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状况与建议

http://www.fzskl.com  2012-06-12 15:22:27  来源:福州社科网  
 

[提要]物联网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方向,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将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变革。近年来,福州市鼓励软件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支持鼓楼加快物联网示范区建设,物联网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福州要进一步加大对物联网这一新兴产业的培育扶持力度,以物联网技术的深度和广度应用为抓手,以建设物联网园区和物联网应用为重点,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构建物联网产业体系。

[关键词]福州物联网产业

 

 

  物联网是当前社会和产业界热切关注的词汇,被称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是现有信息产业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福州作为海西省会中心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活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具有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加快物联网示范应用和产业发展,可以为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新的重要支撑。

一、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的网络。即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以及将来还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把人、物体、环境的信息汇集成网络,在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并最终传到感兴趣的终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用途十分广泛,将遍及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目前,物联网开发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抓住机遇,出台政策、进行战略布局,希望在新一轮信息产业重新洗牌中占领先机。美国是物联网技术的先导国之一,较早开展了物联网及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物联网基础架构、关键技术领域已有领先优势。欧盟在物联网及相关技术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应用,通过FP6FP7框架下的RFID和物联网专项研究进行技术研发,通过竞争和创新框架项目下的ICT政策支持项目推动并开展应用试点,发布《欧盟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

  我国已经将物联网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北京、上海、广东、无锡、重庆等地已全面开展产业发展规划工作,确定各自物联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的制定,国内多个物联网产业联盟正在形成,实现突破、形成优势的可能性很大。上海投8亿元攻核心技术,成立上海物联网中心。北京组建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广东成立RFID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紧RFID标准攻关。2009年无锡成立国家传感信息中心,中科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27个科研院所,北大、清华、南邮等17所高校的科研资源不断流向无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在无锡成立研发中心。无锡拥有的各类物联网人才已由一年前的50人增至目前的近千人。今年国内首个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落户重庆,中移动、华为、中兴通讯、海尔智能家电等40多家知名企业与重庆签订入驻或合作协议,将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

  各地之所以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物联网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的特征,使人类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具备了技术基础,将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变革。二是物联网可视为互联网向实体经济的渗透,其产业链在互联网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上下游参与者,拓展了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和精细化应用领域,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有望成为逾万亿元级的大产业。三是物联网是各国在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其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经济存量、拓展经济增量。四是物联网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纽带,有利于社会从信息时代向智慧时代演变。

二、福州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优势与不足

  20104月福建省出台加快物联网发展行动方案,重点实施“129工程”,即1个物联网产业集群、2个物联网重点示范区(鼓楼示范区和武夷山示范区)和9类物联网行业应用示范工程。福州市积极响应行动方案,鼓励软件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支持鼓楼加快物联网示范区建设,物联网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

  (一)发展优势

  1、产业发展已有基础。福州软件园从2008年起,将物联网产业作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与省电子信息产业商会、福建信息学院及福州欣创摩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了海西无线与射频识别产业促进中心。园区现有联迪、鑫诺通讯、新东网、欣创摩尔等近30家物联网关联企业,技术范围包括传感技术、信号传输、数据处理等核心领域,主要业务集中在物联网系统集成与应用领域,涉及食品监管、市政管理、货运物流、金融服务等行业。2010年,马尾区为加快产业升级,寻找新的产业增长极,决定把物联网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口,提出在开发区内设立福建省物联网产业园。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四大电子产业聚集带之福厦信息产业聚集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聚集了上润、新大陆、国脉科技、冠林等一批从事物联网的知名企业,在条形码、射频卡采集器、精密仪器仪表、自动化系统及软件工程等物联网细分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并在安防、交通、石油、电信等行业获得初步成功应用。新大陆依托二维条码技术核心与农业溯源、电子票证等应用,成为物联网领军企业。

  2、示范应用取得进展。鼓楼区抓住物联网省级示范区的机遇,依托福建移动传输网,以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12345平台为支撑,以智能交通为重点,突出城市管理、交通物流、公共安全、商贸流通、民生服务等惠民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建设海西省会智慧中心城区。一是构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停车系统平台、实时路况查询系统,加强交通管理领域应用,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二是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城市数字化网格管理系统,深化扩展了城市网格管理功能。三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社区居家养老亲情通,得到老年人喜爱和赞许,开启了物联网在社区惠民服务领域的应用。四是打造鼓楼数字化综合城市治安管理平台,将辖区重点部位、娱乐场所、学校、网吧、旅馆业、洗浴场所、物业小区以及交通“全球眼”等视频监控系统汇聚接入,打造网上视频巡逻平台。五是在三坊七巷和乌山历史风貌区、镇海楼建设物联网旅游自助导览,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旅游景区的自助导览、票务管理、资源管理、客流管理、安全管理,大大提高景区管理效率。

