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基层的实践探索*

http://www.fzskl.com  2012-10-11 10:10:29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基层,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福州市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努力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理论宣传大众化、理论应用科学化、理论平台时代化,不断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向深入。
[关键词]理论创新成果宣传普及进基层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基层,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围绕这一目标,近年来,福州市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努力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理论宣传大众化、理论应用科学化、理论平台时代化,不断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向深入,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
 一、明确基本目标,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为基本目标,不断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实践中,福州市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推动福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实现理论学习常态化。
  抓计划建制度,坚持学习活动贯穿始终。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普及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科学安排部署、科学组织实施、健全长效机制、力求最佳效果,使理论学习像空气阳光须臾不能离开一样,进入头脑、进入工作、进入生活。长期以来,福州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中长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普及规划,围绕年度安排、阶段任务和单项工作,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普及计划具体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形成全程有重点分阶段、有步骤推进的理论普及一体化。在全市各级党组织中建立健全集体学习制度、培训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自主学习制度、学习考核制度、学习统筹和学习成果转化制度,做到每月有理论学习主题、半年有专题分析、年终有检查考评。总结运用党委中心组“学习、调研、决策、落实”“四位一体”方式,确立“有方向、有任务、有标准、有典型、有方法、有机制、有考核、有成效”的“八有”新标准,使理论学习进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和中心工作层面,一起研究部署,一起贯彻落实,一起检查评估。围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普及内容,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等五大类型学习创建体系,开设“必修课”与“基础课”,作为全市共同科目,按照党政领导机关、企业单位、农村、学校和城市社区等五大层面,领导干部、一般干部、普通群众、私营企业的外来员工和离退休党员干部五个层级,分别设置重点学习内容,提出不同的理论学习要求,以制度化规范化确保理论学习贯穿始终。
  依托基层党组织,实现各种学习组织多方联动。理论创新成果普及活动是群众事业,随着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必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近几年来,福州市依托基层党组织,着力发挥组织功能和联动效应。通过设立学习日、组织生活会、读书活动等,把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社会各阶层人员组织发动起来,实现学习主体、内容和各种元素的最佳配置。通过工青妇、人民团体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不失时机地组织社会各阶层群众包括外来人员开展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形成横向到边覆盖、纵向到底驱动的格局,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基层落到实处。为了发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还在市县区领导机关中普遍建立起“三级联动”、行业间“共学理论”、组织内“相互帮学”、上下级之间“带学促学”等学习机制,收到很好的效果。
  激发党员学习积极性,形成自主学习风尚。党员是党的主体,党员学习积极性高低,决定理论普及工作成效的大小。近年来,随着广大党员文化水平的普遍提升,学习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日益加大,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顺应自主学习发展,福州市委制定了鼓励支持后续教育、终身教育、自学成才的相关政策,各级党组织加强对自主学习的指导和服务,提供必要师资、场所、时间保障,大力开发利用主自学习的空间和资源,诸如免费开放各类图书馆、博物馆,开设各种形式的学习讲坛、农家书屋等,党员干部群众自主学习遂成风尚。近三年间,30%的党员干部获得高一级学历,100%党员干部接受了一遍以上的专门学习培训,终身学习蔚然成风,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时时是学习之机的生动局面。2010年以来,福州市委被树为福建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典型,福州市也被评为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和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市。
  二、服务基层群众,推动理论宣传大众化
