,从“十八坂”圩集交易的参与者、交换的物品、交换的手法等方面看,它都包含着当地民众长期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体现着当地民众的传统生活方式。因此,“十八坂”圩集在1978年前尚能发挥其经济功能而为一种经济资源;但是它作为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会自然消亡萎缩,当其于1978年左右经济功能开始弱化后,它还可发扬其文化内涵从而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据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调查,旅游者对“farmers fairs or markets”(农业活动及集市贸易)的参与度高达67%,仅低于“历史博物馆”的86%,但超过“历史遗迹”(55%)和“农业采摘”(31%)等。因此,“十八坂”圩集作为一种异于现代人生活的文化形式,将会受到大量来自于城市的旅游者的青睐。
但是,尽管“十八坂”承载着诸多传统文化因素,却由于时间短而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因此对“十八坂”圩集这一旅游资源的利用,不仅要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其在周边县市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发挥其品牌效应,还应与当地的人文与自然资源相结合,以一种“古圩镇”的形式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那么何谓“古圩镇”呢?
著名的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曾在其专著中提及:“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而“古圩镇文化遗产是由一系列符号构成的,它们被包含在古圩镇这一外在表象下,体现着中国经典的营造法式、建造技艺和古村镇传统的民俗文化,形成了古村镇有机的、和谐的人居环境。”坂东镇的历史文化悠远,其经济与文化均为县内最为发达者。在这里座落着始建于清乾隆乙卯六十年(1795年)并于1823年落成的全国现存最大古民居宏琳厝,其选址、建筑结构、选材工艺等无不体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另外,位于此处的全国最大书香门第古民居四乐轩也因其设计结构及人才辈出而闻名。因此,坂东镇的文化遗产是相当丰富的,加上久负盛名的“十八坂”圩集,坂东镇俨然已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圩镇”。
Neil A Powe提出“market town”,他指出古圩镇的大小、历史和内在联系的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旅游开发潜在的资源。那么坂东镇作为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古圩镇”应如何进行充分开发呢?首先,应对自身进行明确的定位进而打出品牌。“把古圩镇的选址、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与圩市交易情况一起作为古镇遗产的总体系,造成文化视觉、听觉与感觉上的冲击。”坂东的“古圩镇”旅游资源的核心为“十八坂”圩集,而“十八坂”自身已经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除此之外,宏琳厝、四乐轩、六叶祠等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可将动态的文化符号“十八坂”圩集与其余静态的古建筑合并,形成诸如“古村落文化游”一类的品牌并进行宣传。其次,在开发“十八坂”圩集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意结合其原生态的形式与旅游者对圩集的期待。由于“十八坂”以“便宜货”为其特色,故可以在开发过程中保留这一元素,拉动旅游消费;但这些“便宜货”则应以一些原生态的手工制品(如斗笠)、农副产品(尤其是闽清特有的山珍、奇石、药材等)的带有乡村特色的货品为主。
但是,在对以“十八坂”圩集为核心的坂东“古圩镇”进行旅游开发时,切忌过度开发而忽略对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尽管“古镇遗产旅游可以促进本地圩市贸易的持续发展,形成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但是应注意不可踏进“过度商业化”的误区。这是由于“过度商业化”不仅会对“十八坂”圩集这类“活”的文化遗产造成破坏,而且反而不利于该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闽清县坂东镇因其区位优势,于约200年前形成了久负盛名的“十八坂”圩集。从其形成、发展以及衰落的原因中可以看出交通因素对一个地区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并从“十八坂”圩集的影响中得出圩集对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信息交流的重要影响。“十八坂”经过200年左右的历程至今,虽繁荣程度不可与当年而语,但它却凝聚了当地诸多民俗文化,并将自身也融入了坂东这座“古圩镇”的传统文化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这样的活态文化遗产,我们应尽自己所能对其加以保护,而将其并入“古圩镇”进行适当的旅游资源开发则是一种弘扬其文化内涵、激发人们遗产保护意识的有利方式,它不仅促进“十八坂”圩集以另一种资源形式继续存在,而且还可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吴必銮:《闽清革命史(民主革命)》,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②刘积香:《积梅留香》,闽清县文学协会,2008年,第361页。
③王佐:《“康乾盛世”时期的商业发展考证》,《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④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闽清县志》,群众出版社,1993年,第951页。
⑤福建省闽清县地名办公室编:《闽清县地名录》,1982年,第38页。
⑥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闽清县志》,第91页。
⑦刘玉轩:《文泉书院纪略》,《闽清文史资料·第四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闽清县委员会文史工作组。
⑧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闽清县志》,第951页。
⑨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闽清县志》,第308页。
⑩闽清县建设局:《闽清县城乡建设志》,第2页。
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闽清县志》,第951页。
据刘积香老先生口述。
王艳:《论城镇化进程中圩市流通现代发展的意义》,《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8期。
刘积香:《闽清风俗,闽清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61页。
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闽清县志》,第33页。
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闽清县志》,第492页。
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闽清县志》,第951页。
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闽清县志》,第343页。
刘积香:《闽清风俗》,闽清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60页。
刘积香:《闽清风俗》,第61页。
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闽清县志》,第578页。
王艳:《论城镇化进程中圩市流通现代发展的意义》,《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8期。
CANADIAN T0URISM COMMISSION.Canadas Heritage Tourism Enthusiasts-A Special Analysis of the Travel Activities and Motivation Survey(TAMS)-Executive Summary,Research report,2002 4 转引自王林,侯俊云:《圩市——古圩镇遗产旅游的“文化符号”》,《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4期。
GEERTZ.CLIFFORD: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Basic Book,1 973.89.转引自王林,侯俊云:《圩市——古圩镇遗产旅游的“文化符号”》,《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4期。
王林、侯俊云:<圩市——古圩镇遗产旅游的“文化符号”,《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4期。
NEIL A POWE:understanding urban attitudes towards country towns:considering their potential as visitor attractions Journal of Retail&Leisure Property,2006,(4):6.转引自王林,侯俊云:《圩市——古圩镇遗产旅游的“文化符号”》,《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4期。

 

作者简介:高煜群(1988~),女,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历史教育专业。邮编: 350014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