  3、科技人才储备优势。福州作为省会,拥有福州大学、福建师大、福建农林大学、中科院物构所等数十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众多职业学院,集聚了全省主要教育、科研资源,人力资源储备充足,各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完善,可以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具备鼓励物联网企业与高校、院所、职业学院建立人才合作机制、建立面向中高级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人才培训平台,共同培养有针对性的人才。而且福州籍海外华侨、华人多达300余万人,厚实的海外华侨华人人才资源优势,可为福州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资讯和人才资源。

  (二)主要不足

  1、统筹规划不够。物联网产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的物联网战略不清晰,盈利模式不明确,企业不愿大力投入资金研发,此时非常需要政府提供有力的支持,包括基础设施配套、政策倾斜、税收优惠等。在这方面,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地区的政府已经走在国内的前列,这些地区在进行过相关调研后,纷纷制定本地区的物联网产业规划,统筹协调本地区产业发展与示范应用,出台相关优惠和扶持政策,完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确保本地区物联网产业的正常有序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导向方面的指引作用。福州市虽然也积极鼓励物联网发展,但与全国范围内发达地区相比较,在统筹安排、政策制定、产业引导等方面稍显落后。

  2、关键技术缺乏。物联网是由感知、信息传送和信息处理三大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有其核心技术。比如说感知环节,RFID、红外感应、全球定位是当前标识物体对象的主要手段,传感器(含其内置的智能芯片)是核心技术和发展重点;在信息处理环节,海量存储、云计算都是核心技术;而在信息传送环节,大容量、高速有线和无线的传输网络(包括小范围的自组网和大面积覆盖的通信网)则是核心技术和发展重点。例如江苏省无锡将项目研发领域覆盖传感网智能技术研发、传感网络应用研究、传感网络系统集成等物联网产业多个前沿领域,定位于中国传感技术中心,发起了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大大领先国内其他地区;上海宣布在“无线城区”嘉定区建立“上海物联网中心”,目标是在物联网核心技术和产业标准研究、开发上形成“高地”,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和竞争力的研发示范基地等等。与这些地区相比较,福州开展物联网研究也较早,但是掌握在手中,真正有含金量的物联网技术少之又少,直接成为福州物联产业发展的瓶颈。

  3、应用领域不广。物联网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比如射频技术、分布式计算、传感器、嵌入式智能、无线传输及实时数据交换技术在相关领域已得到一定的应用,但由于物联网是驱动型产业,产业链长、渗透性强、带动性强,涉及通讯网络、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不仅可以带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还能对能源、电力、汽车、环保、物流、交通、制造等行业产生积极影响。所以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还需要通过技术的应用推动创新,通过应用带动行业的发展。从鼓楼区推动示范区建设的实践来看,社会各界对物联网应用的认识不足,概念模糊,许多用户对推动物联网应用的积极性不高,应用领域推广不大,使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出碎片化特征。

  三、加快福州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发展物联网的目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议福州市进一步加大对物联网这一新兴产业的培育扶持力度,以物联网技术的深度和广度应用为抓手,以建设物联网园区和物联网应用为重点,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构建物联网产业体系。

  (一)建立 “官产学研用”合作的物联网发展联盟

  物联网健康发展需要形成政府引导、扶持优秀企业发展,企业支持、尊重政府规划的良性互动关系。企业是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创新、投资和应用主体,承担突破关键技术的重要任务,推动物联网的行业应用与技术标准的制定;积极发展、创新商业模式,物联网企业发展战略要与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相结合,拓展公众业务,以形成基于物联网的对更舒适生活的切实消费需求。具体而言,物联网企业要提升创新能力,找准切入点,推出一些具实用功能、能创造价值的行业应用,在标准化体系和规范化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的规模化发展。政府通过购买公共事业相关的物联网服务、推行示范工程、在使用环节实施财税优惠政策等需求鼓励措施,加快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协助物联网企业面向环保监测、公共安全和医疗卫生等优先示范领域和重点行业企业推广物联网关键应用,形成产业突破和规模化增长,加快物联网技术从简单应用到关键应用、规模应用和普遍应用的进程。福州市应探索建立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用户共同组成的物联网发展联盟,“官产学研用”合作发展,共同努力,培育最终用户认知物联网技术,启动初期市场,奠定物联网的发展基础,使物联网技术尽早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鼓励和支持物联网企业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完善政府财政生产投资引导政策,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和引导作用,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社会投资参与到物联网发展中来。

  ()建立城市物联网发展基地

  建议制定出台扶持政策,成立两个中心,搭建三个平台,鼓励软件园、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培育和引进物联网企业,打造物联网园区,建立城市物联网发展基地。

  1、成立市政物联网研究中心。探讨物联网在市政管理和便民服务行政执法等领域的应用趋势,建立统一的标准和数据库,由全市共享。鼓励本土物联网企业参与市政建设、公共管理和服务。鼓励私营部门应用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能力和生产力。在可能的情况下,鼓励私营的物联网与政府物联网间的数据共享。依托海西无线与射频识别产业促进中心,成立一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务技术检测和实验。在软件园海峡软件新城规划一幢大楼,在马尾快安、马江园区收储新增用地,用于引进具有一定发展潜质的物联网企业,将物联网企业相对集中在一起,形成集聚效应推动全市行业发展。