  党的创新理论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群众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需要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研究受众、创新形式、丰富手段,改进作风,在党的创新理论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坚信、所认同、所掌握、所运用,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关注需求,打通理论进基层门槛。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普及,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旺盛的理论需求,积极做好社会热点引导,回应群众关切,科学解疑释惑,着力凝聚共识。几年来,福州市探索总结出专家导学、领导干部带学、集体备课研学、典型示范教学、相互帮学等方法,通过拟制宣讲提纲、培训理论骨干、编写《基层理论宣讲面对面》、《基层理论学习》系列通俗读本,运用基层理论宣讲团、百姓讲坛、方言讲理论、读书分享、读报点等载体,把“讲道理”与“讲故事”、“大主题”与“小切口”结合起来,把“普通话”与“本地话”、“我来讲”与“大家讲”结合起来,有效拉近理论与群众的距离。开展“基层理论宣讲面对面”活动,围绕人民群众在想什么、思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每季度到群众中收集、梳理出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老百姓喜欢听、听得懂的语言,到基层作面对面的宣讲和释疑解惑工作,从现实中及时回答好人民群众的关切。通过建立市县乡三级理论宣传团(队)、三级立体式理论服务体系,为党委中心组学习、重大理论和形势政策教育宣讲、普通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青年学生的日常理论普及提供分层分众理论服务,架构起党的创新理论走进人民群众的桥梁。
  突出主体,创新贴近基层方式方法。理论普及的主体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必须把理论普及作为全员参与、主动作为的重大政治任务。近几年来,福州市在理论普及工作中着力突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这个主体,最大限度地创新和运用最能够贴近基层的方式方法,推动基层的理论普及。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尊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主体地位,用上进心、责任感、求知欲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通过加大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各类示范联系点、建农家书屋、壮大基层理论骨干队伍、建立基层理论服务网络、成立基层理论宣讲团、农村企业外来工和大学生村官理论宣讲队等,不断优化理论普及服务。通过健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办好基层图书馆和流动图书点、常年三下乡、开辟村村通村村响、农村百场电影百场戏等途径,加大理论普及保障力度。推动党的理论进入社区、进入农村、进入学校、进入企业、进入外来工驻地、进入离退休和社会各个群体,让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扎根于基层、扎根于群众。
  占领空间,扩大理论宣传受众面。扩大理论宣传受众面,是实现创新理论进基层的关键。为此,理论普及就要形成平面覆盖和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牢牢把握理论宣传普及的主动权。理论普及要以活动占阵地、以理论信息占空间、以主动争速度、以扩大社会宣传赢得社会受众。在信息传播上,福州市属各新闻媒体,均开辟有专版、专栏、专题、专门频道,加大党的理论宣传。在继续组织摄制、播放电视理论宣传片的同时,创办“沟通零距离”电视访谈、对话类理论宣传节目,为党员干部发表学习体会、交流学习经验、推介学习成果提供载体,强化理论信息覆盖;在活动形式上,坚持利用各种重大节庆、读书月、百姓喜爱的当地传统节日、各类招商活动以及新生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寓教于乐。结合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文艺会演、扶贫济困、科技推广、法律援助等活动,扩大科学理论宣传幅度;在占领阵地上,充分利用公共场所、街边和小区宣传栏、画廊、户外公益广告栏、LED电子屏,建立起党的理论宣传标牌,张贴理论宣传图片,滚动播出理论内容字幕,播放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影视片,让社会受众耳濡目染,时刻置身于健康向上的理论氛围中。
  三、围绕发展主题,推动理论应用科学化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而应用的好坏,则取决于理论能否正确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新时期新阶段,服务发展主题是理论学习宣传和普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福州市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各级领导班子力求把理论学习宣传普及聚焦于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主战场,聚焦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州新跨越的生动实践,聚焦于党的执政和自身发展的实践,抓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扎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工作能力,实现领导工作科学化。
  坚持理论指导,提高决策科学性。科学决策源于科学理论指导。福州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扮演着海西省会中心城市的角色,担当起辐射龙头作用。为了增强决策的科学性,近年来,市委领导兵分六路,带领县(市)区和各部门主要领导以及专家,利用1个月时间,展开大调研、大讨论,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上“长三角”,下“珠三角”等先进地区实地考学。在调研的基础上,市委提出了推动福州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新战略,确定了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新福州的目标,制定出《关于推动海西省会中心城市跨越发展的纲要》、《关于加快福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等二十几个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战略和举措,推动福州经济社会呈现出更加开放、更加扩展、更加提升的崭新势头。
