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贸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http://www.fzskl.com  2016-11-01 16:23:40  来源:经济与管理2016 年第7期  作者: 刘文图,侯秀英,伍晶晶,阮铃凤

  4 解决对策

  4. 1 重视公务员队伍建设,开放性思维吸引人才

  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基层公务员队伍的活力,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基层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拓宽“进口”,畅通“出口”,让基层成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改善基层工作环境,让基层公务员留得住有奔头,要防止唯年龄、分数取人,让埋头干事的基层公务员有前途有发展,改进公开选拔、公开遴选等选人方式,在注重笔试、面试成绩的同时,更加注重基层组织和群众对干部的评价,以及干部的工作实绩,让实际工作干得好的选得上。发展制造业的思维吸引人才: 给政策、给厂房、给资金。在这点上,全国各地情况其实基本类似,同质化情况严重,其他省份在政策、资金方面,甚至做得比福建更好。因此,选择开放、宽容政策对待人才,才是重点。福建要吸引到人才、吸引到知识分子,只能更多地放宽对人才发展的限制,给人才更多的宽容。人才都是有个性、有知识、有脾气的人,他们志向远大、计划明确,但也容易失败。如果一个地方能够容忍人才,它必然有种包容人才失败的文化,这是一种宽容。福建毗邻台湾,面向大海。世界全球化的趋势,此前是以靠近海洋为条件,面向海洋的地方,开放程度、国际化的水平会高于内陆地区。只有不断秉持开放的心态,不断迎接新思想。福建才能再现唐朝那种“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国际人才汇聚的景象。

  4. 2 明确文化保税区的定位,融入福建自贸区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

  利用福建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建立文化保税口岸大通关服务平台、文化保税交易制度创新平台,成为对外文化贸易的创新示范区。把文化保税区建设成为专业的文化商品仓储物流、展览展示、展会交易、拍卖交易、金融保险、博物馆、鉴定、修复、艺术长廊等功能的综合性文化产业交易中心,成为国家级文化贸易口岸。营造和谐高雅的文化氛围,培育文化市场。建设一些高水平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或引进海外博物馆展览; 还可借鉴新加坡自由港的经验,提供场地如画廊、画室供藏品定期展出,扩大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同时也为广大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建立健全文化保税人才的培育机制。一是加强海关、税务等部门业务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更加熟悉与文化保税相关的规定和业务操作流程,为文化产业经营主体提供高效服务。二是建立港澳台和外籍人士的快捷通道,通过人才引进带入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三是积极引导本地文化产业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等培养优秀文化产业保税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力资源。

  4. 3 通过加大自身硬件建设,吸引企业入驻

  福建自贸区应着力打造交通、基建等设施,同时加大对企业的优惠力度,各项扶持、帮助的政策,在自贸区内提供班车,将银行网点拉入园区内,帮忙解决企业的基本需求问题; 同时可以通过软政策,吸引新兴和小微企业,例如申报孵化器,帮助企业跑贷款,申报补贴项目。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产业配套,从而推动创新型产业集聚,促进自贸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4. 4 构建闽台物流网络

  加快加大两岸物流往来,提高提升两岸物流效率,不仅是构建海西现代化综合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提升交通产业、拓展服务领域、完善优化功能,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推动海西交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并通过营造良好环境、加强闽台合作、完善布局结构、共建信息平台、强化项目带动和拓展先试功能等,着力打造东南沿海现代物流中心,推进物流发展与提升经济实力、改善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不断拓展海西对产业、企业、人才及各种经济和社会要素的聚集效应。

  4. 4. 1 营造闽台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

  与台湾相比,福建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应强化福建自身物流发展环境建设,加强组织协调,打破部门与地区条块分割,统一物流相关技术,按照“一流服务、一流设施、一流品牌”的要求,要大力推进福建省对台口岸的基础设施、完备附属的相关设施以及港深水港口的体系改造建设,同时完善两岸通关合作机制建设,进一步简化通关手续,健全物流往来的便捷有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两岸直接往来的出入境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制定和出台实施扶贫物流业发展的促进政策、法律法规,营造物流企业公平、公正、公开地参与市场竞争的良好外部环境。

  4. 4. 2 加强台湾交通物流发展合作

  充分发挥闽台五缘优势,增进两岸交通物流发展相关交流与合作。积极吸纳台湾企业参与海西物流业发展,通过引进台资到福建投资,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台企的现有市场影响力,促进和引导福建物流向海外纵深拓展; 另一方面,利用台湾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经验和物流高端人才,提升物流业的运作效率和效益,进而提升海西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4. 4. 3 完善交通物流网络布局结构

  加快厦门至昆明、湄洲湾至重庆、福州至北京( 银川) 三条横向综合运输通道建设,使台湾所需的有色金属、矿石等各种原材料经过海西便捷流通。同时,集聚省内外交通物流资源,推进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等交通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各类各层次交通物流枢纽及节点之间的联系。按照“物流枢纽———物流中心( 配送中心) ”的布局模式,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做好物流园区( 场站) 和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统筹与产业集中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建设的衔接,促进交通物流在区域空间上实现立体转换、无缝衔接。

  4. 4. 4 着力构建两岸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台湾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以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推动物流业发展,目前基本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的市场格局,海西起步晚,但经济发展速度快,物流业发展潜大,目前已经具备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的条件。因此两岸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主动对接,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方面应改变传统观念,政府要完善相关政策并保证执行到位,引进先进设备,加强两岸物流往来,借鉴台湾先进的物流管理水平,注重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使港口成为两岸物流往来的重要通道。另一方面应加强港口硬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重视两岸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港口由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向更加重视综合物流管理和物流信息化建设转变,由同质恶性竞争向合作共赢竞争转变,从而促进海峡两岸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4. 4. 5 强化项目带动的重要作用

  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优先协调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有规划、分步骤地建设一批有带动与标杆效应、有较强辐射功能、具备相应层次功能的物流项目。例如,结合台湾外贸货物进出口以散货运输为主的需求特征,充分发挥湄洲湾和罗源湾等散货深水泊位优势,构建以湄洲港湾和福州港为中心,涵盖海西全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东南沿海散货进出口的物流集散中心,逐步形成适应海西和台湾经济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

  4. 4. 6 积极拓展直接“三通”的先试功能

  在继续做好福建沿海与金马澎客运直航工作基础上,福建的沿海港口与台湾各主要港口间的双向航线全面开通,使得闽台海峡航运业和港口中转业务快速发展。因为海峡客货滚装业务可以促进交通发展,就可使航运企业在台湾岛内设立办事机构。建设海峡两岸水陆路邮件总包交换中心,使两岸航空邮件运输准确率增加、开通福州至台北邮政专船工作,以上这三项工作需要加快,以确保邮政专船能在福建首先开通。

        刘文图,侯秀英,伍晶晶,阮铃凤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视频专题更多>
  • 2016年福建(福州)社科普及宣传周启动

  • 县(区)市社科联
  • 海西二十城市社科联
  • 友情链接