  2、成立物联网研发推广中心。中心的建设应由政府牵头,在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督下,采取一体化领导、市场化运营体制。吸引国内外从事物联网研究的团队作为技术研发核心,邀请网络运营商、网络集成服务商、传感器制造企业、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等物联网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参加,邀请与物联网有关的职能部门派专家参与物联网研发推广中心工作,及时提出支持物联网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指导、协调物联网的研究、运行和发展。加强两岸物联网研发合作。大陆企业优势是创新和应用;台湾企业优势是产业化、知识产权、国际化。要利用先行先试政策,在加强两岸物联网产业合作中发挥前沿示范作用,有效整合两岸物联网领域产业资源,利用台湾物联网的技术、资金、人才,发展福州物联网。

  3、搭建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和人才服务三大平台。依托全市现有的通讯、信息、网络、物流等研发机构和企业,搭建物联网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国家级物联网研发和工程中心,研制配套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研发体系。采取引进、合作、培育等方式,快速集聚一批国家和省级物联网领域高层次科研力量和研发机构,建立健全物联网产业和现代物流业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电信、广电和电力系统在榕设立物联网研发机构,开展物流业与物联网融合的关键技术研究、产业化和市场应用。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建设集研发、中试、小批量生产和测试于一体,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物联网与物流业融合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测试服务平台、综合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科技投融资、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政策咨询、市场推介、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综合配套等功能齐全的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各级各类人才引进计划,搭建物联网人才服务平台,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加快集聚国内外物联网高端人才资源。

  ()实施示范工程

  物联网技术是应用导向的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关键是应用模式和解决方案。建议总结鼓楼物联网示范区建设经验,在全市建立和实施示范性物联网工程,重点推进物联网在城市管理、交通、电力、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示范,以带动全市物联网产业的整体和集聚发展。

  1、公共服务。物联网的发展是以改善民生为主要目的之一,公共服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要面对的一个方向,包括人们的居家生活、出行、财产信息安全等等。国家金卡工程就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公民信息和生活服务工程,因此,福州应该参与和建立自己的“一卡通”工程,在保证公民信息安全的同时,做到方便生活、保护生命。另外,应尽早推出数字市政工程,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的优势,使办公更为高效,并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和速度。社区服务也要升级换代,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把社区管理服务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打造“数字化”管理社区。

  2、交通管理。解决交通拥堵的传统方式是增加容量,而将智能技术运用到道路和汽车上无疑是一种更好的解决办法。物联网下的交通系统可以使用新技术找到两地之间最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可以使乘坐公共交通的人通过手机查询下一班的火车或地铁上有多少空座位,可以缩短人们的空间距离(降低旅程时间和加速突发事件交通工具的响应速度),也可保护环境(如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污染等)。智能交通技术相对成熟,应用领域较广,要打破部门界限,实行统一部署下各部门分工合作,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探索智能交通的商业化运行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智能交通建设。

  3、云计算服务。以充分利用已有计算资源和为中小企业服务为重点,发展云计算服务业。发展云计算的目的是根据需要,充分利用散的计算资源,节约信息化成本。可先选择重要的公共服务领域(如医疗、电子政务等)为试点,以用政府采购的方式带动云计算服务业发展。鼓励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云计算服务业的多样化发展。建立以云计算安全审计和信用资质为基础的市场监管制度,根据需求布局和建设适应云计算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建立小企业云计算推广基金,用以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

  4、电子病历。发展电子病历推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为医疗改革提供信息保障。以减低医疗成本,缩小地区差距,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为目标,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基础设施,发挥市、县各级政府、医院、企业、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加强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有效利用医疗资源。

  5、民生领域。民生类的应用项目需要政府主导并投入。民生项目社会的影响力大,政府推进物联网技术在这些项目上的应用可以对该产业发展起到带动示范作用。从参与实施的企业角度看,主管部门是他们的客户。积极鼓励各部门申报结合物联网技术、产品和应用模式的民生项目。对于跨部门管理的民生项目可以采取联合申报,并制定部门间的工作流程。将物联网的典型应用与政府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与政府部门的工作计划结合起来。同时,这些民生项目的实施也将促进政府部门间的流程梳理和信息透明化。

  6、物流供应链。通过RFID技术在多式联运、大型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等方面的应用,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环节的全流程管理;开发面向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发适用于各种物流环境的特种电子标签、物流装备、读写器、中间件、管理系统等产品。从而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也能减少供应链的环境保护压力。

  

课题负责:郭艳芳  姚瑞强

课题组成员:黄尚斌  薛晴  王正凯

执笔:黄尚斌  

视频专题更多>
  • 保密公益宣传片《守》

社科成果更多>
  • 闽台创业投资的发展与平台的构建
  • 宋代闽学家养生概况及其意义
  • 福建茶食文化创意研究
  • 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船政文化研究若干问题考略
社科评奖更多>
  • 福州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公告
  • 福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通知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