  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工作实效性。推进理论普及的一重要环节,就是要拿出理论勇气,以创新精神、思路和对策,着力研究解决制约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中的深层问题。近年来,随着福州城市区位优势的快速上升,吸引更多外来人口涌入,随之出现住房难、入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出行难和社会管理难等一系列难题。为此,市委市政府坚持从理论指导中寻求良方和答案。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眼界宽了、思路活了、对策有了。以大力发展社会保障房、廉租房解决“住房难”,以扩建学校教室、完善城市教育布局解决“入学难”,以普遍建立医疗保障体系解决“看病难”,以建立现代化就业体系解决“就业难”,以扩大公共交通、扩展城市道路解决“出行难”,以创新社会管理解决“社会管理难”,等等,使党的理论在解决难题上,接地气、对上路,大大提高了工作的实施性。
  应用于绩效评估,提高理论权威性。理论来自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受到检验。而绩效评估则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有效方式。党的理论普及必须渗透到方方面面,运用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几年来,福州市把理论普及纳入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在各级年度绩效考核、精神文明建设创建、评先评优、述职述廉、干部选拨任用、文化改革发展等方面,把思想理论建设的成效和个人学习运用理论的现实表现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制定实施《福州市学习型党组织工作考评细则》、《党委中心组考评办法》、《基层理论学习若干规定》等,教育和约束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严肃党的纪律,保持党的纯洁性,树立自身良好形象。通过理论学习、运用的检查评估,提升了理论的权威性。
  四、坚持创新手段,推动理论平台时代化
  理论普及不但要求在内容上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吸收新成果,而且要在总结、继承和运用以往的好做法好载体的基础上,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创新手段,吸收新元素,运用新载体,彰显时代特色,使理论普及活动常做常新,不断焕发出生机活力,实现理论普及平台时代化。
  开辟多功能讲坛平台,打造理论学习品牌。讲坛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创新形式,在理论普及中越来越凸显辐射带动效应。几年来,顺应讲坛快速发展需求,福州市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分别建立起属于老百姓自己的“百姓讲坛”;在党委(党组)中建立起“中心组大课堂”;在市区建立起百个“市民道德大讲堂”;在各县区和市直单位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学习讲坛;在市县乡三级理论宣讲队伍中建立起“基层理论宣讲面对面讲坛”;在各级党校、机关,学校、企业、离退休干部群体,分别建立起不同类型的学习讲坛。其中,在市电视台建立起“闽都大讲坛”中心讲坛,围绕科学的新理论、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和福州人文素养,每周开坛一讲,每讲经三个频道播出,每年播出156场次,已经成为深受广大党员和市民喜爱的学习理论的平台。
  推广网络学习平台,赋予理论宣传新活力。理论普及要积极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必须充分充分吸收现代科技新成果,不断丰富理论传播手段,特别是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优势,运用博客、微博等新兴传播形式和动漫、手机短信等新兴文化样式,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理论普及活动,不断扩大理论普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几年来,福州市在各级政府网、新闻网、电视网、电信网络中,开辟“理论普及”频道,设置理论学习、宣传、实践等栏目,提供最新理论成果,发布最新理论信息,转载理论普及工作经验。在腾讯网开通政务微博中“理论在线”专页,发动党员干部开博、写博;普遍建立“网上学校”,与国内外省内外理论学习资源相对接,建立网上课堂学习模块,实现网上规模化、课程化学习;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设置培训课程,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实行全程、全覆盖式的理论学习教育;利用电信网络,普遍建立起手机理论信息频道,开设“手机报”、“手机课堂”等板块,由政府统一出资、党委宣传部负责提供理论发布信息的内容;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出版建设,与机关、企业、学校和驻地部队联线建立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实施每年干部普法、业务在线考试,把理论普及融入各种信息服务、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活动中,融入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
  创建地方特色传播平台,增强理论普及吸引力。理论传播载体越是体现地方特色,就越能增强理论普及吸引力,越能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欢迎。几年来,福州市在大力推进现代传播手段的同时,注重发挥具有本地特色的传播载体的作用。顺应日益提升的广场文化效应,以福州城区为中心广场,延伸到各县区乡镇,均设立起富有福州特色的“激情广场大家唱”这一平台,引起全国各地不少城市关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重视。特别是发扬福州地区老百姓酷爱演唱“闽剧”的传统,推出“理论进闽剧”工程,利用“闽剧”这一平台,采用“片断、专场、穿插”“三段式”,较成功地实现党的创新理论与闽剧的有效嫁接,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与闽剧剧情相揉、内容相溶,让群众在观赏闽剧的过程中,接受党的创新理论的教育和熏陶,收到很好效果。福州市针对基层特别是农村偏远少地区的群众习惯讲本地话的实际,经过探索总结,推出“方言学理论”,开展“本地话讲理论”活动。几年来,不少市县领导干部到挂钩联系点用本地话上党课、作理论学习辅导,既融洽群众感情,又提升宣讲效果。

 

 

*2011年福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课题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